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孝 日期:2022-12-30 00:36:32
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概念是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本书就是对这一道路的阐述和解读。
前言
信息网络出现以后,我们都被置于信息的海洋,不得不时时刻刻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甄别、取舍。本书无疑也要提供大量信息。为了不浪费读者的时间,有必要简要地介绍一下本书的写作思路。
本书名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研究”,主要内容是从“赶超”的视角勾勒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探讨工业技术和工业经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勾勒出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和脉络。西方工业革命爆发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帝国,它们凭借压倒性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向全世界扩张,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华民族要生存、发展,国家主权要独立,就必须工业化,就必须快速工业化,赶超欧美。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既是中国工业化必须借鉴、吸收的外部资源,又是具有压倒性竞争优势的外部威胁。没有国家主权独立,就无法保护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无法动员一切力量推动快速工业化。因此,中国不能简单地重复欧美的工业化道路,只能走一条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就此而言,在中国,国家主权、工业化、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的,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必然会出现不同于欧美,甚至是“反”欧美的特征。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能忽略全球资本主义的冲击,不能忽视在赶超的历史进程,不能忽视在赶超进程中大国间的博弈,不能简单地把欧美的发展道路、社会模式、理论框架作为标准,用它抽象地评判中国道路。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解决工业化所面临的问题中形成、发展的。本书在写作时尽量对历史作同情的理解,从历史人物解决现实问题时所面临的困境出发,理解工业化和制度变迁。我国曾经是一个落后、贫困的农业国,在这样的一个国家进行快速工业化,领导人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有什么样的国内条件?他们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如何创造条件进行工业化?当时的历史条件又如何影响他们的决策,制约他们的选择?在解决问题时,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代价,或者说是制度成本?什么是决策错误?这些讨论自然会远远地超出单纯的工业经济和工业技术的范畴。
纯粹的学术著作以论证为中心,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行了,实际上这样的写作更为简单,但是如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就不仅要论述合理,还要让大家明白,让大家感兴趣。这就要把理论转换为既简明又深刻的小故事,或者是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再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解释、说明。因此,笔者在写作本书时加入了很多故事,但不知这样是否会冲淡理论性。
本书以一个大历史的视野勾勒出中国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脉络。当我们说明了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之后,自然也就清楚了要向哪里去。这样写作的好处是可以摆脱就工业化而讨论工业化,就新型工业化说新型工业化的狭隘视野。但是写作时,笔者发现,这样的历史脉络涉及的内容极为宽泛、极为复杂,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知识积累。勉力为之,书中自然会有不少错误,衷心欢迎批评指正!
梁孝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