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海博 日期:2021-12-29 05:04:38
在卡通片里,我们经常看到嘴里叼着骨头的小狗,有的甚至睡觉时也不肯把骨头放下。小狗们为什么偏爱啃骨头呢?
那还用问,骨头香呗!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骨头对于狗来说非常有好处,它可以帮助狗补充钙质,强化狗的牙齿与骨骼。鸡骨汤含有大量胶质,可以帮助幼犬骨骼成长,并能增加造血的功能,对幼犬的发育有利。而那些吃不到骨头的狗,不仅会长蛀牙、牙龈衰弱,也很容易掉牙齿。健康的狗长有非常坚固的牙齿,可以把骨头咬得很碎小,这些碎小的骨头进入狗的消化器官,就能够被它的身体吸收了。但前提是,一定要为狗选择适合它们的骨头,并且进行正确的烹饪后再进行喂食。在喂狗一些禽类、鱼类的骨头时,一定要特小心,以防骨头卡在狗的喉咙里,或者刺伤狗的肠胃。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群体意识。狗和人生活在一起,它就理所当然地把这个家里的每一个成员看成“狗群”里的一分子。群体的生存是需要每一个成员团结友爱和相互支持的,所以每当发生危险时,至少当狗认为有危险时,它就会很自然地保护家里的每一个成员,而且有时候还会向我们寻求保护。
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猫和老鼠》一经放映,立刻吸引住了中国众多的小观众。在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老鼠斗不过猫,就把猫引到狗那里,让狗替它痛痛快快地教训猫一顿,于是就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猫和狗是一对冤家的印象。事实上卡通片对小观众们进行了误导,猫和狗并不是见面就打架,它们有时也能和睦相处,电视新闻中就经常报道相关的信息。
猫和狗的生活习性相差很大,也容易让人认为它们是一对见面就打的冤家。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猫和狗是两种生活习性几乎完全相反的动物。我们常看到很多老人遛狗,却看不到有人遛猫,这是因为猫不喜欢和人在一起,而狗在人面前则摇头摆尾,忙前忙后,即使松开绳索也不会跑得无影无踪。在向人表示欢喜的感情时,猫会在人身上蹭来蹭去,狗则是抬起前爪。如果狗在人身上蹭来蹭去,那就表示它身上痒了,而如果猫要是抬起前爪,则表示它要进行攻击了。
猫总是喜欢在夜里活动,可是夜晚这么黑,我们人类的双眼根本无法看清物体,那么猫就能看得见吗?
我们知道,猫是夜行性动物。所谓夜行性动物,就是指像猫、猫头鹰、狐狸等这些经常在夜间捕食、活动的动物,它们的眼睛结构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猫的眼球最里面的网膜上有一层可以反射放大光线的反射膜,可以将微弱的光线反射放大:再加上猫的瞳孔在夜间能张得很大,可以聚集更多的光线。所以,只要黑暗中有一点点微弱的光线,猫就可以张大瞳孔并利用反射膜来反射光线,猫在夜间也就能像白天那样行动自如了。而在黑暗的地方,猫的眼睛会闪闪发亮,这也是因为反射膜的关系。
小强好羡慕天空中的那些鸟儿,因为它们可以自由地飞翔,可以去任何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没有任何的约束,那么为什么鸟儿能在天上飞,而我们人却不行呢?
原来鸟的身上覆盖着非常轻的羽毛。羽轴中空,充满空气。鸟的骨骼坚硬,薄而轻,胸骨发达,所以既减轻了体重又加强了飞翔能力。鸟的身体里有个气囊和肺连接在一起,不但有呼吸的功能,还能让身体变得更轻盈。另外,最重要的就是鸟的翅膀了,因为鸟的翅膀能靠空气葩浮力飞起来。两翅上下扇动,使鸟儿快速向前飞行。 总之,鸟儿有发达的翅膀,身体各器官的构造又都有利于飞行。有了这些条件,我们就知道,为什么鸟儿只要轻轻地抖动翅膀,就可以轻松地在天上飞翔了。
鸟儿飞上天,通常是为了寻找食物,或是躲避敌人的攻击。而鸵鸟在很久很久以前原本会飞,但是在躲避敌人攻击时,体格高大的鸵鸟,觉得跑反而比用飞来得快又省力,所以演变到现在,鸵鸟的翅膀和适宜飞行的器官退化,就只会跑而不会飞了。而鸡则是因为人类的长期饲养,时间久了而使翅膀退化,身体也因人的喂食而变得越来越胖,再也难飞了!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是一首小朋友都很熟悉的儿歌,可是不知你想过没有,人的耳朵都是长在头的两侧。而兔子的耳朵却长在头顶上,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动物世界中,兔子属于弱小的草食性动物。当碰到狐狸、老鹰等凶猛的动物袭击时,兔子没有锋利的武器进行反击,往往选择逃跑来保全自己。为了便于发现敌情,尽快从它们的眼皮底下逃脱,兔子的耳朵就长在头顶上了。这是因为耳朵长在头顶上可以自由地活动,从而扩大搜索的范围。一旦有敌人靠近,兔子就能够听见,迅速做好逃跑的准备。而且耳朵长在头顶上,即使吃草时,也不妨碍它关注周围的变化。如果耳朵长在头的两侧,在它转头a寸,长长的耳朵就会挡住视线,不利于发现敌情。
我们经常用“鹦鹉学舌”这个成语来指代只会模仿别人,而没有自己主见和观点的人。鹦鹉真的会说话吗?事实上,鹦鹉的舌头比其他的乌要发达些,加上鹦鹉的头脑也非常的聪明,经常与人接触并有意识的训练就可以使其学会人类一些简单的话语,只是鹦鹉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罢了。它是通过强化刺激而实现的模仿,并没有真正的语言。除了鹦鹉以外,可爱的八哥也会模仿人类说话。P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