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


作者:王鹤  日期:2014-05-04 09:48:57



这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不仅因为它由女性作者书写,更因为它所描述的是女性的生活,承载的是女性生命的欢喜与悲愁。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这些活跃在民国文坛、画坛和文化界的“才女”们无一不是当时的弄潮儿,她们或者秉家学之厚,或者折桂新潮之巅,或者著文叹命穷,引得文坛几多感慨,或者夫妻伉俪携手,在青史上留下几段佳话……28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作家如:吕碧城、苏雪林、冯沅君、石评梅、林徽因、沉樱、萧红、杨绛、韩素音、林海音、张爱玲、聂华苓等。画家如:蒋碧薇、陈小翠、周炼霞等。明星如:胡蝶、黄宗英等。名媛如:黄逸梵、陆小曼、曹诚英、董竹君等。这本书区别于其他以“民国才女”为主题的畅销书的地方在于作者选材精到。除了众所周知的张爱玲、杨绛、林徽因之外,她还关注到了一些读者此前关注却未曾得到史家重视的争议性人物和边缘人物,如:被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寡妇主义》中点名批判的北师大女校长杨荫榆;在张爱玲自传《小团圆》中反复提到的“母亲”黄逸梵;被田汉赞为“侧帽更无脂粉气、倾杯能作甲兵谈”,一生与老舍志同道合却始终未能抒怀的女剧作家赵清阁等人。王鹤透过这些“才女”风华锐利的生命表象,看到了整个大时代的呼声,通读全文,亦可以感受到五四运动带来的自由和平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女性体现出的民族气节,以及文革时期笼罩在整个社会上的动荡与惶惑。此外,作者对动荡中的人性描写也颇为细致,王鹤时刻从女人的立场出发,去观照那些在历史中沉浮的女人张扬背后繁复的计算,幸福背后欲盖弥彰的苍凉。她的字字句句没有离开女人,也没有忘记回到“人”的立场,因而让读者有了几分切己的共鸣。
  作者简介:
  王鹤,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任职于成都日报副刊。已出版随笔集《爱与伤奔涌不息》《晚明风月》,与王泽华合著《民国时期的老成都》。
  目录:
  吕碧城:奇女子惊才绝艳
杨荫榆: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黄逸梵:行踪飘忽的旅客
苏雪林:有时自省有时狂
蒋碧微:爱是有摧残性的
冯沅君:三寸金莲一级教授
董竹君:娜拉出走之后
程俊英:由绚烂归于沉潜
曹诚英:梦魂无赖苦缠绵
石评梅:无穷红艳烟尘里
陈小翠:翠楼清韵已成绝响
陆小曼:一生半累烟云中
林徽因:太太岂止在客厅
沉樱:春意阑珊樱花未残
胡蝶:竟能消几番风雨吕碧城:奇女子惊才绝艳      
  杨荫榆: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黄逸梵:行踪飘忽的旅客      
  苏雪林:有时自省有时狂      
  蒋碧微:爱是有摧残性的      
  冯沅君:三寸金莲 一级教授  
  董竹君:娜拉出走之后        
  程俊英:由绚烂归于沉潜      
  曹诚英:梦魂无赖苦缠绵      
  石评梅:无穷红艳烟尘里      
  陈小翠:翠楼清韵 已成绝响  
  陆小曼:一生半累烟云中      
  林徽因:太太岂止在客厅      
  沉樱:春意阑珊 樱花未残    
  胡蝶:竟能消几番风雨        
  周炼霞:一枝红杏靓画苑      
  萧红:文字与人生一起脱轨    
  杨绛:偶尔遇见的传奇        
  赵萝蕤:幽兰渐染风霜        
  王莹:用书香抵御浮艳        
  赵清阁:清流笛韵 翠阁花香  
  潘素:山明水秀写淡远        
  韩素音:伤残之树叶成荫      
  林海音:难得福慧双修        
  张爱玲:说不说钱都荒寒      
  聂华苓:千山外水长流       
  黄宗英:描罢彩妆又握笔      
  王玉龄:另外一出《谪仙记》  “一年前撞见她的文字是在《读库》。把乱世的女性行为心理写得个惊天动地、河山失色……淡冶思考,苍翠走笔,包裹着冷色的温暖,文字宽度和硬度正好。这属于王鹤的特质。”——伍江陵“除了众所周知的张爱玲、杨绛、林徽因、陆小曼之外,王鹤还关注了一些争议性人物和边缘人物:曾被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寡妇主义》中点名批判的北师大女校长杨荫榆;在张爱玲自传《小团圆》中反复提到的“母亲”黄逸梵;被田汉赞为“侧帽更无脂粉气、倾杯能作甲兵谈”,与老舍志同道合却终究未能抒怀的女剧作家赵清阁等人。王鹤透过这些“才女”风华锐利的生命表象,看到了整个大时代的呼声,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五四运动带来的自由和平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女性体现出的民族气节,以及“文革”时期笼罩在整个社会上的动荡与惶惑。”——编者“作者对动荡中的人性描写颇为细致,从女人的立场出发,去观照那些在历史中沉浮的女性张扬背后繁复的计算,幸福背后欲盖弥彰的苍凉。她的字字句句没有离开女人,也没有忘记回到“人”的立场。”——读者英敛之1902年创办《大公报》,宣扬维新变法,上世纪20年代又创立辅仁大学,他是英若诚的祖父、英达的曾祖父。吕碧城与英敛之相会于1904年5月上旬,5月10日,她的一阕《满江红?感怀》便发表于《大公报》。她慷慨高歌女权,叹息妇女从古至今“蛙居井底”的羁绊、郁闷,长抒“一腔热血无从洒”的愤激,词风飘洒劲健,很有点横空出世的意味。英敛之借夫人“洁清女史”之名写有跋语,称与吕碧城交谈,感觉她“思想极新,志趣颇壮”,急欲力挽颓风,有淋漓慷慨之致,堪称女中豪杰,裙钗中未曾见过。……王忠和《吕碧城传》讲述,吕碧城结识英敛之夫妇、其《满江红》词亮相《大公报》的次日,英氏夫妇陪着她游览天津芥园,费资为她购买香水、胭脂粉、胰皂等。英敛之日记记载,1904年5月13日,他居然难以成眠,凌晨五点就起身填词。文人墨客一旦有了心事,总是将乱纷纷的千丝万缕揉成诗情,抛洒出去又收拢回来:“莫误作,浪蝶狂蜂相游冶。叹千载一时,人乎天也。”他有点惶然,有点气恼地感觉到自己的“怨艾颠倒,心猿意马!”午后,吕碧城与英夫人淑仲上楼写字。随后,英淑仲跟丈夫长谈,表示想去北京念书。英敛之为何辗转反侧、心神不宁又强自按捺?英淑仲又为何突然想去研习学问?5月17日,吕碧城暂回塘沽舅舅家,英敛之与她“暂时惜别,相对黯然”,英淑仲则发奋写字、阅读,似有奋起直追之念。19日晚,淑仲“因种种感情,颇悲痛,(英敛之)慰之良久始好”。很显然,吕碧城翩然临近英家,前后不过十余天,已让英氏夫妇内心,各有莫名震动。当然,他的那番心旌摇荡,不过浅尝辄止。待到吕碧城任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期间,英敛之与她已渐行渐远,分歧日增。英的日记里不时出现与她观点相异、言语不合的记载,从开始的“闻碧城诸不通语,甚烦闷”,到觉得她“虚骄刻薄,态极可鄙”,两人的关系已发展到难抑愤懑与厌弃,见了面甚至也不肯交谈,心不合面亦不合。后来,英敛之跟吕碧城已经很疏远的二姐吕美荪反倒走得很近。  **************************************************************************苏雪林最深刻、最耐人寻味的反省,是那篇《吴稚晖先生与里昂中法学院——一个五四时代青年的自白》,文章为40年代中期贺吴稚晖80大寿而写。到法国里昂留学的第二年,苏雪林和同学们闹了一场大风潮,起因是为学膳费:原来,里昂中法学院虽然是中法合办,法方仅提供校舍,中方负担经费。因为大部分经费出自广东,所以广东学生不仅学膳费全免,每月还有几百法郎津贴。于是,几位自费同学动议争取“平等待遇”。自费学生未出国前本来已欣然与学校说妥,每年自己负担六百银元的学膳费,“这比之自费留学英美已不知便宜若干倍”。为什么还要闹呢?苏雪林解释,六百银元在当时的中国也是一笔不少的数目,贫寒之家,负担起来仍觉吃力,若能不出岂不是更好?所以他们不顾出国前与学校所立的契约,要求豁免这笔费用。学校不允,风潮遂起。苏雪林家境也不算很宽裕,六百银元是父亲找一位本家借的,因此同学一邀请她去闹“平等待遇”,她就答应了。一些学生除了贴传单,“将吴先生和几个学校当局,攻击得体无完肤”,还几次把吴稚晖招到教室质询,以“徇私”、“植党”和种种污蔑不实之辞,加以指控。“吆喝之声,连校舍的墙壁都为之震动。”一向关爱、宽待学生的吴稚晖,不得不黯然离校赴英。苏雪林等人争取到“平等待遇”,不仅为斗争胜利沾沾自喜,还写了几篇宣言寄回国内各大报纸发表,题目是“开庭审判吴稚晖”之类,报刊则夸之为“二十八宿闹天宫”。她分析这次风潮产生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动摇了数千年来封建的壁垒,冲决了最森严的礼教的藩篱,打破了蒂固根深的传统习惯”,令个人主义大倡,青年人醉心于大破大立,“以叛逆为美德……以破坏为当然手段”,不免有呵佛骂祖、抹煞一切的“狂”,和壁立万仞、唯我独尊的“妄”。“字典和人类良心上所有‘爱戴’‘尊敬’‘感激’那类字眼,到唯我主义面前,照例是不能存在的。”回首往事,苏雪林深感当年的孟浪、无理;不遵守契约;为谋私利而无事生非,且美其名曰争公理;闹到后来,竟完全忘其所以,觉得自己的动机非常光明纯洁,举动非常悲壮,俨然感觉自己是一个极力与黑暗及不公道搏斗的革命志士。凡不敢附和我们举动者,非视之为“懦夫”,则斥之为“叛徒”。人到中年、阅历已多的苏雪林,深以年轻时的食言背信为耻,也悚然心惊:“这才知青年的正义感和热忱是可以误用的。自由权利之滥用,也是非常危险的。”她进一步阐述:“假自由之名以行恶固可怕,因自由之故忘其恶而反以为善尤可怕,以其可以流为‘暴民政治’而不知。”这一番忏悔,有由衷的内疚羞愧,严厉的自我鞭挞,以及明晰深刻的反思。她说,自己今日作此坦白,对吴稚晖先生诚然是多余的,但“若不如此则不能求得良心的平安”。年少轻狂,原本不足为奇,难得的是,有多少公众人物肯这么回头审视、自我批评?她这篇“自白”篇幅不算长,却胜过好些鸿篇巨制。无论苏雪林为文、为人是否曾经偏颇、焦躁,有这篇深挚的自剖自省,可知当时年近五十的她,已经有静水深流般的从容、浑厚。……**************************************************************************蒋碧微夫妇1927年回国,徐悲鸿次年初担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在画坛声誉鹊起,子女也相继出生。后来,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牵头,为他们在南京建造华屋。异域10年,求学的漂泊、清寒已成往事,远大前程将徐徐展开。蒋碧微的人生,好像也跟着要进入华彩篇章,她终于可以向那些冷眼看笑话的人们证明,她从前的“孟浪”之举,到底没错。蒋碧微喜欢也擅长社交,宾客往来,觥筹交错,衣香鬓影,羡慕赞美,令她怡然自得。位于傅厚岗的徐家宅邸,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因为性格、志趣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夫妻感情却渐渐淡薄了。她明白,徐悲鸿的心力全部在他热爱的艺术上,自己“无法分润一丝一毫”。徐悲鸿受不了她的控制欲和过于挑剔,她则觉得丈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有艺术家“但取不予”的自私,性格偏激,就连斋名都是说一不二的“应毋庸议”,画室里的集句联则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30年代初,徐悲鸿爱上学生孙多慈(原名孙韵君,他为她改名“多慈”,恰与“悲鸿”呼应,还刻了一方印章“大慈大悲”),他对这位“天才横溢”的女生悉心指点,多方提携,还帮她联系中华书局出画册。蒋碧微感觉到婚姻岌岌可危,既悲且怒,奋起捍卫。她可不是只晓得独自抹泪、凄凄切切的怨妇,她的姿态,硬朗得像个全身披挂、剑拔弩张的斗士,每根毫毛都竖成了匕首。徐悲鸿戴在手上的红豆戒指(孙多慈赠与红豆,徐悲鸿镶成金戒指,镌上“慈悲”二字)既碍眼又堵心,她无计可施。但孙多慈送给老师妆点花园的枫树苗,“师母”理所当然要找机会全部拔掉,徐悲鸿只得愤然刻下一枚“无枫堂”印章,将公馆称为“无枫堂”,将画室命名为“无枫堂画室”;徐悲鸿绘的《台城夜月图》,画家与孙多慈一同入画,蒋碧微自有促狭办法,让他不得不自己动手,把一对意中人从画布上刮去,尽管难抑悲愤;徐悲鸿替孙多慈张罗出国留学的官费,蒋碧微则写信给相关负责人,让此事泡汤……总之,她机警、敏捷、骁勇,对“入侵者”跃马横刀,绝不手软。夫妻俩的冷战,旷日持久。徐悲鸿有家不愿回,远避广西桂林。1938年,他曾在桂林的报纸上刊登启事,声明与蒋碧微脱离同居关系。但他跟孙多慈的八年恋爱,因孙父的坚决反对,最终无果。徐悲鸿的第三任妻子廖静文(他的发妻很早就病故于老家宜兴)出现在徐、蒋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之时,所以蒋碧微处之泰然。她只是看似轻描淡写地转述,说廖静文拿出一瓶毒药,威胁徐悲鸿:除非立即登报和你太太离婚,再跟我举行婚礼,不然我们就一起吃下这瓶药,同归于尽。徐悲鸿吓得赶紧答应。徐悲鸿确实曾在贵阳的《中央日报》登出启事:“悲鸿与蒋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破镜已难重圆,此后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未尽深知,特此声明。”三天后又登广告与廖静文订婚。“同居”这两个字眼,每每令蒋碧微勃然大怒:她18岁跟他一起生活,同享过艺术和青春的欢愉,分担过贫寒日子的衣食无着,也短暂分享过他成功的荣耀,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所欠缺的,不过就是凤冠霞帔、八抬大轿。假如,他俩一直琴瑟和谐,私奔就是值得频繁提起的趣事、佳话;而她仿效红拂夜奔,却落得有始无终,私奔就成了无法抹煞的难堪,难以愈合的旧伤。这伤口从未愈合,一戳就痛,他却偏要一戳再戳,她“受辱以后也就留下了永远无法消弭的憎恨”。或许,她也会暗自痛悔:从前年轻,到底是不知天高地厚,差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少了一纸郑重的婚书,以致授人以柄。跟孙多慈分手后,徐悲鸿也曾多次委曲求全,向蒋碧微示好、求和,试图弥合裂痕。她却又凛然地将他拒之门外,言语、举措冷若冰霜,有时还很尖酸刻薄。她约请徐悲鸿来家里商量子女的抚养问题,那则刊登“分居”启事的报纸就镶在玻璃镜框里,赫然放在客厅迎门的书架上,下面还写了“碧微座右铭”五个大字,显然是硬要让他看见。徐悲鸿给蒋父丧礼送的奠仪,她也偏要退回。总之,摆明了势不两立、一刀两断的态度。蒋碧微自陈:“和悲鸿结缡二十年,我不曾得到过他一丝温情的抚慰。”往事怎么可能一笔勾销呢?单看他在巴黎给她画的那些画,哪一幅不是弥漫着双向的依恋与欢好?但是,人的记忆的确太有选择性,欢愉容易随风飘散,创痛却印痕至深,往事历历在目,她又焉能不耿耿于怀。……**************************************************************************像周炼霞这类活色生香的人物,报纸当然最喜欢追捧。“炼师娘”的名号,在上海滩十分响亮。小报热衷于刊登周炼霞的逸闻趣事,包括虚虚实实的艳闻,她也颇有娱乐精神,不以为忤,一笑了之。性情和处世态度风趣谐谑、脱略不拘,令周炼霞泰然度过几十年的斜风细雨,或狂风骤雨。“文革”中,她也难逃厄运,罪证之一,竟是她那阙《西江月?寒夜》: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丁宁后约毋忘,星华滟滟生光;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最后两句特别新鲜、别致,曾经众口传诵。但是,按照红卫兵的荒唐解释,这“无灯无月何妨”却是在表白“但求黑暗,不要光明”。周炼霞被殴打至伤,一只眼失明。身体与精神经受的伤害之深,不言而喻。几个同代的女画家中,陆小曼幸而已于1965年病逝,恰好躲过“文革”的炼狱;跟周炼霞同样遭受折磨的陈小翠和庞左玉,都在愁绝中选择了自杀;仅余一目的周炼霞不仅没有轻生,还请人刻了两枚印章,一枚选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的“目眇眇兮愁予”,一枚使用成语“一目了然”。她后来的书画作品,就钤了这两枚印章。……**************************************************************************据说,有人问赵萝蕤,喜欢陈梦家是否因为他擅长写诗,她连声否认。“那为了什么呢?”“因为他长得漂亮。”看他俩早年的合影,她玲珑娟秀,他器宇轩昂,一对璧人,赏心悦目。还真有李白《古风》“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的意境。据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讲述:陈梦家家境清寒,此时在燕京大学做研究生,从容庚习古文字学,住在赵家,生活费需赵萝蕤帮助筹措。赵紫宸当时在国外,本来每月给宝贝女儿八十元零花钱,听说陈梦家的事后不再给女儿钱。赵萝蕤在清华也是优秀生,享有奖学金,她每月向阿季(杨绛)借十元,下月还了又借。……
  ……







阅读提示: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的作者是王鹤,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下载地址

上一本:玛利亚·斯图亚特传
下一本:人类星光灿烂时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