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迪格斯里 日期:2014-02-26 19:36:43
比“逍遥骑士”还早几十年,民谣教父伍迪格斯里就从俄克拉荷马州出发走遍了全美国——不是骑摩托,而是靠扒闷罐车、伸大拇指和徒步旅行完成的。这也是他人生的发现之旅,他在途中创作的歌曲后来成为美国的文化遗产,而这也只是他的部分遗赠。《荣光之路》这本不同寻常的自传,不仅呈现了伍迪格斯里追求精神自由的鲜明个性,更记录了一道生动、真实、不能被忘却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民间风景。
作者简介:
伍迪格斯里,1912年7月14日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一个左翼家庭。他在短暂的55年人生中创作歌曲2000多首,《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还成为美国的“第二国歌”。他开创了以音乐介入社会改革的先河。
目录:
再见,伍迪,认识你很高兴001
向伍迪格斯里致敬005
第一章尘烟中的士兵001
第二章空鼻烟罐025
第三章我谁的气都没生053
第四章新生的小猫076
第五章龙卷风先生087
第六章繁荣猎人101
第七章我们的帮派现在无敌了130
第八章灭火器153
第九章一列长啸飞奔的列车165
第十章垃圾袋186
第十一章寻寻觅觅的男孩192
第十二章烦恼克星212
第十三章去加州228再见,伍迪,认识你很高兴001
向伍迪格斯里致敬005
第一章尘烟中的士兵001
第二章空鼻烟罐025
第三章我谁的气都没生053
第四章新生的小猫076
第五章龙卷风先生087
第六章繁荣猎人101
第七章我们的帮派现在无敌了130
第八章灭火器153
第九章一列长啸飞奔的列车165
第十章垃圾袋186
第十一章寻寻觅觅的男孩192
第十二章烦恼克星212
第十三章去加州228
第十四章山上的房子280
第十五章一直没来的电报298
第十六章暴风雨之夜311
第十七章特选级331
第十八章十字路口361
第十九章驶向荣光的列车387
后记403
第十八章十字路口
我头上挂着大颗的汗珠,手指感觉不像自己的。我悬浮在巨额融资营业所的第六十五层,胳膊肘支在白得像幽魂的呆板的台布上,用一只手指轻敲着一个大玻璃鱼缸。鱼缸里装满了清水,一枝巴掌宽的鲜红玫瑰浸在水中,看起来比现实中更大、更红,叶子更绿。透过另外二十五到三十张桌上的玫瑰鱼缸,屋里的一切看起来也都像这样。每一行桌子都排成一条马蹄形曲线,每一条曲线又都比前排的高一点点。我坐在最低的那一行,在这张桌边坐一晚,要花二十五块钱。
一台小电梯把我从六十五层楼下人头攒动的世界送到这里。这里叫彩虹厅,这个城市叫纽约,这座大厦叫洛克菲勒中心,是标准石油公司白灼中虾的地方。我在等待试音,看是否有戏留在这里唱歌。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档次的酒吧——如茵绿草般的长毛地毯,波浪起伏的鼓胀的窗帘。我四下张望,听到了别的演员在讲笑话,偷偷笑着。
“这里肯定是疯人院的病房,他们把所有东西都加了衬垫。”一个穿长燕尾服、娘娘腔的小个男人也在等待面试。
“我觉得这些织物他们今年还没收割呢。”一位膝头放着手风琴的女士轻声说。
“还有这些桌子,”我差点笑出声来,接嘴说,“就跟这大厦一样,坐得越高,感觉越冷。”
最初把我们领来的那个男人走过地毯,像训练有素的海豹一样昂着头,冲我们等候试演的人咧嘴一笑:“嘘——大家安静!”
大家或猫腰,或站直,或坐稳,变得鸦雀无声。只见三四个男人和一两个为这场合精心打扮过的女士,从主廊穿过一扇高高的拱门走了过来,在一张桌前就座。
“是大老板?”我用手遮着嘴问同桌的人。
大家纷纷点头:“对。”我注意到此刻每个人都像换了一张脸,几乎变成了蜡人,在微风中歪着头,在斜阳下露齿而笑,笑得仿佛从没饿过肚子。这就是绝大多数娱乐从业者早在入行之初就学会的表情。他们把它画在脸上,或者干脆浇铸到脸上,因而总能笑得像只栅栏里的猴子,没人会知道他们的房租还没着落,或者这一季、上一季都没找到过工作,又或刚以旋风般的速度连跑了五家廉价旅馆。演员们像富有的客人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老板和满桌的中层老板则是一副被人枪击却没打中的模样。透过玫瑰缸里的水,这里的一切都是颠倒的:地板像顶棚,过道像墙壁,饥饿的人好像很有钱,有钱人却像在饿肚子。
最后,想必是有人打了手势或者发了信号,一个穿麻袋裙的女孩站起来唱了一首歌,歌里说她已经快十三岁了,而且越来越气,一想到自己要变成老处女就感到害怕和煎熬,多想成为一位山区新娘。大老板、中老板、经纪人和助手都冲着空桌子点头微笑。我听到有人小声说:“她被录用了。”
“下一个!伍迪格斯里!”一个俗不可耐的华丽男人在麦克风后面叫。
“我猜是叫我呢。”我喃喃自语地望向窗外,思量着,伸手从兜里摸出一枚薄薄的一毛硬币,在桌布上一扭,看着它转啊转啊,先是人头,然后是花。我对自己说:“六月还和那些人一起困在杏园的河边,这个八月的下午却站在彩虹厅。上帝,我这几个月真是走了不少路啊!挣到的钱不值一提,但我去了很多朴素和豪华的地方。有时候不错,有时候不太公平,有时候很差劲。我给工会的工人写了很多歌,只要是有人扎堆聊天和唱歌的地方,走到哪唱到哪;刚刚还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一小时后又到了西裔哈林区古巴雪茄制造商的酒馆;从CBS和NBC四壁垫衬的录音间,到破烂的犹太人聚居地、荒凉的穷乡僻壤。在有些地方,我就像一个被展览的怪物,到了别的地方则成了一位英雄;在炮台公园a周边粗野的小酒馆里,我是那些踉跄人影中的一个。日子过得就像这枚旋转的硬币,一连串的人头和花。工会工人,士兵,穿军装、猎装、船员制服或农民衣服的人,大多数我都喜欢,因为和他们一起唱歌能交上朋友,感觉我以某种方式参与了他们的工作。不过这枚旋转的硬币,是我最后的一毛钱了——在这个彩虹厅里工作,哦,听说每周能有七十五块,没错,七十五块,就是七十五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