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新,唐梅,陈咪咪,王士春 日期:2021-12-20 01:45:11
王士春,自然生态教育专家,教育部第三批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育成果评估专家,安徽省江淮名师,合肥市首批学科头人,合肥市首批名师工作室十名首席名师之一,合肥市第二批教育家培养对象,全国优秀科技辅导老师。从事中小学语文、科学教育教研三十多年,其所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国家、省、市学科竞赛奖;辅导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连续获第25、26、27、28、29、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辅导的《探索脚下的生命》微电影获得第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特等奖。教研上曾五次主持国家、省级课题研究,已出版《用真情诠释教育》等专著,公开发表论文逾百万字。课堂教学上,获得安徽省小学科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第2届小学科学(教科版)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现为合肥市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安徽省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还兼任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副会长。我们说,孩子们的世界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但是,近年来,自然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越来越缺失了。
首先,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沉浸在虚拟的游戏环境中,从而减少了接触自然的机会;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工环境取代了自然环境,城区的孩子很难见到大片树林、草地,也很难见到可以戏水摸鱼的小溪流。另外,由于我们小学管理者的头上始终高悬着安全之剑,校长们轻易不敢将学生放出校门、带去郊外。
因为缺乏与大自然的交流,孩子们产生了种种身心问题,患多动症、自闭症、过敏症等越来越多, “大自然缺失症”逐渐显现。
现在不少小学生经常玩电脑、手机,不懂得如何跟大自然打交道,从大自然中吸收养分更成为一个无所适从的课题。西方国家,一场重要的运动正在悄然开展——让孩子们重返大自然。
这对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孩子们认识大自然,其实是他们认识人生的一个非常好的窗口。如何通过开设大自然课程,逐步消除“大自然缺失症”,让孩子们从自然中获得人生成长的经验与快乐,这是我们科普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为此,2015年9月,合肥市王士春名师工作室暨蜀山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申请了“城区小学大自然课程实践研究”课题,并被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批准为“2015年度全国科学教育规划课题”。
我们将“城区小学大自然课程实践研究”课题定义为,在人口集中、自然生态相对较弱的城区小学开设动植物观察、水文气象观测、自然生态体验与探究、农作物种植、珍爱自然、环境保护与宣传等一系列关于大自然的校内、校外活动课程,并进行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两年来,我们各个子课题组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有了一些小小的收获。本次我们的工作室与黄山书社共同策划、携手打造的“自然大冒险系列丛书”,便是我们名师工作室此项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套书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探险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与植物、动物以及矿物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本套书由合肥市王士春名师工作室成员黄新、王成科、杨夕元、周军华,泛成员吴慧、王友、史永翔、唐梅、陈咪咪、孙倩倩等知名青少年科普教育专家分组编写,最后由首席名师王士春进行统稿。
本套书的编写,对孩子们认识、亲近、尊重与喜欢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有一定的帮助,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们核心素养的一项有力举措。
大家知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本套书的编写,是素质教育全面铺开的需要,也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当然,这也是我们科普教育工作者送给孩子们的一份礼物。
编者
2019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