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永烈 日期:2014-11-03 11:25:10
本书为叶永烈“晚风徐徐”系列作品之一,主要是叶永烈长期以来对人物的一些专访和侧写。本书中采访人物为各领域专家或精英,如科学家、数学家、教授、医生、艺术家、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节目主持人、媒体人(出版人),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同的性格,叶永烈用独特的视觉,敏锐的触觉,将他们鲜明而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晚风徐徐”系列另一部作品为《走过人生:叶永烈谈生命的精彩》。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著作有“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邓小平改变中国》等。2014年5月14日于上海“沉思斋”
目录:
头上一片蓝天/002
访“世纪老人”冰心/004
冰心和梁实秋的友谊/006
梁实秋的幽默/008
生前著作无虚日/010
钱钟书论“鸡”和“蛋”/013
陈伯吹三摇头/014
端木蕻良和曹雪芹/016
白桦速写/018
柯灵“宝刀不老”/020
峻青用“心”写散文/022
海迪坚毅的才女/026
胡万春戴上了“老板戒”/029
“汪国真热”探究/033
宗福先的“印刷体”/036头上一片蓝天/002
访“世纪老人”冰心/004
冰心和梁实秋的友谊/006
梁实秋的幽默/008
生前著作无虚日/010
钱钟书论“鸡”和“蛋”/013
陈伯吹三摇头/014
端木蕻良和曹雪芹/016
白桦速写/018
柯灵“宝刀不老”/020
峻青用“心”写散文/022
海迪坚毅的才女/026
胡万春戴上了“老板戒”/029
“汪国真热”探究/033
宗福先的“印刷体”/036
死了两次的胡愈之/038
下“笨功夫”的中共党史专家/040
访求是总编辑邢贲思/042
罗达成半路抢走思乡曲/047
话说墓志铭/051
电影“百花奖”花絮/054
谢晋速写/057
张瑞芳巧答智力题/059
贺绿汀的希望/061
马思聪寄来了照片/064
傅聪的无标题谈话/066
“三毛爷爷”张乐平/069
巧遇方成/074
华三川的马虎和细致/077
她为毛泽东摄影/079
指挥家姚笛/084
一顶红星帽/090
“珠珊”的来历/093
杨虎城的红颜知己/095
孙铭九临潼扣蒋亲历记/100
“末代公主”难忘的往事/105
女红军李小侠/107
怀念方毅/112
林默涵访问记/116
“主炮手”的离去/122
心碑/125
钱学森梦圆飞天/130
华罗庚的“架子”/135
苏步青的笑与不笑/138
傅鹰上课的时候/140
痛惜陈中伟的猝然离去/143
钱伟长写歌词/146
再访彭加木好友夏训诚/148
与鲁豫面对面
走进实话实说/152
崔永元说新事/156
与鲁豫面对面/161
遭遇曹可凡/166
在“光头明星”凌峰家做客/170
“小品王”陈佩斯不应退出春晚/176
李宁印象/178
“冷面杀手”笑了/179
我写“冷面杀手”/181
黄健翔的“天天运动会”/183
“坐家”庄则栋/186
巧遇“台湾之女”林丽韫/190
台湾的“老照片专家”/195
在施明德家中做客/198
台北幸会蒋孝严/205
“便当大王”马英九/213
韩素音的家庭生活/219
德国汉学家马丁教授/224
敬业的德国记者埃林/229
序
“东张西望”系列《罗布泊归来》、《相反的国度》与“晚风徐来”系列《穿越历史:叶永烈说他们的故事》、《走过人生:叶永烈谈生命的精彩》,选入我为各家晚报所写的文章。
多年来,我跟多家晚报保持密切的联系,自称是“晚报作家”,用的是“晚报笔法”。
在1999年,《北京晚报》为了庆祝出报一万期,邀请了当年为《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积极撰稿的两位作者参加纪念大会,一位是刘心武,另一位便是在下。
1999年9月4日,我为祝贺《北京晚报》一万期,还写了《话说“晚报笔法”》一文,全文如下:
岁月飞逝,《北京晚报》已经出满一万期。屈指算来,我与《北京晚报》的笔墨之交,也已有二十八个春秋。作为一个多年来受到《北京晚报》提携奖掖的作者,我对编辑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我在《北京晚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1961年2月7日。当时,我21岁,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喜欢写作,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1961年5月出版)的主要作者。在写作《十万个为什么》的同时,我以笔名“叶艇”在《北京晚报》“科学与卫生”版上发表许多知识小品。
回首往事,我以为给《北京晚报》写稿,最大的收获是从中学得了“晚报笔法”。因为晚报的性质不同于日报,更不同于杂志,为晚报而写的文章,应具有“晚报风格”,要用“晚报笔法”来写。
晚报可以说是一张老百姓的报纸,以普通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给晚报写的文章,要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动笔之前,先要想一想,要写的文章,是不是一般读者感兴趣的。起初我不懂这一点,往往选题过于冷僻或艰深。编辑部常常给我出题目,约我做文章。编辑成为教我“晚报笔法”的老师。渐渐地,我懂得选一些与市民生活密切的题材写文章,选题务必注意读者的“共同兴趣”。另外,也注意新闻性和季节性。我学会在春天的时候讲春天的话,给《北京晚报》写《阳春3月种树忙》(1961年3月14日),夏天的时候写夏天的文章,如《的确凉》(1964年7月14日),不做“背时工作”(诸如夏日写如何防冻疮之类)。
晚报的文章注意趣味性,寓知识、寓教育于趣味之中,绝不可扳起面孔跟读者谈话。文章要写得通俗、活泼、引人入胜。讲究标题,要有新意,讲究一开头就得抓住读者。最初,我写的文章内容枯燥,学术名词太多。写多了,才慢慢知道要用聊天的口气写晚报文章,要讲究构思,多用小故事、掌故,多用比喻、注重文采、注重可读性。
学习“晚报笔法”还使我改掉啰唆的毛病,努力做到短小精练。晚报副刊乃尺幅之地,惜字如金。洋洋万言,无处容身。晚报文章通常是“千字文”,以致数百言终篇。革除空话、废话,每“爬”一个“格子”,都实实在在。写作时只准备两张或三张稿纸,虽纸短意长,但这“长意”必须像压缩饼干或浓缩桔汁似的容纳于“短纸”之中。说给晚报写文章像打电报似的字斟句酌,当然未免有点夸张,但晚报的文章必须挤干一切“水份”,却是确实如此。
“千字文”往往一气呵成。常给晚报写稿,使我变得勤快起来。想到什么好题目,马上构思,马上动笔。如用不蠢的户枢,脑子常用常灵,笔头越写越快。
“晚报笔法”给我以深刻的影响,使我写小说、散文、纪实文学时,也注意可读性,努力出新和讲求简炼。另外,还使我的观察力变得敏锐起来,写作也变得勤勉起来。
就此打住吧。谨以这篇新的“千字文”献给《北京晚报》一万期。
我在为《北京晚报》撰稿的同时,也为上海的《新民晚报》写文章。我在《新民晚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是在1961年1月17日——稍早于《北京晚报》。
到了1962年,由于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的我,收到诸多报刊的约稿信,从1962年4月19日起我为《合肥晚报》撰稿,1962年5月20日起在《天津晚报》(《今晚报》的前身)发表文章。稍后,我成为《羊城晚报》的作者。
虽然当时我同时为许多日报写稿,如《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以及《中国青年》等杂志,但是我似乎更加喜欢也更加适合于为各地晚报撰稿。正因为这样,我为各地晚报写的文章,多于日报的文章。
1963年夏,23岁的我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上海工作。很自然的,我在上海《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发表的文章最多,而且从1961年一直持续到现在,前后达半个多世纪。最近几年,我差不多每月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一篇散文。
我也经常为天津《今晚报》撰稿。1984年5月31日,我为天津《今晚报》创刊,写下《我爱晚报》一文:
《今晚报》创刊了。我在黄浦江畔遥致祝贺之意。
《今晚报》的前身是《天津晚报》。我是《天津晚报》的老读者、老作者。我虽在上海工作,“文革”前却订了一份《天津晚报》,天天看。从1962年起,我在《天津晚报》发表过近八十篇文章(有的署笔名)。
意想不到,在那人妖颠倒的日子里,突然飞来横祸:就在那“批判”所谓“天津黑会”的消息传到上海的时候,上海文艺界大查与天津文艺界有“黑线”联系的人。我那份《天津晚报》是订在单位里的,在“大揭大议”时,便以为我与天津有“黑线”联系。我被突然抄家,文稿、信件、剪报集、照相册之类,洗劫一空……我可以说与《天津晚报》有着“患难之交”。
大地回春,各地的晚报纷纷复刊、创刊,唯独《天津晚报》久违,毫无音讯。去年年底,天津的同志来沪,告诉我《今晚报》在筹备之中,我深为欣慰。不久前,当报社的编辑约我为《今晚报》写作,我一口答应了。
我爱看晚报。这几年,我一直订阅《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和《羊城晚报》,每日必读。我觉得晚报文风活泼,短小精悍,接近生活,信息量大,乡土新闻多,读来饶有趣味。
我也爱给晚报写作,自以为是一位“晚报作者”。晚报的副刊题材广泛,“自由度大”,有所感、有所闻,涉笔成文,几百字,千把字,说一件事,谈一个观点。这样的“千字文”,是很灵活的“轻武器”。笔调往往很轻松,寓思想、教育、知识于情趣之中。我喜欢写这样的短文,也就加入“晚报作者”的队伍。
在这里,我杜撰了“晚报作者”这样的词儿。不过,说实在的,给晚报写稿,确实有点跟日报、杂志写稿不同,晚报的文章具有自己的特点。另外,就晚报而言,各家晚报也都应办出自己的风格来。因此,办好一家晚报,必须拥有一支自己的“晚报作者”队伍。
常给晚报写稿,会养成惜字如金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能力。我觉得这对于我从事中、长篇写作时,受益匪浅。
在《今晚报》创刊之际,写这几句,算向编者、读者表达我的一点感想。
我也是《合肥晚报》的老作者。1980年6月2日,我为《合肥晚报》复刊,写下《我与〈合肥晚报〉》:
人们常说,当你遇上什么事情,诗自然而然会从脑海中跳出来,这话不假。最近,当我获悉《合肥晚报》即将复刊,脑海中便马上浮现两句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呵,《合肥晚报》曾被“野火”烧毁,如今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又重生了。
说起来,我与《合肥晚报》渊源颇深,是她的老读者,也是她的老作者。自从1962年4月,我应《合肥晚报》之约,发表了一篇科学小品《蛙声阵阵春正浓》之后,竟与《合肥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彭铭华等同志的热情鼓励下,我接二连三在《合肥晚报》上发表文章,达一百多篇(其中不少用笔名发表,或与爱人杨蕙芬合写的)。直至一九六六年4月14日,我还在《合肥晚报》上发表了《玻璃做的“棉花”》,这是我在《合肥晚报》上最后一篇文章,也是我在“野火”漫野之前在报刊上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
我给《合肥晚报》主要是写知识性文章,拉拉杂杂,既给“工业知识”、“科学之春”专栏写过,也给“工业之花”、“气象服务站”、“大众科学”、“非洲杂记”、“运动场上”、“务农篇”、“生活顾问”、“祝你健康”、“谈天”、“在今天的日历上”等专栏写过,还有的文章则标以“科学小品”、“知识小品”之类的题花。这些文章,大都是《合肥晚报》编辑部点题约我写的,“逼”着我写了各种题材的短文。对于一个作者来说,“逼”是一件好事。记得王铁人说过这样的话:“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逼”,就是加压力,给作者“加压”,便“逼”出了作品。如今,当年给《合肥晚报》写的文章,有很多收入我的科学小品选集《知识之花》中,没有《合肥晚报》的“逼”,也就不会有这些作品。
我记得,在上海刚出现一种新的汽车——蓄电池微型客车,《合肥晚报》便约我写了《不用汽油的汽车》一文。在第二届全运会召开的日子里,我应约写了《举重与体重》、《运动场上的颜色》、《竞赛中的争分夺秒》、《塑料的新家族——“乌里当”》等文。当我写了《黏合金属的“糨糊”》一文,介绍当时的新技术无机粘结剂,立即收到许多工厂来信,要求介绍详细配方。于是,又写了《再谈〈黏合金属的“糨糊”〉》一文……为了约你写这些稿件并告知读者的反映,《合肥晚报》的编辑部给我寄来了数以百计的信件。有人用唐朝诗人秦韬玉的诗句“为他人作嫁衣裳”来贬低编辑工作,我却以为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无私精神是很值得敬佩的。
在“野火”遍野的日子里,《合肥晚报》停刊了。我也被戴上“杂家”、“文艺黑线干将”之类的帽子。剪报集被抄走,并遭“批判”。不久,我下放到干校。彭铭华同志也被下放,来到农村。然而,就在那样乌云压城的日子里,我们之间仍保持通信,我们的友谊并没有中断。
在清除了那帮害人虫之后,彭铭华同志回到《合肥晚报》工作,又约我写稿。我陆续为《合肥晚报》写过些短文。特别是在去年春天,我来到合肥,旧友重逢,分外高兴。
如今,《合肥晚报》又与读者见面了。我为她劫后重生而欣喜,祝愿她越办越好。如今,我依旧是她忠实读者和作者。愿在她的培养和帮助之下,不断写作,不断前进。
值得提及的是,我给各地晚报大都写“千字文”,而《羊城晚报》多次约我写整版文章,5000字上下。
我为全国各晚报写的文章上千篇。我早年为各晚报写的文章以科学小品居多,后来主要是写散文随笔,尤以游记为多。《新民晚报》的办报宗旨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也借助于各晚报把我的一篇篇短文在晚风徐来的时刻“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为自己编过各种选集,却从未编过晚报文选。“晚风徐来”、“东张西望”,给你以别样的文学和科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