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德·科恩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是他最权威的传记。
大半生的辛苦奔忙,创作时的苦思冥想,嗑药后的飘飘欲仙和坠入深渊时的痛苦挣扎,一起成就了今天的他。如今,年届八旬的他,依然会像个小男孩般一路小跑地蹦上舞台,双膝跪地,将自己和自己的歌深情呈现于世人面前。“我就在这儿,我是你的男人。”
莱昂纳德·科恩是一个无比复杂的老灵魂。是音乐人,凭着一把的传世歌曲加冕摇滚名人堂;是作者,问鼎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是虔诚的犹太教徒,又是遁入空门的临济宗和尚。是情圣,也是居家男人……
著名音乐记者、乐评人西尔维·西蒙斯她历经四年努力,在查阅浩如烟海的史料与文献的同时,她对一百多位与科恩亲近或是有过交集的人进行了专访。他们中有他的家人、朋友、老师、拉比、一起修行的僧侣以及音乐伙伴——这些拨冗接受西蒙斯专访的音乐人中充斥着巨星级的人物,还有他的情人兼缪斯们。最重要的,还有科恩自己,他会在西蒙斯著的这本《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中时不时地亮相,就像坐在你面前那样侃侃而谈。
作者简介:
西尔维西蒙斯(SylvieSimmons)
出生于伦敦。备受赞誉的作家,当代最杰出的音乐记者之一。1970年代末移居洛杉矶,开始为《Sounds》《Creem》《Kerrang!》《Q》等杂志撰写摇滚乐评论。她采访过的音乐人举不胜举,不乏TomWaits,AC/DC,LouReed,FrankZappa等大牌。她是多本备受推崇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书籍的作者,包括短篇小说集《TooWeirdforZiggy》及传记书《SergeGainsbourg:AFistfulOfGitanes》。
目录:
0引子
1穿着西装降生
2女人之屋
3两万句诗行
4我开始大声呼喊
5他说着金子般的话
6太多英雄已陨落
7请找到我,我已至而立之年
8漫长的剃须
9求爱之道
10长夜未眠惹尘埃
11牛仔之道
12给我做个面具
13静脉突出如公路
14一块御敌之盾0引子
1穿着西装降生
2女人之屋
3两万句诗行
4我开始大声呼喊
5他说着金子般的话
6太多英雄已陨落
7请找到我,我已至而立之年
8漫长的剃须
9求爱之道
10长夜未眠惹尘埃
11牛仔之道
12给我做个面具
13静脉突出如公路
14一块御敌之盾
15莱昂纳德,我爱你
16一种神圣的谈话
17性高潮的哈利路亚
18旧日嬉戏之所
19叮砰巷里的耶利米
20遁入秃山
21爱与窃
22税收/孩子/迷失的妞
23摇滚乐的未来
24我就在这儿,我是你的男人
25一本失败承受指南
后记
科恩早该得到这样一本传记,在它面前,之前的科恩传记全都显得多余了。
——《滚石》杂志
这是一本深入莱昂纳德·科恩灵魂的重量级传记,充满了爱意和敬意,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
西蒙斯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初闻此书时觉得它像一本细致研究过的非虚构作品,但是读下去却又发现它是一篇迷人的小说。就像听着科恩的歌一样,这部错综而杰出的传记会引人思考。这本书将陪伴你,并影响你欣赏莱昂纳德·科恩的方式。
——《Paste》杂志
科恩是个复杂的人,然而西蒙斯在她这本非凡的传记中捕获了他复杂性格中每一面的实质。这样深刻洞察力下的人物描绘必然会吸引读者。
——《图森公民报》科恩早该得到这样一本传记,在它面前,之前的科恩传记全都显得多余了。
——《滚石》杂志
这是一本深入莱昂纳德·科恩灵魂的重量级传记,充满了爱意和敬意,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
西蒙斯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初闻此书时觉得它像一本细致研究过的非虚构作品,但是读下去却又发现它是一篇迷人的小说。就像听着科恩的歌一样,这部错综而杰出的传记会引人思考。这本书将陪伴你,并影响你欣赏莱昂纳德·科恩的方式。
——《Paste》杂志
科恩是个复杂的人,然而西蒙斯在她这本非凡的传记中捕获了他复杂性格中每一面的实质。这样深刻洞察力下的人物描绘必然会吸引读者。
——《图森公民报》
西蒙斯仔细地将科恩所有的歌和专辑编织进他的生活里,她在探索中谙熟了那些常常在科恩作品中留下印记的主题:欲望、遗憾、痛楚、爱和希望,并将它们表现地更为出色。
——《出版人周刊》
西蒙斯的书内容丰富、引人注目而又吊人胃口……她的这本书不仅群星荟萃,而且直率地解释了音乐产业是如何运作的,同时,又独具慧眼地描述了一位格外重要的音乐家。
——《洛杉矶犹太报》
这本书是向一个艺术家的一生的精心致敬。西蒙斯老道地叙述了科恩艺术生涯的转变。在最后,这本传记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你刚读完,却又有强烈的冲动想从头开始再读一遍,带着你已经知道的内容重新寻访这个故事。
——《纽约时报书评》
一直以来科恩都在通过他的作品抗争黑暗,这光芒终于在他自2008年起为期三年的世界巡演里得以绽放。“你甚至能听到寒毛竖起的声音”,西蒙斯在描述听众对他无声的崇敬时这样写道。这本书需要同样的回应。
——《MOJO》杂志
不可抗拒的传记……只要你对这个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唱作者感兴趣,就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美国图书馆协会《书单》杂志
时光唱盘匀速旋转,生命的唱针愈磨愈短,这个男人也老了。老男人的歌声并不见得美,但他让你觉得安全。
——《中国周刊》
作为诗人的科恩,将诗的灵魂代入了歌声里。他那沙哑低沉的嗓音,让人不能自拔。
——《壹读》
这个生于1934年的犹太男人长相英俊,他的诗歌风靡,才华逼人。他沉湎女色,停下来唱歌,不过是为了讨刚刚爱上的某个女人欢心。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迷人的浪子。
——新浪音乐
莱昂纳德·科恩与众不同。他的音乐配器和谐,词句精彩,一切都那么棒!他自己也是个卓尔不凡的人。他的嗓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低缓沧桑。着实是很好的音乐。
——查尔斯王子
下辈子我要做莱昂纳德·科恩,像他一样,永恒叹息。
——科特·柯本(涅槃乐队主唱)
莱昂纳德·科恩活在音乐里,他用音乐传达美妙的理念与梦想。他写出了你人生的每个阶段,写出你年少的理想,道破你失恋的心情,点出你无法面对的世界;他想找寻一股超然的力量让你渡过难关。
——波诺(摇滚乐队U2主唱)
他的歌像捏在手中的符咒或石头,带我度过黑暗岁月,直到太阳升起或火炬点燃……当我们的灵魂绷到要断裂,这就是为灵魂而唱的歌。
——茱迪·科林斯(著名美国民谣女歌手)
特喜欢莱昂纳德·科恩,2008年听了他两场演唱会,是那一年中我做过最值得的事。不论清晨或夜晚,怎能不爱莱昂纳德·科恩?有一千个吻那么深。
——韩良忆(台湾知名作家)
音乐最大的魅力,就是让人不移动寸步就能抵达遥远的国度,听到多彩多姿的故事,甚至进入不同世代,成为另一时空的旅人。每次重听科恩的唱片,许多已忘了的琐事便纷纷涌现。
——阮义忠(台湾知名摄影师)
我最爱的老男人
——柯蓝(演员)
我就在这儿,我是你的男人
掌声震耳欲聋。它从小剧场的墙壁上弹回,在莱昂纳德的耳畔不断回响。没有一个人坐着。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莱昂纳德还没唱出第一个字,乐队还没奏出第一个音符,人们的热情就已被点燃。莱昂纳德腼腆地笑着。他摘下帽子,按在胸口,是谦卑之态,亦是自我保护之举。他们的热烈反应令他欣喜不已,令他始料未及,也令他心生担忧,不知道自己能否满足他们的期许。实际上,他们对他的表现并无过高期许,就像他对他们的反应也无太多期许一样。他们知道,在莱昂纳德的坚持下,这一系列演出被尽可能地低调处理。他们以为,他们将会看到一位潦倒而心碎的老人,抱着把尼龙弦吉他喃喃唱着,试图唤回他们的回忆。他的身旁也许会有一两位女歌手伴唱,如果他能付得起她们工钱的话。每个人都知道他破产了,每个人也都知道,这就是这位老和尚被迫带着他的化缘钵重新上路的原因。
然而,聚光灯下的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费多拉软呢帽,蹬着锃亮的皮鞋,看上去像一位“鼠帮”(RatPack)拉比,一位神选的黑手党成员。他身边居然站着三位伴唱女歌手,还有一支六人编制的乐队,这些人同样穿着西装戴着帽,像是正打算去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玩牌。他们奏响了第一个音符。莱昂纳德把帽子压低,轻轻地捧起话筒,像是捧起一个祭品。他开始唱道:“与我共舞,舞至你的美丽,伴着燃烧的小提琴”,他的嗓音有点粗砺,但深沉而强烈,“与我共舞,跨越恐惧,重拾安宁。”(《与我共舞,直至爱的尽头》)窄小的舞台上,乐手、乐器和设备挤得满满当当,女歌手离他仅一步之遥,如果他觉得自己就快跌倒,似乎还可以拿她们作为支撑。他低吟浅唱着,像是在向每一位观众单独吐露秘密;他唱得如此深情,仿佛被他带上舞台的只有这些歌曲。
他告诉台下的观众:“我上次在这里,是14或15年前,当时我年近六旬,还是个怀揣疯狂梦想的孩子。”他坦言自己很紧张,但他既没有忘记对他们近来遭受的洪灾表达同情,也没有忘记与他们插科打诨,同时,他还向当地的诗人致以了敬意。弗雷德·考格斯维尔是其中一位,半个多世纪前,他为莱昂纳德的第一本书写了篇书评,发表在自己的文学杂志《蕨叶》上。演出曲目基本涵盖了莱昂纳德的音乐生涯,但绕过了他最黑暗、最严酷的一些作品——惟一的例外是《未来》,而且歌词里的“肛交”被换成一个不那么露骨的词。贝克组建巡演乐队期间,为了排出演唱曲目,莱昂纳德把自己那些已多年没有听过的老歌好好聆听了一番,让他大为吃惊的是,可供他选择的歌曲还真不少,而且歌词依然历历在目。总的来说,他更倾向于演绎偏后期的那些鼓舞人心的作品,而非早期一些编配相对简单的歌曲。这可能缘于心境的变化,但更有可能的原因是,那些后期作品更适合大编制乐队伴奏。莱昂纳德需要大乐队奏出的强音,来淹没对他持怀疑态度的杂音。但早期的招牌吉他弹唱曲让他欲罢不能。重拾歌曲不难,重拾吉他就没那么容易了。将尘封已久的吉他重新装弦后,他发现它已是如此难以驾驭。他开始日复一日地苦练《苏珊》等几首歌的弹唱。在台上,比起尼龙弦吉他,他弹奏的更多的是合成器。在故作深沉地用一根手指奏完一段solo后,他会以一个深鞠躬来回应观众的喝彩。但大多数时候,他只是一门心思地唱着歌——时而像个祈求者,双手捧着麦克风,低下的头埋在麦克风上;时而又像个老练的艺人,麦克风线随意地挽在一只手臂上,踏着精心编排过的舞步调动观众情绪。这是一种复杂精细的舞蹈,流露出自我意识、讽刺意味和十足的诚意,看上去优雅且美好。
如水般流畅的音符从他们指间、唇边倾泻而下,柔和、优雅、准确、低缓。“我们称自己为世界上最安静的乐队,”贝克说,“至少是世界上最安静的电声乐队。我们力图让自己的演奏与他的歌喉水乳交融,并确保观众能感受到他唱出的每一个字。”莱昂纳德给了他们充分的独奏的自由。当聚光灯从他身上移开后,你会看到他把帽子按在胸口上,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哈维尔·马斯用拉乌德琴或十二弦吉他奏出华彩乐章,聆听着莎朗深情演绎《不羁街》的和声部分。他和观众一样会对他们的精彩表现啧啧称奇,仿佛他也是初次见识到他们的精湛技艺。那一夜,演出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中间只有过一次短暂的休息。没有哪个歌手会连唱三个小时,更何况这是位已年过七旬、15年来几乎没在台上唱过的老人。亚当曾试图说服父亲将演出压缩至一个半小时,但莱昂纳德不予理会。非同寻常的是,这一次,他似乎享受起了演出。他的愉悦感不只来自排练卓有成效、乐手没有选错、观众欣喜若狂,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像是一场必要的仪式,在这场仪式中,台上台下的人互换礼物,分享着某些珍贵的东西。
“我看到前排的观众在颤抖、在哭泣,”查理·韦伯回忆,“不是个别人,不是孩子。我很少看到成年人啜泣,更别说他们是在痛哭流涕。”成功完成首秀后,众人心头的石头都落了地,莱昂纳德自己也是,他们一身轻地钻进大巴,奔赴下一个小场馆。这轮在加拿大东部多座小城进行的“前期巡演”一共有18场。哈雷特说:“在某个场馆门口,我看到标牌上写着:周一,当地某某铜管乐队,周二,莱昂纳德·科恩,周三,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模仿秀。”在另外一站,两名年轻女子冲上舞台未遂,被保安带离时,莱昂纳德评论道:“我要是再年轻两岁就好了。”他的语气像是在自嘲,又像是在渴望着什么,亦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克里订下一条规矩,除非工作需要,任何人不得进入后台,他的名人朋友也不例外。他还宣布,这次巡演的“助力剂”将是“安静和深度的休息”,而非之前的香烟、酒精和毒品。莱昂纳德上一次巡演接近尾声时,每天都要抽两包烟,每场演出前都得喝上三瓶“拉图堡”(ChteauLatour)。
马拉松式的“正式巡演”于2008年6月6日在多伦多索尼演艺中心开启。莱昂纳德在能容纳3000名观众的索尼演艺中心连唱了四个晚上,场场座无虚席。6日这天,莱昂纳德像个小男孩般一路小跑地蹦上舞台,一幅充满欢乐和喜悦的画面。对于将会看到什么样的场景,多伦多的观众要比弗雷德里克顿的更有预见性,但他们还是被惊着了。贝克笑着说道:“我也被他的登台方式惊着了。”当唱到《未来》里的“白人跳舞”那句时,他迈起了轻盈的舞步;在尼尔·拉森如烟雾般缥缈缭绕的键盘音色伴奏下,他朗诵起了《一千个吻那么深》……在他动情地演唱时,全场总是死一般的寂静,你甚至能听到寒毛竖起的声音。一曲歌罢,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一次,克里没有将国际媒体拒之门外。《滚石》杂志的一位乐评人坦率地表达了他们的忧虑:一个比杰瑞·李·刘易斯(JerryLeeLewis)还老的家伙,为了挣养老钱重返舞台,着实“令人惊奇”。莱昂纳德告诉《麦克琳》杂志,他百分百会巡演下去。多伦多的四场演完后,他马不停蹄地飞往欧洲,八天之内在都柏林和曼彻斯特演了七场,接着又飞回北美领衔蒙特利尔国际爵士音乐节。紧接着,他再度飞越大西洋,赴英国参演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GlastonburyFestival)。这样高密度的日程安排对谁来说都是个严峻的考验,更何况这是位74岁的老人。莱昂纳德毫无怨言地扛起了这份责任,不过,他对极富传奇色彩的格拉斯顿伯里并不引颈以待。
格拉斯顿伯里,大不列颠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摇滚音乐节,由奶农迈克尔·伊维斯(MichaelEavis)始创于1970年。伊维斯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近40年,他说:“这40年来,我一直试图说服莱昂纳德来到这里。”演出当天,莱昂纳德和乐手们来到现场后,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在弗雷德里克顿,他们需要俘虏的是舞台下的700位观众,可才过去7周,他们就得征服漫山遍野的10万人潮。莎朗激动得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眼前的场面和自己的心情。然而莱昂纳德的心情和莎朗判然不同。他从未享受过音乐节,发挥得再好也不例外。密集的人潮并非为他而来,调试设备的时间被尽可能地缩短,演出时间比专场音乐会要缩短一半——他的节奏被打乱了。一个完美主义者、一个墨守成规者、一个掌控者绝不会对此熟视无睹。站在舞台一侧,他凝视着台下的观众。太阳还未下山,黑压压的人群望不到尽头,他目光所及似乎都是年轻的面孔。他垂下头——没有念祷辞,而是用拉丁语唱起了修道院圣歌《我是个穷人》。他上次和乐队一起唱起这首歌是在巡演大巴上,但那是半辈子前的事了。韦伯姐妹和莎朗加入了进来,然后是整支乐队。走上舞台后,他们再次唱起这首歌,十万观众以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予以回应。
“莱昂纳德那晚的表现无与伦比。”迈克尔·伊维斯说。当落日的余晖开始洒向大地,莱昂纳德唱起了《哈利路亚》。“人们的魂儿开始出窍了。”许多年轻人一边跟着大合唱,一边又疑惑着:“这个酷老头儿怎么想到唱杰夫·巴克利的歌的?怎么想到唱这首《美国偶像》里的歌的?不过话说回来,他唱得可真不赖。”观众心驰神迷,评论界与伊维斯的意见也相当一致,称莱昂纳德的演出是这届格拉斯顿伯里的最高潮。莱昂纳德一众人没能读到第二天报纸的溢美之辞,他们已马不解鞍地奔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展开第二轮旋风式的欧洲巡演。他们甚至会在三天里连赶三国连演三场,每场唱足三小时。所到之处,观众们潮水般涌来的爱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