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历史上的富二代


作者:李恒昌  日期:2021-12-17 03:54:40




  赢渠梁年轻的时候,老爹秦献公已经为他们家族置办了非常丰厚的地产和家产。当时,他们家族虽然赶不上个别诸侯国富庶,但也拥有大约全国十分之一的财产,属于“全国七强”之一。他们家富甲一方,离不开献公这一代的打拼和努力。虽然更早些时候。秦国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由于献公之前,频繁更换君主,君臣之间关系又很不协调,导致国势日衰,民生窘迫,士无斗志,国无进取,只有到了秦献公时实行休养生息、发家致富政策,才慢慢有了起色,渐渐积累起了一些家业,成为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富豪。
  21岁那年,献公老爹死了,赢渠梁继承了显赫的王位和遗产,~夜之间成为秦国的国王,也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富二代”。面对如此庞大的地盘和丰厚的家产,年轻的秦孝公赢渠梁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他没有从政经验,不知道究竟该怎样管好这个家、理好这笔财,突然之间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好在他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也善于学习。虽然没有读过博士后,但肚子里有很多道道。
  上任不久,这位年轻的领导人就向全国发布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命令。命令的意思说:
  从前,我们缪公在岐山、雍邑之间,实行德政、振兴武力,在东边平定了晋国的内乱,疆土扩达到黄河边;在西边称霸于戎狄,拓展疆土达千里,天子赐予霸主称号。诸侯各国都来祝贺,给后世开创了基业。盛大辉煌。但是就在前一段厉公、躁公、简公、出子的时候,接连几世不安宁,国家内有忧患,没有空暇顾及国外的事,结果晋国攻夺了我们先王河西的土地,诸侯也都看不起秦国,耻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献公即位,安定边境,迁都栎阳,并且想要东征,收复缪公时的原有疆土,重修缪公时的政令。我缅怀先君的遗志,心中常常感到悲痛。宾客和群臣中有谁能献出高明的计策,使秦国强盛起来,我将让他做高官。分封给他土地。
  这个命令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人才招募令”。但是其内涵非常丰富,从中可以看出一些一般命令所没有的东西:
  首先,可以看出秦孝公具有强烈的知耻意识。在孝公看来,三晋中的魏国之所以敢于攻取本来属于秦国的河西土地,主要是由于自身不够强大,自己不强大,不仅财富容易被抢夺,而且连诸侯也看不起,活得一点尊严也没有,这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这种耻辱感促使他深刻认识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发愤图强。
  第二,可以看出秦孝公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把继承先君的遗志,作为自己执政的第一要务,每当想到老爹临终嘱托,要收复失地、统一国家时,就深感责任重大,而不是像有些继承了老子地位和家产的纨绔弟子,只知道享乐,把老子的遗嘱置之脑后。命令中“悲痛“一词,充分显示了他的忧患和责任意识。
  另外,可以看出秦孝公具有超前的人才意识。只要有使国家强大富裕的计策,不论是现任大臣,还是远方的宾客,都可以聘请其担任重要领导干部,而且封给土地,对人才求之若渴。这种人才观点,现在看来,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在那个时代,有如此认识实属难得。这说明孝公具有战略眼光。
  秦孝公之所以打出这张牌,绝不是率意而为,而是长期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的结果,主要应该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判断。河西地区为何被晋国侵占,主要是秦国实力不强,政治、经济和军事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被人瞧不起。这是老祖宗给他留下的另一笔遗产。
  二是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在周天子式微的情况下,诸侯割据,群雄争霸,未来的是“全国七强”之间的大竞争大比拼,比的是军事,是经济,更是综合国力。谁综合国力强,谁就能掌控天下。
  三是基于对秦国现状的判断。献公时代,虽然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很多东西已经制约社会的发展,到了不改革不行的程度,必须下定决心,改革那些束缚和制约社会发展的东西。
  四是基于对人才重要性的判断。因为孝公深深地认识到,未来“全国七强”之间的竞争,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赢得未来。
  因此说,秦孝公这个命令,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命令,是其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的发轫。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命令,正是这个命令,把秦国引入依靠人才,依靠改革,富国强兵的新时代。
  “招募令”发出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那些身怀治国安邦之才的人,那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那些找不到实现人生价值舞台的人,或投简历,或找人牵线搭桥,或直接来毛遂自荐,纷纷要求加入秦国的人才库。那个时期,孝公很忙,忙于亲自主持一场场面试和答辩。
  似乎是上天的安排,历史给孝公准备了一个他非常想要的人。此人名叫商鞅。商鞅是通过朋友的引荐得以参见面试的。最初的时候,孝公对他的印象并不好,感觉这个人喜欢空谈,回答的问题不着边际,不切合秦国的实际。直到第三次面试,才开始谈到了孝公的心里,慢慢打动了他。
  其实,商鞅是一个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的人,不仅对社会有独特的见解,而且有很多富国强兵的好办法。之所以最初得不到孝公的赏识,主要是他当时考虑的是转岗再就业问题多些,对秦国面临的形势和孝公的真实想法缺乏深刻而具体的分析,一开始面试的时候,不知道对方出什么题,想要什么答案,只能将自己准备的试题库中的资料拿出来应付一气。P9-11
  2010年10月,我开始创作一本题为《那些不争气的皇帝》的历史书。当时,我为该书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大秦帝国富二代胡亥的糊涂人生》。文章写完之后,首先发在了自己的新浪博客里,随后文章被博客编辑推荐到了新浪新闻中心。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郭瑛女士看到了这篇文章,在征求出版社有关领导意见后,开始与我联系向我约稿,让我暂停“那些不争气的皇帝”的写作,先写《历史上的富二代》。这便是这本书的开始。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落实,曾经普遍贫穷的中国社会出现了相对富裕的社会阶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富裕的第一代人又有了自己的下一代,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富二代”。与第一代富人通过创业等形式完成财富原始积累有所不同,富二代更多的是对财富的继承、拥有和消费。如此一来,便形成一对矛盾,这些富二代们相对比较年轻,而年轻的他们又拥有巨额财富。这也就有了他们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的问题。
  从现实社会所表现出的种种状况来看,富二代问题显得非常不容乐观。从部分富二代大秀奢华生活,到一些所谓明星们在网络等媒体上“炫富”,乃至口出狂言,到个别媒体舆论的推波助澜,致使“炫富”和“仇富”成为两大思想和行为倾向。这同一问题的两大极端,显示了这个时代的某种病态和人们的集体心理失衡。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客观、历史、全面、深层次地分析富二代问题的社会和个人成因,明确利弊,正面引导,给人启迪,便成为知识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将探究的目光放远,回望历史,看看当年那些曾经是富二代的先人是如何对待财富和人生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现代人一些什么启示,这大概是出版社之所以确定这个选题的主要原因吧。因为,富二代问题,既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曾经的历史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这本书,个人写得非常认真。根据责任编辑郭瑛女士的意见,我选取了历史上不同类型的二十多个人物,作为评传对象。其中,既有一生只贪图猪头般快乐的刘阿斗,也有成就一代伟业的李世民;既有拼富、斗富的石崇王恺,也有追求放荡不羁的竹林七贤;既有不争气的初唐三公主,也有自身要求非常严格、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他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历史上那些富二代的不同形象。
  个人认为,富二代的问题,除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之外,从个体来看,大的方面,主要还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具体来说,也就是一个权力观、金钱观的问题。这一点,当今时代如此,古代也如此。因此,在写作历史上的富二代时,比较偏重从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入手,来叙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分析他们的成败得失,感悟他们的心灵体验,目的只有一个:让历史照进现实!
  当书稿写到《石崇王恺:举世罕见炫富族》时,文章引起了北京青年周刊杂志社的关注,他们正准备做一个关于炫富的议言堂专题,周刊记者谢达先生在网上找到我,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就炫富和富二代问题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很快推出了相关报道。当时,正赶上某周姓先生在网上与网民对骂,发表一些看不起穷人的言论。专栏推出后,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也让我看到撰写富二代一书的必要性,从而坚定了把这本书写下去的信心。
  为了增加该书的形象性和可读性,根据郭瑛女士的建议,专门聘请了我的朋友、漫画家申兵先生为每篇文章配了插图。在此,衷心感谢郭瑛女士和申兵先生的辛劳,也感谢各位读者的厚爱,错讹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海涵!
  2011年3月5日
  李恒昌







阅读提示:历史上的富二代的作者是李恒昌,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历史上的富二代下载地址

上一本:我所认识的孙逸仙--童年朋友陆灿..
下一本:张珩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