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洪仁 日期:2021-08-13 14:31:20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通俗文艺如"说话"、杂戏等大大兴盛起来,其中尤以"说话"*受巿民欢迎。由于竞争激烈,因而刺激了说话技艺的提高。艺人们竟献一技之长,各说其熟悉的题材和故事。到了南宋,便出现了"说话四大家数"的说法。所谓"家数",也就是门类。"四家"的划分,历来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小说"有讲有唱,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大多是情节比较简单的爱情、公案、英雄和神怪等故事;"讲史?"只说不唱,讲长篇历史故事;"说经"演说宗教佛经故事;"合生"由两人表演,一问一答,伴以歌舞,近似于后代的相声。四家中*受欢迎的是"小说"和"讲史"。由于"说话"大受欢迎,精明的书商们看到了商机,将"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即话本,稍加润色整理,刻印出版,这就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话小说——话本小说。"小说家"的话本直接发展成为后来的短篇白话小说;"讲史家"的话本(在元代又称"平话"),至元末明初发展演变成为长篇章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