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永烈 日期:2014-08-20 10:49:43
傅雷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屈的代表,也是多灾多难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本书浓缩了傅雷这样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遭受的“左”的苦难以及坚强的抗争,歌颂了他们的正直、勤奋以及浓浓的亲情。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
目录:
序章“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第一章无笑童年
傅雷老家在上海南汇
直如竹筒纯如水晶
与表妹朱梅馥定亲
第二章留学法国
一路行一路写
与刘海粟在巴黎求胜探宝
心猿意马的深刻教训
第三章遗世独立
名片上印着“美术批评家”
“听二十四岁的傅雷讲课”
温馨的四口之家
“孤独的狮子”与“墙洞里的小老鼠”
在洛阳记起“玛德琳风波”序章“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第一章无笑童年
傅雷老家在上海南汇
直如竹筒纯如水晶
与表妹朱梅馥定亲
第二章留学法国
一路行一路写
与刘海粟在巴黎求胜探宝
心猿意马的深刻教训
第三章遗世独立
名片上印着“美术批评家”
“听二十四岁的傅雷讲课”
温馨的四口之家
“孤独的狮子”与“墙洞里的小老鼠”
在洛阳记起“玛德琳风波”
选择了法租界巴黎新村
极力推崇国画大师黄宾虹
直言不讳评论张爱玲
“围剿”国民党警察局长
典屋卖田携全家前往昆明
转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上海
第四章闭门译书
没有“单位”的人
在纸上进行艰辛的长征
中国译界的丰碑
第五章“打造”傅聪
发现傅聪的音乐天赋
雷垣成为启蒙教师
把傅聪从小学撤回
倾注心血培养傅聪
傅聪终于走出低洼
在布加勒斯特获得铜牌
在萧邦钢琴赛中脱颖而出
“你的路程还长得很”
第六章误入“阳谋”
走出书斋参加“鸣放”
这次教训太大太深了
傅聪出走英伦
不愿因“右派”而改名
苦闷之中书法大见长进
厄运波及次子傅敏
第七章傅雷家书
周恩来、陈毅的关心
父与子在纸上倾心长谈
傅聪爱上梅纽因之女
第八章“文革”悲剧
四天三夜的大抄家
泰然自若视死如归
廓清傅雷之死的误传
档案的记载和当事人的见证
已经预感来日不多
“士可杀不可辱”
“干女儿”挺身而出
第九章傅聪归队
傅雷冤案终于平反
傅敏尝够人生成酸苦辣
傅聪“想念北京的蓝天”
邓小平批准傅聪回国
傅敏成为优秀教师
总书记胡耀邦关心傅聪
傅聪终于“归队”
第十章家书出版
范用慧眼识《家书》
傅雷思想的折光
在“历史垃圾”中发现傅聪的信傅雷老家在上海南汇
黄浦江穿越上海,依然在静静流淌。
黄浦江西岸,外滩那些建造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大楼,仍旧保持“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风貌。然而,黄浦江东岸——浦东,却已经从一片农田,变成了高楼林立的“东方曼哈顿”。
1997年10月27日,我陪同傅雷次子傅敏前往傅雷老家——浦东南汇。轿车从浦西越过南浦大桥,沿着高速公路,才十几分钟,便进人南汇县境。同车的傅敏表姐朱佛容颇为感叹。她是傅雷夫人朱梅馥哥哥的女儿。朱家原本住南汇县城惠南镇。她小时候从南汇到上海,要坐脚划小船,吱唔吱唔划一天!至于傅敏则没有这种今昔“对比感”,因为他当年从上海去南汇的时候,出生才三个月,毫无印象。此后五十多年,他没有去过南汇老家……
1908年4月7日(阴历三月初七),傅雷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渔潭乡(今下沙乡王楼村五组)。傅雷从小在浦东长大,一开口,就是一口浓重的浦东口音的上海话——傅雷不像他的两个儿子那样能够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周浦镇是南汇县的大镇,十分繁华,往日有着“小上海”之称。
如今,在周浦镇老城厢,依旧有着窄窄长长的老街。从三米来宽的东大街六十号拐进一条一米宽的胡同,便见到傅雷故居。那房子大体上还是当年面目。走过一座带着飞檐的大门,。里面是一个大院。堂屋和厢房的木门、木窗、板壁,都已经呈深褐色,表明这老屋上了年纪。傅雷和他的寡母,当年就住在厢房里。房子是租的。据说,这房子当时经常闹鬼,别人不敢住,傅雷的母亲不信这一套,租了下来。
傅雷长在周浦,生在下沙。下沙镇离周浦不远。在下沙镇的王楼村有个西傅家宅,大部分居民都姓傅。我们一行走过一大片黄橙橙的稻田,来到一条小河旁。一座有着三十六间房子的大院,坐落在河边。那就是傅雷的祖屋,傅雷的出生地。
傅雷的祖父傅炳清,有四、五百亩土地,在傅家宅算是“大户”了。傅炳清生二子,长子傅胜,次子傅鹏。
傅鹏,又名傅鹏飞,即傅雷之父,任教于周浦镇扬洁小学。
1912年,傅雷四岁时,傅鹏飞因受土豪劣绅诬害人狱。经夫人李欲振多方奔走,终于在三个月后出狱,却在极度的郁闷中去世,终年仅二十四岁!
当时,李欲振也只有二十四岁,不仅从此守寡一辈子,而且带着四个孩子——傅雷为长子,除了他之外,还有两弟一妹。在蒙受丧夫的重大打击之下,李欲振没有精力照料这群年幼的孩子,竟然在短短一年内,连死三个孩子,只剩长子傅雷!
傅雷一生不忘奶妈,家里人都叫她“婆婆”。傅雷生前,几乎年年接“婆婆”来住一段,这时全家一片欢笑。在傅聪傅敏的印象中,“婆婆”是一位勤劳、和蔼、善良的老人,是他们的保护神。七十年代中期傅敏曾在上海多方寻找,“婆婆”这时已年过八十。她见到傅敏,老泪纵横地说:“你跟你爸爸真像啊,可惜大囝(傅雷的小名)不在了!”说着泣不成声。
傅雷曾经用“只见愁容,不闻笑声”八个字来形容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痛苦深深烙在傅雷的心中。大约是童年愁容太多,所以傅雷成年之后变成不苟言笑。在傅雷所有的照片中,他总是一脸严肃,脸带笑容的照片,不过一、二帧而已。
傅雷的母亲个子瘦小,平常穿短褂黑裙。她为人刚强,又乐于助人,所以她虽然在傅家的大家族中算是小辈,但是很有威信,傅家人都听她的话。接连失去丈夫和三个儿女,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傅雷身上。为了使傅雷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迁居“小上海”周浦。
起初,傅雷的母亲请账房陆先生教傅雷认字。
1915年,傅雷七岁,她便请来私塾先生斗南公教傅雷四书五经,自己在旁边一面做针线活,一面听着。她虽是文盲,但是晚上她要傅雷背课文,居然能够听出傅雷什么地方背错了!
P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