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尊棋曲折而执着的一生 日期:2013-06-02 12:18:52
刘尊棋曲折而执着的一生
陈国泳
一
刘尊棋,又名刘光、刘质文、霁华,原籍湖北鄂州,191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贫民家庭,5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1928年,他从北平基督教青年会财政商业专门学校毕业,随即入燕京大学政治系任秘书,同时旁听燕大的课程。在燕大的两年里,刘尊棋读了很多书,对俄国文学和革命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0年5月,刘尊棋被介绍到苏联塔斯通讯社北平分社担任英文翻译和记者。1931年中共北平市委书记任国桢找刘尊棋谈话,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与顺直省委宣传部的潘东周接洽后,负责省委文件的保管工作。
刘尊棋刚开始从事秘密工作不久,1931年5月20日,由于叛徒告密,在整理保管的文件时被捕,关押在北平草岚子胡同监狱。同被关押的有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等人。后在中国人权保障同盟的营救下,刘尊棋与徐步云等3人被释放出狱。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在释放3人时,捏造了假的“退党启事”刊于《北平晨报》上。
出狱后的刘尊棋千方百计寻找党组织,却无法找到。他不知道,因为那份“退党启事”,党组织已经把他看作危险人物,正在极力地回避这个“叛徒”。为了生存,刘尊棋继续回到苏联塔斯社北平分社担任翻译和记者。
1934年8月,塔斯社北平分社撤消,刘尊棋又到《北平晨报》当了两年记者。刘尊棋通过在北平活动的孔祥桢,重新联系上党组织。1937年11月,征得八路军南京办事处叶剑英、李克农的同意,刘尊棋重返中央社任战地记者。
“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1939年9月,全国慰劳总会组织的前线抗敌将士慰劳团从重庆出发,到达延安。随团人员中有三位记者,他们是中央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新民报》记者张西洛。9月16日,刘尊棋等三人在毛泽东居住的窑洞里开始了对毛泽东的采访。
这次谈话后来在《毛泽东选集》上以“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为题,以九问九答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份重要的访谈录在海内外发表之后,不出所料,刘尊棋在重庆被国民党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找去训斥了一顿,中央社再也不让他外出采访了。
1941年1月,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为了保护革命力量,中共南方局决定疏散部分国统区党员和进步分子。刘尊棋和妻子郑倚虹被安排去新加坡。他参加了由胡愈之主持的《南洋商报》,任编辑主任,主编时事新闻。一年后,1942年12月,他应美国新闻处处长麦克·费希尔的邀请,担任美新处中文部主任。
二
1949年,刘尊棋作为新闻界的代表参加了政协会议。同时,新中国准备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刘尊棋担任了协会筹备委员会常委。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成立后,下设主持对外宣传的国际新闻局,局长为乔冠华,副局长为刘尊棋。他还担任该局英文刊物《人民中国》的总编辑。
正当刘尊棋满怀信心地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时候,一场意外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1955年10月,刘尊棋突然接到通知:停职审查。22年前的一张旧报纸《北平晨报》摆在他的面前。
20年来,他第一次得知当年的报上,曾有过“自己”宣布退党反共的启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将报纸反复地看了几遍,确定那的确是当时他们几个人的名字,然后回答道:“我不知道这件事,事前不知道,事后我也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出狱的?”
“是张学良的秘书王卓然先生保释的。你们可以去找他调查。”
王卓然此时任国务院参事,他对营救刘尊棋的事一直记忆犹新。早在1952年,在写给中央统战部的自传中,就记述了保释刘尊棋出狱的事情。然而,此时无人前去调查。也没有人出来为刘尊棋作证。曾经和他患难与共的同志,与他共同战斗、生活过的同事,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都保持了沉默。
刘尊棋想起了一些从前未曾深思过的事情。1946年初,他与在草岚子监狱一同坐牢的刘澜涛重逢,二人长谈一夜。刘澜涛说:“你这些年在国统区活动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你为党做了不少工作。”听了他的话,刘尊棋心里很宽慰。1949年3月,刘尊棋从香港来到北平。安子文来看他,要他考虑重新归队。刘尊棋很不解地问:“归队是什么意思?我这些年难道不是在队里吗?”因为早在1937年,他在南京找到李克农、叶剑英,他们让他留在中央社工作。他以为那时就已经恢复了与党组织的联系。安子文问他出狱时办了什么手续没有,他觉得很奇怪,回答说没有,是张学良的秘书王卓然保释的。安子文没再提办手续的事,只是说要恢复党籍比较难,不过可以重新入党。刘尊棋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交给了安子文。9月,接中组部通知,申请已被批准,且没有预备期。他没有想得太多。
在一份白纸黑字的报纸面前,历史的事实显得苍白无力。1956年1月,国家机关党委召开大会,宣布揪出刘尊棋是继“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之后的中央机关的又一大案,罪名是:叛变出狱、军统特务,同时还为美帝国主义服务。
1958年刘尊棋作为被遣送到北大荒的右派分子离开北京。
但他的劫难并没有到此结束。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人自首叛变问题的初步调查》,揪出了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这个全国性的揪“叛徒”的高潮,目的在于最终打倒刘少奇。1936年春,为营救薄一波等狱中难友,负责传递刘少奇指示的孔祥桢就住在刘尊棋家,刘尊棋成为可以获得有力证明材料的突破口。
“刘少奇专案组”下达命令,提劝要犯”刘尊棋。
1968年5月,他被逮捕押回北京,关在半步桥监狱。专案小组批示:“此人永远不能放回社会。”
1969年12月,刘尊棋被押到长沙。1970年6月底,因为身体原因,他被转往位于洞庭湖赤山岛上的湖南第一监狱。因为没有判决书,他成为这里的一名“寄押犯”。
1973年,他的大女婿到岛上来看他。这是他从1961年下放湖南以来第一次与亲人相见。这次相见,使一位老人得知了有关刘尊棋的消息。他就是41年前保释刘尊棋出狱的王卓然,已是82岁高龄了。当他得知刘尊棋因叛徒案已经被囚禁了7年这个消息时,不禁愕然。
“不能让刘尊棋蒙冤。”老人再次伸出了搭救之手,用颤抖的手再次写下了“保释刘尊棋的经过”。1975年8月,“寄押犯”刘尊棋终于出狱了,他被安排在湖南一个农校当图书室管理员。
三
1978年春天,一封电报从北京飞到湖南,“速调刘尊棋回京工作。”发报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2月,刘尊棋回到北京,被分配到社科院情报研究所工作。这时,中央组织部正为“六十一人案”平反。刘尊棋找到了胡愈之,胡是最能证明刘到新加坡不是戴笠派遣,而是他邀请的。胡愈之立即作了证明:1941年他接到中共南方局经廖承志转的电报,要他聘请刘尊棋到新加坡任编辑主任。是他拍电报到重庆,并到码头接的刘尊棋。
经多方调查,1978年11月,事实真相全部查清:刘尊棋的叛徒、特务罪名纯属历史误会,几乎与此同时,“六十一人案”也平反了。
在国务院第一招待所,45年前的难友刘澜涛、薄一波、安子文与刘尊棋重逢了。薄一波紧紧握着刘尊棋的手说:“你受委屈了。我们受冤枉只有十几年,你可是四十几年呀?”至此,历史的迷雾终于被彻底吹散了。刘尊棋不是叛徒,更不是特务,他是自1931年就献身革命的共产党人。
(摘自《党史天地》1999年第10期 陈国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