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强编 日期:2021-12-17 03:55:36
天资聪颖的黄埔宠儿
1904年7月2日,康泽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康泽幼年时候,父亲便早早地去世了。康泽的母亲历尽艰苦,终于把康泽和他的几个弟弟妹妹抚养成人。康泽从小就在当地的私塾读书,天资聪颖,学习刻苦。
小学毕业后,康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岳县的县立中学,因为成绩突出又敏而好学、与人和善,康泽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老师、同学和一些邻居的帮助之下,康泽顺利地读完了初中。
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因为康泽没有深厚的背景,他不可能依靠家里寻找出路。有感于时局的动荡、政治的黑暗和民众的深重苦难,康泽思考再三,最终决定离开家乡,外出投军,开始了他的政治和军事生涯。
1925年,在康泽21岁生日的时候,他来到了广州。参加过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之后,康泽以优异的成绩被黄埔军校录取,顺利地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那时的黄埔军校,正处于三派相争的岁月。
说到黄埔军校的三个派别,还要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说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得以成立。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
虽然共产党在阶级斗争方面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因为封建军阀的大力镇压,工人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封建军阀的武力和规模使当时的共产党人意识到了自己力量的不足,而当时的中国国民党虽然已经成立了二十多年,同样也不具备雄厚的力量。在共产国际组织协调之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其目的在于共同对付强大的封建军阀。
为了实现国共合作的顺利进行,孙中山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做出了修改,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因为动摇了旧的国民党理论基础,所以国民党内部开始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国共合作虽然实现了,但在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内部开始了真正的分裂。其中坚持国共合作和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人被称为“国民党左派”或“左派”,他们坚决赞成并支持中国共产党。
而另一部分国民党人,形成了“国民党右派”或称“右派”。右派分为“旧右派”和“新右派”。其中的旧右派指的是以邹鲁、谢持等国民党元老组成的“西山会议派”。而“新右派”则是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派系。新旧右派虽然时有矛盾,但在革命立场上,还是坚决地支持同一个问题,即反对国共合作,反对新三民主义。
最初的黄埔军校其实是国共两党合作之下的共同产物,像周恩来、聂荣臻、萧楚女、楚雄和叶剑英等老牌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建立之初,都曾在其中担任过教职工。而国民党中的左、右派成员,也均在黄埔军校任职。
党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在所难免地会波及黄埔军校中的学员。事实上,那时的黄埔军校,可以说是一个党派之争的主战场。教员与教员之间在斗争,校领导之间也在斗争,而学员在导师的引领之下,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
几乎每一位进入黄埔军校的学员,都有着过人的才华。这些在黄埔军校就读的学员,很快成为党派之间竞相争取的生力军。此时正是康泽进入黄埔军校的时候。刚一入校,康泽就被卷入了党派之争的浪潮。
那时候,在黄埔军校内部,左派的领袖是国民党代表廖仲恺,在军校学生的眼中,廖仲恺被视为“慈母”一般的人物。廖仲恺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坚决拥护者,也是左派团体“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组织创办者,在军校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当时的右派,缪斌是表面上的领导者,其暗地里的主子却是当时的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在蒋介石的暗中指引下,缪斌以戴季陶的右派理论思想为幌子,在黄埔军校成立了“孙文主义学会”,康泽就是其中的骨干分子之一。
当初孙中山先生还在世的时候,蒋介石为了博取孙中山的信任,极力装出一副极“左”的面孔。他不遗余力地在孙中山面前大肆批判右派言论,做出一副誓与右派抗争到底的样子。因此,孙中山先生把黄埔军校的校长之职交给了他。
可蒋介石当了校长之后,就开始大力培养自己的爪牙,只要是有政治军事天赋的人才,他都会尽最大努力将其招揽到旗下。每一位黄埔学生,都是蒋介石招揽的目标。他十分注意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伺机挑选自己的心腹。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