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翁思再 日期:2014-08-20 10:55:32
京剧是中国戏曲大家族中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曾经风靡全国,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观众。但它在艺术上的完整性、成熟性也相应地带来了更多的凝固性,受时代的挑战也更严峻。它的丰富、深厚的艺术蕴涵必须尊重,必须继承,但面对当前的现实,更需要重视革新发展。唯有革新发展,才能真正摆脱自己的困境,走向与时代结合的康庄大道。
余叔岩(1890一1943)名第棋,湖北罗田人。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少年时以“小小余三胜”艺名在天津演出《捉放曹》等戏,初露头角。后因病和倒仓回京,得其岳父陈德霖之助,向钱金福、王长林等学把子和武功,由姚增禄授其昆曲戏《石秀探庄》等。同时向陈彦衡、爱新觉罗·溥侗(红豆馆主)、王君直等人学谭派唱腔。后加入“春阳友会”,与樊棣生、世哲生、铁林甫等切磋技艺。后拜谭鑫培为师,谭授其《太平桥》中史敬思、《失街亭》中王平的演技。每逢谭氏演出,他必随赴戏园观摩。凡与谭氏合作过的鼓师、琴师乃至检场人、龙套,他都一一虚心请教,技艺大进。1916年嗓音恢复后,他入梅兰芳班社重新登台献艺。
1917年谭氏辞世后,他开始自己挑班,演出《打棍出箱》、《战太平》、《空城计〉、《乌盆记》、《桑园寄子》、《击鼓骂曹》等戏,贯通谭派精髓和神韵,并且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被称为“新谭派”或“余派”。
他的演唱讲究字音声韵,润腔多用“擞音”,嗓音略带沙音,行腔刚柔相济,韵味醇厚,意境深远。《搜孤救孤》、《战樊城》、《鱼肠剑》、《洪羊洞》、《珠帘寨》、《打侄上坟》、《沙桥饯别〉、《战太平》、《空城计》等戏中的唱段,被视为经典流传久远;《定军山》中的工架、刀花和《当锏卖马》中的耍锏等,堪为后学者的范例。余派弟子有杨宝忠、谭富英、王少楼、孟小冬、李少春等,妻弟陈少霖也从他习艺。余派继谭派之后,在京剧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翁思再,现年50岁,江苏吴县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主任记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其作品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晚报好新闻奖、上海新闻奖。自幼爱好京剧,研习不辍,青年时期曾先后在延吉县文工团和吉林驻军文工团当京剧演员、创作员。如今于
目录:
第一章余三胜奠基
第二章余紫云之谜
第三章小小余三胜
第四章荒唐年少时
第五章做陈德霖的女婿
第六章拜谭鑫培为师
第七章谭门学艺
第八章在张勋和王克琴之间
第九章为兰弟挎刀
第十章脱离喜群社
第十一章与杨小楼、张厚载
第十二章上海滩沉浮记
第十三章颠峰岁月
第十四章剧艺鳞爪
第十五章梅杨余三大贤第一章余三胜奠基
第二章余紫云之谜
第三章小小余三胜
第四章荒唐年少时
第五章做陈德霖的女婿
第六章拜谭鑫培为师
第七章谭门学艺
第八章在张勋和王克琴之间
第九章为兰弟挎刀
第十章脱离喜群社
第十一章与杨小楼、张厚载
第十二章上海滩沉浮记
第十三章颠峰岁月
第十四章剧艺鳞爪
第十五章梅杨余三大贤
第十六章第二次罹重病
第十七章创粉北平国剧学会
第十八章课徒轶事
第十九章嫡传私淑多俊杰
第二十章十八长半唱片
第二十一章“三与堂”的最后岁月
余叔岩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