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丽君 日期:2021-12-17 03:55:05
童年
在俄国中部,有一座小城镇,名字叫梁赞。它就是巴甫洛夫的故乡。
故乡的特鲁别日河景色优美。岸上到处堆满圆木,河中到处是满载货物的船只和木筏。碧柳摇翠,草地如茵。登高远眺,天际那宽阔的奥卡河映入眼帘。那里有金沙滩围着的水域和无边的草地。夏天,在割草季节,有时全城都可以闻到野草的芳香。
1849年俄国旧历9月14日,巴甫洛夫诞生在梁赞的一间木头房里父亲是当地的神父。神父是教会里的一个低级职务,生活和一般农民比较起来,并不好多少,除了薪金外,自己还要耕种一些土地来维持生活。
划给神父巴甫洛夫的是奥卡河湾牧场的一块草地。去割草的时候。他们总是全家出动。母亲也总是去牧场晒草。伊凡从小就跟随父亲一起劳动,自那时起,伊凡就间惯了夏天的芳草味,好像浑身浸满了这种芳草味一样。
梁赞的石头建筑很少,只有市中心的那座全城都引以为自豪的著名的鲍里利格列布大教堂,以及几十最重要的建筑是石头建筑物。称此之外,整个梁赞全是木建筑。大教堂广场是圆石铺的路面,而人行道全是木头的。在伊凡家住的尼科里斯卡娅大街上,在夏季街头杂草丛中,每逢到天气炎热的时候,鸡群就在草丛的尘埃里扑腾。他们家的住房是木头平房,三个窗户,屋顶有个明亮的阁楼,住在这里的是几个儿子和寄宿的学生。母亲为贴补家用,收了几个进城上学的农村青年在家里住宿。
尼科里斯卡娅大街绿荫如盖,满街榆树和白柳树。伊凡家的房屋坐落在严实的木板围墙里,有一扇高大的木板门,门上开着个窗户。紧挨房屋是苹果园。父亲喜欢侍弄果园,并教育几个儿子从小就习惯地里活儿,他就这样使晚辈接受自己的爱好。伊凡终生都眷恋土地,一贯亲自动手挖小畦,种蔬菜,养花植树。
在父亲的苹果园里,每逢丰收年景,苹果堆积如山。掉下来的苹果有的晒干,有的拿出去卖,是家里的一笔额外收入。这个家人多,吃饭的嘴也多,除自家的四个孩子外,还有侄子、外甥和其他亲戚一大堆,上帝给每一个人都赏口饭吃。
房屋背后是一块空地,长有接骨木和槐树,大家都叫它操场。因为梁赞的孩子们都十分爱玩击木游戏,在这块空地上玩起来,地盘是绰绰有余的。
伊凡小时候,非常喜欢这种游戏。春天来到的日子里,地面上的积雪都融化了,光秃的树开始发芽。春风一阵阵吹来,真叫人心旷神怡。邻居的孩子们都出来了,这正是玩击木游戏的季节!正如现在女孩子们喜欢跳皮筋,男孩子们喜欢打弹子一样,一放学就开始战斗了。伊凡那时也一样,巴不得早些下课,好和同胞们玩击木游戏。这天,放了学,他来到那操场上,看到同伴们正在等他呢。但是,要玩击木游戏,必须先削好小木块。把削好的小木块放在指定的地方,人站在远处用木棍向它们打去,谁击中得多,谁就是胜利者。没有小木块,就玩不成击木游戏。伊凡想了想,一声不吭地推开自己家的门,拿了一把切菜刀,拿了几块未形成的小木头,坐在光滑的楼梯上使劲地削了起来。他削得很是专心,手、胸膛以及嘴都在一起使劲。额头上很快就出现了一粒一粒的汗珠。他把削好的小木块整齐地排列在楼梯上,看了一会儿,又聚精会神地继续削下去……
母亲手里提着牛奶桶走过来,见到伊凡时,想叫他到果园里帮父亲干活,但仔细一瞧,就没有喊他。母亲心里明白:伊凡这时专注削木块的表情表明,是不能叫他干别的事情的。母亲会心地笑了笑,走开了。
操场上等他的同伴们,等了一会儿不见他来,就纷纷来到他家的门口,从门缝往里瞧。嘿!伊凡在削木块呢。性急的就叫起来:
“瓦尼亚,瓦尼亚,快出来!”
“瓦尼亚,该玩击木游戏了!”
“我还没有削完呢,你们急什么!”
瓦尼亚是巴甫洛夫的小名。他说完,又埋头认真地削起来。
“瓦尼亚要帮忙吗?”有个孩子问。
“不用,我自己做。”他很自信地说。
小木块全部削好后,伊凡飞快地跑出家门。很快。他就跑在孩子们的前面,削好的小木块在口袋里嘟嘟作响。
“你们不能快一点!”伊凡着急了,他在对着同伴们下命令。
“瓦尼亚,你就用右手击一击,行不行?”有个男孩子说。伊凡是个左撇子,他习惯于用左手,在玩击木游戏的时候,他的左手打得很准,可算是百发百中,不少孩子们既羡慕又嫉妒。
“你倒用左手试试看,就像我用左手一样。”伊凡向那个挑战的男孩子说,‘同时交给了他木棍。“来吧,不用客气,我叫一二你就开始,一……二,落空了,你这个打手,真是个笨蛋!”周围的孩子们都快乐地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走过来几个瘦而高的少年。他们是镇上神学院的学生,比伊凡这一帮大一些。他们早就风闻伊凡是玩击木游戏的能手,今天特地来验证一下,看一看是不是果真如此。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时伊凡正挥动左手,眼睛盯着目标,棍子飞快地打了出去,眼明手快,地上的小木块立刻被击中,飞了出去。一片喝彩声,果然名不虚传。
“怎么样,我们也参加一份?”一位少年挤了上来。
P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