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衍阳法师 日期:2016-04-05 16:39:35
生老病死人人不可避免,而每个人的心态却迥然不同:有人释然、平和,学会了放下和珍惜;有人却忧惧、不安,满怀怨愤和感伤。作为曾经历过病痛折磨、生死考验的人,衍阳法师感同身受,在《心宽是最好的道别(精)》一书中,她从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临终关怀个案中,精心选取20个最具典型性的个案,以出家人的慈悲和大爱情怀告诫世人:只有在生时无惧、宽恕、感恩、珍惜、放下,才能在走时平静、安详、自在。因为,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作者简介:
衍阳法师(1958—2015),1992年披剃于圣一老和尚座下,1994年赴加拿大温哥华参与创办宝林学佛会,现为美国三藩市大觉莲社住持、香港大觉福行中心负责人。2009年在香港成立大觉福行中心,同年11月开始,率领中心的心灵大使先后到玛丽医院、葛量洪医院、仁济医院、麦理浩复康院、沙田威尔斯医院、沙田慈氏护养院,关怀末期病患者。法师从小到大伤病甚多,哮喘病、中风、近乎失明、肝癌等,亦曾多番遭遇意外,曾在街上被精神病发者打裂锁骨,在路上被车撞倒,外游时被当地小贩意外撞伤右肾导致小便出血……虽经多番伤病,法师仍然豁达面对,更感恩自己曾经历的苦难,能帮助她辅导有需要的人。
目录:
第一章无惧
──生无憾,死无惧
继续做个好学生
找到心灵的依归
于愿足矣
最后的“Yeah”
第二章宽恕
──解开纠结,忘记过去
一转念,所有事都不同了
有福的张大姐
终于不孤独
放下怨恨,轻松上路
报她养育之恩
第三章感恩
──知足,能得到更多第一章无惧
──生无憾,死无惧
继续做个好学生
找到心灵的依归
于愿足矣
最后的“Yeah”
第二章宽恕
──解开纠结,忘记过去
一转念,所有事都不同了
有福的张大姐
终于不孤独
放下怨恨,轻松上路
报她养育之恩
第三章感恩
──知足,能得到更多
可以祝福他
报答了妈妈
最大的财产
第四章珍惜
──生命,成就在每一个当下
天国相聚
可以为弟弟做些什么
下辈子再做夫妻
第五章放下
可以陪爸爸了
先处理可以解决的吧
一切都先放下
爱他就要放手
感受生命最后的宁静
附录衍阳法师的故事和演讲
感恩病,让我更懂慈悲
应该怎样好好生活
一转念,所有事都不同了骨癌对人的折磨有多深?也许只有患上这个病的人才晓得。从阿云妹妹的求助来电开始,我就知道阿云的身心每日都承受着很大的痛楚。她跟很多人一样,不能接受自己突然身患绝症,只好埋怨上天不公平。第一次到阿云家中见她,她已满脸泪痕,应该哭了很久吧?知道自己患上末期绝症,医生又坦言没有任何治疗方法,那份彷徨可想而知。阿云边流泪边哭诉:“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有点腰痛,应该是小意思,如果不是连续痛了多月,平时管用的驱风油、跌打酒、风湿膏通通无效,我绝对不会去看医生……”医生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建议阿云先做血液检查,谁会想到一个接一个的化验报告,定下了她的死期。阿云很激动,不停地说:“没理由!”她说,“我一生既没害人也没杀人,为什么会得癌症?”我问:“为什么你会认为有癌病的人都曾害人、杀人?”她登时语塞。我说打雷闪电下雨,都需要具备很多条件。一道沟渠淤塞,一台汽车抛锚,一间房屋倒塌,个中都有很多日积月累的因素。须知道,杀人放火的人未必会患癌。她听了我的话后更激愤:“这更不公平,没有天理!”我看她情绪很不稳,便将话题一转:“阿云,你以前干什么工作的?”“我是当厨房杂工的。”“那么你煮的食物一定很好吃了。”她没回应,只是不停地流泪。此时阿云的妹妹走进房,看见她凶恶的眼神,便不动声色地退了出去。我感觉她们姊妹间关系不太和谐,这让我有点不解,因为是妹妹来找我帮忙的。阿云已经不能下床了,加上她有严重的糖尿病,令病情更重。我无意间看到她双脚满是一片一片的黑块,触目惊心。问她:“为什么糖尿病那么严重?”她不好意思地说:“贪吃!”爱吃又无法自制的人,患上糖尿病根本就是噩梦。她躺在床上,因活动的范围和能力有限,皮肉开始溃烂。我提醒她不能让伤口再烂下去了。她像被我的话挑动了神经,高声地说:“谁想要烂肉?”“没有人照顾你吗?”“谁会理会我的死活?”她说到这里,妹妹忽然冲进房,扯开嗓门说:“你怎么可以说这种话?每个来照顾你的人,都被你骂得狗血淋头,谁还敢理你?”阿云更激动,跟妹妹一样扯开嗓门还击:“我不用你们理!见到我倒霉,你们开心吧?想我死?放心,我会死!但你们要小心最后那两年!”房子里的空气刹那间像凝固了似的,阿云闭上眼,眼泪滚滚而下,全身抽搐得很厉害。我一直在身边陪着她,过了一会儿,她看似冷静了一点,却又忍不住叫:“很痛啊!痛死人了!”我问她:“要不要去医院?”阿云良久才回答:“我怕进去后就不能出来。”我问:“出来后还有什么事想做?”阿云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许久都没回应。我再问:“有哪些人你想见?”仍是沉默。“有没有放不下的事?”她深深吸了一口气,仍旧不回答。离开那房子,路上的空气本应很浑浊,但在那一刻,我竟然觉得浑浊的空气原来还算清新,起码没有房子里那股沉闷感。无论阿云过去经历了什么,我都希望她不必再受太多痛苦。翌日,我接到阿云妹妹的电话,她先跟我道歉,然后说姊姊的脾气从小就很坏,因为她觉得爸爸妈妈偏心,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要她扛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几个弟妹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只有她仍然单身。她一直抱怨自己为家庭做出了牺牲,错过了感情生活,没有一个家,因此对家人的态度向来很恶劣。当年爸爸妈妈病重,她每天仍不停地怨不停地骂,直到爸妈离世。阿云病了以后,脾气更是变本加厉。妹妹自愿去照顾,都被骂得忍无可忍。我建议请佣人照顾阿云,妹妹说之前已有两个印度佣人被骂跑了,但同意再试。我一直跟阿云保持电话联络,说的都是一些关怀的话。要令一个人心动,真的要等机缘。终于有一次,我们在电话中谈得很愉快,我觉得时机到了,于是直接问她,是否很恨爸爸妈妈?她的答案叫我意外:“不!我恨的是全家!”声音中有着化不开的怨恨。“你认为他们毁了你一生幸福?”她没有答腔。“你不觉得能照顾家人是福分吗?”“我不稀罕!”“如果当年你不照顾弟妹,今日他们就不会照顾你了。”“如果不是为了他们,我一生就不会那么潦倒,也不会得这个病!”P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