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张国焘这一生


作者:少华  日期:2014-08-30 09:39:06



张国焘是个悲剧。他有资历、有能力、有魅力,但是,他缺少坚定的信仰和坚韧的意志,缺少大局眼光和战略思维,缺少傲然挺立的卓越品质。他曾经是五四时期叱咤风云的学生领袖、党的“一大”担任主席的建党元勋、长征时期拥兵十万的战争枭雄,后来沦为叛党出逃的军统特务,最后成为乞食北美的落魄老人,冻死他乡。人生的逆转之悬、反差之大,史所罕见。这是他人生悲剧的第一层含义。
  对于为什么在政治和军事的巅峰时期突然遭到逆转,对于为什么在毛张争雄中全面败北,对于为什么在中途离党后遭到各方势力唾弃,张国焘至死不悟。在晚年,他哀叹:“在中国的舞台上,我以前是个演员,现在仅是个观众。”他的夫人杨子烈愤懑不平:“我们做共产党二十年,反共四十年,一生未享到半点幸福。”纠结终生,怨天尤人,是他悲剧的第二层含义。
  悲剧的第三层含义是张国焘的荼毒与拖累。由于他的铁腕政治和铁血“整肃”,杀害了曾中生、许继慎等军事家,杀害了戴克敏、周维炯、舒传贤等苏区创始人和数以千计的红军骨干,同时又因为他的“军阀主义”和“逃跑路线”,在党内斗争中,徐向前、李先念、王树声等一大批将帅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备受牵连。这位开始被将士们尊称为“张中央”、“张主席”、“张神仙”的大员,后来成为红四方面军挥之不去的“梦厣”和“包袱”。 
  作者简介:
    少华,湖北天门人,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在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员,湖北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多年从事湖北近现代史、党史、军史和历史人物研究,著有《林彪的这一生》、《中共著名搭档大结局》、《中共无衔军事家》、《张国焘的这一生》、《红四方面军》等十余部人物传和历史纪实作品。
  目录:
  一、五四健将二、建党元老三、歧途深深四、改换门庭五、虎踞中原六、西征入川
  七、会师索权八、密电风云   一五四健将
  张国焘9岁时就以胆大、聪慧闻名闾里。利刃加颈,他没有一丝怯意;恫吓逼供,他能从容应对。乡党们说这是一条能够腾飞九霄的蛟龙。面对多灾多难的父母之邦,他抛弃科学救国的主张,报考北京大学,渴望在政坛大展身手。陈独秀、李大钊会聚北京大学,掀起新文化运动和新思潮传播的阵阵风暴。五四运动改变了张国焘的命运,将他推上历史的前台。一夜之间,籍籍无名的书生一跃成为北京爱国学生的领袖。一页风云散后,校园恢复平静,北大学生运动的领袖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罗家伦、康白情、段锡朋、周炳琳、汪敬熙到美国进修,时称“五大臣出洋”,张国焘放弃留洋的机会,选择留在国内。
  二建党元老
  在逃亡的骡车上,陈独秀、李大钊相约创建中国共产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北大红楼——亢慕义斋成立,最初的成员只有三位: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南开才女刘清扬为避免张国焘的感情纠葛,婉拒李大钊的邀请,没有参加小组,留下终生的遗憾。没有仪式,没有歌声,没有标语,只有一束早已枯干的花朵作为装饰。13个年龄不一、口音迥异、装束不同的年轻人在上海秘密集会,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篇章。由于陈独秀、李大钊同时缺席,大会推举张国焘为“一大”主席。张国焘是第一个会见列宁的中央委员。他顽固反对国共合作,在中共“三大”上栽了大筋斗,只得到40张选票中可怜的6票,连个候补中委都没
  当上,遭受政治上第一次滑铁卢。
  三歧途深深
  这个秘密隐藏了半个世纪,如果不是建国后解密的敌伪档案大白于天下,谁也不知道享誉全党的“铁狱硬汉”竟然有过变节行为。在他供出的长达数页的名单上,排在前面的就是李大钊和陈独秀。没有了脊梁,没有了底气,没有了原则,出狱后的张国焘变得世故、圆滑,把政治上的生存当作了人生的最高原则。大革命后期,他担当陈独秀的钦差大臣,四处扑火,惹得天怨人怒,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发出怒吼:“张国焘做了投降代表!”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肯定的反对土豪劣绅、减租减息、谷米阻禁和破除旧习俗等等做法,都被陈独秀斥责为“过激”、“过火”、“过左”。在国共合作破裂前夕,张国焘主动前往郑州,与冯玉祥、汪精卫会谈,但无法挽救危局。
  四改换门庭
  张国焘奉命阻止南昌起义。恽代英指着他的鼻子说:“如果你再动摇人心,就要打倒你!”谭平山联合军官,准备实施暗杀计划,遭到周恩来的阻止:“张国焘是党中央的代表,怎么能绑呢?怎么能杀呢?”南昌起
  义失败后,奉命而为的张国焘被指责为假传圣旨,遭到撤职处分。
  角逐总书记失败,张国焘打算另起炉灶,组建新党。陈独秀不愿意拱伙,感叹“这个计划实行起来很难”。在六大上,张国焘意气用事,与瞿秋白展开喋喋不休的争论,布哈林发出最后的警告:“就是你们这两个大
  知识分子在吵架,再吵就把工人干部提拔起来代替你们。”这对冤家对头都没能进入常委会。横眉冷对,舌战群儒。张国焘卷入中山大学的政治漩涡,单枪匹马,与与米夫、王明、博古等人对阵。他从心眼里瞧不起这帮引经据典的留苏派,但是,在最需要胆气的时候,却举起了白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急于挣脱樊笼的张国焘通过充当打手获得米夫、王明的谅解,由右向左,进行了人生第二次乾坤大挪移。结果他如愿回国,并出任中央三大常委之一。
  五虎踞中原
  千里迎龙头,大别山军民用最高礼节和无比的尊敬迎接“中央代表”,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张主席能带领大家打更大的胜仗”。带着一层和善笑容进山的张国焘很快露出狰狞的铁腕作风,批曾中生、旷继勋,围攻许继慎,以至于干部一听说张国焘要谈话,便心惊胆战。张国焘亲自擢升徐向前为军长,但是,他们的蜜月只延续了20天。在东进与南下之争中,徐向前和全军将士坚定地站在曾中生一边,党内斗争面临最终的摊牌。夺取红四军的政治领导权并不是张国焘的最终目标,只是他的第一步,他的计划是想将党领导的军队逐步改造成作战勇猛而驯服听命的张家军。为此,他借用蒋介石的反间计,发动“大肃反”,将数以千计的指战员送上刑场。
  尽管张国焘帐下虎将如林,但是他还是缺乏安全感。他深知“大肃反”惹得天怨人怒,担心有刺客,怕人打黑枪,那些剽悍虎将的越轨行为时常令他胆战心惊。他苦苦寻觅武林高手当警卫,最后找到了一位能够打翻许世友的卫士。
  红四方面军刮起红色旋风,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歼敌6万余人,辉煌的战果令各战略区刮目相看,“张、徐、陈”的名头甚至响过了“朱、毛、周”。陶醉在胜利之中的张国焘狂妄地提出国民党只剩下7师人,今后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帝国主义国家。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红军在半年之内由大胜转为大败。
  六西征入川
  西征途中危机重重,存亡绝续系于一线。张国焘几次提出解散部队,徐向前怒斥他:“一到关键时候就拉稀!”漫川关血战,红四方面军硬是用二千壮士的头颅撞开了一道缺口,勇冠三军的骁将韩亮臣、许世友一死
  一伤,鲜血将整个山谷重新浆洗了一遍。彷徨镇前计彷徨,游荡之军疑游荡。红军高级干部中反对张国焘的暗流涌动,十几个师军级将领酝酿着派人向中央告状。中央明令红四方面军停止向西流窜,否则将号召党员起来“斗争”。在双重压力之下,张国焘在小河口会议上痛哭流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让步。
  有人说,张国焘不懂军事却喜欢瞎指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张国焘瞎指挥有一个特点,即在败军之际、危难之际,他一般甘于做些后勤保障工作,将难题交给前方将领去解决,但是一旦形势好转,特别是在大捷即将到来的转折时期,他就会从后台走到前台,扮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角色。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渡过危机之后的张国焘急于报小河口受辱的一箭之仇,再次开展肃反。用绳索勒死反对派,成为他最开心的事情,他先后勒死了旷继勋、曾中生等几十位高级干部。仇视知识分子,大行愚民政策,张国焘的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一支惟命是从的军队。为此他精心挑选了“文臣武将”,纵容、骄宠他们,使黄
  超、何畏、李特成为横行军中的灾星悍将。
  面对精血枯竭的川陕赤区,张国焘又生遗弃之心。为打开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的桥头堡,徐向前、李先念率部强渡嘉陵江,开疆拓土,反复催促后方增派援兵。当源源不断的援兵到来时,他们全傻眼了:张国焘把全部家当都搬来了!
  七会师索权
  觊觎之心在同朱德的谈话中萌生。在得知自己拥有8倍于红一方面军的兵力之后,张国焘原本平静的心境立即躁动不安,开始改变对中央服从与尊敬的态度,开始谋求与军力相称的政治权力,开始索取更大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误会导致误会,风波引来风波。林彪的一封信导致毛、洛、彭关系紧张。洛甫、彭德怀以大局为重,采取不争不辩的态度,期待事久自然明。张国焘获得这一消息后,紧扣会理会议,大施离间计,企图将毛泽东的左臂右膀收归己用。洛甫不为所动,彭德怀拍案大怒,林彪心神恍惚。按兵不动,伸手要权,借故生端,张国焘三管齐下,把中央搞得十分被动。为了大局,张闻天准备让出总书记的职务。毛泽东坚定地说:“宁
  可交出军权,也不能让出这个宝座!”
  八密电风云
  一条毫不起眼的小河,竟然挡住了北上大军的脚步,张国焘把嘎曲河描绘成白浪滔天的天堑,趁势一个转身,又退回到出发地。毛泽东喟然长叹:“国焘同志请也请不到,怎么办?”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密电”,起初众口一词,后来众说纷纭。当事者、知情者都承认有密电,但内容大相径庭。或曰武力解决,或曰软禁,或曰党内斗争,或曰南下。无论内容如何,有一点不能改变,这就是当时形势危如累卵,党已不能指挥枪,枪杆子开始威胁党中央的安全。最后的争取。叶参座每遇大事有静气,金蝉脱壳之计运用得无迹可
  寻。毛泽东临行前,孤身一人来找徐向前,做最后一次争取。他舍不得位孵化了红四方面军的英雄“母鸡”。“等等看”的念头使徐帅终生后悔。张国焘再发通电,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党中央悄然引兵北上。莽和尚火线请示:“是否派兵拦截?”徐向前、陈昌浩关键时刻立大功,下达红军不打红军的死命令。北上的红军没有带走四方面军一人一枪,毛泽东说:“捆绑不成夫妻。”听到党中央夜
  遁的消息后,张国焘大惊失色,连电劝阻。
  ……







阅读提示:张国焘这一生的作者是少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张国焘这一生下载地址

上一本:永不妥协:政坛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传
下一本:毛泽东、蒋介石与斯大林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