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瀚珑 日期:2015-04-25 14:19:45
这本职场箴言来自一位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高管。作者的职业生涯从一所大学里的计算机管理员起步,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工作地点横跨三大洲的五个不同的国家工作,接触到不同的团队和文化,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和管理经验。在本书中,作者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把自己的经验和领悟加以整理提炼,希望读者能从这些职场智慧得到启迪,轻松应对职业规划和日常工作中的问题,获得人生和职业的成功。前言我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对那些在职场上努力打拼、锐意进取的读者有所启发,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为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在这本书里,我将和大家分享经验,探讨如何恰当地应对职场上的各种状况。我希望读者朋友能够掌握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家人,做一些对自己更加重要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快乐。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的工作地点横跨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区。我有幸结识了很多聪明优秀、意志坚定的职业人士,同时我也看到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给自己定下很高的职业目标,最后却半途而废,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究其原因,最大的阻碍并不是专业技术方面的“硬”实力,真正的短板是一些“软”能力,比如:展现端正的职业态度;创造并捕捉机会;提升职场上的适应能力;与同事及上级领导保持紧密的关系;高效地沟通。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一直把培养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并乐在其中。针对每一位员工的不同情况,通过不断地指导和反馈,我会和他们一起去理清他们的职业抱负、设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并致力于去实现它们。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把我所看到的、所经历过的以及我自己的思考,与更多的读者朋友们分享,希望有助于大家取得更大的成功。我有幸带过不同的团队,这些团队组成不同、大小各异,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请允许我先把自己的经历作一个简述,这些背景信息会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将要和大家分享的职场经验。我曾经在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以及中国内地工作多年,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职场文化和工作风格。例如,在一个欧洲团队中工作和在一个中国团队中工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同样,领导一个韩国团队和带领一个美国团队也需要不同的风格和技巧。更多的团队差异性是一个全球趋势,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去选择并调整合适的管理风格,是每一位职业人士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在工作经历中,我有机会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共事过。信息技术、汽车以及其他制造业、商业咨询以及教育培训,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在信息技术行业里,我周围的人往往都受过很好的教育,每一个人都拥有学士或者更高的学位。在汽车行业,相比较而言,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工厂工人互动,遇到的老板都有多年的蓝领工人管理经验。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条件下需要不同的管理哲学和领导风格。我曾领导过超大型组织,也带过很小的团队。我还曾担任过一家企业的高管,手下却没有一个直接下属。我有过轻松的早八晚五的职业经历,在那样的企业中,所有的企业目标和管理活动都有很好的计划,工做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我也充当过救火队员,体验过令人窒息的节奏和压力。例如,我曾经被外派到中国内地拓展新业务,直接面对全新的市场和团队。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需要很好的心态和全球视野。我曾经在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任过职,这样的公司往往具备复杂细致的管理流程。我也曾经在不那么重视流程的小公司工作过,和老板的人际关系、沟通谈判技巧在那里显得额外重要。我跟随的老板们在领导风格方面也是各有千秋。我为很多伟大的老板工作过,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享受的经历;不可避免地,我也曾经遇到过极难相处的老板,其中的一位还煞费苦心地逼我离开他的团队。作为公司的外派高管,我在中国内地工作已有多年,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国职场上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对中国领导风格的独特性也有了深一步的了解。每一次,当我踏上新的领导岗位,我都不得不审视我面对的环境,找到最适用的管理领导风格。不可避免地,很多次,我没能很快地调整好。曾经,我认为自己的决策完全合理,已经做了所有正确的事情,但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判断完全错误。有几次,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者下属的错误,我几乎丢掉了我的工作。在一些高度竞争、办公室政治盛行的环境里,有的同事们拼命踩着别人往上爬,我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思考、预判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从而提前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我的团队。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在职业生涯的初期,敏锐地抓住了几个机遇,并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创造了一些机会。在我38岁那年,公司授予我“最佳经理人”和“杰出人才培养奖”的荣誉。在41岁那年,我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全球研发中心的总裁。在同一年,我所任职一个年销售额达到几十亿美元的全球知名公司,将“年度领袖”大奖授予我,那是公司当年的最高奖励。在44岁的时候,我在一家美国最大、销售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公司中工作,有幸成为全球顶级300名高管之一。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才管理难度之大是业界的共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一直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最大挑战。跟业界的共识相反,我总是能够成功组建并保持一个高度稳定、忠诚的专业团队,快速提升中国本土的业务,同时积极参入全球项目。我的职业生涯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回顾这些年,我经历过危机,抓住过机遇,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从失误中学到了教训。我能自豪地说我坚持走下来了。关于成功,如果从更高更广的维度来审视,我认为需要在家庭、事业和我们个人追求方面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2013年,我出版过一本书《孩子是第二位的》(KidsComeSecond——AndOtherUnconventionalWisdomonRaisingGreatChildren)。在那本书里,我分享了我对成功的第一个元素,也就是家庭的一些看法,讲述了如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如何抚养教育下一代,以及如何把我们的配偶放在第一位。我也谈到了一个人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的重要性。就如何辅导教育孩子、塑造他们将来从容面对社会并取得成功的个人素质方面,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这本书将专门探讨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元素——事业和职场。我在这里不会对纯粹的领导理论和生存技巧进行探讨,因为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并非是纯粹的科学问题。职场上的每一个现实的挑战都会因为我们面对的老板、同事和下属的不同而不同。同时,职场上各种人和事都存在一些灰色地带,没有一种领导理论可以应付所有这些不同的情况。并且,因为每一个人的个性和态度都是不同的,适用于某一个人的领导技巧,对另外一个人则可能完全不适用。这本书不是一个关于职业培训的教程或者工具。我希望读者把它作为一个参考,从我对成功的思考和感悟中得到启发,针对自己的不同职业阶段和所处的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行动,最终取得职业上的成功在我开始本书的写作前,我向很多同事和朋友询问他们的意见,了解在领导管理和职业成功方面,什么话题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所有的反馈中,我发现大家对以下两点有共同的兴趣: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场情商并取得成功;怎样进行职业规划并得到升职机会。这本书将围绕这两个话题展开。同时,我将把它们上升到职场上的成功之路的探讨,并以之作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内容。5.1你好,我在这里!在职场上,如果你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正能量和你的存在,你就会变得无关紧要,很快被忽略和遗忘,机会将与你背道而驰。博恩·崔西(BrianTracy)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发现幸运是可以预见的。只要你用积极的态度去做更多的尝试、更多的投入和参与,你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幸运。”在职业生涯里,我尝试了很多的方法和策略去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总是利用午餐和晚宴的机会和同事们接触。当我出差时,我很少一个人吃饭。很多次,我和同事们的晚餐都是在附近的泰国餐馆完成。食物倒不必很丰盛,一碗普通的面条,就达到了我和同事们的沟通目的。在我出差访问时,我总是利用机会约见公司当地的高管,即使他们的职务比我高,之前和我也没有过业务合作。我们的一对一面谈总是很简单:我向他们简单介绍一下我当前的工作,然后倾听他们对公司业务的一些看法。我一般不会刻意为这样的会面准备什么,最多就带上一页简单的汇报材料。我发现高层领导总是有话题和你谈。他们总是喜欢和你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有时,他们也会很快地指出你需要注意或者改进的地方。很多人因为总是能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合适的场合,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业绩得到了认可和赏识。想要做到这一点,提高自己的曝光率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当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积极参加了几项公司的活动,这些活动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加入了公司的招聘团队,面试申请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我也担任公司内部领导培训的讲师,我还在公司讲授“建立客户关系”的课程。我曾经认识一个同事,他到公司上班的时候,手里总是带着一本书。我还有一个同事在他四十五岁的时候去攻读一个博士学位。这些行为的一个附加效果是给别人创造了积极的话题,从而达到了宣传自己的目的。我的很多同事非常积极地参入公司组织的活动,跟同事们一起外出午餐,这些都会提高自己在别人那里的存在感。下面这个故事,我给我的孩子们讲过很多次。一次,我去一个分公司开会。早上七点,我来到分公司。因为我只是临时访问,那里并没有给我安排专门的办公室。我临时找了一个会议室坐下,计划打印一份重要的文档为八点的会议做准备。我需要找到一台打印机,并把我的笔记本电脑连到打印机上。我四周转了一下,没有发现任何人,但我还是找到了一台打印机。我回到会议室开始研究如何连接配置我的笔记本电脑。这时,一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走进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因为我先前并没有发现他,他一定是坐在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并先发现了我。因为他是人事部门的,我本来没有指望他能够帮助我设置好我的电脑。不管怎样,我跟他讲了我要做的事,他三两下就帮我配置好了打印机。他节省了我的时间,稳定了我的情绪。他乐于助人的态度和热情给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几个月后,我参加了一场员工绩效考核的高层会议,考核的对象是几个部门的核心员工。这位帮助过我的员工也在名单上。我表达了对他乐于助人的态度的赞赏,其他的领导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不出意料之外,在随后的几年里,他被提升了两次。大家一定要珍惜和一个有影响力领导的直接沟通机会,这样的沟通互动将极大程度地提升你在公司的知名度。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总是尽量参加公司的一些重要项目,从而争取得到更多的和公司高层领导互动的机会。比如,我自愿花四个月的时间和公司一个法律总监起草一份商业合作的法律框架协议。我也曾抓住机会,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和公司的总裁完成了一家合资公司的战略规划。即使别人没有要我帮忙,我也会花时间阅读其他部门的业务规划并提出我的观点。偶尔,我还会给公司的高层递交一些持续改进的提案。我深信,只有做一个局内人,积极参入一些项目和团队讨论,才能保证你有资格和机会去体会后续的变化和精彩。并非每个人都像我那样幸运,有机会参入一些特殊的项目。同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专业知识参入这样的项目并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如何才能更多地参入一些特殊的项目呢?”你可能会问。你会得到很多种的答案,下面这个例子可能给你一点启发。曾经,一位企业的高管在一个会议中,给大家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他说,虽然就职业而言,他是一名工程师,但他努力培养自己阅读商业和金融杂志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商业思维习惯,他的同事、老板和其他领导很喜欢和重视与他的对话,因为他们能够从与他互动中发现价值。很自然地,他慢慢地得到了机会去从事对公司和其他员工有更大影响力的工作。积极参入团队讨论是每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责任。参加会议并积极发言,会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存在,从而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回头审视我自己,我曾经错过了很多次的机会,没有大胆地在高层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公司的成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部分是因为,在我成长的文化中,人们只倾向于讲自己确定的事情和观点,并且有“满瓶不响,半瓶咣当”的说法,认为不了解事情的全貌的人只会讲一些废话,弄出一些噪音。在职场上,过于保守、沉默寡言的人很难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去追求更大的目标,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5.2风险来自不喜欢你的人在职业早期,我的影响力还很小,我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工作。随着职位的不断提高,我的工作更加依赖于和其他群体的协作,与别人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重要。当我刚到中国工作时,我最信任的导师给了我一条建议。他说:“毁掉你的职业前途很简单,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初次听到这个忠告,我认为他有点夸大,但我很快意识到他的这个说法不仅适用于中国,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这样。我听从了他的忠告,并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逐步花更多的时间去提防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危险,避免陷入被动的局面。这些意外和危险可能来自于各个方面。例如,其他部门的同事可能不信守他们的承诺;我的下属做事可能没有善始善终;老板可能忘记他自己说过的话而产生一些误解;我自己也可能无意地犯一些错误。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的一位下属因为没有关注细节,给我留下了负面印象。她曾经要求我给她的正在读大学四年级的侄子提供一个夏季实习的机会。如果我所在的公司可以录用他作为实习生,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然而,对于她交给我的简历的质量,我实在不敢恭维。太多的语法错误,不合适的格式,还有凌乱的层次结构,我把这些问题坦诚地告诉了我的下属。后来,她告诉我,她的侄子决定放弃这次机会,撤回他的申请。我的这位下属在这个过程中犯了好几个错误。首先,她侄子的简历反映了她对自己的低标准要求。我认为,如果她用一个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话,她应该在把那份简历转交给我前,就发现那些问题并加以修正。其次,我的这位下属没有尽全力去帮助她的侄子,她应该利用这次机会教导她的侄子更好地表达自己,从而得到那个工作机会。最后的结果是,她的侄子轻易地放弃了他的目标,撤回了申请;而她自己则给我留下了负面的印象。面对各种潜在的危机,你是否做到了未雨绸缪?我的导师给我的另一条锦囊妙计是:“如果有人在公司要找你的麻烦,他们会首先调查你的费用报销报告。所以,你必须确保你的业务费用报销申请没有任何瑕疵。”我一直遵从这位导师的忠告,甚至做得更多。例如,我会利用一切机会让同事们知道,我从来不乱花公司的一分钱。当我邀请同事们吃午饭的时候,我会在他们的面前把发票撕掉,让他们知道我是用自己的钱来招待他们。我也会尽量为公司节省费用从而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名声。偶尔,到国外出差时,我会刻意乘坐经济舱,虽然按照公司的规定,我是可以选乘商务舱的。另外,公司给予外派高管的额外福利,如果对我不是特别重要,我有时也会主动放弃。比如,在上海工作期间,公司会承担我和太太每年一次去香港度假的商务舱机票。连续几年,我都放弃了这个福利。当我和太太去香港度假时,我们也乘坐经济舱而不是商务舱。我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公司提供的每年一次的香港旅行。去香港的两个小时航程,经济舱也不会让我和太太感觉太不舒服。我减少度假和主动降低舱位的姿态给我的雇主留下了非常积极的印象。主动放弃公司的不太重要的小福利,我只是做出了很小的个人牺牲,但是给我的老板留下的积极印象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5.3敢哭的孩子有奶吃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大家熟知的一句谚语。在职场上,能适当地说出自己的要求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我见过太多的员工因为胆小羞涩,不主动开口而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确实是他们本应该得到的。只有自信并且对自己有很正确认识的人,才知道什么时候开口。如果你“开口”的方式和频率合适,你就会得到你本应该得到的东西。例如,如果你在本职工作上学到了更多的技能,就应该勇敢地开口要求更多的职责;当你感觉自己当前阶段迫切需要一个导师的帮助,你就应该直接说出来;当你需要做一个关键决策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口寻求意见和帮助;如果感觉自己已经取得很大的提高,当前岗位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你就应该要求得到调换工作的机会。我总是鼓励下属积极申请公司提供的培训和教育赞助计划,这是他们自然的“开口”机会。从他们递交申请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可能得到管理层的关注。在申请审批过程中,他们的潜力和工作绩效将会得到公司管理层的评估。不管最终他们是否得到公司赞助的机会,他们递交申请的这个举动就已经达到了让自己取得关注的目的。5.4公司为什么雇佣你我的一个老板曾经跟我说,公司雇佣我只有一个原因:领导变革,带来变化。他说的绝对没错。我坚信,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被赋予某种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公司变得更加高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如果你没有给公司带来改变,你的存在对公司而言,就变得无关紧要。思考一下你今天的工作,你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你是公司的高管,你可能正在思考如何改进公司的目标和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客户需求。如果你担任公司的总监角色,你可能正在带领你的团队,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或者赢得更多的客户。如果你是主管级别的领导者,你可能正在管理着你的小组,每天改进制造工艺或者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如果你是一位普通员工,你可能每天都在为提高客户体验或者改进工作环境而努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改变公司的某一些方面,让公司变得更好。一个公司离不开变革,变革无处不在。所以,如果你没有在创造、领导或者参入变革,甚至更糟,变成阻碍变革的力量,你就没有在为公司创造价值,最终将被淘汰。5.5对老工作说再见时塑造一个好的名声很难,毁掉它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捍卫自己的名声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工作交接过程中。很多人在岗位变化、工作交接的过程中会犯一个错误。他们往往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去为新的工作做准备,却忽视了自己当前的工作。当我做工作交接时,我总是先确保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一个很好的了结,而不是先去着手准备自己的新工作,我不会给继任者任何机会来说我的坏话。继任者往往容易抱怨前任者给自己留下一堆乱帐,这里有一大堆问题,那里有一大堆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正常的,继任者总是可以轻易找到前任的问题,并做出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当你得到一个新工作机会的时候,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将是你的黄金时间。你逐渐熟悉新的环境,了解这个岗位的背景,确定什么需要改变,并且有可能去修正前任留下的问题。很自然,这也是你绝佳的机会让别人知道你的前任多么糟糕,任何不完美的事情,你都可以一股脑地归咎于你的前任。所以,为了你自己的形象,当你离开一个岗位的时候,你必须确保在自己身后留下一个很好的名声。很多年前,当我在一家科技公司任职时,我基本上每两年就会轮换一次岗位。不断尝试新的工作,有助于确保我的技能跟上行业的发展,并确保我不会在一个岗位上停滞不前。在每一次的工作交接中,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把以前的工作分类归档,把我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继任者。同时,我也会把下属的个人发展计划,以及接下来尚未完成的步骤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把所有与工作相关的邮件、报表以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整理出来,供继任者参考。我曾经在离开一个岗位后,非正式地为我的继任者提供了六个月的辅导,以确保他能够完全接管我所负责的项目。我帮助继任者的努力,不但避免了公司的损失,保护了我来之不易的好名声,同时也强化了我的人脉网络,对自己后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我有一个下属,在他还没有加入我所在的公司,就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如果你想要辞职,你需要至少在一个月前向公司提交辞职申请。一般来讲,一个月对准备录取你的公司来说,已经是蛮长的时间。当我把工作合同交给这位候选人的时候,他问我可不可以给他两个月的时间,让他可以在加入我的公司前,完成一个关键项目的交接工作。他的要求一开始听起来不是很合情理,然而,他确实表现出他的职业操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热情。我非常欣赏他的风格和态度,为能够找到这样的员工而感到高兴。5.6你的导师在哪里?我曾经读过一份报告,那份报告认为,在职场上,导师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衷心认同这个观点。在导师辅导计划里,通常会有很多种不同程度的私人关系。一般来说,导师和学员间会有经常性的对话。通过积极、频繁的信息交流,导师将为学员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在解决问题、职业规划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给予帮助。我见过很多成功的例子,导师积极给予学员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在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导师往往在公司担当更高的职位,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会很容易让自己的学员比其他员工拥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导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