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华清:大树根深将军情怀 日期:2013-06-02 12:18:16
刘华清:大树根深将军情怀
成海
两次手术坦然面对生与死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之后,83岁的刘华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退下来时,刘华清已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出了整整70年的心血。
当年,走过漫漫万里长征路,穿过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场,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九死一生,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他为中国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再建功勋;担任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之后,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殚精竭虑,忘我工作。70年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坎坎坷坷,多少生死关头,他无怨无悔地奉献出了一生的精力,一生的才智。
身居高位,日理万机,刘华清整天想的是工作,拼命做的是工作。1994年发现了病情,由于工作繁忙,他没有顾及,照样下军营调研,赴各地视察,率团出国访问。等到退下来时,才决心动手术。
去年和今年,在各方面的精心安排下,刘华清先后住院做了两次手术,一个80多岁的老人,先后做两次手术,同样是一次生死考验。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我做头一次手术,正好是八十四。总算过来了。过来以后很高兴,没出危险,现在恢复得还不错。”老将军像是又打了一次胜仗一样,爽朗的笑声在客厅里荡起。
“您也相信这句古谚吗?”
“虽然都这么说,但实际上我不信邪,不信神,什么都不怕,只相信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科技。”老将军高声道。一桩心愿两年完成回忆录
“退下来有个好处,安安心心休养。”刘华清虽然这么说,但几十年来形成的惯性,使他的学习和工作时间依然不减。如今,他想得更深更远的,是如何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和亲身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梳理,留给后人借鉴。
由此,从1998年下半年起,刘华清在为《中共党史人物传》撰写小传的同时,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达70年,纵横捭阖的内容交织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其重要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要写入7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往事,该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变,该有多少动人心魄的史海钩沉?85年前,刘华清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参加了工农红军。
在艰苦的斗争环境里,十七八岁的刘华清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几次反“围剿”,在战火的锤炼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和部队年轻的指挥员。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刘华清亲自刻钢板油佣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激励着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武装起来,或者参加本军或者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同我们一路去打日本帝国主义。”
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延川县后,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刘华清,在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的主导下,一起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成歌词,填入了流行于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首歌曲的曲调之中。这首军歌从红军时代一直唱到了今天,唱遍了全国。连毛泽东也十分喜欢这首歌,说过不仅要唱,还要讲解,还要按照去做。
新中国成立后,刘华清由陆军到海军,这一转变使他与海军结下了不解之缘。尔后,他又转到国防科研战线工作,在我军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建设上作出重大贡献。他担任海军总司令后,在海军建设领域,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他都有自己的独到建树。他在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期间,重点抓军队的科技装备建设,对我国的航空、航天、兵器、造船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建树性的战略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使我军的科技装备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和发展。
从大别山之子到中国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刘华清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他的名字为世界所崇敬。
情系老区哺育之恩不能忘
说起家乡,勾起了刘华清的遐思。自从他少年时期投身革命,驰骋沙场,回家的路已经离他很远很远。
刘华清离家后的第一次回家,是刻骨铭心的。那是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行军途中。那时,刘华清已是第二野战军二纵队六旅政委。他率领部队途经自己的家乡,“出来18年了,家里人都以为我被打死了,早不在了。”那一次回家,家里人告诉他,自他13岁离家参加革命后,母亲每日都到村口守望,天天盼着他回来。母亲就这样望了3年,盼了3年,眼泪流干了,到去世时也没有再见他一面。悲伤不已的刘华清来到母亲的坟上祭奠了一下,只在家里喝了口水,连饭都没有吃,就匆匆告别了家人。他最遗憾的是自参加革命后,再也没见到亲爱的母亲。
第二次回家,是他担任二野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解放大西南时。这一次,他只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率领大部队踏上了西征的路途。
第三次回到家乡,是在1989年4月。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的刘华清上将南下视察,从南京到武汉,又到红安?即黄安?。家里人得知他到了红安,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盼着他回家住上一两天。“那一次,我带的人多,地方上安排我们住在县里,去哪里都有人‘盯’着,不自由了,我只回家吃了一顿饭,睡了一个午觉。”这次与他第二次回家,相距又是40年的光阴。
1998年4月21日,在相隔了将近10年,刘华清第四次回到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次,他和家乡的老倌们拉家常,摆龙门阵,到当年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进行调查,为写回忆录积累资料,做准备。看到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新变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刘华清打心眼里高兴。
戎马一生,纵横驰骋的刘华清,在他离开家乡近70年的岁月里,屈指算来,只回了4次家乡,而且每一次又是那样的短暂。但是,他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感念,因为那是一方生命的热土。不仅如此,他对生活、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同样充满了眷恋,因为那里是养育他成长的山川。这些年,刘华清在视察各地时,都不忘到革命老区走一走、看一看。他忘不了在那些艰苦的岁月,是革命老区人民用满腔的心血,支援了革命战争,养育了人民军队。
酷爱读书古今中外广涉猎
刘华清爱读书,这是在长期的军旅生涯和领导岗位上养成的习惯。刘华清善读书,总是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再得出新的认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经济建设时期,读书学习相伴了刘华清一生。
问起他读书最多的时期是哪一段,出乎我们的意料,刘华清说:“是‘文革’靠边站的时候。”那时,刘华清被颠倒了的历史划入了“走资派”的行列。挨批挨斗,又不给分配工作。无奈之下,他就千方百计找书来读。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二战史等方面的书籍,凡是能找到的,他都看,边看边思考,边看边研究。外面那些尘世的喧嚣,仿佛已不再属于他。
后来,刘华清被“解放”出来工作后,他痛感丢失的时光,国家的落后,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的学习范围涉猎极广,古今中外的书籍,科学前沿的资料,成为他登高望远的阶梯。其中《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中的一些篇章,他读了不止一遍。在外国书籍中,《太平洋战争》、《第三帝国的兴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丘吉尔回忆录》、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勃列日涅夫传》、《尼克松回忆录》、《基辛格》等,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记得《丘吉尔回忆录》翻译过来是二十几本,我都看了。”他至今记得很清楚。
退休后的刘华清,看书是每天的必修课。
说到这里,我们指着会客室里挂着的一幅条幅,那是他亲笔书录的岳飞的《满江红》,问他:“您的字很有功力,是不是经常写毛笔字呢?”刘华清笑道:“我的字都像小孩子写的。小时候读私塾,那时专用毛笔写字,练写字开始是描红,以后不套了,就自己写。我的字就是读私塾时打的基矗最近写得多一些,但不是什么书法家。”他接着自豪地补了一句:“我虽然80多岁了,但写字手还不抖?”话语中显出一种坚定的力量。
退而不休时刻关心天下事
刘华清从一线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脑子却没有停止对党、对国家、对军队大事的思考。“我们干了一辈子,是不是革命家?也算是革命家;是不是军事家?也算是军事家。虽然退下来了,总是在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大事。”
长时期养成的工作习惯,使刘华清自然而然地坚持每天看文件、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总是把党、国家和军队的大事时刻放在心上。
戎马一生的刘华清,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对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有着远见卓识。“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是不安定的,包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国防强大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才会真正提高。”说话时,刘华清的神情十分庄重。
刘华清至今关心着祖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关心武器装备的新发展。从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后,他的社会活动仿佛变得更多了,尤其是有关国防建设方面的活动,几乎是有请必到。
比如航空、航天、兵器、造船系统搞活动,只要发来邀请,刘华清都尽量安排时间参加,但是有一条:不讲话。兴趣广泛桥牌老师邓小平
被人称为“儒将”的刘华清,兴趣广泛,爱好不少。只是戎马倥偬、工作紧张时,有些兴趣爱好只得舍弃。退下来之后,他的兴趣爱好又从历史的封尘中找了回来。
刘华清喜欢打桥牌。他参加桥牌协会组织的老年桥牌赛,经常拿名次。人们评价他:牌风好,赢的多,输的少。除了参加有组织的桥牌赛,平日他也和一些退下来的老同志相约,坐在一起打桥牌。
问起他何时学会打桥牌的,刘华清说,那是在解放大西南以后,在重庆看小平同志打桥牌,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就边看边学,这样就学会了。
“您和邓小平一起打过桥牌吗?”
刘华清把手一挥,说:“小平同志是桥牌高手,我那时刚入门,怎么能和他打呢?”刘华清的另一个爱好是下象棋。棋艺有多高?反正身边的人不是他的对手。如果棋逢对手,刘华清会越下越有神,楚河汉界,犹闻金戈铁马之声。有时,刘华清到附近的公园散步,也会看游客中的棋迷摆开的棋局。看到一方棋陷险境,他也禁不住在旁支一两招,使整盘棋局顿时改观。
听京剧,是刘华清的另一个喜好。他说,自己只是喜欢听,偶尔也哼上几句,却不是什么票友。但他说起京剧的各大流派和代表剧目,却能一一道来。
兴趣爱好虽说不少,但刘华清更多的时候还是看书。
采记接近尾声,当我们的摄影记者在庭院中为刘华清拍照时,老将军站在根深叶茂的大树下,双手插在腰间,蓝天、绿树映衬着银发,更显得神采奕奕。当相机定格的一瞬间,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将军挥师鏖战的英姿,看到了在国防科技前沿指挥若定的神情,看到了为党、为国家、为军队建设运筹帷幄的身影……?
摘自《中华英才》2000年第2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