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琴 日期:2014-08-18 16:23:09
这是一本让读者从中获得人生启迪、力量、慰藉的人生励志书。
真人图书馆是一个由国外流传到国内的新概念:一个人就是一本书,阅读真人书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尊重,消除固有的偏见与误解。
本书选取了作者在星辰海?真人图书馆内遇到的最具代表性的36个真人书故事。谈人生理想、谈爱情婚姻,谈工作、谈未来,也谈房子车子票子,还有旅途上的事……各种各样,你未曾经历想象不到,又切实就发生在身边的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故事。
多少人说要出发却还在原地,多少人爱着却最终分离。要在这世间安生立命,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挣扎一些痛楚,有人拼了命地坚持,有人流着泪地放弃,悲欢离合就是人生的样子。只有爱和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闪闪发光。
人生充满不确定,有千万种可能性。可前路太凶险,让我们结伴同行互相取暖。演员真人书>>>桂纶镁
表演就像谈恋爱,我无法预期我会遇见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会多爱他,未来无可限量。每个角色都能让我不断地探索自己,在有的角色中,我的一些黑暗部分甚至可以被理清,可以被释放,所以我有时把演戏看成是一个治愈的过程。心灵修行真人书>>>郝蕾
阿凡达里有句台词是ISEEYOU,说到这句话我哭了。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看见不是说我看见你的人,而是我看见了你的灵魂。音乐人真人书>>>小柯
我特害怕装,艺术是纯粹的,纯粹的艺术是由纯粹的人来完成的,我不相信一个一天到晚装的人能创作出很好的艺术,这是一个表里如一的方法,就是我不要给自己套上套子,艺术也不应该套套子。背包客真人书>>>肥肥鱼
觉得年轻就应该拔腿就跑,既然没有什么人生的方式是万无一失的,那就出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把身体里的不快乐给清洗掉,看能不能爱上这个本觉得挺可恨的世界。科学传播真人书>>>姬十三
我们是一群科学松鼠,要打开科学坚硬的外壳,剥出营养的果仁,送到公众面前。让科学像电影和音乐一样,流行起来。……在真人图书馆里找寻平行世界的交点
展现大小人物的爱与梦想,勇敢和无助
作者简介:
秦琴,
真人图书馆文化传播人,国内首家真人图书馆“星辰海”创始建设成员,现为跨界生活café联合创始人,《文艺生活周刊》N频道主编及时尚杂志撰稿人。这些年趁着青春的豪气万丈对自己用力过猛,将年少的梦想逐一实现:做义工,当记者,在图书馆里做策划,在咖啡馆和陌生人聊天……遇见很多有爱的人,听过许多传奇的故事,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偌大的世界里,活成一个丰富且有趣的人。
目录:
推荐序:这些故事,才是真正的人生
自序:趁年轻,去看不一样的人生
第一辑镜头之外的内心剖白
桂纶镁:表演就像谈恋爱
郝蕾: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阿朵:性感不是我唯一的标签
小柯:你说我容易吗?
徐童:让最具生命张力的底层游民在历史上留声
吴虹飞:为爱而写的故事,从没成为脍炙人口的歌谣
戚薇:即使迷茫和疯狂,也永远不要丢失方向
第二辑以梦为马,驰骋人生
张浅潜:一条倒淌的河流
土豆先生:从洗碗工到编剧马德林
肥肥鱼:流浪的豆瓣文艺青年
赵立新:戏剧的秘密就是交出自己推荐序:这些故事,才是真正的人生自序:趁年轻,去看不一样的人生第一辑 镜头之外的内心剖白桂纶镁:表演就像谈恋爱郝蕾: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阿朵:性感不是我唯一的标签小柯:你说我容易吗?徐童:让最具生命张力的底层游民在历史上留声吴虹飞:为爱而写的故事,从没成为脍炙人口的歌谣戚薇:即使迷茫和疯狂,也永远不要丢失方向第二辑 以梦为马,驰骋人生张浅潜:一条倒淌的河流土豆先生:从洗碗工到编剧马德林肥肥鱼:流浪的豆瓣文艺青年赵立新:戏剧的秘密就是交出自己H和晴晴:和孤独症女儿一起重建心世界第三辑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曾恺玹:我的过去都是在等待未来的你L先生:花心先生之“从良”记Z先生:若有来生,给你一份完整的爱姑娘A、B、C:不靠谱的寻爱故事果儿:爱你把我变成你晓晓:爱情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赵太婆:大时代,小情事第四辑 心有愿景,无论何方姬十三:我和果壳,其实是一个还看得过去的网恋故事小兽:北漂之北京小兽纪慈恩:记住生命中的慈悲与恩情安东与李旸:人生的选择就是不去选择马森:遗体捐献之超级店小二乞丐先生:流浪汉眼中的世界第五辑 隐藏多少秘密,巧妙度一生冬妮:为爱患上臆想症薇薇:想念等于让你滚蛋小弟:夜总会里走出来的人生小米:爱无能患者阴天:一个女同性恋的禁忌之爱第六辑 听说这些人那些事初恋旧时爱情四川男孩:记住和忘却光暧昧症候群后记:惟愿无事常相见番外:图书馆婚礼,有书的地方有故事丰富世界观的人是通过观世界而来,而读书,行路,是陪伴我们一生永不止息的事。看看秦琴笔下这些其实你不曾真正了解的人与事,就会知道这世界有太多的奇妙与美丽,我们来一趟不容易,别错过放在我们眼前的,书与路。
——阿朵著名歌手,演员
这些故事,字字有情,这些人生,心心相印。
——杨智深香港编剧,代表作《长恨歌》、《家春秋》
这些故事,才是真正的人生。这一生我们都是别人的风景,只不过我们皆身在其中。
——马德林作家、编剧,代表作《岁月无声》
秦琴最大的优势是她年轻,她的访问里有的是年轻人第一次面对社会的敏感、小心翼翼地接触、还没来得及因为受伤而收缩的开放。生命里新鲜的滋味,什么都是新鲜的,爱,信任,努力,艺术。
——绿妖媒体人、作家,著有《北京小兽》丰富世界观的人是通过观世界而来,而读书,行路,是陪伴我们一生永不止息的事。看看秦琴笔下这些其实你不曾真正了解的人与事,就会知道这世界有太多的奇妙与美丽,我们来一趟不容易,别错过放在我们眼前的,书与路。——阿朵 著名歌手,演员这些故事,字字有情,这些人生,心心相印。——杨智深 香港编剧,代表作《长恨歌》、《家春秋》这些故事,才是真正的人生。这一生我们都是别人的风景,只不过我们皆身在其中。——马德林 作家、编剧,代表作《岁月无声》秦琴最大的优势是她年轻,她的访问里有的是年轻人第一次面对社会的敏感、小心翼翼地接触、还没来得及因为受伤而收缩的开放。生命里新鲜的滋味,什么都是新鲜的,爱,信任,努力,艺术。——绿妖 媒体人、作家,著有《北京小兽》书中收录了桂纶镁、郝蕾、阿朵、小柯、吴虹飞、徐童、曾恺玹、戚薇、肥肥鱼、夜总会小弟、器官捐赠者、孤独症女儿、女同性恋、孤儿院义工等人的故事,展现大小人物的爱与梦想,勇敢和无助。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人生就是一场有故事的旅行,因相似而相遇。马德林自从答应给秦琴的新书写推荐以来,我经常从噩梦中惊醒,时常坐在电脑前发呆,对于一个编剧来说,要为她这本记录真人真事的书写序,着实让我惶恐不安,因为我的编剧世界,少有真实。 和秦琴相识颇有曲折,《文艺生活周刊》要为我做个专访,周刊派出采访的记者便是秦琴,起初我们在网上交流甚好,我一直坚持在网上采访你问我答就得了,但她却坚持怎么也要面采一次,说这样会更加公允真实,最后我也只好答应,跟她约了见面采访的时间。 几天后见面,我却搞混了日期,忘记了和她的约定,把时间约出去办了别的事儿,害的秦琴白白浪费一天时间等我,而我还误认为是她搞错了时间,她解释的过程中我说了很多不客气的话,诸如我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不想再接受采访了等等,现在试想,她在电脑前看到那些冰冷的文字是什么样的心情。 后来我也明白为什么她坚持要面聊,因为面对文字,哪怕是同一个问题,问答双方仍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理解;而面对面地交流,可以求助于文字之外的如表情、声音等方式,使问答双方更有效地收发讯息。此外,面对面交流她也能更好地发挥深入人心地挖掘到背后故事的能力。 带着对她作为一个记者却没有时间观念的误解我以为此事就过去了,如果真的过去这一生我将都为一个男人的小气和刚愎自用而羞愧。幸好不计前嫌的秦小姐不仅不厌其烦地跟我解释道歉,还又一次约我采访,我深深被她的职业素养和女孩不多有的广阔胸襟而折服,我们又再一次约定了采访时间。 冬日的一个午后,秦琴倒了几趟车来到我郊区的家,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看到她的那一刻,我脑海里瞬间闪现一个字:圆。 圆没有什么不好,只是磨去棱角行得更快更远的一种姿态。 秦琴的的圆是浑然天成的,这样的女孩让人感觉舒服,亲和,她毫无心机的笑瞬间会感染周围的空气,让人沐浴在一种安全的氛围中,后来我说她长的像我妹妹,真的确实像。 后来她就成了我的妹妹。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再次看了根据黄易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寻秦记》,里面有个琴清姑娘,我总听成秦琴,一度恍惚。 后来有一次我们一起在丽江玩,在这样一个处处消费艳遇的城市,我们坐在古色古香的小院里没谈风月,而谈人生。她兴致勃勃地跟我讲起了她的这本书,那是我第一次听她说起她对人、对人的过往的热情,她说要把我的故事放进去,还跟我讲这本书里其他人的故事,讲自闭症孩子的妈妈,讲地铁里的乞丐,讲那个疯狂跳舞的小男孩………她娓娓道来,听得我嘘唏不已。在那个浮躁的夜晚,我暗自落泪,为她所讲的那些人的故事而深深感动,我想我能有只言片语留在她的这本书里,是莫大的荣幸。 这本书里的人和事儿仿佛一个大千世界…… 秦琴在自序里写到那个隆冬的夜晚,在地铁口看到穿着单薄,走路歪歪斜斜的醉酒女孩,那是人生的过往,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经历,这一生我们都是别人的风景,只不过我们皆身在其中。 马德林:作家、编剧、职业经纪人,曾参演多部影视剧作品,与周杰伦、林志玲合作过,现为自由编剧,代表作《岁月无声》。新作《@妇产科》,已由湖南卫视在上海开拍,并于9月份开播,该剧是周播剧,边拍边播形式,主演有朱丹,何晟铭等。 【H和晴晴:和孤独症女儿一起重建心世界】 对抗孤独症真人书: H曾是外企高级白领,在大都市里过着和大多数人相似的生活,职位稳步上升,事业家庭两不误,嫁人生子。结合自己和老公的优良基因,将来孩子一定会奔着小神童的方向发展,日子顺当地往前,差不多了就可以考虑移个民,在大家艳羡的目光中奔向更好的生活,嗯,打个响指,完美,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中。直到女儿被确诊为“孤独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闭症”,世界开始改变。H像上了战场一样,用尽全力,和女儿斗争,曾经的她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人生对自己而言会甚似一场灾难,她所期待的人生蓝图全都落了空。 灾难始于H三岁的女儿晴晴进幼儿园的那天,园长对她说,这孩子可能是孤独症患者,她不听指令和管教,举止奇怪,让干嘛偏不干嘛,大家都上着课呢她突然去把电视机打开。H心高,不以为然,心想这是国内教育意识的问题,凭什么我家孩子一定要听指令啊,服从是唯一的标准吗?但她回家后还是上网查了关于孤独症的资料,在此之前,她甚至都没有听过这个词汇。 “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情感感知困难,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学习困难形成对比。” “无情冷漠无依恋,智商低,甚至会精神分裂。” H没有被网络上这些骇人听闻的说法吓住,她觉得怎么可能,无情?冷漠?智商低?我家宝贝才三岁,已经见她聪慧的苗头,这些情况根本没有,她才五个月就开始张嘴咿呀喊妈妈了,以后肯定是人中龙凤的料啦。 不过,忙过一阵子后她突然又想起园长说的这事,决定还是带孩子去做了一个排除性检查,可是结果出来与她本抱着排除心态去医院的结局恰好相反,这次检查竟然给晴晴确诊了。对,就是“孤独症患者”。这五个字像一枚炸弹,瞬间让她的世界坍塌,眼前一黑,双腿发软,而这五个字,更像一个醒目的标签,死死地粘在晴晴的脑门上,H躲闪不及,一抬头就能看见。医生告诉难以置信的H,她所认为的才华,很小就认很多字,对感兴趣的东西特别有天分,记忆力特别好,这些都是孤独症病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孤岛天才”,哪怕他们在一些领域的天分是异于常人的,但也是不可转化为效益的,等于没有,甚至等于病态。哦,原来,因为她的这个标签,她所有的优点都将被归为病态的一种。这种病,至今病因不明,但可以判定的是,它是一种终身残障,孩子一般在二三岁确诊,刚开始很难看出不同,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表现越明显,越能看出她和其他孩子的不一样。 慢慢地,晴晴生活中的表现开始让H意识到了这种病症的艰难和痛苦,战争开始了。她站到了射击场上,屏气提神,瞄准靶心,她所有意识都集中于一点,那就是要让她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 如何才能一样? 这个问题像种子一样落到她心上,从裂缝中攀援而出,生长,枝繁叶茂缠住她的每一根神经,她生活的所有重心都开始和孤独症相关,去听相关讲座,咨询相关医生,查国内外资料,深入孤独症家长圈子多方打听……很长一段时间内,她拼命地想要找到一缕漏进坍塌世界的光芒,她甚至想,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种良药,吃下去,晴晴就能好起来,哪怕倾家荡产,她也要找到这味药,而她所期望的好,不再是神童和人中龙凤,她只希望晴晴和隔壁邻居,和单位同事,和远房亲戚们的孩子一样。 当人心气高的时候,平常生活里的幸福和快乐是看不到的,眼光在远方,不在当下,而当生活中出现警告牌,让你知道普通生活也成奢望时,才会懂得以前最普通不过的生活也是种幸福。我们的周围,大多数人都在拼命奋斗,成为一个不普通的人或者是成功的人,但是H自从发现了晴晴的这个病,她绝望地意识到他们一家好像无论付出多少努力也无法成为过去最瞧不起的那类普通人。 H给晴晴报了很多康复治疗班,买了很多药。听人说小孩冲斜坡特别有好处,每天七八点下班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带晴晴去滑雪场滑雪,她想把晴晴纳入正常的轨道中。H把属于儿童的乐趣游戏都当成规范强加给晴晴,而晴晴也以相应的折磨回报她,最早她还能叫爸爸妈妈,不亲近人而已。可在H开启作战模式之后,晴晴的情况越来越糟,各种医学界判断孤独症的表现在她身上体现出来,暴躁,自残,行为奇怪,最严重的时期是有两年晴晴陷入了完全的沉默之中,不发一语,不开口不交流,待在家里没有一丝她的气息,要是外人来家里,很难想象这家有个6岁的女儿。 H绝望到极致,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人生了。恨晴晴,她毁了自己的生活;恨老公,他给自己带来这样一个孩子;恨母亲,她不能对我的人生负责,恨全世界……悲伤的时候,会容易觉得整个世界都与自己为敌的,H那时就觉得所有人都抛弃了自己,就像全世界都抛弃了晴晴。所以晴晴和自己内心上反而好像因为孤立而贴近,只有自己和晴晴站在一起,可也就是因为和晴晴站在一起,她才遭到了所有人的抛弃。 因为晴晴的举止和语言怪异,她走在大街上经常遭人白眼。晴晴有时吐口水惹到旁边人或者吃饭时将纸巾丢到邻桌的盘子里,解释半天得不到谅解是常有的事;在公共场合因为晴晴与他人起冲突打成一团。那是多年前,国内还鲜有对孤独症群体的了解,就算她解释,可是得到的回馈大多是“这样的疯子,干吗还带出来吓人啊?”“这是神经病,应该关起来啊。”H前所未有地接收到这个世界对她释放出来的恶意和冷漠。 生活不过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从天黑拖到天黑,她以为永远没有尽头,却不想最后还是晴晴拯救了自己。 晴晴上二年级的一天,突然在教室倒地不起,H赶到的时候,看到她目光涣散,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地躺在地上。那一次,她以为晴晴要死了。在孤独症患者群体中,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伴有癫痫,晴晴不幸赶上了,那天在医院,她和晴晴一起经历了抢救的过程,一起面对了生死的惊恐。 女儿的这一病,像上天给H伸去的一只手,她开始意识到女儿在生理上经受着多么深重的痛苦,可是因为她缺乏正常表达的出口,她所有的痛苦都只能在自己小小的身体里憋着,无限累积膨大,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这样的方式爆炸给旁人看。只有真正经历了死亡的恐惧,才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H开始审视自己为了把晴晴纳入世俗人觉得正常的轨道而做的一切,这么多年,从不把她看作一个有思想的人,只是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东西一股脑灌输给她。她停了下来,重新问自己,难道和别人一样她就幸福了吗?我就幸福了吗?让她和别人一样比让她幸福更重要吗?费了这么大的劲儿就是为了让她成为我这样的人?可是我有比她幸福,比她自由,比她有意义吗?她终于愿意接受,让晴晴成为真正的她自己,以她自己的力量找到在社会上存在的合适方式。甚至,在放开手让女儿去做自己的道路上,她也找到了自己,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思考女儿之前她从未想过这些问题,“我只是按照一个大家公认的方式在生活,因为对她思考,我才去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什么才是我认为有意义的,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些,不才该是我们这一生去追寻的意义吗?” 一切好像都那么与众不同起来。 H辞了职,全职在家陪孩子,她不再给晴晴布置作业,不再带她做各种魔鬼康复训练,她去发现晴晴的兴趣和喜好,给她一个画板一盒彩笔,让她在课堂上画画,不再无休止地拉着她往大家所期望的轨道上跑。 走了这么久再回到原点去想想最开始的开始,自己想要什么,她终于决定给女儿自由,让她自己去寻找生活里的所有乐趣吧。她也不再要求女儿和所有孩子一样,就像在这个世界上,有猫,也有狗,如果我们是狗,那晴晴或者这个世界上其他孤独症患者们就是猫,猫有猫的世界,狗有狗的乐趣,他们彼此不一样,不是哪一方有缺陷,而是他们有各自的特质,难道就因为狗是多数,猫是少数,所以就判定猫是病态并且逼迫猫像狗一样吗?应该让他们成为自己啊,你是谁就去成为谁!H甚至把家里的几面大墙都做成女儿的画板,让她随意发挥,天马行空。 从此,每天,她带着女儿去看画展,看话剧,听音乐会,去户外旅行,摄影,去认识各色有趣的新朋友,当H放松下来去拥抱生活,很多东西竟超乎她想象,原来在追求成为成功人士时所忽略的普通生活中细节和琐碎的美重新闪闪发光。就是这样之后,晴晴的状态反而好起来,以前她知道女儿爱画画,但当时她所有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训练她,而忽略了她本身的需求。现在她只想让女儿快乐之后,女儿画在各种破纸上的画甚至受到了清华美院教授的肯定,对她说,你女儿是天才。还让她惊奇的是晴晴的音乐才华,她喜欢弹钢琴,几乎所有曲子她只听一遍不看谱就弹的出来,但音乐老师不愿意教晴晴,就把各种乐理知识教给H,让她去教晴晴。H一直担心晴晴理解不了这些东西在琴键上的呈现,可出乎她意料的是,她一说,晴晴就明白了,好像她前世就懂一般,才华非凡。 因为接受和感激,H自己的状态也好起来,以前带女儿出门受到嘲讽和攻击她会非常愤怒,觉得人心真黑暗,现在她变得开放包容,不怪他们,每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带有偏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有了这种心态之后,她慢慢地发现,她再遇到的都是友好,理解,和善意,甚至因为女儿认识了一大帮有趣的人。女儿帮她找到了自己,让她去懂得了宽容,尊严,自由,和爱,她被摧毁的世界,又重建得更加坚实壮阔,可以雄壮立于世。她享受着女儿带给自己的一点一滴的惊喜,比如晴晴睡前突然对她说一句,搂着我,抱紧我点,她就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霓虹灯都在她头顶上亮起来了;还比如晴晴经常性地冒一些哲理性感悟“为什么时间往前走叫以后,时间往后走叫以前”也会让她非常惊叹……当然,女儿身上依旧有“孤独症”的标签,依旧和其他的孩子那么不同,依旧可能在公开场合突然尖叫,撞墙,但她所能做的,就是用女儿所能理解的词语和腔调跟她说话,在她暴躁尖叫的时候说:“宝贝,妈妈需要你抱一下,你抱我一下好不好啊?”而当女儿提出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时,H都温柔耐心地用晴晴能够听懂的语言给她编个美好的小故事。 有一天,H读到一句诗,是一个诗人临终前写下的,他说,我穷尽自己一生的努力,只不过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过最普通的生活。她笑,特别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