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房血案》通过一个小地方家庭生活的波澜,揭示人性中意识与潜意识。生命现象与道德价值的冲突,在一桩血案的故事中寄托了超现实的复杂意味。
丹麦作家卡尔·阿道尔夫·耶勒鲁普(Karl Adolph Gjellerup,1857-1919)生于一个乡村牧师家庭,3岁丧父,过继给他母亲的堂史,继父是新教牧师兼诗人和学者,他的渊博知识对小吉勒普的心智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吉勒鲁普初中毕业后,研读神学,但不久开始转移了信仰,接受勃兰兑斯的文学理论,尊这位天才的文学评论家为“我们的圣灵骑士”。 由于“在崇高理想鼓舞下写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于1917年与彭托皮丹共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