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蕾切尔·卡森,江月 日期:2015-11-05 11:58:39
*50年以来全球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关于海洋世界的*伟大作品,一部充满魅力的自然史诗*美国国家图书奖、伯洛兹自然科学图书奖获奖杰作
本书简介:
《海洋传》是一本描述海洋世界的最成功的科普佳作。作者以其的罕见的科学洞察力与写作能力,将神秘的海洋世界中那一幅幅绚丽、美妙的图景一一展示在我们面前。本书1951年出版后,迅速占据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并连续上榜三十一周,最终售出超过一百万册,被翻译成三十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并于1952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伯洛兹自然科学图书奖,以及约翰·巴勒斯奖章。今天,海洋和整个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灾难,种种迹象表明,海洋世界的脆弱性与其重要性一样,需要人们倾注更多的心力去重视和保护,而所有关心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读者,都应该阅读这部经典。
作者简介:
蕾切尔·卡森(RachelCarson1907-1964),美国著名科普作家,海洋生物学家、世界环保运动的开拓者之一、现代环境主义的前驱,被誉为“为保护地球而战的勇敢斗士”。20世纪60年代,卡逊以其不朽名著《寂静的春天》一书引发了美国乃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运动,成为唤醒全世界民众环保意识的先驱。卡森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智慧、勇气,学识非凡,充满斗志。1963年,卡森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64年4月14日,她因癌症病逝。1980年,卡森被追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目录:
序
混沌初始日夜生动季节轮替阳光隔绝的深海隐藏之地
无尽的雪季岛屿诞生窥视古海洋风浪咆哮
行星之流
潮来潮往世纪冷与热无穷的宝藏拥抱海洋
序言
从古至今,海洋一直在对人类的智慧与想象力发出挑战,直到现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块人类未知疆域也仍然是它。海洋幅员十分辽阔,探索非常之不易,虽然人类已竭尽所能地去探索,但了解到的情况也只算是九牛一毛,即使进入原子时代,科技发达,也改变不了多大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意识到自身的海洋知识过于匮乏,因而掀起对它的探索热潮。对于船只和潜艇航行通过的海洋世界,我们知道得相当贫乏,而且还是最浅薄的地理概念。虽然我们清楚军事行动成败的关键在于对潮汐、洋流及海浪变化的预测能力,但是人类对于海洋的律动的了解仍然极其有限。既然人类有必要对海洋进行探索,那么各国就行动起来。于是,美国连同其他主要海上强国开始为海洋科学的研究投入心血。海洋学家借助于仪器与设备(当然,这些工具也大部分产生于迫切的需求),实现了对海底地形的勘查,对深海海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甚至能够从海床上采集研究样本。
这些不断更新的研究结果不久就将向人类证明,在此之前人类之前对于海洋所持有的很多观念都荒谬到了极点。人类直至二十世纪中叶方才建立起对海洋的全新的概念,然而这仅仅如同一幅只有雏影的巨幅油画一样,尽管艺术家华丽构思的基本架构已经描绘在上面,但还有大片空白区域等待他去完成。1951年,我正撰写此书时,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就是处于此种情况。然而后来,人类开始不断地填补自己的认识空白,并且不断发现新的东西,里面最重要的新信息都以注释的形式被收录在这一版中。
1950年代,海洋科学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期间,曾经有一艘载入小潜艇在海床上最深的洞穴里降落,此外,还有在冰下潜行的潜艇横穿整个北极盆地。人类开始逐—揭露出过去未知的海底的许多特征,比如,新发现的山脉好像连接着其他山脊,即环绕全球、绵延不断的海底山系,地球上绵延最长、最雄伟的山脉就是它了;除此之外,隐藏在深海中的洋流以及流量是密西西比河千倍的次表层流也相继被人类发现。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来自40个国家的60艘船只和数百个位于岛屿及海岸上的研究站联手执行高洋研究计划,此计划取得了令人相汉满意的成果。
尽管现在已经取得了非常令人振奋的成就,但这还只能算是初期研究,之后,人类仍然需要不断努力,以期对覆盖地表大部分区域的深洋展开进一步的探究。195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海洋学委员会,这个由一群顶尖科学家组成的机构表示:“与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想比较,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实在是匮乏至极。”他们还提出一个建议,即美国在1960年代应该将基本海洋研究计划至少扩增到目前的两倍,如若不然,跟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将无法保住本国海洋学的地位,而美国在未来海洋资源利用方面将会不占优势甚至处于劣势。”
人类目前所规划的未来研究计划里有很多非常特殊的构想,其中一项就是在海底钻一个用于勘探地球内部三四英里(一英里等1609米)深的洞。美国国家科学院对此项计划提供资助,目的是打破仪器的局限,深入到从未到达的地壳和地幔之间,也就是地质学家称其为莫氏不连续面(Mohorovicicdigoontinmity),即大家比较熟知的“莫霍面”(Mohc))。这个不连续面于1909年被一位名叫莫霍洛维奇的南斯拉夫人所发观,于是它就以这位发现者的名字而得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通过莫霍面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这表示震波从某物质传导至另一种性质完全不一样的物质。莫霍面与海底的距离较近,而距离大陆表面却十分遥远,所以,虽然在深海钻凿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程,但是最理想的探勘钻凿地点仍旧是海床。
莫霍面的上方是由质量较轻的岩石组成的地壳,下方则是厚约1800英里包覆着炙热的地核的地幔。至今人类对地壳的构成成分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并且也只能通过最间接的方式推测得出地幔的性质:现在已证实地壳上层是硅镁层,下层是硅铝层,大洋底部地壳的硅铝层处于常缺失状态。地幔的平均厚度未2800公里,其下是与地核承接的谷登堡面。如果能够深入这些区域采集真正的样本回来,那么,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便可向前跨越一大步,说不定还能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提升一个高度,原因在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或许相似于其他行星的内部结构。
由于专家们做出的综合研究,使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更深一层,逐渐成形的新概念如今也基本可以确立。大约在十年前,人类仍然认为深海海底一定非常平静,认为没有任何水流能够影响到这个幽暗的海底深处,最多只有一些流动缓慢的洋流,不但隔绝于海面,而且与截然不同的浅海地区不存在任何联系。然而另一个全新的观点很快将这个观念取而代之,人类发观,深海中实际上充满洋流和变动。与旧观念相比,新观点更加使人振奋,解决当前某些非常迫切问题的关键也非它莫属。
自从新的概念建立起来,人类认识到海洋内部实际上变化莫测,深海海床就是由沿着海洋盆地急速奔流而下的湍急汹涌的乱流或泥流冲积而成,另外海底有时也会发生崩塌,或者受到内潮的影响。浊流会将部分海底、山脉、山顶以及山脊上的沉积物扫得丝毫不留,地质学家希曾(BruceHeezen)将这些浊流描绘为如同“呵尔卑斯山的雪崩,沿着山坡一泻而下;将较低矮山坡上的起伏地形完全覆盖”。
如今人类已经认识到,深海平原并非完全隔绝于环绕四周的大陆和浅海,而是有大量来自大陆边缘的沉积物在此堆积(沉积物的主要堆积位置是大陆隆,目前普遍认为大陆隆之外才是深海平原,海底浊流沿着大陆架和大陆坡倾泻而下,最后到坡辳堆积);在长远的地质演变过程中,海床上的海沟和空洞不断被深海浊流带来的沉积物所填补。这个观念对于我们了解某些迄今尚未解决的疑难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海底中央为什么存在沙石沉淀(可想而知沙石是由于海岸侵蚀和海浪冲刷而形成的)?海底峡谷直通深海,为什么谷口的沉积物中存在小木块和树叶等好像来自陆地的物质?在更远的深海平原上的沙石沉积物中为什么也出现了核果、小树枝和树皮?现在我们找到了一个能够说明这些过去曾经匪夷所思的事实的解释,即由于暴风雨、洪水或地震引发的洪流,携带着地表的沉积物倾泻而下。
虽然我们目前现有的概念(即海洋多变的观点),可能早在数十年前就形成了,然而一直到过去十年发明出很多先进仪器之后,人类才实现了对隐匿于海中的洋流运动的窥探。现在,我们推测那些位于海面和海底之间的幽暗地带,全部受到了洋流的影响;甚至连那强劲的海面流,比如墨西哥湾流之类的,也并非像我们过去所想像得那样。如今我们得知,墨西哥湾流并非是一条宽阔、平稳流动的河流,而是包含了很多条狭窄的暖水急流,有时候它们还会形成旋涡回流,其实在这道海面流的下方,有着其他截然不同的洋流,这些洋流的流速、流向及流量各不相同,同样,在这些洋流的下面还有其他洋流(现在已经明白,不单单有像墨西哥湾流这样的大洋上层水平环流,另外还存在大洋热盐环流,使大洋的水体形成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交换,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存在。以前人们以为海底会一直平静无波,然而通过对深海拍摄的海底片的检视,却能看到波纹,显示水流此时正在筛检沉积物,将较细小的颗粒带走。在大西洋洋脊的海底山脉中,大部分地区的山顶均受到了严重的洋流剥蚀,波纹和冲刷痕迹都可以在人类拍摄的每一座海底山的照片中清晰可见,证明了深海洋流对山脉的作用。
其余照片则证明了深海海底也存在生物:海床上留下了很多生物痕迹,海底满是由不知名生物所筑起的小圆锥形物体,并且还有小型穴居生物栖息的洞穴。为了收集活体生物样木,丹麦研究船“加拉提亚号”(Galathea)进入到深海中用挖掘机采样,果真有所收获。然而就在这只不久之前,人类仍以为深海生物稀少得很难用这种采样方式采到样本。这种种发现证明海洋的确变化无常,这个结论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纯学术研究结果,也不只是某个故事里的虽然有趣但是毫无实际贡献的惊人细节,而是紧密、直接的关系着我们当代的重大问题。
身为地球资源的管理者的人类,虽然过去有很多并不光彩的所作所为,但是人类一直以来都善于自我安慰,坚信至少还没有侵害到海洋,认为要想改变或者破坏海洋,人类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但不幸的是,事实证明这是个过于幼稚的想法。现代人在解开原子之谜之后,发现一个真正可怕的问题迎面而来,这个问题就是该怎样处理地球史上最危险的物质,即原子分裂所带来的副产品。人类是否有能力将这些危险物质妥善处理,同时又不危害到人类居住环境,这时最大的困难所在。
要想使关于海洋的一切记录都变得完整,就要把这个可怕的问题列入考虑。因为海洋广阔无涯,看上去好像遥远无边,所以,海洋成为很多人在面临废弃物处理问题时的首选。由于人类很少详细探讨这种做法,一般大众也不曾注意到(至少在1950年代后期之前一直是这样),于是海洋成了名副其实的原子的代污染性垃圾以及其他“低放射性废料”的“天然”掩埋场。他们把这些废弃物放在桶中,然后用水泥密封起来,拖运到外海后在预定的地点将其倒掉;还有人将废弃物运到100英里之外的地方,然而近期也有人提议在海外大概20英里处的近海地区把废弃物倾倒。虽然人类的计划是把这些装废弃物的水泥桶沉到大概6000英尺深的地方,但事实上,其中一部分水泥桶只被丢弃在了较浅的海域。在此我们假设这些水泥桶的寿命为十年,那么十年之后,所有残留的放射性物质都会外泄到海洋中。然而这都只是理论上的推测罢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中的一位代表曾经公开承认(可能该委员会曾倾倒过废弃物,也可能曾批准他人这么做过),当这些盛装废弃物的水泥桶沉到海底时,绝无可能依旧保持“完整”。实际上,根据在加州所做的测试,有的水泥桶只沉到一两千英尺深的地方便由于压力过强而破裂。
这些被封在桶中已沉到海底的废弃物早晚有一天会外泄到海洋里,未来人类对原子科学的运用会更广泛,无疑会制造出更多的废弃物,并将其倾倒于海洋中。现在河流也变成了原子废弃物的掩埋场;所以除了已封装沉入海底的废弃物之外,遭受污染的河水也会流入海中,再加上原子弹试爆后产生的辐射尘,大部分也都落到了广阔无垠的海面上。
尽管管理机构声称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安全,无后顾之忧,但是他们的立论基础却十分不可靠。海洋学家针对这个问题宣称,他们只能对放射性物质外泄到深海后的情况进行“大概估计”,并表示要想知道在河口和沿海地区倾倒这类废弃物所造成的后果,还必须通过多年的仔细研究。就像我们所了解到的,近来研究的结果表明,海洋由深到浅各个层面的活动,比起人类之前的推测次数都更加频繁。海洋深处暗流涌动,层层交叠的强劲洋流,朝四面八方水平移动,深海海水携带着海底矿物不断向上方涌动,同时大量浅海海水不断下沉直至海底,这些现象促进了大规模的海水的形成,由于这个合作用早晚会造成全球性的放射性污染。
然而,海洋自身会传播放射性物质只是问题的沧海一粟,从对人类的危害这个角度来看,海洋生物集中并且传播放射性同位素,由此导致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大家都知道,由于海中动植物能够吸收放射性化学物质,会造成这些物质集中在一起,然而如今人类对于这个过程的细节的了解却很粗略。海里的微生物大多靠矿物质为生,如果矿物质含量不足,那这微生物就会转换策略,借助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来实现对所需元素的摄取,因此,有时这些生物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含量甚至超出比海水中含量的百万倍。那么,人类费尽心思计算得出的“最高容许标准”又有何用呢?较大生物为了生存又吞食了那些微生物,如此环环相扣的发展下去,如果我们顺着食物链向上追溯,就会发观其中有一环就是人类。由此可知,在比基尼岛(Bikini)核弹试爆点方圆一百万平方英里海域内的金枪鱼,其体内放射性物质含量会超出海水中含量的许多倍。
人类幼稚地认为,放射性废弃物会始终在原来倾倒的位置留存,但是海洋生物的移动与迁徙把人类的这种幻想进一步推翻了。海中小型生物有在夜间大批浮游到海面上的习惯,到了白天便会沉降至深海,由此沾附在它们身上或直接被它们吸收的放射性物质也会随之移动。然而鱼类、海豹和鲸鱼等较大型动物,或许会向远方迁徙,这也加速了海中放射性物质向更大的范围扩散与传播。
因此,问题的复杂程度和严重程度远元超过了人类的想像,甚至,从人类开始往海里倾倒废弃物到现在这短短的期间内,已经有研究证明,这种弃置做法实际上上根据了某些极其荒谬的想法,造成的危害极有可能是无法想象的。其实,这种废弃物处置法早就被我们实施了,确切的说应该是在人类还没有能力证明这种做法无害之前。这种先弃置、后研究的行为,无疑是在为自己招祸,因为放射性物质一旦被灌入海水中就不可能回收,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遗恨千古。。
生命的源头是海洋,它孕育了种种生物,现在却被其中一种生物的活动所威胁,这是多么奇怪情形啊。不过,虽然海洋环境不断恶化,但是这片无边的大洋仍然会继续存在下去,实际上,生物本身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蕾切尔·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