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费希尔,李瑞林 日期:2015-11-29 11:59:24
本书简介:
本书为《语言史》、《写作史》和《阅读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上自标记最初演变为符号,下迄当代电子文本出现,笔锋所及,充分展现了阅读历史的全貌。作者首先描述了古代的诸多阅读形式,阐释了认知不同书写系统及文字的方式,继而追溯了中国、日本、美洲等地的阅读形式及其发展,考察了其阅读行为迥然各异的方方面面。
中世纪,欧洲及中东的阅读创意频生、不断演进:默读和礼拜诵读兴起,眼镜广为使用,阅读成为大众教育的核心内容。及至印刷术诞生,社会对于阅读的态度得以彻底转变。当时,书籍贸易急剧增长,读者群体空前壮大,阅读内容日新月异,单页时报、新型报纸以及公共读物相继兴起,印刷字体的不断演进对文本的易读性产生了积极影响。18、19世纪,教育领域掀起了大规模的改革,全社会致力于普及文化,书籍贸易再度焕发活力,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室内照明得以改进,阅读材料开始有了性别差异。作者还对公共广告、教会及国家的禁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不朽的见证
第二章莎草纸之舌
第三章阅读的世界
第四章羊皮纸之眼
第五章印刷时代
第六章宇宙意识
第七章阅读未来
引文出处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第一章不朽的见证
做一名书记员吧!
把此愿刻在你的心版,
让你的名字永世长存!
书卷胜于刻字的石碑。
人之逝去:尸骨化尘土,
族人别家园。
是书卷让后人把他追忆,
是读书人把他的故事传扬。
“是读书人把他的故事传扬”,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古埃及的书记员曾这样吟诵。在他们看来,“阅读”就是“朗诵”。从有文字记载的大部分历史来看,阅读就是说话。人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口头指示、协议、记账之类的事情很容易被歪曲、引起争执或忘记。因此就需要一个特别的证人或“不朽的见证者”准确无误地回想交易的商品和数额,可以在任何时候应答疑问,以口头形式确认事实,进而终止争议。于是便诞生了书写形式,人类的声音转瞬间变成石刻。后来,城邦扩张,王国出现,书写之需求急剧增长,更为复杂且每每可读的书写形式应运而生。
阅读总是有别于书写。书写必须把口头语言转换或解构为表征符号,故以声音为先,而阅读则以意义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