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中国国家地理:震撼人心的地表奇观之一


作者:单之蔷  日期:2014-02-25 10:22:44



本套装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2009年6月刊与2011年6月刊合集。2009年6月刊主打“大地奇观:油菜花”并介绍宜万铁路和南极;2011年6月刊主打“梯田:等高线上的秘密”并介绍泸县和民族主题的傣族与黎族。
  关于中国国家地理
  一本记录中国60年的杂志,一种“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精神传承,一个亲近自然、回归内心的倡导者。传播科学、记录中国,将千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和世事变迁真实地记录并留给历史。我们所倡导的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和感知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上千万读者,他们冲出城市、投入山水之中享受着阳光、雪山、森林、江河、高原等等带来的无以伦比的生命体验。
  目录:
  2009年6月
大地奇观—油菜花
油菜花:漫长的花季
撰文/萧春雷
仿佛金黄的候鸟,每年春天,油菜花自南向北,缓缓掠过中国辽阔的原野。元旦一过,海南岛和台东的油菜花就开了;紧接着,终年翠绿的华南山间盆地,突然间鹅黄耀眼,菜花似锦;绚烂的花潮往北漫过一条条纬线,次第染黄了长江南北、秦岭淮河,最后连古板沉闷的黄河下游地区也春心荡漾,花枝乱颤。当华北平原上最后一亩冬油菜收割入库,花季并未结束。另一场向最北、最西和最高地区的接力旅行正在秘密孕育。盛夏7月,东北、西北大草原和青藏高原上盛开的百万亩春油菜花,流光溢彩,将长达半年的油菜花事推向高潮。
征服中国的油菜
撰文/晓津
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然而,当我们沿着它的历史追溯而上,却发现它最初不过是偶尔被古人采为蔬菜的野生植物。在几千年的发展岁月里,它是如何登堂入室,成为中国油料作物的“当家花旦”的?又是怎样从星星之火开始,燎原般地漫延到中国大江南北的呢?
超级油菜花“fans”
撰文/胡彦鸿摄影/李风2009年6月
  大地奇观—油菜花
  油菜花:漫长的花季
  撰文/萧春雷
  仿佛金黄的候鸟,每年春天,油菜花自南向北,缓缓掠过中国辽阔的原野。元旦一过,海南岛和台东的油菜花就开了;紧接着,终年翠绿的华南山间盆地,突然间鹅黄耀眼,菜花似锦;绚烂的花潮往北漫过一条条纬线,次第染黄了长江南北、秦岭淮河,最后连古板沉闷的黄河下游地区也春心荡漾,花枝乱颤。当华北平原上最后一亩冬油菜收割入库,花季并未结束。另一场向最北、最西和最高地区的接力旅行正在秘密孕育。盛夏7月,东北、西北大草原和青藏高原上盛开的百万亩春油菜花,流光溢彩,将长达半年的油菜花事推向高潮。
  征服中国的油菜
  撰文/晓津
  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然而,当我们沿着它的历史追溯而上,却发现它最初不过是偶尔被古人采为蔬菜的野生植物。在几千年的发展岁月里,它是如何登堂入室,成为中国油料作物的“当家花旦”的?又是怎样从星星之火开始,燎原般地漫延到中国大江南北的呢?
  超级油菜花“fans”
  撰文/胡彦鸿摄影/李风
  油菜花的“fans”,除了以蜜蜂为主的昆虫授粉专家,还有一群群的“赶花人”——他们带着自己的蜜蜂军团,转战南北,追逐花期。这篇报道从蜜源植物的角度揭示了油菜花的又一经济价值,并涉猎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蜂蜜产品质量话题。
  菜花地上的旅游大餐
  撰文/叶倾城
  中国自古即有“赏红”习俗,赏梅,赏桃李,赏牡丹,赏海棠……欣赏铺天盖地的油菜花则是近十多年才兴起的新现象。自从上个世纪末云南罗平首开“油菜花节”先河,全国各地以油菜花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节越办越多,油菜花的观光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但是,中国需要这么多油菜花节吗?
  中国人吃什么油?
  撰文/叶倾城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中,油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不是小事。油,不仅是调味,更是人体70%的脂肪来源。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在吃什么油,历史上的中国人又吃过什么油?作者走遍各地,为您讲述小小油瓶里的大故事。
  那一片属于世界的金黄
  撰文/秦昭
  世界2000多万公顷的油菜田每年为人类提供四五千万吨的油菜籽。中国、加拿大、印度和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都是油菜籽生产大国,每个国家油菜籽的背后有什么独特故事呢?在中国,油菜花不仅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还是备受青睐的观赏植物,世界上,又有哪些国家像中国一样,喜欢欣赏油菜花呢?
  摄影?地理?环保——我的“三级跳”
  撰文?摄影/李正茂
  他是一位典型的实干家,但他认为一切皆因机遇所在。他的履历表中有着多次令人羡慕的破格晋升,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也曾多次变动,但他更注重自己个人志趣的悄然改变。请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正茂带来的报道。
  宜万铁路:我从万山腹中来
  撰文/赵妮娜摄影/孙静文
  武陵山脉跨越渝、鄂、湘、黔4省,绵延420公里,它的外表被青山绿水覆盖,内部却密布溶洞、地下暗河和裂隙。目前,承接着中国百年梦想的宜万铁路正在这块地质条件极其险恶的区域延伸。本文作者和摄影师前往采访,发现这条沿线24个车站有8个建在桥上或隧道里的铁路,建设过程中遭遇了滑坡、崩塌和突泥突水等多种地质灾害,建设难度超过以往修建的任何一条铁路。
  斑海豹:与渤海生生世世的约会
  撰文/左凌仁摄影/刘杰等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海豹是一种只在国外的海域、极地海域生存的海兽,要想亲眼目睹它们原生态的生活就要远赴重洋。这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实现。其实,在我们身边,在渤海的辽东湾和庙岛群岛,我们完全可以近距离观察一种海豹的原生态生活。这就是斑海豹。
  南极冰盖上的生命
  撰文/陈实摄影/李栓科
  夏季的阳光刺破严寒,南大洋沐浴在长达24个小时的温暖当中。硅藻幸福地繁衍着,将营养盐和太阳能积攒起来。群群磷虾享受着南极的美餐,却也提防着自己被鲸鱼、食蟹海豹、企鹅或者其他什么鱼裹进肚子。每时每刻,南极的动物们都在相互残杀。直到它们的生命被海豹、鲸鱼、鯱鱼乃至人类所终结。
  去越南,寻踪第四种金丝猴
  摄影/奚志农撰文/孙晓东
  “越南金丝猴就像其它三种金丝猴的合体,有滇金丝猴一样粉红色的嘴唇,川金丝猴一样蓝色的脸,还有类似黔金丝猴的头型”。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如此形容这世界上第四种也是唯一一种分布在中国以外的金丝猴。这种金丝猴数量稀少,它们深居在喀斯特山地的季雨林里,等待着命运的宣判。2009年春,奚志农这位对金丝猴情有独钟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携助手赶赴越南,去寻找这种鲜为人知的金丝猴。
  我们的“新大陆”:太平洋垃圾大陆
  撰文/迟卉
  移山填海再也不是大自然的独创,在北太平洋海区,一个人类造就的“新大陆”正在诞生。这个“新大陆”面积约343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中,据预测到2030年它的面积将超过两个美国。“新大陆”有一个令人惊诧的名字——太平洋垃圾大陆,由人类产生的垃圾堆积而成的大陆。2011年6月
  梯田:不仅仅是风景
  遍布世界的梯田看上去并不珍稀,但是体量庞大的梯田背后往往是弱小民族漫长艰辛的发展史和几十代人的持续劳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农耕形式,梯田还是农业文明的重要遗产,我们不该轻视它们。然而,我们确实低估了它们正在遭受的冲击。
  48哀牢山红河哈尼梯田,改变正在发生着
  撰文/李旭
  滇南哀牢山上,哈尼族、彝族等红河南岸各少数民族是如何用手中的锄头和犁耙,将那莽莽大山开成浩瀚的梯田的?这梯田对山民们意味着什么?对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我们有可能留住这最后的乡土田园吗?
  78菲律宾巴纳韦梯田,在“濒危”中挣扎的世界遗产
  撰文/秦昭
  地球上的庞大梯田群曾书写过辉煌的人类农业文明,哺育了一代代为它劳作的子民。然而,在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程中,这种古老的田制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菲律宾巴纳韦水稻高山梯田便是其中的代表,那儿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新故事?让作者带着我们去一探究竟。
  86瑞士拉沃梯田,为命运而战的葡萄王国
  瑞士西南部,在新月形的日内瓦湖和巍峨的阿尔卑斯山之间,延展着一片近千公顷的壮美葡萄园,这便是世界文化遗产拉沃梯田。在其近千年的漫长历史中,这片“世外桃源”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对话”。面对近几十年来势汹汹的城市化进程和旅游开发,它奇迹般的“独善其身”更是令人惊奇。
  特别策划
  发现泸县
  撰文/萧易摄影/袁蓉荪
  泸县这个位于川南丘陵中的小县城,竟然隐藏着上百座明清时期的石刻龙桥,踏着这些石桥行走在泸县乡野,脚下无处不是宋代的石刻墓葬。泸县高耸的山崖上,几乎通体都是精美的明代石窟。在泸县,无论是桥、墓、石窟造像,无一不是精美的石刻艺术。
  94泸县宋墓,雕刻在石头上的南宋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全县19个乡镇均有宋墓分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宋墓群160余处,暴露在外的就有500余座,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为密集的宋代石室墓群。
  114玉蟾山石窟,它延长了中国的石窟长廊
  蒙古灭宋后,中国石窟艺术陷入低谷。时至明代,石窟艺术的火种却在四川泸县玉蟾山重燃,沉寂已久的泸县石刻大放异彩。
  124“龙隐”西南,泸县明清龙桥群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境内,至今有明清龙桥141座,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堪称古桥建筑一大奇观。这也是中国唯一的明清龙桥文化群。
  中国的56个民族系列(五)侗台语族(2)
  138图片解读与佛相伴的傣族
  解读人蔡荣男蔡小晃摄影/陈海汶绘图/于继东
  144民族自述傣族:“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守护者
  撰文/征鹏供图/王昭武
  148一个特立独行的平和民族
  撰文/曹成章供图/王昭武
  158秉承传统的黎族
  解读人郑小枚王恩摄影/陈海汶绘图/于继东
  168太行山冰雕,峡谷中的玉树琼瑶
  撰文/郑泰森摄影/秦玉海
  176贵州开阳禾丰乡:这里有最具特色的“山地油菜花”
  撰文/戴俊高娴摄影/邓飚底布—油菜花
  说实话,油菜花海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是它自身,而是以油菜花海为底色矗立在花海中的其他景观。
  有一年我去新疆伊宁,路过昭苏草原,草原上种植着大面积的油菜,天山的雪峰,好像是一座座冰山,浮动在金黄色的花海中;又一年7月底我从拉萨到西宁,路过青海湖时,正逢油菜花开,无边的金黄把青海湖衬托得碧蓝碧蓝,我想不到青海湖会有这样像深海一样的蓝;云南罗平的喀斯特峰林地貌之所以闻名,我想也与油菜花盛开时,大地满铺黄色,一个个锥状的喀斯特山峰在黄色的映衬下轮廓鲜明、形状逼真有关。
  我给一种器物拍照时,一般是找到一块纯色的布做底布,再把器物放在布上拍,这样拍出来的器物突出鲜明,因为底布把杂乱的背景隐去了。油菜花很像铺在大地上的底布,它把杂乱的大地统一成黄色,让平时受到干扰的景观突出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油菜花好像提供了一个场,让其他景观在场中彰显出来,这时它起的作用与光相似—隐去自身,彰显他者。
  我曾在油菜花盛开时,在大运河中行船,大运河在两岸油菜花的衬托下,流光溢彩;我也曾在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拜访过都江堰,都江堰在油菜花的烘托下,古朴沧桑。它们都是人类对地表的改造,由此我对“人类是改变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营力”的观点有了全新的体验。
  配角—油菜花
  油菜花不仅是底布,还是配角。在主角退去,舞台空闲之时,油菜花才上场,即使上场了,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闲置的土地,剩余的光热和水分。特别是冬油菜。
  油菜分两种:春油菜和冬油菜。冬油菜秋末播种,来年春天收获。过去我们的祖先种地,只是春种秋收,一年一获。据说是从宋朝起,中原和南方的耕作制度变了,开始了复种制度,一年由一熟变为两熟。复种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收获量,使得同样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油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宋代水稻开始大面积种植,秋天水稻收后,田地冬闲,这时油菜出场了。油菜适应低温,能在黄河以南的冬季安全越冬,而且它适应性极强,能够适应种种气候、环境,见缝插针地“插空”生长,并很快成熟,为来年的水稻播种腾出空间。和同样可以用来“插空”的作物冬小麦比,油菜不仅不会损耗地力,还有肥田的功效。记住这样几个数据吧,对理解油菜花为什么会布满中国大地很有帮助:有一种越冬性强的油菜,在0—5℃的低温下20—40天就能现蕾开花;还有一种半冬性的品种在0—15℃的温度环境下现蕾开花需20—30天。我们知道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都在这两种油菜花的适应范围内,因此油菜成为越冬利用冬闲地的作物就不奇怪了。这种土地制度发展到今天,许多地方已经可以一年两熟、三熟,还可以两年三熟,三年四熟、五熟。这其中不要忘了油菜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主角退场后上场,在主角登场前退下,这就是油菜花的品性。
  “三度”—油菜花
  油菜花甘当配角,不想突出自己,反而成就了自己。许多油料作物开始退场,而油菜花则不断地蔓延。在中国只要有耕种的土地,就有油菜花的身影。全中国没有一种作物能像油菜一样,从南到海南岛北到呼伦贝尔的各个纬度,从东到抚远西到帕米尔高原的各个经度,在海拔4700米以下的各个高度上出现。
  从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从1月到8月次第展开,好像在演绎阳光入射中国大地的角度每年逐渐抬升又逐渐降落的周期性过程;也好像在表演大地的热量沿纬度成带状分布的所谓地理学的“地带性理论”,不仅仅是纬度地带性,还有经度和海拔高度的地带性,在油菜花的分布中都可以看到。要想学好地理学中的“地带性理论”,即理解地表的景观按“纬度、经度、垂直高度”的所谓“三度”呈带状分布,就来看看油菜花吧。
  看一下全国油菜花开花时间的等值线图。1月、2月油菜花在北回归线附近开放;3月四川盆地和南岭与武夷山以北的油菜花进入了花期,这条3月1日油菜花的花期等值线并没有与纬度线平行,四川盆地把这条线大大地北移了,因为四川盆地是一个暖盆,气温远比同纬度的地方高。
  这3条等值线演绎了气候变化的纬度地带性,但接下来的等值线就可以说是演绎了经度地带性—海陆关系了。4月1日的花期等值线到了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明显有低头向南之势,这是因为这一带濒海,春天大海升温较慢,沿海春迟之故;而6月1日和7月1日开花的油菜分布明显地呈西南—东北走向。这也可以看作是经度地带性—海陆位置影响所致:这时温度已经不成问题,降水成了限制因素,降水的多少与离海的远近相关,因此这时的油菜花分布界线几乎是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界线,也可以说是沿长城和农牧交错带分界。
  垂直高度—垂直地带性对油菜花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为明显:青藏高原由于太高太冷,油菜只能在其边缘的河谷中分布,在河西走廊沿着黑河谷地油菜花在张掖附近有着大面积的分布,在祁连山中的大通河谷地、黄河谷地,油菜花顺着河谷从西向东分布;拉萨附近的雅鲁藏布江和其支流年楚河的河谷也有油菜花盛开,不过那时已是7月底8月初了;新疆的塔克拉玛干盆地的油菜呈环形分布在沙漠周边,西部较湿润,又因为低处气温高,高处气温低,因此从里向外,从低向高,油菜花从6月到8月次第开花;而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周边绿洲上的油菜花竟然在6月开花,比它纬度低得多的青海湖和黄河谷地与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油菜花却是7月或8月,这是为什么?还是因为垂直高度的影响。因为青藏高原的崛起,改变了南热北冷的规律,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变成了南冷北热,南北倒置,因此准噶尔的油菜花开得要比西藏和青海早。
  油菜花演绎了中国的气候,也演绎了中国的地势地貌。它在“三度”的各个角落中出现,不是谁的恩赐,是它不断变异,不断进化,对环境不断适应的“优胜劣汰”的结果。
  大地团体操—油菜花
  如果说油菜花给你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一定是你看到了一片、而不仅仅是一株油菜花。油菜花作为单独的个体,难以让人欣赏。单薄的小花,颜色单一,花型简单,花是一串一串的,平常得很,没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征。油菜花被欣赏的时候,是它满山遍野地铺满大地的时候,它以巨大的规模、整齐划一的高度和体型、纯净单一的颜色,让人赞叹。油菜花被欣赏是因为它的团体操做得好,不是因为独舞。油菜花是海,不是一滴水。如果花举办奥运会,油菜花的开幕式一定以团体操取胜,让花的世界震撼。记得我曾经拜访过中央美院著名的美术家周令钊教授。他不仅画画,还设计过国庆节时的庆典场面。游行队伍怎样给主席台上的领导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摆在他面前的大问题。记得他说过一件事:游行队伍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挥动花束,向主席台致敬。问题来了:每人手中的花束应该设计成单色还是多色?整个队伍的花束颜色是统一,还是五彩缤纷?有人说五彩缤纷才壮观、才热烈,周令钊想起了他的家乡—江南的油菜花海,想起了那一片耀眼的黄色。他觉得单一的色彩才壮观。为了验证,他登上天安门城楼让游行队伍挥动花束从他面前通过,他发现五彩缤纷的花束在主席台上看是一片令人失望的灰色,当游行队伍手中的花束统一成一种颜色,比如黄色时,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的则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因此周令钊的结论是,大型的团体操,颜色要统一成单色。五彩缤纷就等于没有颜色。周令钊这个团体操设计中的“单色理论”,我倒觉得称之为“油菜花理论”更好。
  周令钊的“油菜花理论”被张艺谋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运用得很好。我知道中国的奥运开幕式会让世界震撼,我怎么都想不出中国人的开幕式团体操会失败,这是中国人的最强项。
  人民—油菜花
  据说加拿大的中部大平原上的油菜花海规模最大,无边无际,像大海一样,但是加拿大人并不欣赏油菜花。欧洲也有许多油菜种植,田里的油菜花海也很壮观,但欧洲也搞不起来油菜花节。中国的油菜花节到处都是,除了经济的原因之外,也与中国人不欣赏张扬的个性,喜欢以集体面貌出现的文化有关。我搜出我们历年的杂志看了看,用作拉页和跨页的风光片,有许多都是油菜花海,有青海湖畔的油菜花海,有以天山的雪峰为背景的油菜花海,有大运河畔的油菜花海……我很奇怪,挑选好看的风光图片时,为什么挑来挑去,稍不留神就会挑出一张黄色灿烂的菜花片。看来一方面摄影师觉得油菜花海美,值得看;另一方面是编辑也觉得油菜花海美,值得刊登出来让读者欣赏……我想,也许我们的意识深处有一种“油菜花意识”吧。
  油菜花的种种品质如何比拟?想来想去,我只想到了“人民”这个词。伴随这个词想起了北岛的诗句:
  在古老的壁画上,
  人民默默地永生。
  我想把这句诗改成:
  在油菜花中,人民默默地永生……(撰文/单之蔷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6期卷首语)……







阅读提示:中国国家地理:震撼人心的地表奇观之一的作者是单之蔷,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中国国家地理:震撼人心的地表奇观之一下载地址

上一本:人文地理学词典
下一本:你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哺乳动物奥秘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