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竺可桢 日期:2014-08-20 10:26:13
本卷收录竺可桢1960—1973年的文章、会议致词、工作报告、序跋、提案、审稿意见、信函、题词、诗作,专著《物候学》的初版本和修订本,以及个人收藏的思想自传、入党申请书、履历表、证明材料等,凡171篇。
1960年,时处三年困难时期,竺可桢已达70岁高龄,却依然四处奔波,躬行于穷乡僻岭之间。资源考察、沙漠治理、南水北调、自然保护、科学“支农”等,是他1960—1965年所思所行的主题。1962年他72岁时,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
“文革”时期,竺可桢虽然得以列入特殊保护名单而幸免遭受严重冲击,而事实上也是突然离开了领导岗位。在被迫“赋闲”中,他充分利用原来难得的时间,把心血投入到自己早有兴趣且有多年雄厚积累的两项工作上,一是潜心撰写《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二是与合作者共同完成对《物候学》的修订。
本卷所及年代,政治动荡频仍,在持久的困惑中,竺可桢心中最大的牵挂依然是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科学事业的前途。他的思想自传、入党申请书和许多信函,反映了那个时代特定一类老知识分子认真“改造”、否定“旧我”的思想进路。
本书遵奉“存真”原则,力求如实展现竺可桢的学术成就和人生道路,折射现代中国的政治面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3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
目录:
前言
编例
第4卷说明
1960年
1960年全国地理学术会议总结
《国家大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学习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加强中苏科学合作的深厚友谊
再接再厉,为实现南水北调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对《中国天文学史》中两章的审稿意见
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以大协作的精神争取在短期内登上世界科学的高峰
审订中华书局《新辞海》条目
《中国地震
目录:
》序言
艾森豪威尔是头号战犯
在治沙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中苏外交问题小组会上的发言前言
编例
第4卷说明
1960年
1960年全国地理学术会议总结
《国家大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学习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加强中苏科学合作的深厚友谊
再接再厉,为实现南水北调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对《中国天文学史》中两章的审稿意见
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以大协作的精神争取在短期内登上世界科学的高峰
审订中华书局《新辞海》条目
《中国地震
目录:
》序言
艾森豪威尔是头号战犯
在治沙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中苏外交问题小组会上的发言
视察西部南水北调引水地区的报告
致郭沫若函稿(纪念世界文化名人)
变沙漠为绿洲
1961年
用汉语拼音字母名称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改造沙漠必须算好水账
向沙漠进军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哭希文(诗一首)
增辟农田水源,节约灌溉用水,为加强农业战线而奋斗
致涅姆奇诺夫函稿(黑龙江考察)
致郭沫若函(赠阅《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重游遵义(七律)
致郑晓沧函(道义观感)
致涅姆奇诺夫函稿(黑龙江考察)
致郑晓沧函(互赠论著)
入党申请书
致弗洛瑞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致林斯戴德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致阿特灵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思想自传
1962年
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参加广州科学技术十年(1963-1972)规划会议个人感想
关于中苏研究黑龙江流域生产力问题联合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有关问题的请示
致徐规函(杭州桃花物候)
关于中苏研究黑龙江流域生产力问题联合学术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情况的报告
贺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
致郭沫若函(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的气候与时间问题)
对于1963-1972年全国农业气象研究规划(第二稿)的意见
追念涂长望同志
中国气象学会1962年年会暨代表大会开幕词
喜看祖国的科学蓬勃发展
中央机关司局长级以上党员干部登记表(草表)
在全国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态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南京地理所机构调整方案的意见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