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宝林——上品幽默 日期:2013-06-02 12:18:45
侯宝林——上品幽默
姜昆
“幽默”是外来的词,但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从它有的那天起,就有了雅俗之分的存在。《红楼梦》中薛蟠的酒令,《济公传》里的“草庐闭户演字”谐音成“屁股眼子”全是在下三路,即低俗之类。侯先生对低俗的幽默了解得非常之多,但他不为所染,毕生追求有品位的幽默。
《醉酒》的相声小段家喻户晓,起源于欧洲的一则笑话。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先生讲是他说给侯宝林听的,侯先生妙手回春,点石成金,一则小笑话,演成了中国相声的经典之作。以后李德伦先生也和其他相声演员讲过别的笑话。他在俄国,人家早上问他“δo6poeympo”?早安?时,他以为问他叫什么名字呢,就回答“李德伦”,而几次发现错误之后,他主动说“δo6poeympo”时,俄国人就回答“李德伦”。
1982年,新中国的曲艺团体第一次来到了香港。侯先生的到来在这里刮起了“侯旋风”。30多年的隔离,相声大师侯先生的身上有一层神秘的光环,他每天都在记者、闪光灯、各种问题提问的包围之中。
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他:“侯先生,你说的是普通话,可香港主要讲的是广东话,你说他们听得懂吗?听不懂会有人来听您的相声吗?”
侯先生不假思索答出一句:“凡是来的都听得懂,凡是听不懂的都不会来。”
次日,《香港日报》耸人听闻地登出大字标题《侯宝林说两个“凡是”》。
又有记者问侯先生:“我们怎么用英文解释相声?”
侯先生说:“有声的漫画。”
那记者穷追不舍:“那怎么解释漫画呢?”
“无声的相声。”侯老把球踢给记者,让他没事自个儿琢磨去。
侯先生在说《打针》这个相声时,把麻醉药“普鲁卡因”准确地用英语发音,有人问“您会英……”,侯先生说:“甭管我会不会,我绝不会把‘澳大利亚’说成‘饿的利亚’!”
这就是品位的追求和体现,多少相声艺人缺的就是这一点我和侯先生聊天,经常会发现他有一股永远不消的自信。这种自信里,有他对社会的理解,对人生的体验,对艺术的认识,这自信有一股威严,有一股豪气,让自卑的人能认识“骨气”二字的含义。
侯跃文师叔和我讲过发生在侯宝林身上的一件小事。
美国总统里根是个电影演员,他当了总统,一些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持有偏见的人,便以此为话题,经常调侃中国的演员。一位西方记者问侯先生:“大师,里根是个演员,但是他当了总统,您认为您能有此殊荣吗?”
侯宝林平静地说:“里根是二流的演员,而我是一流的。”
绝妙极了!没有骨气的人,说不出这么铮铮有声的话,不是侯宝林,也不可能有这么幽默的回答。
侯先生许多话语都可以入经入典,他信手拈来的词句,都是他多年语言锤炼的体现。
扬州有个姓季的先生,是火柴盒的火花收集家。侯先生为他题词“季公火佛”,谐音“济公活佛”,人们看过无不佩服。侯先生自己有个闲章“一户侯”,独辟蹊径,令多少金石家为此章倾倒。
我把弟弟姜仲介绍给师爷,他说:“你名昆,他名仲,你爸爸是学问人。你在家里老大,他的名字应叫‘姜老二’。”说得二弟姜仲连连点头。
我添了小女儿,告诉师爷我爸爸给起名叫“姜珊”,师爷说:“这是你爸爸纪念你的‘如此照相’,让她‘如此多娇’,不信你问你爸爸去!”哪用问呀,就是这么一回事!
(摘自11月14日《信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