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聪明人都是清单控


作者:高原  日期:2016-07-28 10:07:26



«畅销书作者高原,继《潜意识》 《自制力》之后的又一力作畅销书作家高原继《潜意识》《自制力》之后,倾力打造的精致人生练习书:在信息膨胀时代,一张小小的清单让你瞬间变精英,轻松掌握精力管理、高效整理、专注行动等超凡能力,彻底摆脱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 «聪明人的秘密工具世界各国的精英都在用清单指导生活和工作。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是“清单控”。他们习惯把该做、想做的事,变成可快速浏览、方便执行的“清单”。 «用清单开启你的第二大脑在信息膨胀的时代,掌握了使用清单的奥秘,就等于开启了你的第二大脑。让你远离焦虑和拖延,轻松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度。 «八大清单帮你彻底摆脱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梦想清单、工作清单、管理清单、时间清单、社交清单、情绪清单、家庭清单、生活清单——八大清单帮你轻松突破自身局限,成就非凡人生。 «附带《21天清单思维养成计划手册》 
本书简介:
  一张简单列表可以解决我们90%以上的问题 每天早晨醒来时,你是不是都会对自己说:“我今天一定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按时交报表,按时完成广告创意,按时去接女朋友下班……我保证自己从今天起作息规律,生活有序,让一切都井井有条,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的人。”没错,这些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目标,开始做吧!但是到了晚上,你发现自己又成为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早上制定的目标不但没有实现一个,混乱低效的状态反而更加糟糕了!毫无疑问,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焦虑膨胀的时代。人们因不断地重复错误而焦虑,因释放不了压力而忐忑不安,仿佛每天都在做无用思考,决策和行动均大受考验。看上去每个人都很不妙。但是,为什么仍旧有人成功呢?他们精神焕发,心情愉悦地应对着日益庞大的信息量;他们似乎每天只用1个小时就能完成我们24小时都处理不完的工作;他们总在做“对”的事情,而我们对这个诀窍却一无所知。四年前,我和合伙人史密斯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召开了一次“潜能培训”讲座,旨在帮助人们激发自己“懒惰的头脑”,研究并发现那些与众不同的思维的神奇力量。在讲座中,史密斯向人们介绍了一个多数成功人士都在使用的秘密工具——做笔记。“啊,这真是一个很简单又老套掉牙的方法!一个笔记?你没听错,它就放在布兰森的口袋中,这位维京集团的创始人只要有时间,就会把它拿出来在上面写写画画;徐重仁也会在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上记下偶尔产生的灵感,于是就有了星巴克。”史密斯笑着说,“那么,它仅仅是一个笔记本吗?不,它可以是你的创意清单,你的时间清单,或者是某些重要的工作清单。总之,它是一种思考方式,是我们头脑的延伸,而不是产品价格的储存手册。”史密斯向参加者讲述了很多成功者的故事,介绍这些各行各业的传奇大亨是怎么发迹并领导一个伟大企业开创辉煌时代的。这些日理万机的成功者有什么共同点呢?史密斯说:“答案只有一个,他们都具备清晰明确的‘清单思维’,懂得对问题进行清单式思考。并擅长通过相应的实用清单,去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不过是清单思维的载体。”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就像谷歌前副总裁桑伯格自己说的:“别人需要1个小时的会议,我要求自己在10分钟内结束,而我总能做到。我的方法就是制定一份会议清单,在上面写出本次会议必须讨论的要点和重要的决策,然后和下属逐一讨论。每结束一个要点,我就把它划掉。如此一来,会议短而有效。”桑伯格凭借几百字的会议清单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决策效率。在她成为了FaceBook的市场运营主管以后仍然采取这个方法。因此,尽管她管理着数名员工,应付着来自全球各地的繁杂事务,但她每天不到六点就可以下班回家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清单呢?桑伯格已告诉你答案——你只要在一张不起眼的列表上花费10分钟,就可以为自己节省10小时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清单式思考的巨大效果!由华盛顿州立大学的波特教授负责的工作心理学研究团队为我们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现代工薪族每天平均要处理的事务已经高达167件。这些事务既有工作性的,也有生活性的,它们掺杂在一起短时间内集中进入人的头脑,促使人作出各式各样的选择来应对。所以,人们既需要把事情做对,也需要通过合理地分配时间来获得工作和生活的高效能。如果你不能像桑伯格那样利用清单节省精力,保持专注力,那么你不但成不了一流的工作者,反而会让自己陷进巨大的焦虑之中。焦虑是一种现代病。它体现了人对现状的失控和对未来的茫然。当焦虑无处不在,且逐渐加重时,就会引发很多“战争”。举例来说,2014年,由我们委托加州一家调查公司进行的电话采访显示,当年全州有接近一半的离婚事件是由夫妻双方过于频繁的争吵引起的。争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实质并不是什么大事——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分工、磨合,甚至只因一次假期旅行没有规划好,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互相制造压力,彼此指责,最终忍无可忍分道扬镳。可实际上,一张小小的分工合理的家务清单或准备充分的出行清单就足以消除这些隐患,然后把它们掐灭在萌芽状态。从工作到家庭,从管理到技术,相似的错误就像“宇宙常数”一样存在。它屡屡发生,让人触目惊心。我们看到民航客机坠入了西印度洋,数千名专家才开始反思起飞前的安检流程;看到洛杉矶发生了建筑倒塌事件,市政官员才明白过来是因为自己作出了与技术专家相冲突的决策。在很多重要领域,任何微小的疏忽都足以发生无可挽回的悲剧。“错误”也在把人的坏情绪扩大化,让我们不但与别人发生战争,也与自己作战。除了让梦想无法实现,让工作一塌糊涂,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就像吴昕言女士,她是本书的案例提供者之一,目前居住在北京。吴女士今年27岁,大学毕业后就到美国的旧金山寻找发展机会。她理想远大,但只工作了半年就失业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突然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根本用不上。我就像木偶一样,没人推一下我就不知该何去何从,也不明白应该如何迈出下一步。”吴女士每天都在跟自己斗气。两年内,她换了四份工作,每家公司对她的评价都是雷同的。这种浓浓的挫败感甚至让她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到我的机构来求助,帮助她解决自己的困惑:“为什么很多能力不如我的人都成功了,我却没有一点机会?” 和吴女士一起来到美国发展的还有几名大学同学。他们的大学成绩均出类拔萃,天资也相差无己。从智力学上说,几个人的差别是微乎其微的。但从两年来的发展轨迹上看,他们的命运却千差万别——有人开了科技公司,成了小有名气的IT富豪;有人做了当地华文媒体的专栏作家,活得风生水起。只有吴女士自己,不但事业上没站住脚,感情生活也不顺利,最后只能失落地回到了国内。史密斯说:“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飞速进步,庞大的信息量让人们不堪重负,需要处理的工作越来越多。这意味着,要想在今天的时代取得成功,或者活得轻松一些,过去的思考方式已经落伍了,我们必须依靠清单,和建立清单思维,来加强我们的思考速度和行动效率。”清单到底有多大的价值?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此深有体会。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功群体中,也许他就是那个最擅长清单式思考的人。比如,洛克菲勒发现公司的效率很差,自己作为管理者难辞其咎,就向一家著名的管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他愿意出价十万美元购买一个让公司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的建议。对方向来以提供重大的战略咨询著称,他们派了一名顾问到洛克菲勒的公司,观察他的公司每天是如何运行的。一段时间之后,顾问就告诉他:“你让部门主管每天花20分钟的时间,把当天的工作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列,设置一个工作清单,然后优先处理最紧急的前6项工作。”“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洛克菲勒发现,这其实就是一张信手拈来的“待办事项列表”,没有什么难度,人人都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但就是这个毫不费力的工序,在全面实行两周后,公司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7%。随后,洛克菲勒要求公司每一名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使用这个方法,把它作为一制度固定下来。本书中,我要向您介绍那些卓越的成功者和一流的工作大师是如何利用清单的。他们不但具备清单式的思考能力,也十分擅长通过清单来分担自己的工作压力,理清管理和生活中的繁杂秩序,确立优先级,并使自己在重要事项上始终保持专注。换句话说:如果你有一张正确的清单,它就能帮你作出对的选择,继而让你去做对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了清单思维,都能运用它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将无异于一场席卷全世界的“清单革命”。事实上,这场革命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它涵盖行政管理、金融、医疗乃至统计学等各个领域,很多先行者借此取得了成功。在书中,我也会向读者阐释清单式思考是如何帮助这些成功者管好自己的工作、获得生活幸福的。比如怎样集中注意力,弥补记忆力,提醒我们工作的重点,规划我们的行程,保证工作的循序渐进等。我还会提出一些基本的清单原则,通过不同的实用清单的设置,来提高效率,化繁为简,把你从复杂繁锁的沉重事务中拯救出来,最终建立一条释放自身潜能的捷径。●运用清单思维,能够节省我们思考的时间 清单的优点很多,最重要的好处便是对思考时间的节省,和对思考效率的提升。它降低我们的焦虑,并在拟定清单的过程中增强我们与他人的沟通。同时,它还是我们规划未来的一种思维工具,可以记住我们的梦想,并对这些想法的可行性进行客观的分析。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它都能整理人的头脑,进而让我们远离凌乱和混沌。●设置实用清单,可以帮我们避免犯下重复的错误 使用清单,能够让我们在事情开始前便确定它的方向,避免那些无谓的错误。它不是什么高科技,但绝非多此一举。因为清单的本质就是“作计划”和“定流程”,是两种精确思维的结合。利用清单,我们可以对自己接下来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预先规划流程,检视流程,提前发现一些微小的隐患,并设定应对方案。●清单式思考的基本原则 第一,排列与引导关键问题,作出分工和时间计划,是清单思维的基础。第二,必须起到思维导向作用,就像一张简洁明了的地图。第三,对重点问题要反复强调,提高处理效率。看完本书你会发现,一份简单的清单为我们提供的不止是“成功速度”,还有充满创意的工作流程,让每件事情都变得富有规律和充满成就感。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愈加多元化的社会分工中,养成制定清单的习惯可以让你从容应对。因为你已经掌握了一个简单易行而且低成本的“头脑整理工具”,为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了一个高容量的载体。本书中不仅有掌握清单思维的方法和技巧,还有极富针对性的“个人清单课程”。清单思维将彻底改变你的观念和升级你的头脑。无论你是想用清单式思考去收拾自己乱成一团的办公室,还是想获得全新的生活方式,都能在书中找到相应的答案!你一定可以做到。就像正被你仰望、羡慕甚至嫉妒的那些成功者一样。使用这种工具,你将实现人生的目标,得到想要的东西并真正拥有它们!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写下第一个清单!«来自实践者的肯定
  在作者引导下的清单实践者,89%的改变了生活和工作状态。
  «获得畅销书作者盛赞
  高原这本《聪明人都是清单控》,不仅实用、有趣。而且能帮助迷茫的年轻人通过清单思维找到适合自己成功的方法。
  ——《六度人脉》作者李维文什么是清单思维互联网时代,“清单”式的内容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它改变着人们的思考和行为——管理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清单可以帮助我们简化思考,让繁琐的事物围绕着我们既定的需求重新排序,进而掌控事情的进度,减少思考的难度,降低投入的成本。小到通讯录、菜谱、旅行安排,大到投资理财、管理一家公司和提升部门的执行力,清单都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思考工具。我对“清单思维”的定义是:把所有悬而未决及需要解决的事情存储到我们的“收集系统”之中,而不是占用大脑。这要求我们在头脑中开辟思考的“第二阵地”——这里不生产内容,只搜集和归纳内容。重要的是它为所有的内容整理一个逻辑,然后把它们外化为一张张清单,用清单去指导、管理我们的行动。比如,过去你习惯于把情人节的“活动安排”记在大脑中,情人节快到了你才意识到需要买什么、到哪儿吃饭。临时设计固然会催发一些奇妙的想象力,但你会发现偶尔也会忘记之前的设想,甚至紧张的工作让你差点错过了购买礼物的时间。当你用清单思维管理自己的情人节时,你就能在一个月前列好情人节当天的安排——订购鲜花、预订酒店和置备其他的礼物。同时,清单在帮你打理事务的同时,还会让你产生“安全感”,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看重的精神体验。就像谷歌的咨询顾问法尔考重点对我强调的:“清单可以给团队首脑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它让雇员对后面的工作有充分的心理缓冲,这是我们在打造高效团队时发现的。”重新定义“思考”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清单?当你写下“我计划5年内要去的20个地方”时,它是清单。当你写下“每天必须做的10个减肥动作”时,它是清单。当你写下“下月需要处理的8条待办事项”时,它是清单。当你写下“上季度不忍直视的120笔消费记录”时,它是清单。……你的生活已经被各式各样的清单包围了——旅游清单,消费清单,健康清单,理财清单,礼品清单;你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地被排列进清单,以表格和计划的形式张贴在面前;你的过去和未来都可以列出一张张的清单存储在记忆之中,严格地按照一定的搜索特点存放,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清单:一切有逻辑关系的事物都可以用清单的方式来呈现,清单甚至可以为我们挖掘和创造逻辑关系。我们用词条表述那些“确定性的知识”,用计划展望对未来的期许,用表格规范生活及工作的流程,用独具特色的清单阐述个性。有了清单,我们的思考就找到了坚实的富有“指向性”的依托,发散性的思考被集中起来,发挥出了最大的思考效率。第二个问题:清单在哪些方面帮助和提高了我们的思考效率?清单既可以是我们梳理记忆和思考逻辑的工具,也可以是整理知识与规范“技能使用”的载体。有了这两种作用,它便成了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的思考助手。第一,理顺逻辑之后,我们的思考变得清晰和明确了;第二,对知识进行整理、对技能使用进行规范后,我们的思考就可以及时地与大脑里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效率自然而然地就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实际上,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清单就已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比如考试学习的参考书目、医生的诊疗病历等等,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清单的一种,都起到了简化思考、提高记忆效率的作用。进入互联网时代,像常用的记账工具、手机备忘录、出行软件、思维导图工具等,这些“可视化”的协助思考记忆的工具则把清单的价值无限扩大,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人都是“整理者”整理,是我们学习和运用清单思维的核心目的。学会使用清单来帮助思考,人人都会成为高效的整理者,让生活和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并放大思维的成果。●我们用清单的方式使“待办事项与问题”的解决变得高效。●我们用清单的方式使“逻辑运作”变得简单直接起来。●我们用清单的方式开发和利用“思维潜能”,有条不紊地提高思考的效率。六年前,法尔考在为谷歌的创意团队进行一次为期三周的“开拓训练”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团队成员并不重视清单对工作的作用。他们很有想象力,工作也很投入,可工作效能有限,无法将平时思维的成果完全地转化为工作的成就。反之擅长使用清单整理自己思维的成员就轻松多了,他们平时运用简单表格记下每一个思维碎片,为大脑搭建起了一张“记忆的大网”,弥补了记忆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在清单的帮助下,无中生有的创造变成了一种“储存和整理思维火花”的工作,降低了创造的难度。对任何人来说,极限利用自己的“思维潜能”都是一个令人兴奋但又难以企及的目标。不管是在医学、物理学、IT、艺术及其他领域,我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完善技能,训练自己的能力。最终你会发现,最难克服的障碍并不是个人能力的瓶颈,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专业培训的时间和强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有效。这使人们能够掌握和磨练出足够强大的技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我们仍旧不停地犯错。无论多么强大的个人能力都改变不了这种状况。问题的根源在于,今天的人类掌握的知识量和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正常情况下大脑可以正确、安全和稳定地消化及利用的范围。我们必须借助工具——如此它是有效的——来保持思考的强度和保证思考的结果。知识给予人类文明,也让我们不堪重负。不是这样吗?我们越来越需要对知识进行整理、简化和提炼,进而绕过复杂的思考、选择过程,直接去做“正确的事情”或者“正确地做事”。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我们总是面对两大困难。第一种困难: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失误。大脑在重压之下经常无意识地犯下错误,让你特别容易忽视一些看似简单的步骤、事项和物品。对理性事项尤其如此,大脑习惯于在复杂的情形中首先“牺牲”掉它们,使其变得可有可无。对某些职业,记忆错误是非常危险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比如医生和建筑工程师。第二种困难: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会让人麻痹大意。许多加班到深夜的工作狂告诉我,他们劳累到极点时,有时会故意跳过一些必须的工作步骤,因为没有一种强制的东西来约束这种逃避。假如我们对思维采取了有效的规范行为,还会发生这种幼稚和推托责任的行为吗?用清单开展的整理工作能够帮助你防范此类的错误——至少不会连续出现。借助清单对必要的事项逐条管理,扎实推进手中的工作,对进度进行控制和检查,让失误率降到最低。即便一张普通的纸片,也可以提醒你不要忘记一些非常必要的步骤,不要遗弃某些重要的东西,并且让你始终明白自己在不同的时刻该做什么,未来又该做什么。清单不仅是一种整理和检查的方法,它还带来了成功必不可少的纪律。当然,没有什么东西是无所不能、可以解决一切的,清单也不例外。你必须把它和自己的思维特点结合起来,清楚地了解它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帮助到你,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收效甚微。用清单改造行为在华盛顿卖了六个月的化妆品后,我对工作进行了一次严肃认真的总结。我发现不论做什么,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分成3种:简单的问题、复杂的问题和异常复杂的问题。这3种问题构成了生活与工作的全部,无论你是公司总裁、部门主管、办公室职员、抑或家庭主妇都没关系,摆在你面前的永远是这3种问题,并由此决定了我们如何作出反应。●简单的问题: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生活中绝大多数都是这类问题——当你看到它们时,脑海中已经有了成熟的答案。它们是常识性的问题,处理起来可能需要一定的基本技巧,但不是太笨的话你早已掌握了其中的方法。就像卖东西需要收钱记账,遇到陌生客户需要记下他们的联系方式。这类问题要在事到临头时才思考如何处理吗?不,我们凭借本能就能解决。但是,你必须把这些简单的事情做好,不能犯低级错误。●复杂的问题:必须以“专业技能”才能应对的专业问题有少数问题是专业性的,它总在专门的部门、团队和领域内出现。一般来说,如果你不具备相应的技能,你必须求助专业人士。就好像我无法修好空调、电视机和坏掉的汽车引擎,这类问题需要那些掌握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来帮我解决。假如你身处这样的团队,你会发现面对这类问题仅凭本能是无法解决的,你要有成熟的经验并且灵活地运用它们。●异常复杂的问题:既有一定的专业性又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它们在生活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却令人烦恼,因为你总会碰到——比如旅行、法律问题、团队管理、投资理财等。面对这类问题,我们的专业技术常常很难有100%的把握轻松地予以解决——解决这类问题时技能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因为结果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对这类问题,我发现不同的思考方式对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也会很大。当我准备去说服一名难缠的客户时,提前掌握客户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对我有积极的帮助。我依靠一份客户的“背景”清单制订了聪明的策略,达到了最后的目的;相反,我的同事没有做这项工作,即便他的口才比我高明也只能无功而返。正确地使用清单进行思考,对于我来说,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还能让我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异常复杂”的问题上——用相对简单而直接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降低不确定性。它可以帮助我不遗漏任何简单的问题,不跳过任何必要的步骤,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意外。后来我逐渐成为公司销售业绩最好的人。可以说,我过去乃至今天的成功都从清单中受益非浅。 拟定你的梦想清单不切实际的目标对我们人生的坏影响有多大?波特教授去年对华盛顿州立大学的500名毕业生进行了一次“状态调查”,这些人走出校门均超过了5年,在不同的行业内工作。结果发现,仅有15%的人实现了富裕的生活,大部分的人都还在艰苦的状态中挣扎,有的人甚至没有固定住所。通过调查,波特发现少数成功者的共同点是:相比那些更容易失败的同学,他们在制定目标时更为务实,很少好高骛远,而且总是扎实地从小目标开始阶段性地前进。这些人中混得最惨的一个,恰恰是在大学时很喜欢豪言壮语、制定宏大目标的一个学生。结果过高的目标给他制造了巨大的压力,摧毁了他的人生。波特教授总结说:“很显然,成功者的目标清单上不存在脑洞大开的幻想。他们明白如何才能避免冒进的挫折和毫无意义的付出。”目标清单能够为我们创造成功,带来快乐。把梦想写在上面,有助于我们规划生活,经营事业。但是,快乐是怎么获得的呢?它源于不断的成功和成就感。如果你总是努力了很久才发现目标遥不可及,根本不可能实现;或者说,你必须不断地调转方向才能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轨道,是不可能拥有快乐的。为自己准备11个目标有一次我和加州大学的年轻人交流,谈到人生目标的话题时,我问他们:“你们现在对未来有多少目标?说说看?”对这次筹备20天的座谈,校方本来计划的话题是情绪和心理方面的自我管理。很显然,学生们对即将面临的毕业后的现实问题更感兴趣。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三和大四那两年,对于未来产生了多少目标呢?工商管理系的罗贝克一脸茫然地说:“我当然有目标,但您的意思好像是目标越多越好?可我只有一个想法,别无它求,那就是5年内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企业的高管。”“那很好,人人都想当高管。”我称赞道,“但是,如果努力了很久却不能实现呢?你有没有备选目标,针对这个唯一的梦想,你有没有阶段性的小目标来帮助你接近终点?”罗贝克摇摇头:“还没想过。”对20岁左右的人,最常犯的错误是否就在“目标管理”上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想起来就激动不已的梦想,可清单上却没有“次优目标”。简而言之,选择太少了,路径单一,一旦走不通,很难调头。因此,在这次交流中,我对这些学生说:“你们至少要给自己准备11个目标,每年都要对这些目标进行检视,定期地更新这个目标清单。”我提倡的“11个目标”并不是让你一定要不多不少地制定11个目标,它是清单精神的体现,告诉你必须学会对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和阶段性分割,利于自己按部就班地走好每一步,逐步实现不同的理想。每年春冬两季,我都会为自己列两次“11个目标”清单。冬天的元月1号到15号,我会对这一年的工作作一个整体的规划,准备11个目标;到春天的3月或4月的中旬,我会把这个清单拿出来,结合现实仔细比对,作出合理的调整。每次修改目标,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我的工作也会为此而上一个新的台阶。“11个目标”不是约束你做什么,不是强求你怎么做,是告诉你这是为我们的人生做一个“初步布局”的好思路。有了宏观的布局,你不但能看清需要努力的方向,而且能逐步地修正思路直到它贴合实际的需要。不管你有什么梦想,如果你不先把它们列出来,你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思考实现的方法和步骤到美国后的第二年——2000年的元旦那几天,我感到自己化妆品销售的职业生涯即将走到尽头,不可能再继续做下去了。积累了许多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经验,有了一定人脉的我开始想发展自己的事业。于是,我给自己的2001年写下了“11个目标”,做成了一份十分严谨的目标清单。目标1,离开化妆品公司,找到事业的新起点。目标2,找到志同道合、能一起做事业的人。目标3,初步聚拢一支小型团队,两到三人的人才骨干。目标4,购买一辆新车。目标5,为新公司的运营做好基础工作。目标6,租一套新公寓。目标7,阅读30本书。目标8,为家庭添置3到5件电器。目标9,在新行业交到20位以上的新朋友。目标10,开启融资工作。目标11,到美国西部考察那儿的市场环境。大到成立新的公司和融资,小到读书和人际交往,不同领域的目标均被列入了这份清单,这一年的方向一目了然。接下来的3个月,我将清单上的每个目标分解,思考实现它们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能够成功完成的时间和周期。有了这份清单,原本有些黯淡的未来立刻变得明亮起来,无数的可能性被写在清单上,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供我选择。从那时起,我更加坚定地意识到清单的价值。 把不切实际的目标从清单上划掉当“11个目标清单”列出来后,我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验证、尝试来对清单“瘦身”,把这些目标划分成三类:A类,正确的目标。新的事业、合伙人,必须完成的目标。B类,待观察目标。融资、考察西部市场,量力而行、边做边观察的目标。C类,错误的目标。20位新朋友,很难实现,且是没有保障的目标。被划进C类的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会马上把它们从清单中删除,并在今后不再列进计划,不会给予关注,以节省宝贵的精力。不切实际的目标总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和资源,我相信这一点是人们都知道的,不需要过多强调。不过,仍会有人明知故犯。这就是现实——我们总会重复一些幼稚的行为。深受肥胖困扰的瑞希为自己制定了一张减肥清单,目标是在3个月内减掉10磅,重新焕发苗条身材的迷人魅力。一个直观的解释就是:瑞希打算在未来的90天内疯狂地锻炼并且只吃很少的食物。她在清单上这样写道:为了美丽,我必须实现目标!听起来热血沸腾,可是合理吗?瑞希觉得合理,但现实给了她重重的一击。她为这份减肥计划制定了一个饮食清单——每天只吃苹果。这是如今非常流行的一种“饮食减肥法”,是大名鼎鼎的“苹果餐”。不少好莱坞女星都是这么做的,她们有的人成功减肥。或许瑞希也可以达成,可她的目标未免太高了,90天去掉10磅并且不影响身体的健康,这是多么疯狂的想法。结果,当90天的期限到来时,瑞希不仅没有减掉哪怕一磅的体重,反而又增加了5磅。这是因为她过分“剥削”自己的肠胃,刚过了一个月就住进了医院,然后体重迅速反弹。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就是会为你带来这种“杀伤性”的结果。你在目标制定之初的兴奋有多大,在目标冲击失败后的痛苦就有多深。将“行动”列入清单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目标无法去实现,它对我们意味着有多么的愚蠢。就像松下公司大阪分公司的执行长岩京卫对部门的管理者提出的忠告:“在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分工的今天,管理者尤其要关注目标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执行时间以及与友邻部门的契合性。综合考虑所有的相关因素,才能为部门制定出可行性计划。”岩京卫在松下公司工作的17年时间里,他长期担任生产一线技术决策团队的负责人,深知目标清单中的执行因素的重要。在和我的电话交流中,他格外强调了5种和行动有关的元素,认为这是任何一份目标清单都应该考虑到的:目标执行资源——需要多少资源。目标执行时间——需要多长时间。目标执行前景——完成目标有多大的收获。目标执行控制——你有没有足够能力掌控整个过程。目标执行障碍——有哪些问题会阻碍你做这件事。假如对这5个元素置若罔闻,你在实现一个目标时几乎不会成功。同时,这个目标本身往往也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最后,我要说的就是——无论何种目标,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以“力求获得成功”的心态去执行。目标清单对我们起到无与伦比的激励作用,每天、每周或每月定期督促我们检查和更新,一旦发现其中有些目标是不合理的,就应该迅速放弃或作出更改,防止无谓地耗费精力。当目标正确时,坚持是一种强大的战略武器;但当目标错误时,坚持就会成为了威力强大的自杀炸弹。拟定你的工作清单2015年的第一周,我为元旦假期后的工作制定了一个简单的“任务清单”,清单总计有五条:第一条,别再拖延了,每天早上比过去早起一个小时。第二条,对市场部的新任主管人选作出决定。第三条,出差去费城。第四条,在费城和投资人谈好本年度的计划。第五条,去哈佛大学见史蒂夫教授(一位值得尊敬的人,曾在公司起步初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帮助)。一周后,我给史密斯打电话,询问他本周的任务清单是什么,完成了多少,期间有没有变动。史密斯回答说:“我本想和通用电气的副总裁签下合同,遗憾的是,不到周三我就改变了计划,因为他去了华盛顿,下周才能回来。”计划总在变化,这就是任务清单面临的问题。史密斯制定了任务清单,结果有了变动,取消了原定的目标;我也制定了许多任务,周末总结时,只完成了四条——我没有定下市场部门的新主管人选,还在犹豫之中。我们总在面对这样的问题,任务是不断增加的,也是充满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你的清单始终紧跟形势,不超出自己的控制呢?毫无疑问,把大目标分解到每周的小任务中,并且及时更新,是维持我们对工作控制能力的最好方法。明确“干什么”首先,在你的“任务清单”的第一栏,明确自己本周乃至本月“需要干什么”。让目标始终高悬在上,让所有的“分任务”均成为它步骤的一部分。就像火车一样,可以拐弯和绕道,但不能脱轨,当然也不可能随意地改变目的地。当人们试图完成某一项工作目标时,经常忽视掉的是“维持大方向”的重要性。有些人在工作中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十足,尝试不同的方法,制定许多分计划来体现工作的活力,但忙到最后却发现:这并不是公司想要的。因此,在任务清单中,目标必须是可以跟踪和协调的。一份成功的任务清单要能够体现“跟踪目标”的重要性,并根据目标性质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帮助我们有效地掌握目标的方法——不管每周的任务如何变化,都不能脱离开整体的大目标。有效地跟踪目标怎么才能有效地跟踪目标?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一,定期检查,每周更新任务清单制定以后,必须定期地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最好每天早晚各总结一次。通过这种在特定的时间检查的方式,提醒自己已经做完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没有完成。检查不能走过场,要对比目标的结果,看看现在完成到了哪一步,并且设想一下如果全部完成会是什么心情。这样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大脑引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第二,把大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这是任务清单的总原则。每周的阶段性计划和分目标,都应该是可操作的、难度较低的。比如你的大目标是创业、成功地做成一桩生意。这需要你去做许多事情,首先要分解这个艰难的任务,第一步,你要决定一个总体的方向和业务模式,找到一个有市场的并适合自己的产品;第二步,你要列出这种产品运作和销售的条件,再看看自己(公司)是否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步,就是考虑如何去拥有这些条件。整个计划也许看起来是复杂困难的,但分解之后,有了可行的步骤,它的难度就降低了。你在每周只需要关注其中的一小步,坚持把这些小的步骤挨个做完,你就能成功地实现整体目标。 日程清单——开发你的“碎片时间”·有多少次思考了很久才定下的行程,被你轻易地更改和变动?·有多少次行程的延误,都是你没有事先调查了解某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有多少次延误的时间,都被你无聊地玩手机给打发掉了?当你遇到上述情况的时候,你怎么做呢?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出差、旅行和会议召开期间,我常把碎片性的工作带在身边,一旦有时间,就让自己去完成这些工作。这样,就不会因为航班偶然出现延迟、会议推后导致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的空白时间而恼火。在这个灵活的时间清单中,我放进了“公文包”这个工作载体,随时利用这些搁置的时间。后来我又推荐员工都使用这个方法,制定日程表时附上一个备用计划。即:万一日程安排出了意外,我做什么才能不让这些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呢?这个日程表一定要手写,手写的东西记忆深刻,不容易遗忘。而且,尽量安排具体,细致到刷牙吃饭、跑步锻炼、上班路途所占用的时间均考虑在内。完成一项就把它钩掉,没有完成的要标注原因,以便下次修正。特别是,对这期间的“意外时间”是否另作了安排,也要特别备注,用以将来的总结。长久坚持下去,你就会养成“当日之事当日毕”的好习惯,时间利用率会大大提高。我们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绝不拖沓的人,加强时间观念。当然,最好是所有的日程安排不出现失误,轻易不要进行大的调整,因为有一项发生了变动,就意味着其它的安排也受影响。规划好重点行程最近,有一位读者通过邮件和我取得联系。他感觉自己的心理压力非常大,身体似乎也有些不良的征兆。他很年轻,只有27岁,为什么会如此消极呢?原因是,他平时的想法很多,却没有成熟的计划;他有雄心壮志,却每天都在虚度光阴,没有明确的目标,也看不到一个可能的“突破点”。和他几次通信后,我就发现他最大的一个毛病,是没有规划意识,大事小事都任由它们在脑子里自由生长,从不试图整理。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目标,他有极高的野心,却没有制定具体的目标并安排时间去实现。简单说就是,他既无目标清单,又无计划清单,也无时间清单,无论是谁这样继续下去,恐怕都会“疯掉”的。作为一个人来讲,时间如同流水,无论你是积极还是消极,每天24小时都在眼前流过,眼看着年龄一天天增长,事业却一无所成,心理肯定出问题。我在回信中给他提了一个建议:“当前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寻找突破点,而是制定未来2年应该做的事情,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例如去学习工商管理课程,或到自己喜欢的企业工作和积累经验。盯准这个目标后,就安排日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都要写在这个日程表上,然后别再等了,马上去做。”这就是“行程安排”:出行是行程,理想也是行程,它们都占用时间,我们要提高它对时间的利用率。这就是时间清单的价值,重要的行程一旦确定,就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而不是找各种理由为自己推卸责任。卡尼吉亚是一个不守时的意大利商人,居住在洛杉矶的西部沿海地区,留着一头长发,连说话的声音都是懒洋洋的,永远都是一种“刚起床”的腔调:“等会,我在忙。”“稍等,我还在路上。”所以,客户称他为“讨厌的毛毛虫”,形容他赴约像毛毛虫一样慢:“我敢肯定,他是爬过来的。”还有客户愤怒地说:“这人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早在数月前就定下了这次会谈,难道他没有为此安排行程吗?这么重要的合作他不当回事,说明他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差的人!”因此,没过多久,卡尼吉亚就失去了一多半的客户。他的故事在洛杉矶地区成为一时笑谈,被很多企业家引以为戒,并且作为反面案例出现在了州立大学商学院的课堂上。要预防这样的“大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规划重点行程——把这段时间提前预留出来,避免任何意外的干扰,而且一定要提前出发。对客户来说,“早到”永远比“迟到”更受欢迎。把容易变动的事项排除在外如果不是非做不可的事项,优先选择取消。当你感觉一项任务并非“紧急且重要”的事项时,它不是现在非做不可,最好把它暂时取消,不要让它占用当前的时间。这是有效分配时间和制定日程的重要一环,取消那些可有可无的任务,清洁自己的日程表,让它始终体现重要和紧急的事项。把可以分配的事项委托给其他人。这能够最大化节约我们自己的时间,高效工作的前提是团队通力合作,而委托则是合作的基础。有时候,你会发现某些任务是自己能够完成的,但你并不喜欢亲自处理,或者它会浪费你较多的时间,影响你做其它更重要的工作。这时你就要把任务委托给一个能力合适并乐于接手的人,这样你和他的时间就都会得到高效地利用。 无用品清单——让你的生活更自由整理我们的家庭,要从扔掉“无用品”开始。不久前,我的公司组织了一次调查培训活动,派了一些顾问去学员的家中,帮助他们寻找无用品。为了清理家庭杂物,我们的顾问来到陌生的人家中,和他们一起坐在地板上,检查他们的物品,问他们一些自己从来没想过的问题:“你还需要这个吗?我们把它扔掉可以吗?” “你上一次用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 “你喜欢这个东西吗?我们要不要扔掉它?”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学员经常在得到顾问的许可后才敢于、或者说才突然想起来原来这件东西可以扔掉了。他们花钱买了这些东西,拥有了它们,但现在却害怕丢掉那些已经失去价值的物品,这些东西也确实已经完全没有价值了。很显然,在人们心里,“拥有什么”本身才是价值,他们在意的并不是物品本身,而是自己的心理满足感。这个活动让他们知道,“扔掉什么”的过程更有价值。丢弃一些东西,你才能变得自由去年秋天,我接到一位老先生从波士顿打来的电话,他是当地一家企业的总裁,刚退休两个月,每天都在为如何教育自己的孙子发愁。听说了这个活动后,他详细了解了其中的内容,决定给孩子上一堂整理课。当那个调皮的男孩问他什么是整理时,他说:“丢掉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接着,孩子就跑到玩具箱旁边,挑出了一堆不玩的玩具。他告诉老先生,既然不需要了,他就想把它们送给那些没有玩具的小朋友。老先生陪着自己的孙子,拿着玩具走过整个社区,把它们分发给十几个小朋友。后来他又打电话对我说:“我真的要谢谢你,这很有意义,让孩子从小知道丢弃一些不需要的东西的重要性,我从中也受益非浅。”这个活动自开展以来极受欢迎,目前已遍及全美及中国的30个主要城市。有学员感慨地说“丢掉了几样东西以后,就突然感觉到了‘自由’。那是一种由内至外的放松,从身体到精神都仿佛卸下了某种重担。”有对夫妻说:“以前我们觉得家里到处都是用不着的东西,可总是不舍得清理,下不了这个决心,但当真的丢掉一些时,才感觉原来并不是需要在作怪,而是占有的心理主宰了头脑。”丢掉无用品,相当于重启思考。这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告诉我们自己有放手的能力,有让家庭空间扩容的能力——就好像房子忽然多出了几平米一样。后者是一位学员的内心感触,他评价这种感觉是“意外的惊喜”。用“无用品清单”整理空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整理自己的家庭,为家庭创造一个清洁的空间。我的学生时代有着非常多的“不美好”记忆,因为我过去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父母对我的评价是:“这个孩子是我们家里的垃圾制造器”。我的房间和宿舍到处都是脏衣服,破烂的杂志,漏气的篮球,还有四面散乱的纸屑。当我读大学后,情况稍有改变,但无用品依然相当之多,后来,我大学里的英语老师告诉我:“干净的空间非常重要,它能让你的心情也变得干净。”这不止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思想维度的问题。这时,我开始尝试整理,制定了人生中的第一张“无用品清单”。我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20多本不再看的书——送人两双运动鞋——已经穿不出门了一个小型录放音机——按钮彻底坏了一箱子写满字的纸张——全是数年前的练习题…………对着这张单子,我思来想去,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把它们丢掉后,却发现自己的感觉很好。我有了继续打扫房间的兴趣,并且还主动替宿舍的同学整理了他们的书桌。在舍友们目瞪口呆的表情中,我收获的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感。整理后的空间效果怎么样?我首先注意到的是,房间不再有异味,空间也增大了,好似找到了刚搬进来时的感觉。以前经常莫名其妙地产生的怒火与抱怨也一扫而光。随着“无用品清理”活动的推广,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虽然许多人的家里有不少的废物要搬来搬去,但是他们却不明白为什么家里这么多无用的东西,在家里放了这么久的时间。比如一位参与者在衣柜的角落翻出了一个小箱子,里面放的是自己5年前买的袜子,早就穿破了,却“藏”在了一个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占据着这个家的空间。对愿意把无用品留在家中的人来说,“拓展空间”是一件坏事吗?当然不是,是他们根本没有清单意识,也没有这方面的思考:“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家庭的空间井然有序?”人们忙于工作,几乎不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现在,借助这个活动,我们唤醒了一些人在整理空间时的清单意识,认识到了清除无用品的好处。拥有的越多,就越幸福吗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拥有越多的东西,好像就越不会感到悲伤和痛苦。比如我在活动中注意到,有些人在丢弃无用品时会出现典型的焦虑不安——虽然是短暂的情绪。如果是夫妻俩个,他们可能还会吵几句。还有些人看起来神情紧张、坐立不安。有人死死盯着我的手,因为我正搬起他整理出来的一个大箱子,和另一名顾问抬出去帮他扔掉。他们表现得胆战心惊,让我顿生怜悯之心:这些无用的东西竟然是他们的“精神依赖”。现在,人们太依赖自己拥有的物品的价值,却忽视了另一方面:过多的无用品恰恰在损耗我们的幸福感。就像我去朋友家做客,不请自来,朋友有时会在家门口很不好意思地说:“家里太乱了。”我就直白地说:“既然你自己都觉得乱,而且乱到了客人无法进门的程度,平时为何不清理一下呢?”我说的次数多了,朋友也慢慢养成了定期整理的习惯。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怎样丢弃无用品,不清楚怎么判断一件物品的价值,可以看着它,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为什么需要这个东西?” “如果不需要它了,那么我究竟想要什么?”拥有过多的物品会使我们很难清晰地思考。能冷静地回答这两个问题的人并不多,相反,更多的人喜欢先留下再说,他们想的是:“也许日后用得着呢?”没错,这是一种安全的反应,但正是这种思考动机,让我们的家庭变得越来越臃肿了,以至于需要更多的清单才能理清它们的属性。我在活动中也发现,对无用品恋恋不舍的这些人也很少思考和注意到什么才是对他真正重要的东西。你应该多考虑未来,而不是现在拥有的价值。有很多妻子特别在意丈夫已为家庭贡献了多少,比如存了多少钱(当然钱是不能扔掉的)、买了多少家具电器、买了几套房子等。这种现象在中国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浓厚的“攒财思维”让中国人不愿意清理家里的任何东西,更不用说让他扔掉。在中国人眼中,他的家中可能没有一件“无用品”。不过,当你从未来的角度思考今天的问题呢?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当下,甚至深陷于过去已毫无价值的事物。这就是我建议你们设立“无用品清单”的原因:去帮助你丢弃不再重要的东西,从而真正开始享受未来的生活。







阅读提示:聪明人都是清单控的作者是高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聪明人都是清单控下载地址

上一本:商道:强者的经营法则
下一本: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