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桂扬清 日期:2015-03-21 19:27:21
《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如实地介绍了莎士比亚的生平,公允地评介了他的作品,对他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剧院、舞台、演员和观众等也进行了相应的介绍。本书行文简洁、评析深入浅出,可供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的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可供莎学研究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童年和青少平时代
第一节故乡和家庭
第二节宗教信仰和学历
第三节最初的工作和仓促的婚姻
第二章闯荡伦敦
第一节背井离乡去伦敦
第二节抓住机遇
第三节从演员到剧作家
第三章保护人和情妇
第一节保护人
第二节情妇
第四章辉煌的岁月
第一节集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于一身
第二节富有的绅士
第五章荣归故里第一章童年和青少平时代
第一节故乡和家庭
第二节宗教信仰和学历
第三节最初的工作和仓促的婚姻
第二章闯荡伦敦
第一节背井离乡去伦敦
第二节抓住机遇
第三节从演员到剧作家
第三章保护人和情妇
第一节保护人
第二节情妇
第四章辉煌的岁月
第一节集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于一身
第二节富有的绅士
第五章荣归故里
第一节离别伦敦回故乡
第二节回故乡后的生活
第三节立下遗嘱
第四节永别人间
第六章关于莎剧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剧本写成的年代
第二节剧作的分类和分期
第三节著作权问题
第七章第一创作时期的剧作
第一节历史剧
第二节喜剧
第三节早期的悲剧
第八章第二创作时期的剧作
第一节四大悲剧
第二节其他悲剧
第三节喜剧
第九章第三创作时期的剧作
第一节悲喜剧
第二节历史剧
第十章莎剧在中国
第一节莎剧的魅力
第二节莎剧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影响
第十一章剧本以外的诗
第一节叙事诗
第二节十四行诗
附录一莎士比亚的成功之路
附录二谈莎翁作品翻译
后记(初版)
参考书目在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有个叫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集镇,它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的故乡。集镇郊外是农村,一派田园风光;阿登森林从北面一直伸展到它的周围,树木茂密,风景宜人。镇的东边靠近埃文河,一座颇为壮观的大桥横跨在河上。这是个古老的小镇,16世纪中叶大约只有1500个居民(另有说法是2000左右)。房屋大都是半木结构,屋顶上盖的不是瓦,而是麦秸或芦席。屋前是街道,屋后是果园或花园。镇上平时比较幽静,每逢赶集的日子,周围许多农民来赶集,这才热闹起来。
这个集镇不是穷乡僻壤,与考文垂相隔不远,离盖尼尔沃尔思和沃里克很近,距伦敦不过100英里。它的繁荣主要靠贸易。作为购销谷物、种子、麦芽和其他农产品的集镇,这里生意兴隆,周围没有它的对手;而牛马的买卖也吸引着各地来此的买主和卖主。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这里还是手套制作业的中心。
爱德华六世时期(1547~1553),斯特拉特福成为自治镇,开始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这个镇比较开放,不闭关自守。外地商人和手艺人可到斯特拉特福定居;斯特拉特福人也可以到外地去闯荡,有的成了著名人物。例如:爱德华三世统治时期,约翰·德·斯特拉特福做了坎特伯雷大主教,他的兄弟罗伯特·德·斯特拉特福被任命为奇切斯特主教;亨利八世统治时期,休·克洛普顿先成为伦敦富商,后来成为伦敦市长。
如今,斯特拉特福基本上还是个集镇,人口约两万五千。由于这儿是伟大的莎士比亚的故乡,它自然成了国际旅游中心和文化中心,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从世界各地来这里参观,镇上的居民无不以此感到自豪。
莎士比亚家在斯特拉特福有几所住宅。最早的一所是莎氏的出生地。1556年,莎氏的父亲买了两所住宅,一所在亨利街上,一所在格林希尔街。1597年,莎氏又买下了一幢位于教堂街名为“新地”的住宅。现在我仅就莎氏的出生地和“新地”做一些介绍。莎氏的出生地是位于亨利街上一幢16世纪建造的两层半木结构楼房,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物之一,还被视为著名的文学圣地。莎士比亚时代,这幢房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莎氏一家人的住房,另一部分是他父亲经商的地方。现在,住房部分布置得好像跟莎士比亚家曾经有过的那种中产阶级商人之家一样。屋里有莎氏出生的房间、起居室和厨房等等;还有一些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家具和用品,有的非常漂亮,有的引人发笑。虽说现在看到的都是仿制品,却也反映了莎士比亚时代的生活风貌。另一部分布置得像一个博物馆,陈列着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和沃里克的地图和图片以及关于莎氏出生地的契据和文件等,还有那个时代的一些珍贵的书籍。“新地”是位于教堂街上的一幢半木结构房屋,屋前有个院子,带有谷仓和花园。此屋原本由休·克洛普顿爵士建于15世纪末,到16世纪60年代,房子已经破烂不堪。1597年,莎士比亚将此屋买下,并进行了修缮改建。他告别剧坛从伦敦回到故乡后就住在这里,直到谢世。临终前,他把房屋留给了女儿苏珊娜。此屋曾一度为苏珊娜的女儿伊丽莎白所有,后被卖出,最后仍归克洛普顿家。1702年“新地”重建,但于1759年又拆除。现存的房屋不是原有的,屋里的家具也都是仿造的。
英国许多地方都有莎士比亚这个姓氏,16世纪,仅沃里克一个郡就有二十几个地方有这个姓。名叫威廉·莎士比亚的人也不止一个,已经发现的有三个:一个于1579年淹死在埃文河,安葬在沃里克;约40年后出现的另一个同名者是一位自耕农的代理人;还有一位就是我们要介绍的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的祖父理查德·莎士比亚住在斯特拉特福镇东北约四英里之外的斯尼特菲尔德村。他租种威尔姆科特村贵族地主罗伯特·阿登的一些田地,一直以农为业,1561年逝世。理查德至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亨利·莎士比亚也以务农为生。他曾因债务坐过牢,但在1596年离世时,保险箱里有很多钱,仓库里存有很多谷物,马厩里有一匹马。他有两个孩子,都比威廉小。亨利去世还不到两个月,妻子马格雷特也与世长辞了。理查德的另一个儿子约翰·莎士比亚约于1530年出生,他就是威廉的父亲。
有人说,约翰小的时候,斯尼特菲尔德教区没有学校,他未上过学,不会写字。还有人说,约翰曾以十字画押,可能他不会签名;但也有人说,伊丽莎白时代,许多知书识字的人有时也会以画押代替签名,约翰以十字画押,不足以证明他不会签名。另有人说,约翰能写会算。这位农民的儿子本来是帮助父亲种田,还经常去威尔姆科特地主罗伯特·阿登家替父亲办事。斯特拉特福离威尔姆科特只有三哩路,他有空时常去阿登家,并爱上了他家最小的女儿玛丽·阿登。但约翰不甘心做一辈子庄稼汉,不愿继承父业,一心想离开农村。后来他前往斯特拉特福去投靠父亲的朋友,另找出路。起先当了几年学徒,学做手套。1552年起就自己经商了,制作手套,从事皮革加工业,兼营羊毛、谷物和麦芽买卖等。数年之后,生意兴隆,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也就想到了成家的事。1557年,他与早已相恋的玛丽·阿登结婚。当时,他约27岁,玛丽17、18岁。一个佃农的儿子竟然能娶一位贵族地主的女儿为妻,确有一些传奇色彩。当时阿登家虽已衰落,但玛丽在1556年父亲去世时,仍获得一笔遗产——十马克(六个多英镑)和一个拥有一所农舍和近60英亩田地的名叫阿斯比斯的农庄。约翰和玛丽成亲,妻贵夫荣,他的身份也随之提高,加之妻子带来了一笔可观的嫁妆,这又给了他从政所必需的资力。就在他们结婚这一年,他被选人斯特拉特福镇市政委员会(市政委员会由14名一般委员和14名资深委员组成),当上了酒类品尝官。1558年和1559年任警吏。1561~1565年任财务官。有人认为,约翰既然担任过这样的职务,足以证明他能写会算。1565年他被选为市政委员会资深委员,从此被称呼为“先生”,人们看到他穿着黑色皮袍,和其他资深委员一道,或在星期天上教堂,或在执行公务,很是神气。1568年他又升任为执行官(相当于后来的镇长)。1571年任职期满,他被选为首席资深委员,并任副执行官。官场上平步青云,约翰自然想向纹章院申请准予使用盾形纹章,使自己成为一名拥有纹章的绅士。
然而,他于1576年提出这一要求不久就撤回了申请。原因可能是:一则由于他公务繁忙,未能顾及自家的商务,以致生意萧条,境况竭蹶;二则由于他乐于助人,为别人担保,代别人受罚,弄得自己债务缠身,乃至受到控诉。1578年他将妻子的阿斯比斯农庄抵押出去,获押金40英镑。两年以后,抵押到期,约翰未退还押金,也就没有收回农庄。玛丽的两个姐姐去世后,她和约翰获得一小份家产,1579年他们将其卖掉时,仅得到四个英镑。自从担任执行官后,市政委员会的每次会议约翰都参加,从不缺席,可自1577年起,他不再出席市政委员会的会议,显然是在官场上也失意了。同事们宽待他,减少了他应交的税,免掉了他因不出席会议而应付的罚金。市政委员会一直保留他那资深委员的位置,直到1586年,他不参加会议已经10年了,才选出另一名资深委员代替他。这里可以看出,同事们认为他为斯特拉特福作出了牺牲,因此对他很宽厚。
约翰和玛丽共生了八个子女。第一个是女孩,生于1558年,取名为琼,10岁左右就死了;第二个也是女孩子,生于1562年,名叫玛格丽特,翌年就死去。第三个孩子就是威廉,我们不知道他诞生的确切日期,但他受洗礼的日期有案可查。斯特拉特福圣三一教堂的登记册上记载着:“约翰尼斯之子古利埃尔马斯于1564年4月26日受洗。”后人历来就以4月23日作为他的诞辰,因为根据那时的习惯,孩子一般在出生三天后受洗。第四个也是男孩,生于1566年,取名为吉尔伯特,死于1612年,年仅45岁。1569年约翰和玛丽又添了个女孩,仍取名为琼,后来嫁给了制帽商威廉·哈特,她活到77岁。他们另有个女儿叫安妮,生于1571年,1579年八岁时死去。还有个儿子叫理查德,生于1574年,1613年离开人世,年仅38岁。最后一个儿子叫埃德蒙,生于1580年,他长大后跟随威廉到伦敦,当上了演员,1607年去世,年仅27岁。
约翰和玛丽对孩子们很爱护,孩子们也很敬爱他们。前面谈到,约翰是否会写字,说法不一。玛丽是否进过学校,也不得而知。不过,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他们俩恐怕不会在文学艺术上对孩子们有什么影响。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