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杰 日期:2014-08-18 17:00:09
段杰编著的这本《低调做人》立足于现实,具备生存学和成功学的双重指导意义,提供给那些正逐渐步入社会竞争环境中的年轻人。一般的书都着力塑造年轻人阳刚果敢、善于表现自己的一面,认为年轻人就要敢于挑战、对抗困难,《低调做人》则反其道而行之,着重培养年轻人的理性和隐忍,而这也更加切合社会竞争和生存的现实情况,符合年轻人寻求发展的需要。
目录:
PART 1 高调露破绽,低调藏智慧——求存与自保的隐晦之道 1.“潜水”是洞悉他人的最好方法 2.不要轻易亮出底牌 3.谨言慎行才能明哲保身 4.追逐名利还是淡泊PART1高调露破绽,低调藏智慧——求存与自保的隐晦之道1.“潜水”是洞悉他人的最好方法2.不要轻易亮出底牌3.谨言慎行才能明哲保身4.追逐名利还是淡泊名利5.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先矮人一头6.杨修真的聪明吗?7.为五斗米折腰的生存之道8.以小人的法术还治小人之身9.巧妙露丑可以博得上司的信任10.本色为人,缺陷也会被容忍11.自损声名,快速解除他人疑心12.完名美节,不宜独任13.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14.攀比伤自身,只选合适的事做PART2无所为才能无所不为——阴阳相生的辩证处晦法1.以柔克刚,四两也能拨千斤2.糊涂难得,揣着明白装糊涂更难得3.解除敌意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示好4.想摔倒对手就要先将他抬高5.偶尔做回小人也是保身之道6.镇静持重是处晦的必要手段7.用无形的谋略缔造有形的功绩8.不想处于弱势,必须学会示弱9.推功揽过也能得功而无过10.枪打出头鸟,行事要低调11.出众未必比平庸更安全12.凡事当顺势而为,逆势则不利13.不失气节便不是最贫贱者PART3上台下台都自在,主角配角都能演——安逸生活的养晦哲学1.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藏好自己的棱角,收敛自己的锋芒3.不在一事一处上见长,却在每事每处上见长4.多为他人留一些空间5.博学多闻是成事的基础6.好话也须委婉说7.有名无实者迟早会被看穿8.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9.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养晦的最佳状态10.行事淡定,不骄不馁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2.夹起尾巴,暗中积蓄能量13.急流勇退是大智慧14.常行君子事,勿起小人心PART4用脑子来谋划生活——成事补事在于谋晦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成大事者,不拘小礼3.谋是成功者的通行证,无谋是失败者的墓志铭4.弓拉得越满,箭射得越远5.欲实则虚之,声东则击西6.成君子之名,行小人之事7.你能满足别人,别人才会满足你8.势单力薄时切忌正面交锋9.假装突出对方的强势,以逸待劳10.懂得隐忍,蓄势待发11.适时放弃也是明智之举12.敢于正视自己,才能得到完善PART5给思想转个弯,不固执己见——出奇制胜的诈晦艺术1.小人使诈谓之奸,君子使诈谓之权2.伪装自己来迷惑对手3.适度藏拙,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机会4.大智若愚,于不经意间达到目的5.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6.直道难行,曲径通幽7.换位思考,反其道而行之8.善意的诈晦使人际关系更紧密9.“趋害避利”,有时反而能远离灾祸10.想赢就要“打群架”11.得忍且忍,得耐且耐12.知难而止,伺机而动13.逆来顺受,小不忍则乱大谋PART6会吃亏是睿智,能吃亏是境界——趋吉避晦的积极心态1.三十六计走为上计2.以宽容之心化解矛盾3.忍辱是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4.吃亏是福,不吃亏是错5.缓兵之策可避锋芒6.恭敬是消除戒心的最好方法7.小心驶得万年船8.别人贪婪时你要变得害怕9.站到敌人无法攻击的位置10.过于求全责备,伤人更伤己11.宽容待人助你左右逢源12.爱人者,人恒爱之13.怨天尤人,不会赢得敬重14.安贫乐道是人生大境界PART7隐藏自己的欲望,满足别人的虚荣——韬养心性的明智选择1.对付一个人,先让他骄傲2.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3.让能力高于位置4.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权5.小人身上也有优点6.少言是银,沉默是金7.冲动的魔鬼早该通缉8.静观其变也能坐享其成9.少一分欲望,多一分快乐10.凡事寻常看,天高风自清11.理让三分,彼此都会有更大回旋12.虚心做人更易安身保命PART8机会从不早来,更不晚走——适时用晦才有意义1.择机而行,沽时而动2.不想处于弱势,必须学会示弱3.为别人留后路就是为自己留后路4.弱者令人同情,同情就是强大的力量5.抢占有利时机,先发制人6.感情投资要长线7.诚心对人,更应该成为弱者的座右铭8.打好圆场才能打破僵局9.养晦是手段,用晦才是目的 1.“潜水”是洞悉他人的最好方法随着论坛、QQ群等网络平台的兴起,“潜水”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用以指代那些常来凑热闹却只看不说的人。喜欢“潜水”的人常常会被忽略,甚至被鄙视,然而,他们却在“潜水”的过程中获取了最多的信息,也了解了更多的人。而那些总爱在公开场合高谈阔论的人,虽然有时会博得鲜花和掌声,但有时也会遭到嫉妒和报复,最重要的是将自己暴露在大众面前,他们的许多缺点都会被一览无余。
在日常交往中,懂得隐藏自己的人往往最会保护自己,别人不去关注你,自然也就无法看透你,你也会因此少了很多对手。初入社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特别要注意隐藏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多了解他人。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多观察他的日常言行、一举一动,可如果被对方发现你在有意观察他,你就会因此陷入尴尬的境地,从而无法继续深入了解这个人。所以,暗中观察以免被人发现,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说过,能够成大事的人,必须先将自己置身于暗处,并观察身在明处的人,使自己保持静默,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这样,所有人的情况就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春秋时期,楚国表面国力强盛而实际上存在很多隐忧,楚庄王即位成为楚国国君后,一时间成为内外关注的焦点。人们都期待看到他如何施政治理楚国,而楚庄王也察觉到了楚国国内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却又不知从何处下手整治,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策略。
从即位开始,楚庄王便终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许多大臣都对他的表现颇为不满,而他却下令:“有敢谏者,死无赦!”因此没有一个大臣敢于向他谏言献策。就这样过了三年,朝中上下拉帮结派、中饱私囊,整个楚国乱作一团。大夫伍举实在看不过去了,他决定冒险去求见楚庄王。
伍举见到楚庄王时,楚庄王正左拥右抱,饮酒作乐,伍举不敢正面斥责楚庄王,只能旁敲侧击请他猜个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伍举听了激动不已,他听出了楚庄王的远大抱负,并将此事告诉了大夫苏从。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楚庄王并没有作出什么改变,依旧终日享乐,不理朝政。于是,大夫苏从再也按捺不住,他冒死进谏,当面斥责了楚庄王。庄王听后大怒,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而苏从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就在双方僵持之时,楚庄王突然扔掉宝剑,扶起苏从,感慨道:“我就是在等你这样忠于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庄王斥退左右,当即与苏从谈论起楚国的政务。苏从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庄王长期装作昏庸无能,其实一直在暗中观察每个大臣的一举一动。
从此,楚庄王杜绝淫乐,亲理朝政,并重用伍举、苏从等忠臣,罢免并处罚了那些奸臣,使楚国的朝政迅速好转,从而为楚国争霸于各诸侯国奠定了基础,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能够隐藏自己三年之久,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毅力,是常人很难做到的,这也正是成大事者与普通人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喜欢展示和炫耀自己的人,他们把自己的才艺、家底甚至隐私悉数掏给别人看。这些喜欢展示和暴露的人也许确有什么过人之处,会令人惊叹或是佩服,但是他们一旦与别人形成竞争关系,却往往会处于劣势。这是因为那些隐藏的竞争者早已将这些人的几斤几两掌握得一清二楚,对于可能发生的竞争关系,他们能够提前作好应对准备。与此同时,竞争者自己却养精蓄锐,锋芒不露,一旦动起真格,他们就能像一柄利剑,直刺对手要害。所以,隐藏自己是洞悉他人并在与对方的竞争中取胜的最好方法,也是最简单、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成就大事者往往也是一个出色的潜伏者,朱元璋之所以能得天下,就是因为他善于隐藏自己,洞悉他人的优点与弱点,从而投其所好,获得上级和下属的信任与支持。他曾采纳谋士的主意“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刻意放低姿态,暗暗地为自己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顺理成章地当上皇帝。
将自己置身于暗处,才能更加清晰地观察置身明处的人;能够完美地隐藏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自己也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和了解,才能深入地认清一个人,从而更好地联合或制约这个人。但是,隐藏自己并不等于埋没自己,潜伏就是为了等待机会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勇敢地站出来,抓住机会获取成功,这才是“潜水”的最终目的。
年轻人习惯于高姿态的竞争方式,遇事总是迎头赶上,从来都不注意那些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固然值得称赞,但是“竞技场”更讲究智慧,有时候要善于伪装自己,将自己隐藏起来。这样不仅能够自保,还可以尽可能地从暗处观察对手,从而掌握足够的博弈信息。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