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语,闻水 日期:2021-12-17 03:56:17
1962年,沈阳军区工程兵工程第十团的主要任务是在辽宁省铁岭地区的一零五工地施工,但施工任务量不大,只有少量部队派驻铁岭,其他部队都留守营口和抚顺,作后勤保障工作。
运输连留守在抚顺,只派了我们四班离开连队,到铁岭下石碑村,配合团部单独执行任务。
辽宁省铁岭县横道河子乡下石碑村离抚顺60公里左右,但山区路窄,坡陡,我们要在这条危险的路上往返奔波,运送施工材料和部队的给养。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雷锋反反复复勘查了好几次路况,并在笔记本上绘制了道路勘查情况图,用各种符号说明路况,让大家看熟,牢记。 (雷锋牺牲的)头天晚上,我们在铁岭下石碑村接到团后勤处的任务,要求我们第二天一早就赶回抚顺营区,对13号车进行三级保养,以迎接秋季更繁重的运输任务。
(1962年8月)15日一大早,雷锋就催着我起床,去装卸冬季要用的棉被等物品,我本来打算吃了饭再走,可是雷锋说:现在任务比较紧,连里车少,咱还是回去再吃吧,可以早点赶路。
于是我们连早饭都没吃就上路了。
刚从下石碑村出来的时候是雷锋开车,当时有一位领导随车回团,坐在驾驶室里。我在后边的车厢里,躺在满车的棉被棉衣上。
走到半路,雷锋下来让我去开车,说让我多实践,提高驾驶技术。说心里话,我当时挺高兴的:那时候连里的车少,我们这些驾驶员都是好几个人开一辆车,因此驾车的机会非常难得。由于雷锋经常外出作报告,影响了正常的驾驶时间,连里为了照顾雷锋,才给配了这辆13号车,并让我做他的助手,为这事其他驾驶员还闹过意见呢。
可是我又犹豫了一下:那几天接连下雨,路面泥泞,而且车上还坐着一位领导,我担心自己的技术不过关,路上出问题。
雷锋看出了我的疑虑,就说:“你小心点开,路况不好,正好可以练习一下技术。”
于是我就把雷锋换下来。我一直把车开到营区。
到了营区之后,雷锋对我说,他去连长那报告一声,顺便请示一下自己保养车的事。这事以前他也多次跟我提起过,说连里车少任务重,车一送去保养至少需要一星期,耽误了不少事情,如果能自己保养就好了,不仅能节省时间,还可以提高修理技术。他去报告,我就坐在车里等他。
过了一会儿,雷锋回来了,他说:连长已经同意咱们自己保养车了,咱俩先去把车冲洗一下。我边答应着边下车,想让雷锋开车,可是雷锋坚持让我开,他自己先去前面把拦在道上的铁丝网摘下来(我们要到九连前面的水龙头那里去洗车,因为九连出外执行任务去了,怕附近的小孩进去玩,就利用道口的几棵树拉上了铁丝网)。
到了铁丝网跟前,我把车停下来问他:“能不能过去?”他说,“没事,直接开就是了。”我就挂了一档拐那个直角弯,那个弯很不好拐,我记得还打了一个倒车,拐过直角弯后就直接往前开了。
车开进的是一个较窄的人行道,道口的左边有一棵大树,以这棵大树为起点,用8号铁丝连着一排1.5米高、小碗口粗的方木杆子,平时用来晒衣服用。右边是九连连部的房子。当时我还犹豫了一下,心里没有把握是不是会蹭到连部的房子。我把头探出窗外喊了声:“班长!”
雷锋跑上来问:“怎么了?”
我说:“班长,你看会不会撞上房子?”
雷锋左右仔细看了看,然后又问道:“方向盘打死了没有?”
“打死了”,我说。
雷锋走到车的左前方,向我打着手势:“走吧,没事,倒,进,进……
于是我挂二挡起步,迅速打死方向盘……
车“轰”地向前开去,没想到后车轮将离大树最近的一个方木杆子从根挤断了,折断的方木杆子在铁丝的拉力下横飞出去,上端正好打在雷锋的太阳穴上。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一切,只隐约听到“吭哧”一声。因为没有听见雷锋在下面说什么,所以我也就没往心里去,把车一直开到了九连前面的水龙头前。
下车后我才看到雷锋倒在地上,赶紧跑了过去,附近几个在菜园干活的战士也跑了过来。跑到跟前,我把他抱了起来,这时他的鼻子、嘴都在往外喷血,喷了我一身,我一下子就吓傻了,只知道不住地叫着:“班长,班长,你醒醒呀!”
现在想来,我还非常悔恨。当时如果是雷锋开车该多好,如果不去那里洗车该多好,如果车再往右边一点该多好,如果方木杆子上没有铁丝该多好,如果方木杆子飞起的方向再错一点点角度该多好……只要有任何一个如果变成现实,悲剧就不会发生了,雷锋也就不会死了,那他今年也该66岁了,也该儿孙满堂了吧。他那么优秀,说不定现在已经成了大领导了呢,那样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相互打个电话问候问候,说不定还能见见面,一起聊聊当年在部队里的生活呢。
当时,我并没有想到那会造成雷锋的死亡,相信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
也许是出事之后有人立即去报告了,连长很快来到了现场。当时在现场的几个人都有点发呆,我紧紧地抱着雷锋,不停地喊他的名字。
连长立即指挥我们把雷锋送到了抚顺市西部职工医院。
到了医院后,医务人员马上投入抢救。送雷锋进抢救室的路上,我看到雷锋全身都在抽动,抽得非常厉害,甚至忽然一下子就坐了起来。
在抢救室外面,我看着医生、护士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我眼前只是白花花的一片……直到那时,我依然认为,雷锋只是暂时昏过去了而已,他一定会醒过来的,一定会康复的,一定会和我继续开那辆13号车的。
后来一个人走出来,对我们说:“不行了,回去准备后事吧。”
我一下子站不住了。
怎么可能呢?
接着有人用白布单把雷锋盖上,推着他的床向前走,我也本能地拖着两条软绵绵的腿,跟着在后面走,一直走到太平间。别人什么时候走的我都不知道。
我全身都没有力气,一直倚靠在雷锋的床边上,呆呆地看着那片白布单。
后来一个老头走过来说:你走不走,我要锁门了。
我摇摇头,他就走了。
我不想走,我没有力气站起来,我只想跟班长在一起。
太平间里冷飕飕的,旁边一定有别的遗体,我当时一点都不知道害怕,只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也不知道想的什么。P60-63
2007年是雷锋牺牲45周年。45年来,关于雷锋的书不计其数,关于雷锋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然而在雷锋22年的生命里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却轻易地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
在雷锋牺牲后的岁月里,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雷锋一直是他默默效仿却又不愿提及的一个名字。
45年过去了,历尽坎坷的乔安山终于愿意把自己和雷锋的故事口述下来,不为自己,只为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雷锋,一段真实的历史,只为继续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扬。
我们有幸得到乔安山的信任,委托我们负责他的回忆录的整理及创作,这也是本书的由来,是以记之。
本书特约请季增为图片主编。本书照片除季增、颜语、闻水、郑维国、马家祥等拍摄外,均由季增、乔安山提供。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多方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他们是:姜军、魏宪辉、杨柳、王东华、铁军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所有心里有着雷锋印记、对生活充满理想和追求的人们!
编著者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