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逍遥 日期:2020-12-13 00:31:10
白话三国
史逍遥
前言:在很小的时候,因为经常听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三国,所以喜欢上三国演义。再大点可以大致看懂原版的《三国演义》,但看着有些吃力,每每只看几行字便扔在一边;再大了安排工作后来到湖北当阳小城,这是一个充满三国故事的地方,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张飞喝断当阳桥、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夷陵大战,都发生在这儿。基于这些喜爱和机缘,我决定对照原版《三国演义》进行白话,以精炼的现代白话用语向经典致敬,向罗贯中老先生致敬。我们有一句口号:我们不是罗贯中,我们只是搬运工!所以本书只忠于《三国演义》。
1.桃园结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朝亡,七国分争并入秦。秦朝灭,楚汉分争并入汉。
汉朝由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一脉传至汉平帝。汉平帝岳父王莽于公元8年篡位,建立新朝,仅存活15年,公元23年灭亡。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
我们习惯上把刘秀之前的汉朝称为西汉,刘秀之后称为东汉。汉朝亡于220年,前后共持续405年,经两汉二十九帝。
东汉到汉灵帝,国家日渐衰落,已到王朝尾声。
衰落的一条主要原因是十常侍作乱。
汉灵帝听信谗言,重用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jiǎn)硕、程旷、夏恽、郭胜等 “十常侍”,导致官员受气,百姓受欺,人心思乱。
此时的大汉王朝,朝廷腐朽混乱,乡野盗贼横行,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底层的人民唯有揭竿起义一条活路。
所以,一场规模浩大的造翻运动开始了。
史称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巨鹿张氏三兄弟:“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这三兄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张角喊出了一句著名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是汉朝即将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黄巾军。
口号喊得好,目标定得准,号召力空前,各地百姓纷纷来投。
黄巾军给朝廷带来极大冲击。
皇帝火速下诏,号令全国各地加强防御,并热烈欢迎有志青年报国杀贼。
幽州,一个古老的地方,现今北京、河北、辽宁部分。
此时,在幽州有一个人坐不住了。
幽州太守刘焉。
刘焉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作为镇守边陲的一方诸侯,此时的他内心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为什么?
因为张角的大军已经杀到幽州边界。
校尉邹靖建议:“贼兵众,我兵寡,我们应该火速招兵应敌。”
刘焉同意。
于是在幽州全境张榜招兵,包括涿县。
涿县,幽州下辖的一个小县,但是小县城里却有一个未来的大人物。
此人,家住涿县,不好读书,性格温和,但少言寡语。素有大志,喜好结交朋友。长相奇特,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此人是谁?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刘备祖上虽然威武,但此时的他却是一个普通的村民。
非常之普通。
刘备已经年满二十八岁,但仍没有正当的职业,主业是卖草鞋、编草席,勉强度日苟活。
平凡低微的生活并没有埋葬他做贵人的梦,相反,刘备时刻准备着到外面世界看看。
刘备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是在母亲的逼迫下有过一段游学经历,曾经到郑玄、卢植手下当差,认识了几个朋友,比如公孙瓒等。
刘备见了招兵榜文,就如穷人发现了金矿,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一声长叹。
终于有机会可以实现心中梦想!
梦想是什么?走出涿县,走出幽州,走向全国。
“大丈夫不为国出力,何故长叹?”
正当刘备自我陶醉、自我感叹之时,一个声音在耳边炸响。
刘备回头一看。
这一看便注定了一生的缘。
说话的是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的陌生人,是一个现在陌生但即将相识并生死相交的人。
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刘备先后认识了两个人。
先认识的叫张飞,后认识的叫关羽。
张飞,字翼德,一个杀猪的屠夫,世代住在涿县,燕颔虎须,猛人一个。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二是交友。喝酒是真喝、能喝、敢喝,但生也喝酒,死也喝酒。
关羽,字云长,一个逃难的杀人犯,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关羽重义,忠义仁勇,但生性孤傲。大凡孤傲之人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关羽同样没有逃出宿命。
刘关张三人相见恨晚,聚在张飞的庄园内喝酒议事。
谈笑间,逐渐明确一个共同的目标:投军报国,以成大事。
也许是痴于刘备的人格魅力,或者说有着共同的报国情怀,反正关张二人下定决心跟随刘备闯世界。
这一闯就是永生。
所以我们不得不叹服刘关张三人牢不可破的情谊,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关张二人都没有背叛过刘备,哪怕是一丝一毫都没有。
屋内谈笑风生,屋外桃花盛开。在蓝天白云下,芬芳的桃花朵朵开放。
张飞提议:就在这桃园内,三人结为一生一世的好兄弟。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焚香祭拜,结为兄弟,成就桃园结义的千古佳话。
有一段精彩的结拜誓词:“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这誓词气势宏伟,感天动地!尤其是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为后人累世反复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