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曙明 日期:2014-08-20 10:15:41
李鸿章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1901年他去世后,梁启超曾写道:“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路者、晚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李鸿章一生的经历对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理解今日中国现实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李鸿章》共分三卷,第一卷《潜龙在渊》从1823年李鸿章出生写起,讲述了他少年时科场得意,任曾国藩幕僚后抱负难伸,及至淮军草创,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中屡建奇功,最后于1869年剿灭捻军,成为朝廷封疆大吏的经历,全面、精彩地再现了李鸿章的青年时代。
作者简介:
叶曙明,著名作家、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成绩斐然。著有《国会现场:1911—1928》《大变局:1911》《重返五四现场》《中国1927·谁主沉浮》《草莽中国》等几十部畅销作品。
目录:
序章耕读传家1
第一章潜龙在渊7
初识曾国藩7
天国风暴16
家乡烽火连三月26
殉国今日事33
转战含山、巢县38
无家的失群雁42
第二章幕府生涯53
湘军崛起53
风雨故人来58
埋头案牍的日子63
祁门行营70序章耕读传家1第一章潜龙在渊7初识曾国藩7
天国风暴16
家乡烽火连三月26
殉国今日事33
转战含山、巢县38
无家的失群雁42
第二章幕府生涯53湘军崛起53
风雨故人来58
埋头案牍的日子63
祁门行营70
筹办淮扬水师76
失望出走83
第三章淮军草创95峰回路转的一年95
淞沪危急100
淮军的诞生108
鳌鱼脱却金钩去114
叫花子兵在上海121
一战而红126
第四章秉政江苏139现代化的起步139
四江口大捷148
组建班底154
白齐文事件163
太常争夺战170
血洗昆山176第五章扫荡吴越181平吴决胜年181
苏州杀降188
大局渐入顺境197
遣散常胜军207
天国灰飞烟灭216
艰难的善后230第六章平定捻军237天下第一军237
署理两江总督245
病夫领军251
尹隆河之战257
大破东捻263
肃清西捻269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清史稿?李鸿章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孙中山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见,则士论又当如何。——严复李鸿章经常被人称为“东方的俾斯麦”,并且他喜欢这个称号。——《李鸿章传》作者、英国人布兰德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美国媒体评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媒体评李鸿章
序章耕读传家
大清道光三年(1823),天下大致乂安,虽然有一些民变骚乱在边远的省份此起彼伏,但都是疥癞之疾,不足为患。过去的一年,除了南方鸦片走私不断增长的趋势令朝廷略感担忧外,尚属风调雨顺的年份。
正月初五,干支为癸未年甲寅月乙亥日。淮河两岸的乡村,沉浸在浓郁的过年喜庆气氛中。虽然民间习俗中初四是“送年日”,表示年已经过完了,但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辰,家家户户都在迎财神,并忙着为第二天的“菩萨踩水”活动准备祭神用的香纸、供品、鞭炮,所以十分热闹。
这天清晨,合肥东乡大兴集一户李姓人家诞下了一个男婴。事先既没有梦熊之兆,降生时也没有异香满室,伴随他而来的只有漫天呼啸的北风,新年添丁,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欢乐与憧憬。
第二天,人们还没来得及用金银花给这个新生婴儿洗身,四乡八镇一年一度的“菩萨踩水”已开始了,鞭炮声、欢呼声、锣钹声,由远而近,像洪水突然暴发一样,在乡间四下蔓延、奔腾高涨。老的们(合肥方言中对成年男子的称呼)把平日供奉在庙里的龙王、菩萨抬出来,沿着河坡堤岸奔走,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村民扶老携幼,簇拥而行;人们最后根据菩萨停下来的地方,判断这年是旱是涝,水位高就涝,水位低就旱。这天风很大,合肥人把这种天气叫作“六风子”,正月初六刮风,预示一年四季都有风。
婴儿仿佛受到惊吓,放声大哭。也许,这风是上天的暗示——这孩子的一生,注定要在大风大浪中度过。
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李鸿章。
中国人习惯以长江划分南北,江北是北方,江南是南方。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南北对抗的历史。海洋文化进入中国,最早从南方登陆,沿海岸线向东部输送,再渐次向北、向西压迫,与西北的黄土文化相颉颃。回顾两百余年社会的嬗变,几乎所有涉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事件,都有一股南方的力量在背后推波助澜。安徽横跨南北,是南北文化的一个交汇点。安徽人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这个疑问,当后人探讨李鸿章的思想性格时,亦难免会缠绕脑际。
清军入关之初设江南省,范围包括了安徽、江苏、上海一带。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一分为二,设江苏与安徽两省。但在当时人的印象中,安徽依然是江南的一部分。清光绪年间安徽的《庐江县志》即有此提问:“而庐邑地介江淮,当南北之孔道,其间郡县分合之故,山川城郭昔是今非之迹,与夫人民谣俗何以近乎南而殊乎北?政教期会何以酌乎古而宜乎今?”
如果把安徽省分为淮北、江北、江南三部分,那么可以看出,江南与淮北的民风,泾渭分明。淮北十年九荒,生存环境恶劣,以致每岁无论丰歉,均有大量流民输出;凤阳花鼓天下闻名,已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方文化。民国年间一本地方史志,即以淮北地区的蒙城为例,说这里“民气强悍,重武轻文,在前清时代百年间无得科第者”。
合肥处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人称“淮右襟喉,江南唇齿”,“西望蜀岫,东近鲍台,北临淮浦,南俯巢湖”。民风淳朴,人们勤于稼穑,不喜商旅,庐州青阳山房余忠宣公评价合肥人:“其民质直而无二心,其俗勤生而无外慕之好,其材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故而“盗不能欺,利不能诱,兵不能怵”。
这样的评价,与实际大致相符。
合肥以南,则为江南地区,民风“近乎南而殊乎北”的特征更为明显。距离合肥两三百公里以外、长江以南的徽州地区与淮北迥然不同。徽州商人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以贾代耕,求食四方,恒为数百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亦呈现南盛北衰的状态,清代安徽共诞生了一千一百八十九名进士,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以书院的数目而论,江南最多,江北次之,淮北又次之。
大兴集李家的先世本姓许,明季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从家族渊源来说,当属南方人无疑。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字式和,号玉泉,别号愚荃,是一位历举不第的乡间塾师,自嘲“祗今虚费黉宫粟,潦倒风尘两鬓星”;母亲是合肥处士李洪谟之女,嫁入李家后,诞下六男二女,六个儿子是:李瀚章(初名章锐)、李鸿章(初名章铜)、李鹤章(初名章锬)、李蕴章(初名章钧)、李凤章(初名章铨)、李昭庆(初名章钊)。
李家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往上追溯,高祖、曾祖、祖父几代人都没有考取过功名。李文安在乡间开设家塾——棣华书屋,以传授童蒙,熏陶亲族。当时读书人不能晋身政坛,最常见的出路有两条:一是习岐黄,悬壶济世;二是做塾师,聚徒讲学,亦足以保持儒生令誉。李文安选择了讲学一途。
李鸿章六岁即入馆接受启蒙。外面的世界,已呈密云待雨之势。南方的鸦片走私贸易愈演愈烈,近乎失控,朝廷的禁令形同虚设;在更远的世界,欧洲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结束,俄国大获全胜。然而,在李鸿章的小小书屋外,依然是小桥流水人家,门临方塘,水光映照,菊花三径,杨柳数株,环境清幽雅静。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开始学《童蒙习句》《六书指南》《三字经》和《百家姓》。年岁稍长,又拜了几位老师,读《圣谕广训》,习经史词章,专攻宋学。
李鸿章十一岁那年,父亲李文安终于乡试中举,四年后(1838)在戊戌科殿试中,中进士三甲五十五名,授刑部郎中,记名御史。李家由此鱼跃龙门,成为当地望族。对李文安的生平与官绩,史家最常引用的是李鸿章为父亲撰写的《葛洲墓志》:
府君内行尤笃,事亲至孝,事长兄如严师,待孀嫂抚孤始终尽心调护。为人刚方厚重,然诺不欺,所至皆敬慕之。官比部十八年,每谳狱,竭昼夜之力,必当其情,庭诤面折,人有包老再世之目,而以倔强不苟合,不获于上官。尝管提牢厅,严禁吏卒虐囚,捐置衣被药饵,夏席冬粥,躬自监视,狱无瘐毙。著有《贯垣纪事诗》一卷,迄今刑官刊布之以为法。自为诸生至京朝官,见义必为,立乡约以助守望,改节孝总坊以惠穷嫠,修族谱、创义仓以敦宗瞻里。又于京师倡建庐州会馆,庐凤二府义园,皆由苦口醵资而成。尝谓士大夫居家当有益于家,居乡当有益于乡,在国当有益于国。
这段文字固然有儿子对父亲的溢美之词,充满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平心而论,李文安不过是中人之资,宦绩乏善足陈,他之所以在青史留名,全因为生命中的两个人——一个是他儿子李鸿章,另一个是与他同年考中进士的曾国藩。李文安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把这两个人拉到了一起。今天人们无论怎么估量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巨大影响都不为过。但当时曾国藩亦不过是翰林院庶吉士,离舞台的中心还很遥远,李文安却独具慧眼,倾情结纳,把两个儿子都送到曾国藩门下受业,也许这不是有心栽花,但却成就了李鸿章一生的事业。
在李文安高中进士的这年,中国近代史的大幕正徐徐拉开,真正的主角是那位风尘仆仆奔赴广东,准备雷厉风行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林则徐。与此同时,英国战舰已逼近中国沿海,双方剑拔弩张,局势一触即发。舞台上空,风起云蒸,充满了混乱与不安。中国开始进入多事之秋。
危机虽已迫在眉睫,但在消息闭塞的安徽乡下,似乎还没有激起什么涟漪。李鸿章的少年时代和他的先辈一样,在春弦夏诵、讲道论德间,像溪水般平静地流逝了。李文安中进士的第二年,李鸿章入了县学,岁试时得了第一名。
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珠江口到长江口,炮声震碎了中华帝国的天朝梦。这一年,李鸿章参加院试中秀才。按当地风俗,子弟弱冠,即由父兄延亲友为之命字,李鸿章命字渐甫,号少荃。
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人从广东沿海东进,攻陷厦门、定海、镇海、宁波,两江总督裕谦自杀。林则徐被朝廷革职,发配伊犁。李鸿章的家乡终于闻到空气中的硝烟味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国军舰犯江宁(南京)、上海,进入长江口,这里离合肥不过两百余里。干戈劫外,世事沧桑,令读书人有拍遍栏杆之慨。李鸿章在百感之中,写下《二十自述》诗四首,其一云:
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
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
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道光二十三年(1843),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广州、厦门、上海开埠。翌年,清政府又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宁波、福州开埠。国门终于被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打开。这一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得到优贡,李文安催促李鸿章上京参加顺天府乡试。李鸿章初感犹豫,觉得自己火候未够,但瀚章、鹤章两兄弟不断从旁鼓动,终于把他内心那条潜藏冬眠的“巨龙”唤醒了。
道光二十四年(1844),朝廷举行恩科乡试,李鸿章中第八十四名举人,在此前后,又和周氏缔结丝萝,可谓两喜临门。道光二十五年(1845),李鸿章怀着“策远志、出风尘”的理想,揣着家乡的五香烀蚕豆和父亲借来的盘缠,几卷诗书,一肩行李,望京北行,准备参加会试。途中写下十首《入都》诗,流露出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匡济时艰、澄清天下的万丈豪情,其一云: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
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当李鸿章动身北上时,在南方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有一个“长须蜂目,面阔身肥”的汉子,芒鞋竹笠,杖策西行,行囊中揣着几卷自撰的《原道醒世训》。他的名字叫洪秀全,一位屡试不售的客家子弟。科场失意激起了他愤世嫉俗的反叛心,于是他在家乡创立拜上帝教,之后他和冯云山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往广西传教,准备聚众造翻。在广西他又结识了一位烧炭出身的客家人——杨秀清。当这几个人在紫荆山下聚首时,海拔一千三百余米的洪水顶上空,第一道闪电便从云层深处迸射出来。
洪秀全也曾意气风发地写下“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的诗句,无论在意境或气势上,都可直追李鸿章的《入都》诗。尽管后人考证这两句诗可能是其族弟洪仁玕伪托之作,但它真实反映了洪秀全的雄心壮志则殆无疑义。
乱世出英雄。历史已经搭起了一个大舞台,很多人摩拳擦掌,准备粉墨登场。“只手把吴钩”的李鸿章的一生功业,和“手持三尺”的洪秀全有着密切关系,但此时此刻,两人的生命轨迹一南一北,还没有相遇。李鸿章正一步步走近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物——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