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吉姆·巴戈特 日期:2017-02-27 23:47:12
建立在杨—米尔斯场论(Yang—Mills field theory)基础上的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是人类理解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力的集大成之作,它的点睛之笔当属布劳特—昂格勒—希格斯机制(Brout-Englert- Higgs mecha-nism)。该机制保证了电弱规范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不仅使电磁力与弱核力从此分道扬镳,以及绝大多数基本粒子因此获得质量,而且预言了存在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2012年7月4日,一个酷似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终于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现出原形。《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 现)》遵循历史发展的脉络,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回顾了基本粒子物理学的百年家史,讲述了寻找“上帝粒子”之旅中交织着成功与失败的传奇故事,展现了科学家无 与伦比的探索精神、人文情怀和鲜明个性。 作者简介
(英)吉姆?巴戈特(Jim Baggott),一位成功的科普作家。曾任雷丁大学讲师,在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过5年研究工作,还曾任职于某跨国石油公司市场部。现为某咨询公司 总裁。他对科学、哲学和历史有广泛兴趣,并在业余时间继续致力这些方面的写作。其作品广受好评。著有《完美的对称:富勒烯的意外发现》(中文版由上海科技 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等书。
目录:
作者序
温伯格的序言
引言 形式与实质
第一部分 发明
第一章 逻辑思想的诗篇
第二章 并非一个充分的理由
第三章 人们对它的反应会很迟钝
第四章 把正确的想法用于错误的问题
第五章 我可以做这件事
第二部分 发现
第六章 忽隐忽现的中性流
第七章 它们一定是W粒子
第八章 纵深远投
第九章 梦幻般的时刻
第十章 莎士比亚之间
后记 质量的构成
术语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