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章申 日期:2015-03-08 12:37:13
“共和国领袖故事”系列丛书自领袖人物的幼年到投身革命,到在战争舞台上叱咤风云,到在建设、改革开放年代”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均有描述,文笔清丽,细节生动,展现了创建、保卫和建设共和国的全景和历史航程,展现了领袖人物的千秋风采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本丛书是给建国65周年的献礼。
这本由朱珠、吕章申编写的《刘少奇(共和国领袖故事)》是其中一册,讲述了刘少奇的故事。
目录:
耕读之家
刘九书柜
进“洋学堂”
反袁救国
投笔从戎
投身“五四”
赴苏途中
大学生活
奔赴安源
浑身是胆
喜结良缘
领导“五卅”运动
收回英租界
走上白区战线
奉天脱险耕读之家
刘九书柜
进“洋学堂”
反袁救国
投笔从戎
投身“五四”
赴苏途中
大学生活
奔赴安源
浑身是胆
喜结良缘
领导“五卅”运动
收回英租界
走上白区战线
奉天脱险
中东路上的斗争
带头节粮
运筹帷幄
骨肉情深
看书就是休息
乔装扮“秘书”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指挥若定
重建新四军军部
代理中共中央主席
情系西柏坡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因势利导
党内一律称同志
讲真话
教育子女是大事
要让群众满意
人民勤务员
克服困难调查实情
俭朴的生活
与人民同甘共苦
不要搞特殊
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
要后继有人,也要后继有林
关心农村的法制建设
维护宪法尊严
一心想让儿子多读几年书的父亲在儿子8岁那年便把少奇送到私塾读书了。那时读私塾可不像现在上学,私塾先生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除了看、读、背、抄、默以外,基本上没有别的好方法,学习的内容更是单调枯燥,只读一些《三字经》、《论语》、《孟子》、《诗经》等。这些时代久远、内容深奥的课程,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真是太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刘少奇对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虽也感到枯燥无味,但还是能勤奋学习,加上他思维敏捷、记忆力好、理解透彻,学习起来还是非常轻松的。因此,刘少奇进私塾学习没有多长时间,就以良好的成绩博得先生和同学的赞扬。
几年以后,私塾的学习内容、方法已远远满足不了刘少奇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在他11岁时,父亲又把他送到离炭子冲七里远的洪家大屋学习。这所学堂给刘少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洪家大屋是宁乡县有名的大户洪家的宅院,这所宅院地大房多、墙高院深、气度不凡。洪家几代为官,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严格,尤其是对公子洪赓扬寄予厚望。为了使他得到良好的教育,洪家专门选聘了一位上过师范学校,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思想的杨先生在家里开设学堂。
新的环境和学习内容使刘少奇感到耳目一新。他喜欢洪家的学习环境,同读的同学只有两三个,也不用参加多少劳动,可以专心致志地读书。这里使他更感到新奇的是杨先生教授给他们的知识。这位杨毓群先生在当地学问最深,不但旧学根底深,而且进过新式的师范学堂,读过中外名著,具有很多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他教授给学生的不再是难以理解的四书五经,而是国文、算术、自然、地理等,他还经常给同学们讲寓言、童话,使孩子们学起来十分有兴趣。洪家学堂使刘少奇最为着迷的就是那一柜柜的书了。在自己家里,父亲从不允许看的那些神话故事、传奇小说之类的书,在这里可以尽情地阅读。从那以后,刘少奇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当课后,刘少奇就邀上好友洪赓扬一起到书房找各种各样的书阅读。
在洪家学习将近一年时间了,有一天刘少奇放学回家,父亲把他叫到自己的身边,亲切地问少奇:“九伢子,在洪家学习都快一年了,你都学到了什么呀?”少奇站在父亲身边,恭敬地对父亲说:“杨先生教给我们很多新知识,讲怎样算术,给我们讲寓言,讲外国的故事,还教我们国文,学起来可有趣了。”父亲点点头接着问道:“《孟子》、《论语》你现在背得怎么样了?”少奇怯生生地告诉父亲:“杨先生没有教我们‘四书五经’,给我们讲地理和自然常识。”少奇的父亲听后皱了皱眉,古板的父亲认为学点算术很好,长大了用得着,可是不学“四书五经”,这可不是正儿八经的教育,他看不惯这样的教书先生,不久就把少奇转到红米冲私塾读书了。
天有不测风云,在红米冲上私塾没有多久,少奇的父亲因病去世了。过早地失去父亲,少奇的心里非常悲痛。加上红米冲私塾那单调的学习内容、古板的教学方法已远远满足不了刘少奇那旺盛的求知欲望,他的心情非常苦闷。为了排遣郁闷的心情,少奇经常跑到附近藏书多的大户人家借书来读。刘少奇有一个同学叫周祖三,家里有很多藏书,刘少奇就经常往周家跑,那里成为刘少奇获取知识的一个主要场所。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