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诤 日期:2014-08-18 16:57:01
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博弈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让博弈这门抽象的科学变得更为通俗实用,同时结合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出博弈的精髓,帮助那些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轻松掌握博弈的技巧,从而走出现实的困境,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作者简介:
文诤,本名赵以国,曾任安徽农村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大型企业高管、上市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上市永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对投资理财有独到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颠覆:进入社会,换一套思维来活
第1堂课鹰鸽博弈:偃旗息鼓的智慧
第2堂课智猪博弈:既做聪明人,又出傻力气
第3堂课斗鸡博弈: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4堂课猎鹿博弈:人心齐,泰山移
第5堂课蜈蚣博弈:运用逆推法取得成功
第6堂课枪手博弈:后发制人的策略
第二章警醒:别人跌倒的地方,需要格外小心
第7堂课囚徒困境:沉默者出局
第8堂课人质困境:壮士如何断腕?
第9堂课警匪博弈:用随机策略达到最佳效果
第10堂课强盗分赃:人生的倒推理论
第11堂课酒吧博弈:神奇的60%客满率
第12堂课脏脸博弈:用共同认知理论看清自己
第三章平衡:共生共赢的智慧第一章颠覆:进入社会,换一套思维来活
第1堂课鹰鸽博弈:偃旗息鼓的智慧
第2堂课智猪博弈:既做聪明人,又出傻力气
第3堂课斗鸡博弈: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4堂课猎鹿博弈:人心齐,泰山移
第5堂课蜈蚣博弈:运用逆推法取得成功
第6堂课枪手博弈:后发制人的策略
第二章警醒:别人跌倒的地方,需要格外小心
第7堂课囚徒困境:沉默者出局
第8堂课人质困境:壮士如何断腕?
第9堂课警匪博弈:用随机策略达到最佳效果
第10堂课强盗分赃:人生的倒推理论
第11堂课酒吧博弈:神奇的60%客满率
第12堂课脏脸博弈:用共同认知理论看清自己
第三章平衡:共生共赢的智慧
第13堂课纳什均衡:利益天平下的博弈
第14堂课协和谬误:不要让自己一错再错
第15堂课零和博弈:输赢的概率
第16堂课多人博弈:集体行动的智慧
第17堂课双赢博弈:谁说博弈一定要有输家?
第18堂课竞合博弈:竞争与合作
第19堂课正和博弈: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第四章修身:闯江湖,必须要有深厚的“内功”
第20堂课口才博弈: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上
第21堂课形象博弈:好形象是闯江湖的资本
第22堂课情绪博弈:控制情绪
第23堂课信息博弈:掌握的情报越多,胜算越大
第24堂课知识博弈:“充电”的重要性
第25堂课时间博弈:学会时间管理
第五章攻心:混社会,玩的就是心计
第26堂课分槽喂马:富有智慧的用人之道
第27堂课路径依赖:可进可退的博弈策略
第28堂课哈定悲剧:当个人理性遭遇集体理性
第29堂课混合策略:用心理博弈术来迷惑对手
第30堂课最后通牒:讨价还价的艺术
第31堂课阳光攻略:爱是一切的动力
第六章品牌:打造属于自己的金漆招牌
第32堂课品牌博弈:将自己打造成品牌
第33堂课炒作博弈:酒香也怕巷子深
第34堂课策略博弈:亮出自己手中的王牌
第35堂课细节博弈:细节决定成败
第36堂课信誉博弈:诚信是块金子招牌
第37堂课人缘博弈:建立自己的人脉圈
第七章事业:让事业起飞,其实是个“技术活”
第38堂课支点博弈:找到撬动工作的支点
第39堂课速度博弈:快鱼吃慢鱼
第40堂课责任博弈:敢于担当,让自己成为顶梁柱
第41堂课重复博弈:潜伏中的理性较量
第42堂课毅力博弈:人生的马拉松,靠的是耐力
第43堂课思维博弈:掌握策略性思维
第八章人生:站在生命的高度,下一盘大棋
第44堂课野心博弈:心想才能事成
第45堂课信念博弈:男儿心事当拿云
第46堂课归零博弈: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第47堂课选择博弈:向左转向右转的智慧
第48堂课进退博弈:随心所欲不逾矩
第49堂课方圆博弈:方与圆的智慧
智猪博弈:既做聪明人,又出傻力气 作为一门科学,博弈研究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它也是一种斗智斗勇的竞争智慧。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如何运用博弈的智慧来开启自己的成功之路,是一件值得反复学习和思考的事情。 智猪博弈是博弈论中最为经典的内容之一,它的内容如下: 猪圈里有一头小猪和一头大猪,猪圈的一侧有个踏板,每踩一下,另一侧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饲料。如果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会有机会抢先吃到食物。当小猪去踩踏板时,大猪就会抢先跑到食槽,将食物全部吃光;如果大猪去踩踏板,小猪会抢先跑到食槽前吃食,但大猪仍然有机会获得一些残羹。如果两只猪同样具有智慧,那么,小猪会选择等待,而大猪则会奔波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对于小猪来说,选择等待是最佳的策略,如果它去踩踏板,那么就会什么都得不到。作为大猪,为了获得食物,它必须去踩踏板,虽然小猪会坐享其成,但是大猪依然会获得一些残羹冷炙。 智猪博弈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职场中,既有守株待兔的“小猪”,也有吃力不讨好的“大猪”。年轻人刚踏入社会,如果不懂得智猪博弈的道理,就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扮演起“大猪”的角色。 焦晨是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他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电话,向老同学大吐苦水:“我真是要累死了,部门所有的工作都让我一个人干,简直成了干活机器了!” 焦晨所在的运营部属于公司的核心部门,每天从早忙到晚,很难有机会停下来喘口气。最让人崩溃的是,如此重要的部门,公司只配了3个人:部门主管、主管助理以及普通员工。焦晨处在主管助理的位置,不上不下,正好被卡在中间。主管每天的任务就是发号施令,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来这么一句:“焦晨,把这件事给我办一办!”焦晨接到活后,虽然也想把任务分配给普通员工小米来做,但是小米的学历低,能力有限,终究不太放心,而且他还是主管的亲戚,不能太颐指气使。 久而久之,公司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找运营部办事,就找焦晨一个人。有一次,小米把一叠发票搁在焦晨面前:“焦助理,你帮去去财务报一下吧。”焦晨被噎得说不出话,过了好一阵,才说:“你自己怎么不去?”小米回答道:“我跟财务不熟,你去好一点。”尽管心里愤怒无比,碍于同事情面,焦晨还是去了。到了年底,由于运营部业绩出色,公司奖励了4万元,部门主管自己拿了两万,焦晨和小米各得一万。焦晨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自己奔波了一整年,得到的奖金竟然和不劳而获的小米一个级别。焦晨转念想想,如果自己也不做事了,那么来年可能连这一万元也得不着了,甚至会有被炒鱿鱼的危险,想来想去,只好继续干着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像焦晨这样的“大猪”比比皆是。在一些人浮于事的公司里,一件任务往往会安排很多人来一起做,结果就出现了“智猪博弈”的现象。虽然“大猪”知道“小猪”一直过着不劳而获的日子,但是迫于丢掉饭碗的压力,只能主动去完成任务,于是“小猪”们乐得逍遥自在,任务完成后,奖金工资一点都不少拿。 一般来说,任何一家企业都存在着两拨势力。一拨是业务骨干人员,他们是一些干实事的职业经理人以及崇尚用业绩说话的员工,也就是“大猪”;另一拨则是守株待兔、坐享其成的“小猪”,“小猪”的业务能力虽然较弱,但是他们懂得迎合企业老板的喜好。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里就会出现“小猪吃着大猪跑”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源在于管理机制方面的缺失,在“智猪博弈”的游戏规则中,说到底是踏板和觅食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大环境下,它们都会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于是乎,“大猪”累得跑细了腿,“小猪”则坐享其成。 传统的“人治”文化,对“智猪博弈”现象也有煽风点火的作用。那些懂得做人的员工,不做事也能获得利益;而那些专注做事的员工,就算累死也难以有出头之日。很多“小猪”以逸待劳,等到“大猪”跑累了的时候,惺惺作态地做做样子,让领导注意自己,以期获得赏识或捞个一官半职。 随着公司体制的完善,这种人浮于事的作风也渐渐得到抑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施行绩效制,如果员工的活没有干好,那么即使是天天拍马屁也没有用。 在这种形势下,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应当努力工作,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获得较高的薪水和晋升空间。当然,也不能像老黄牛一样埋头傻干,要结合智猪博弈的智慧,既做聪明人又出傻力气。 第一章颠覆:进入社会,换一套思维来活 有人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如果没有主心骨,就会被染得面目全非;还有人说社会是一座不发文凭的学校,却永远都有东西值得去学。不管是染缸还是学校,年轻人进入社会,就告别了无忧无虑的象牙塔,就要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这时如果还抱着很傻很天真的学生思维,就会死得很难看,因此,年轻人必须要掌握博弈术,换一套思维来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1堂课鹰鸽博弈:偃旗息鼓的智慧 鹰鸽博弈又称为胆小鬼博弈,是博弈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老鹰是众所周知的猛禽,搏斗起来凶狠霸道,除非自己身负重伤,否则决不退却半步;鸽子则恰恰相反,它从来不伤害对手,经常委曲求全,这个特点让它为自己获得了“和平鸽”的美誉。 当老鹰跟鸽子进行搏斗的时候,鸽子会迅速地逃跑;如果两只老鹰搏斗,那么必须要打到有一方重伤或死亡才罢休。把这种模式扩展到人类社会,人们在进行博弈竞争的时候,要么选择“鹰策略”,要么选择“鸽策略”,最好的结果就是当对手选择鸽策略的时候,自己选择鹰策略,最坏的结果则是竞争的双方都选择鹰策略。 鹰鸽博弈的演进策略共有三种:第一种是老鹰的世界,又称为霍布斯原始丛林;第二种是鸽子的天堂,即各种乌托邦;最后一种是老鹰和鸽子共生共存的策略。在社会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群鸽子正聚在一起吃苞谷,这时候来了一只老鹰,由于鸽子不敢和老鹰抢食,所以这只老鹰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其他的老鹰看到有利可图,于是也纷纷加入进来,当老鹰增加到一定的数量时,它们之间就会因为抢食而产生争斗。当付出的代价大于得到的利益时,鹰的数量就不会再增加,从而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 有了利益的驱动,国家之间就有可能出现战争,但如果两个国家实力相当,那么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在春秋战国时期,当一个国家的实力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就会成为霸主,局面就会变得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之间的实力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从而出现新一轮的争斗,直到下一个平衡出现。 春秋时期,楚庄王任命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名字叫孙叔敖。孙叔敖在青年时随父亲来到埕都,正好赶上令尹作乱,父亲被杀死,孙叔敖只好回到家乡隐居。 在大臣虞邱子的推荐下,楚庄王派人驾着自己的“私家车”去请孙叔敖。在经过一番促膝长谈后,楚庄王认为孙叔敖很有见识,于是拜他为令尹。 在孙叔敖的治理下,楚国越发强大,和中原各国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由于楚国人习惯乘坐矮车,因此民间的牛车底座都设置得比较低,不适合做战车。楚庄王为了方便打仗,准备下命令将全国牛车的底座太高,孙叔敖建议道:“命令下的太多,民众会不知所从。大王如果想升高底座,只需让各个地方的城镇把街巷两头的门限升高,那些乘车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他们不会为了过门槛而频繁下车,自然就会提高车子的底座。” 楚庄王听从了孙叔敖的建议,由官府统一改造高车乘用,并且提高了大小城镇的门槛,只有高车能通过,矮车则会被卡在那里。三个月后,全国的牛车底座都自发地调高了。 在这个案例中,孙叔敖的策略就闪烁着鹰鸽博弈的智慧。作为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能一味地做“和平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表现出强悍的外在作风,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通过鹰鸽博弈,我们可以知道,在非自愿的团体中,选择做老鹰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但是在那些自愿结合的团体中,选择做鸽派更为明智。 刘宁是一位外贸公司的白领,他和十几位同事在一间10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里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这种平静的日子有一天被打破了,刘宁在整齐划一的办公桌的隔板上,自作主张地添加了一块纸板,比左邻右舍高出了近20厘米。为了不引起同事注意,刘宁选择了一个晚上来实施这一行动,并且请油漆匠把纸板刷成了和隔板一样的颜色,以求蒙混过关。 到了第二天早上,同事们发现了刘宁做的手脚,他们一致表示抗议,理由是这块20厘米高的纸板破坏了办公室的整体氛围。几乎每一个同事都感到自己的利益受了伤害,其中有一位同事更是勃然大怒,要动手强行将纸板拆除。面对这种情况,刘宁显示出了“鹰派作风”,表示寸步不让,并且叫嚣道:“谁要来蛮的?我奉陪到底!”面对刘宁的强势态度,同事们都软了下来,个个敢怒不敢言。 刘宁自以为得计,觉得占了很大的便宜,有一次,公司主管来他们办公室视察,发现了这个情况,在问清原委后,对刘宁说:“年轻人不要太标新立异,这样下去是会吃大亏的!”刘宁心里不忿,忍不住回嘴道:“不就是一块纸板么?我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听了刘宁的话,主管很生气,转身就走了,一个月后,刘宁被公司扫地出门。 刘宁之所以被公司除名,是因为他错误地运用了鹰鸽博弈。在面对同一阵营的同事时,他本应采取“鸽子策略”,而他却鲁莽地采用了“老鹰策略”,最后让自己自食恶果。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博弈的最大好处是能保持稳定,而那些破坏稳定的人,很容易被当作“出头鸟”干掉,年轻人必须要引以为戒。 第2堂课智猪博弈:既做聪明人,又出傻力气 作为一门科学,博弈研究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它也是一种斗智斗勇的竞争智慧。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如何运用博弈的智慧来开启自己的成功之路,是一件值得反复学习和思考的事情。 智猪博弈是博弈论中最为经典的内容之一,它的内容如下: 猪圈里有一头小猪和一头大猪,猪圈的一侧有个踏板,每踩一下,另一侧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饲料。如果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会有机会抢先吃到食物。当小猪去踩踏板时,大猪就会抢先跑到食槽,将食物全部吃光;如果大猪去踩踏板,小猪会抢先跑到食槽前吃食,但大猪仍然有机会获得一些残羹。如果两只猪同样具有智慧,那么,小猪会选择等待,而大猪则会奔波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对于小猪来说,选择等待是最佳的策略,如果它去踩踏板,那么就会什么都得不到。作为大猪,为了获得食物,它必须去踩踏板,虽然小猪会坐享其成,但是大猪依然会获得一些残羹冷炙。 智猪博弈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职场中,既有守株待兔的“小猪”,也有吃力不讨好的“大猪”。年轻人刚踏入社会,如果不懂得智猪博弈的道理,就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扮演起“大猪”的角色。 焦晨是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他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电话,向老同学大吐苦水:“我真是要累死了,部门所有的工作都让我一个人干,简直成了干活机器了!” 焦晨所在的运营部属于公司的核心部门,每天从早忙到晚,很难有机会停下来喘口气。最让人崩溃的是,如此重要的部门,公司只配了3个人:部门主管、主管助理以及普通员工。焦晨处在主管助理的位置,不上不下,正好被卡在中间。主管每天的任务就是发号施令,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来这么一句:“焦晨,把这件事给我办一办!”焦晨接到活后,虽然也想把任务分配给普通员工小米来做,但是小米的学历低,能力有限,终究不太放心,而且他还是主管的亲戚,不能太颐指气使。 久而久之,公司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找运营部办事,就找焦晨一个人。有一次,小米把一叠发票搁在焦晨面前:“焦助理,你帮去去财务报一下吧。”焦晨被噎得说不出话,过了好一阵,才说:“你自己怎么不去?”小米回答道:“我跟财务不熟,你去好一点。”尽管心里愤怒无比,碍于同事情面,焦晨还是去了。到了年底,由于运营部业绩出色,公司奖励了4万元,部门主管自己拿了两万,焦晨和小米各得一万。焦晨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自己奔波了一整年,得到的奖金竟然和不劳而获的小米一个级别。焦晨转念想想,如果自己也不做事了,那么来年可能连这一万元也得不着了,甚至会有被炒鱿鱼的危险,想来想去,只好继续干着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像焦晨这样的“大猪”比比皆是。在一些人浮于事的公司里,一件任务往往会安排很多人来一起做,结果就出现了“智猪博弈”的现象。虽然“大猪”知道“小猪”一直过着不劳而获的日子,但是迫于丢掉饭碗的压力,只能主动去完成任务,于是“小猪”们乐得逍遥自在,任务完成后,奖金工资一点都不少拿。 一般来说,任何一家企业都存在着两拨势力。一拨是业务骨干人员,他们是一些干实事的职业经理人以及崇尚用业绩说话的员工,也就是“大猪”;另一拨则是守株待兔、坐享其成的“小猪”,“小猪”的业务能力虽然较弱,但是他们懂得迎合企业老板的喜好。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里就会出现“小猪吃着大猪跑”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源在于管理机制方面的缺失,在“智猪博弈”的游戏规则中,说到底是踏板和觅食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大环境下,它们都会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于是乎,“大猪”累得跑细了腿,“小猪”则坐享其成。 传统的“人治”文化,对“智猪博弈”现象也有煽风点火的作用。那些懂得做人的员工,不做事也能获得利益;而那些专注做事的员工,就算累死也难以有出头之日。很多“小猪”以逸待劳,等到“大猪”跑累了的时候,惺惺作态地做做样子,让领导注意自己,以期获得赏识或捞个一官半职。 随着公司体制的完善,这种人浮于事的作风也渐渐得到抑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施行绩效制,如果员工的活没有干好,那么即使是天天拍马屁也没有用。 在这种形势下,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应当努力工作,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获得较高的薪水和晋升空间。当然,也不能像老黄牛一样埋头傻干,要结合智猪博弈的智慧,既做聪明人又出傻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