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志忠 日期:2015-11-08 19:49:01
集结数十年创作晶华──蔡志忠的“漫画哲学经典”系列
经典的魅力+*有系统的解读,连环漫画+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四书的**入门书籍
阅读经典,不再需要看难懂的古文、翻阅厚厚地注释,只要随着蔡志忠的脚步,读懂经典也可以很easy!
本书是蔡志忠反覆阅读了先秦儒家典籍后,投入自己的热诚,将两千年前艰深不易理解的古文,化解为轻松好阅读的漫画。他总认为,未来是华人的天下,而不懂得老祖宗的智慧,又怎么能说自己是个文化人!因此他发愿以自我*擅长的漫画,帮助所需的人走往了解古人哲思的大道。
本套包含:
蔡志忠“漫画哲学经典”系列:漫画道家思想
蔡志忠“漫画哲学经典”系列:漫画禅宗思想
蔡志忠“漫画哲学经典”系列:漫画佛学思想
蔡志忠“漫画哲学经典”系列:漫画儒家思想
本书简介:
漫画哲学经典之一──儒家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华人的天下,又怎能不读懂中国文化!
经典的魅力+最有系统的解读,连环漫画+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四书的最佳入门书籍
阅读经典,不再需要看难懂的古文、翻阅厚厚地注释,只要随着蔡志忠的脚步,读懂经典也可以很easy!
本书是蔡志忠反覆阅读了先秦儒家典籍后,投入自己的热诚,将两千年前艰深不易理解的古文,化解为轻松好阅读的漫画。他总认为,未来是华人的天下,而不懂得老祖宗的智慧,又怎么能说自己是个文化人!因此他发愿以自我最擅长的漫画,帮助所需的人走往了解古人哲思的大道。
本书搜罗〈孔子说〉、〈论语〉、〈孟子说〉、〈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囊括四书的精华,有助读者透悉儒家学说,轻松领略孔孟思想的核心。
漫画哲学经典之二──佛学思想
读懂佛学解脱、无苦之道,做自己身心的真正主人。
理解佛陀思想,一眼就懂佛学最经典的《心经》与《法句经》。
最轻松的佛学理解方式,便是阅读蔡志忠的漫画。
蔡志忠钻研佛学已经数十年,家中满满收藏着佛学书籍以及佛陀造像,信手拈来,就是对于佛学深入的体悟。三十五岁后,他总想着人生该为他人做一些事情,而将佛理化为简单易读的漫画,自然在他的人生规画之中。
佛教东传而来,经过代代不同的解读与翻译,文字离现代人越来越远,要在短时间内透悟佛法是相当困难的事。因此阅读蔡志忠的佛学漫画是一种享受,无需在字句间苦苦思索,只要随着他的漫画,听他一篇一篇地告诉我们佛说法的内容,以及对于佛学经典的深入浅出的解读,自然而然,就跨进了佛学大门。
本书收录〈佛陀说〉、〈法句经〉与〈心经〉三书,以简单洗练的线条人物、富有智慧的佛语,引读者领略佛学之道。
漫画哲学经典之三──道家思想
破解老庄玄学的藩篱。
将形而上的思想语言,化为浅显深入的大道。
本书由连环漫画〈庄子说〉、〈老子说〉与〈列子说〉组成,老庄思想是中国道家的起源,也是一般人最难读懂的着作。尤其是《老子》,因言语上的隐喻与虚无,一直难以解读;《庄子》则着重寓言故事,虽然轻松活泼,但因为古文与现今语言的距离,而使得许多人退缩。蔡志忠将这些中国经典道家思想化为简单易读的连环漫画,帮助读者快速进入道家世界。
这本《漫画道家思想》的图像尤其精采,因为老庄的玄幻与擅于比喻,画面处处充满活泼、新奇、张力与想像,让人手不释卷。
看蔡志忠解读老子清净无为的理念,以及庄子的妙语机锋、善用譬喻,再看列子对于道学的解释与实践,会发现原来理解老庄玄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漫画哲学经典之四──禅宗思想
公案故事+连环漫画=最轻松有趣的禅学书
凝练而活泼的漫画人物+禅学警语=最直接的顿悟
汉末佛教东传而来,融入魏晋思想的玄虚空无后,发展出中国特有的禅宗佛学,并在东土开枝散叶、发扬光大,成为一时显学!
禅宗讲求机锋公案与顿悟的原则,虽然充满活泼朝气,但也因修行的艰难,使常人不易理解。
作者简介:
蔡志忠,一九四八年出生于彰化,四岁半立志这一生都要画图,从此心无旁骛地朝漫画家道路前进。十五岁时,蔡志忠将作品寄至台北集英社,接到了录取电话后,他带着两百五十元台币北上,成为职业漫画家,四十多年来笔耕不辍。期间以多本中国典籍漫画征服书市,创下总销量四千万的佳绩,通行世界四十五个国家,阅读人口上亿。二Ο一Ο年,他发表了闭关十年的心血结晶《东方宇宙三部曲》,将画笔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数学,以东方思维重新解读物理公论,并以此书入围第三十五届金鼎奖。
蔡志忠擅长以简单而富有禅意的线条塑造人物,藉此阐述对于中国经典名着、哲学思维以及佛理的独到见解,在幽默之中,带领读者体会强大的经典世界。
目录:
《漫画儒家思想》
《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论语》——儒者的诤言
《孟子说》——乱世的哲思
《大学》——博大的学问
《中庸》——和谐的人生
……
《禅说》——尊者的棒喝
《六祖坛经》——曹溪的佛唱
《金刚经》——沙门的顿悟
《漫画佛学思想》
《佛陀说》——觉者的法音
《法句经》——智慧的语言
《心经》——无我的喜悦
……《漫画儒家思想》
《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论语》——儒者的诤言
《孟子说》——乱世的哲思
《大学》——博大的学问
《中庸》——和谐的人生
…… 《漫画禅宗思想》
《禅说》——尊者的棒喝
《六祖坛经》——曹溪的佛唱
《金刚经》——沙门的顿悟……
《漫画佛学思想》
《佛陀说》——觉者的法音
《法句经》——智慧的语言
《心经》——无我的喜悦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
《老子说》——智者的低语
《列子说》——御风而行的哲思
……前言东方文化思想的省思◎蔡志忠
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世纪,无论在物理、数学、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惊人的成就。记得我五六岁时,还要到村子里的小店买煤油点灯,剪一小段球鞋带当灯蕊;没有几年后便全村都有电灯了,并从家里只有一台小收音机,发展到家家有电视、人人有计算机。从两三千年前的农业社会,一下子变成快速变革的现代工商业社会。我很庆幸自己能生长在个这高度快速跃升的年代,自己也紧随着时代发展自我成长,从靠山的小村庄迁到台北大城。由经济学的角度看,变化的时代机会最多,能造就出最多的人才。
我从小便受洗为天主教徒,由于教堂里有很多米老鼠、大力水手等彩色漫画,上天主教道理班的课本也是漫画,耳濡目染下,才使我长大以后变成漫画家的吧。十五岁开始以漫画为业,三十六岁之后又重拾画笔画《漫画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目前正在进行的即是此《漫画儒家思想》、《漫画佛学思想》、《漫画道家思想》与《漫画禅宗思想》。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画这种题材呢?」
我总是回答说:「文化思想是恒久不变的普世价值,任何一位流着中华血液的人,在其一生最少要看几本老庄孔孟和几部佛学经典,才不愧为炎黄子孙。」
或许有人会认为一本薄薄的漫画书,怎能说清楚这么高深的人生哲理?我从来不敢抱有这种想法,企图由一本书道尽一切真理;而读者也从未寄望藉由一本书,便成为那一东方文化思想的省思◎蔡志忠
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世纪,无论在物理、数学、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惊人的成就。记得我五六岁时,还要到村子里的小店买煤油点灯,剪一小段球鞋带当灯蕊;没有几年后便全村都有电灯了,并从家里只有一台小收音机,发展到家家有电视、人人有计算机。从两三千年前的农业社会,一下子变成快速变革的现代工商业社会。我很庆幸自己能生长在个这高度快速跃升的年代,自己也紧随着时代发展自我成长,从靠山的小村庄迁到台北大城。由经济学的角度看,变化的时代机会最多,能造就出最多的人才。
我从小便受洗为天主教徒,由于教堂里有很多米老鼠、大力水手等彩色漫画,上天主教道理班的课本也是漫画,耳濡目染下,才使我长大以后变成漫画家的吧。十五岁开始以漫画为业,三十六岁之后又重拾画笔画《漫画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目前正在进行的即是此《漫画儒家思想》、《漫画佛学思想》、《漫画道家思想》与《漫画禅宗思想》。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画这种题材呢?」
我总是回答说:「文化思想是恒久不变的普世价值,任何一位流着中华血液的人,在其一生最少要看几本老庄孔孟和几部佛学经典,才不愧为炎黄子孙。」
或许有人会认为一本薄薄的漫画书,怎能说清楚这么高深的人生哲理?我从来不敢抱有这种想法,企图由一本书道尽一切真理;而读者也从未寄望藉由一本书,便成为那一门学问的博士。我想做的只是让读者能透过一个钟头看完一本漫画,因而对东方思想有概略的了解,进而引发兴趣自发性地去学习。
《漫画中国诸子百家思想》在全世界已经被翻译为二十几种语言、四十五种版本,至今已卖了四千万本左右。然而我知道畅销的原因这不是因为我、不是因为中国思想、不是因为漫画,而是因为用漫画阐述东方思想!漫画能将深邃的哲学、佛学、禅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才是受欢应的主要原因。
有一位学者说:「春秋时代有诗经,战国时代有楚辞,汉朝有赋、而后有唐诗、宋词、元曲。什么是今天的代表语言?我认为动漫就是今天的语言。」
或许有人会认为太夸张了,但我认为这位学者很可能讲对了。如同当初有许多人对披头四、滚石、比吉斯的摇滚流行音乐很不以为然,但是三百年后,我们当代的摇滚流行音乐就是和巴哈、莫扎特、贝多芬并驾齐驱受后人尊敬的经典。动漫代表二十一世纪的文化也不是不可能,三百年后「星际大战」将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而「星际大战」却是来自于真人与三维动画的电影,今后的文学巨著可能来自电影、动画、漫画也不无可能。至于未来电影、动画、漫画是不是今后的经典,则要由后人来评价才算数,而非今日你我所能知。
中国诸子百家和佛学、禅宗思想是东方文化的主干,没有看过东方哲学、佛学、禅宗的书籍,或许完全不影响生计,然而没有文化的最大缺点是:于平时生活起居、行住坐卧之间一下子就被别人看穿。更何况在这快速变革的时代,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立场,便很容易受世局变迁影响而迷失了自己。我从来不敢抱有这种想法,企图由一本书道尽一切真理;而读者也从未寄望藉由一本书,便成为那一门学问的博士。我想做的只是让读者能透过一个钟头看完一本漫画,因而对东方思想有概略的了解,进而引发兴趣自发性地去学习。
──蔡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