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炎生 日期:2015-04-25 14:58:55
本书以林语堂一生的主要经历为经,以他的国学研究活动为中心内容,将他的社会批评活动和文学活动穿插其中,全面评述了他在语言学、文艺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著述,阐述了他向西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本书材料广博翔实,用新的观点评价复杂现象,敢于推翻一些传统的看法,实为近年来林语堂研究的新成果
目录:
总序张岱年/00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钱宏(执笔)/004
序诸孝正/001
英文提要/001
前言/001
第1章早年的文化熏陶/001
1.1“山地的孩子”/001
1.2在寻源书院/004
1.3在圣约翰大学/005
第2章出国游学前后的文化汲纳/008
2.1在清华学校/008
2.2在哈佛大学/011
2.3在乐魁索、耶那和莱比锡大学/014
第3章重返北京初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他/016
3.1执教北京大学/016总序张岱年/001重写近代诸子春秋钱宏(执笔)/004序诸孝正/001英文提要/001前言/001第1章早年的文化熏陶/0011.1“山地的孩子”/0011.2在寻源书院/0041.3在圣约翰大学/005第2章出国游学前后的文化汲纳/0082.1在清华学校/0082.2在哈佛大学/0112.3在乐魁索、耶那和莱比锡大学/014第3章重返北京初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他/0163.1执教北京大学/0163.2提倡用科学方法研究国学/0173.3研究语言学/0173.4首倡幽默/0223.5批评泰戈尔的说教/024第4章《语丝》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致力于社会批评/0264.1参加语丝社/0264.2主张彻底改造“国民性”/0284.3斥责绅士名流的“高调”/0324.4抨击“勿谈政治”/0334.5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0344.6“首都革命”中的勇士/0374.7“费厄泼赖”—由赞同到摈弃/0384.8“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悲愤/0414.9“打狗运动”的急先锋/0454.10对执政府和“叭儿狗”的总攻击/0484.11被迫逃亡/050第5章在厦门大学和武汉革命政府期间的文化活动/0525.1出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学院总秘书/0525.2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0535.3反对扼杀国学研究/0565.4“没有尽到地主之谊”/0585.5终于离开厦门大学/0605.6“投身加入武汉的国民政府服务”/0615.7抨击“东方文明”/0635.8“对那些革命家也感到腻烦”/065第6章到上海后的国学研究和对东西文明的态度/0666.1重逢鲁迅与在中央研究院任职/0666.2不满黑暗现实/0686.3《子见南子》事件/0716.4语言学研究取得新的成果/0726.5在东吴大学任教和编写英语教材/0736.6论东西文明/0756.7论白璧德的古典主义与克罗齐的表现主义/078第7章《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0817.1创办《论语》/0817.2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宣传主任”/0877.3欢迎萧伯纳/0907.4讥评时政/0927.5进一步提倡幽默/0967.6提倡性灵/1027.7提倡语录体/1067.8提倡俗字(简体字)/107第8章创办《人间世》、《宇宙风》和写作《吾国与吾民》/1128.1创办《人间世》/1128.2畅谈小品文的特性/1138.3西方小品文艺术和中国小品文传统/1158.4“到底是前进的”/1188.5创办《宇宙风》/1208.6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1208.7重视古代文化遗产/1228.8“尽了它们的使命”/1248.9《语言学论丛》和《大荒集》、《我的话》出版/1278.10《吾国与吾民》的写作由来/1288.11《吾国与吾民》的不同反响/1308.12《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怎样的书?/1328.13举家旅美/138第9章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宣传抗日救国/1409.1旅美之初/1409.2《生活的艺术》轰动美国/1429.3《生活的艺术》的内涵/1449.4宣传抗日救国/1539.5编写《孔子的智慧》/1559.6充满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正气歌—《京华烟云》/1589.7传统文化成为抨击法西斯的武器/1649.8回到重庆/1679.9《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和《啼笑皆非》/1689.10再回重庆/170第10章继续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17410.1以传记形式介绍中国文化—《苏东坡传》/17410.2编写《老子的智慧》/17710.3译介中国古代小说名作/17910.4三次荣获荣誉博士学位/18010.5严肃的历史传记—《武则天传》/18110.6初次访台和反对制造“两个中国”/18410.7到华盛顿讲演和遨游中南美六国/18610.8乡愁益浓/18710.9结束旅美生涯/189第11章在台湾从事文化活动的新绩/19111.1定居台湾/19111.2《无所不谈合集》/19211.3《红楼梦》研究/19311.4主张“回复孔孟面目”/20011.5提倡整理汉字/20211.6主编《当代汉英词典》/20411.7饮誉国际文坛/20611.8告别世界/209林语堂学术行年简表/212参考资料/226后记/230 前言中西文明大潮的冲撞与交融,在今天仍是巨大的历史课题。如今,我们这一代学人业已开始自己的学术历程,经过8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规模空前的学术文化积累(其表征为:各式样的丛书大量问世,以及纷至沓来名目繁多的学术热点的出现),应当说,我们这代学人无论就学术视野,抑或就学术环境而言,都是前辈学子所无法企及的。但平心而论,我们的学术功底尚远不足以承担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我们仍往往陷于眼花缭乱的被动选择和迫不及待的学术功利之中难以自拔,而对自己真正的学术道路则缺乏明确的认识和了悟。我们至今尚未创建出无愧于时代的学术成就。基于此,《国学大师丛书》的组编者以为,我们有必要先“回到近现代”—回到首先亲历中西文化急剧冲撞而又作出了创造性反应的第三代百家诸子那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惑与浮躁,我们也该着实潜下心来,去重新了解和领悟这一代宗师的学术生涯、为学风范和人生及心灵历程(大师们以其独特的理智灵感对自身际遇作出反应的阅历),我们这代学人方能于曙色熹微之中真正找到自己的学术位置。我们应当深信,历史是不会跨过我们这一代的,90年代的学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学术建树。我们将在温情与敬意中汲取,从和合与扬弃中把握,于沉潜与深思中奋起,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便是组织编辑《国学大师丛书》的出版宗旨。当我们这代学人站在前辈学术巨子们肩上的时候,便可望伸开双臂去拥抱那即将到来的中华学术新时代!《国学大师丛书》表现了近代中西文明冲撞交融的繁盛景况,了表现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学术的丰富内容,试图评述近现代著名学者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规模宏大,意义深远。——张岱年 929年,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编辑出版了《白璧德与人文主义》一书。该书收入了由吴宓翻译的白璧德的五篇论文。他印行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在中国推行白璧德的古典主义,并使之成为支配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林语堂对于梁实秋这样宣扬白璧德的古典主义,十分反感。当年他在哈佛大学就读时,就对白璧德讲授的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即鼓吹反过激、反浪漫,提倡守法则合规律与中和平正,感到接受不了。相反,他对于斯宾加恩宣传的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却有很大的兴趣,认为它从十个方面革新了传统的文艺理论体系。因而,当古典派的白璧德与浪漫派的斯宾加恩展开论争时,他毫不犹豫地站在后者一边。而现在梁实秋又要将白璧德的古典主义搬到中国来,并想以它来左右中国文坛,林语堂认为是不能同意的,因而针锋相对地跟他唱起对台戏来。他于1929年10月翻译了斯宾加恩的《新的批评》一文和克罗齐的《美学:表现的科学》中的二十四节,并撰写了《〈新的文评〉序言》,集为《新的文评》一书,由北新书局1930年出版。他介绍他们的著作的目的,在于让人们了解他们的表现主义理论及其意义,并加以运用。他认为“现在中国文学界用得着的,只是解放的文评,是表现主义的文评,是Croce、Spingarn、Brooks所认识的推翻评律的批评”①。在《〈新的文评〉序言》中,林语堂阐述了对白璧德古典主义和克罗齐表现主义的看法。他指出,白璧德的古典主义归根结底是“古典派的人生观”,它强调“艺术标准与人生正鹄的重要”,即用许多人为的“标准纪律”来束缚作者的创作;后来又转而入于Humanism,“是一方与宗教相对,一方与自然主义相对,颇似宋朝的性理哲学”。这些论断,切中了白璧德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根本弱点,即它是保守的和落后的。对于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理论,他却作了热情的肯定。克罗齐是一位近代颇有影响的意大利美学家。他的美学观点是:任何艺术只是艺术家某种“抒情的表现”。艺术家所以进行艺术活动,并不存在社会目的和社会功用。而且它也不受艺术家的社会实践所制约和社会现实所检验。林语堂认为,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理论最能代表“革新的哲学思潮”,“‘表现’二字之所以能超过一切主观见解,而成为纯粹美学的理论,就是因为表现派攫住文学创作的神秘,认为一种纯属美学上的程序,且就文论文,就作文论作文,以作者的境地命意及表现的成功为唯一美恶的标准,除表现本性之成功,无所谓美,除表现之失败,无所谓恶”;并指出克罗齐主张“任何作品,为单独的艺术的创造动作,不但与道德功用无关,且与前后古今同体裁的作品无涉”。这些看法,可谓确切地把握到了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理论的特点,即反对功利主义,提倡表现作者的个性。此外,他还赞扬表现派“能打破一切桎梏,推翻一切典型”。在他看来,表现派认为“文章(及一切美术作品)不能脱离个性,只是个性自然不可抑制的表现”,“个性既然不能强同,千古不易的抽象典型,也就无从成立”。在肯定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理论的同时,林语堂实际上也表达了自己的文艺观。他认为:“我们须明白一切的作品,是由个性表现出来的,少了个性千变万化的冲动,是不会有美术的,这千变万化的个性的冲动,是无从纳入什么正宗轨范,及无从在美学上(非实际上)分门别类的。”“若论艺术作品本性,有几篇文章,就有几样体裁,多少艺术作家,就有多少作风。体裁格律之论,不但实际上毫无用处,理论上也不能成立。我们唯一的理由,就是因为每样艺术创作,就是特别作家特别时境的产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使本人轮回复生,也决不能做同一个性的文章。”“古文笔法是最无用的勾当,文理无度,只能产生场屋举业的文章。起承转合之法,是循文思自然的波澜涌现而成,其千变万化,犹如危崖幽谷,深潭浅涧,毫无匠心的经营,而因缘际会,自成其曲折巉岩之美,不是明堂太庙营造法尺所可以绳范的东西。”这些说法的内涵,说到底,就是主张创作要自由地表现作者的个性和主观感情,而非功名活动或道德说教,同时不应有一成不变的规则章法,而应打破一切成法,一切束缚,一切桎梏。怎样看待林语堂介绍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呢?应该认为,这在当时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因为他介绍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抵制白璧德的古典主义的,而前者确实比后者要好一些。前者虽然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的理论,但它却具有符合创作规律的因素,如强调表现个性。而古典主义则恰恰起到束缚个性的消极作用。因而,不宜简单地把它看作为宣扬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而加以否定。同时,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对他的文艺观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他后来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表现性灵”论的文艺观。这容后再作具体分析。总之,对于白璧德的古典主义和克罗齐的表现主义,林语堂否定和抵制前者,肯定和提倡后者,在当时来说确实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