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虎 日期:2021-12-15 08:01:26
本书基于我国现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以广西南宁所辖一个壮族村庄为主要切入点,运用多点田野及人口流动民族志等方法,既从流出地的视角探讨人口外流对原空间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又从流入地的视角分析流动者在新空间的适应过程,同时讨论空间分离背景下的实践者如何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方式加强彼此的联系与沟通。
为了适应空间分离带来的新变化,两种空间下的乡村社会成员不断努力做出调整和适应。外出者在新空间中的文化适应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留守者及其所属社会也不得不做出新调整,原空间社会文化的整体变迁无法避免,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为突出的变迁涉及生计方式、婚姻家庭、公共参与和闲暇生活等。李虎,壮族,1982年生,广西马山人,人类学博士。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兼职编辑,第八批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西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三峡民俗文化等的研究。在《广西民族研究》、《民俗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15篇。出版《太安农耕文化与区域社会》《乡土太安》《重庆民族乡概况丛书·石桥苗族土家族乡》等著作4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城市边缘少数民族代耕农的民族志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