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克·亚伯拉罕斯 日期:2014-08-15 23:11:24
本书是《笑什么笑,我们搞的是科学》的续集。继续对诸多“不可能发生”的研究的介绍,具体而微的向读者展示,一个看似好笑的主题,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医学,心理学,经济学,到情感婚姻,发明创造,艺术欣赏等全都涵盖,让读者在大笑之余,也能思考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本质。
作者简介:
作者(译者)简介:
MarcAbrahams(马克?亚伯拉罕斯):搞笑诺贝尔奖组织者,《不大可能的研究年报》杂志主编。著有三本关于搞笑诺贝尔奖的书籍:TheBestofAnnalsofImprobableResearch,TheIgNobelPrizes,TheIgNobelPrizes2,试图“提供了一个玩笑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某些正经问题。
目录:
目录:
chapter1
搞笑诺贝尔始末
1.难以置信,不可思议,却又无比真实/2
2.“搞笑诺贝尔奖”是什么?/4
3.欢乐无边的颁奖典礼/6
4.“搞笑诺贝尔奖”英国及爱尔兰之旅/9
5.有争议?没关系/12
6.如何提名候选人?/13
7.温馨鼓励/14
chapter2
生命能够承受之重
1.活死人骑士/16
目录:
chapter1
搞笑诺贝尔始末
1.难以置信,不可思议,却又无比真实/2
2.“搞笑诺贝尔奖”是什么?/4
3.欢乐无边的颁奖典礼/6
4.“搞笑诺贝尔奖”英国及爱尔兰之旅/9
5.有争议?没关系/12
6.如何提名候选人?/13
7.温馨鼓励/14
chapter2
生命能够承受之重
1.活死人骑士/16
2.墨菲定律的诞生/22
3.比木马计更传奇的特洛伊的故事/28
chapter3
以小制胜
1.列支敦士登招租中!/34
2.政治家的人格最简单/41
3.特林考斯(Trinkaus):一项非正式研究/47
chapter4
种族间的和平与和谐
1.让你听懂狗的语言/54
2.让鸽子飞向别处/59
3.小鸡也爱俊男美女/63
chapter5
想象力的价值
1.垃圾债券/70
2.发笔“国难财”/74
3.电子宠物与世界经济/79
4.牙齿经济学/84
chapter6
爱的追寻
1.绿头鸭的同性恋尸癖/90
2.超级精子/98
3.希德的克隆/102
chapter7
解开医学之谜
1.男性与古代雕塑的阴囊不对称研究/110
2.不同死刑方式,不同疼痛体验/119
3.湿内衣对寒冷环境下的舒适感的影响/123
4.尼古丁不会成瘾/127
5.要不要蜡?是个问题/130
chapter8
和平与宁静
1.可乐引发的大暴动/136
2.核武器与好邻居/140
3.被拉链夹住的小弟弟/143
chapter9
瞧!厉害吧!
1.浴帘之谜/148
2.拔鸡毛,测风速?/152
3.挡风玻璃上的那个小虫子/157
4.炼金术士是怎样炼成的/160
chapter10
芳香四溢
1.DNA古龙水/164
2.杂志上的香水味/169
3.止屁良药“宾诺”/173
4.谁的脚这么臭/178
chapter11
美食大冒险
1.不辣的辣椒/182
2.午餐肉的故事/187
3.尿样容器大比拼/191
4.便秘的大兵/196
chapter12
奇妙的大脑
1.伦敦“的哥”的大脑/204
2.口香糖味道对脑电波的影响/210
3.一个鼻孔喘气更聪明/213
chapter13
学无止境
1.地狱在何方/220
2.高级绑架术/225
3.拒绝演化论/231
4.看不懂?没关系/237
5.戴尼提理论/241
6.圣经密码/248chapter2
生命能够承受之重
有些人的生活确实比一般人更丰富更沉甸甸的。有这么一个人,活了不止一辈子。另一个人莫名其妙就变得特别出名,不过不少人认为他是虚构出来的。第三个人勇敢地保护自己对抗灰熊以及其他人类所承受不了的外力。
活死人骑士
“北方邦死者协会”中最著名的成员当数它的创立者拉尔?贝哈里(LalBihari)了。1975年当他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被自己的叔叔宣布死亡了,这个缺德叔叔先通过贿赂官员拿到了死亡证明然后又贿赂了土地登记处的人把贝哈里的土地转移到了自己名下。你怎么才能证明自己还没死,尤其是当这案子已经在法院卡了25年之久?拉尔?贝哈里选择了诉诸公众影响力——试图让自己被捕,参加国会议员竞选,诱导法院控告自己藐视法庭,写宣传小册子,组织自己的葬礼,为自己的妻子争取孀妇津贴,把Mritak(印度语“死亡”的意思)加到自己的名字里。他的这些所作所为本应该非常清楚地让公众知道他还活着,但这条“求生”路一走就是19年,从1975年开始直到1994年他才终于在地方法官的协助下证明自己还活着。经历了这样传奇的死而复生,拉尔?贝哈里毫无疑问地从其他“活死人”中脱颖而出。
——载于2003年1月7日的印度报纸《财经快报》作者比贝克?迪布罗伊(BibekDebroy)
有个流传已久的笑话,说在美国的芝加哥市存在以其实已经过世的人的名义投票的现象,而这些票数在激烈的竞选中可能成为定胜负的选票。但在印度,在北方邦,笑话里的情景来了个反转并成为现实。因为被法律宣告死亡,许多活着的人都无法参加投票,不管他们多么渴望。印度官僚主义之严重让这些活死人完全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渴望,而且你可以想象,一个“已经死了”的热爱民主的人不管如何耐心辩解也丝毫不会改变那些印度官员的想法。
在不屈不挠的贝哈里的带领下(用他本人的话说,“你不能让一个好好的大活人一直‘死’着”),“死者协会”放弃了温和的耐心辩解。他们转而使用高调浮夸的方式,让那些官员们越尴尬越好。他们举行政治集会;他们为自己举行公开“葬礼”;他们还试图故意让自己被捕,这样警察们就必须在逮捕令上写下他们的名字——这无疑就是一份他们还活着的官方证明;他们甚至去参加了竞选。
这么多招数,总有几个时不时的奏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活死人“死”而复生了。这给大家带来了希望,持续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将来成百上千的活死人会陆续加入复活的行列。
但“死者协会”的抱负可不止这样。协会成员希望这些事情能让整个体系蒙羞,这样将来那些贪婪无耻的人就再也无法轻易为了私欲抹杀他人的存在。
拉尔?贝哈里先生只差一点点就能来参加“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了。
“搞笑诺贝尔奖”理事会真是费了好大力气才与贝哈里先生取得联系。先是一场特别安排的电话会谈,参与者众多且操着口音极为迥异的印地语。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不停的接通电话聊一会断线再接通再聊再断线的过程,两种语言通过电子信号在麻省坎布里奇和阿泽姆格尔间交流着,阿泽姆格尔的一个小商店里有台传真机,可以把我们发送的消息传达给拉尔?贝哈里先生。
终于,事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印度制片人萨迪什?考希克读到了拉尔?贝哈里先生的故事并亲自拜访了他,之后考希克决定以他为原型拍摄一部电影。当“搞笑诺贝尔奖”出现时,考希克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帮拉尔?贝哈里先生弄到护照来美国领奖,并支付所需费用。后来考希克真的成功了,印度政府为这位很久以前就被它宣告死亡的公民签发了一个护照。
但可惜贝哈里先生最终未能成行。美国驻孟买领事馆拒绝了拉尔?贝哈里先生来哈佛大学的请求。显然,“死了很久”对贝哈里先生来说还算不上是个主要问题。
萨迪什?考希克随后安排了他的同事马杜?卡普尔(MadhuKapoor)小姐来参加颁奖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她代表贝哈里先生领取了“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嘉宾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达德利?赫施巴赫。卡普尔小姐告诉现场观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活人为活死人颁奖。拉尔?贝哈里先生虽然早在1976年就‘死’了,但他感觉好多了。”她代表这位“前死人”向大家表示了感谢,并承诺一定将这个奖交到贝哈里先生手上。一个月之后,在印度的颁奖典礼上,北方邦社会党的秘书长阿玛?辛格(AmarSingh)向拉尔?贝哈里转交了他的“搞笑诺贝尔奖”。
曾经害拉尔?贝哈里无辜枉“死”的缺德叔叔现在已经死了——无论是从法律角度生物角度还是其他角度。这位叔叔的儿子们现在是那块地的所有者。拉尔?贝哈里认为让他们留下那块地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让他们双手沾满尘土的污垢、心里装着沉重的羞愧活着吧。
“墨菲定律”的诞生
不论“墨菲定律”如何诞生,我们确知的是它诞生于恼火的情绪中。
二战过后,美国陆军航空队(译注:美国空军的前身)在加利福尼亚州幕洛(Muroc)空军基地(即后来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沙漠中进行着一些吓人的实验。他们想知道人的身体最多可以承受多大的加速度。
这可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进行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知道如果把飞机建造的更坚固会不会有助于提高飞机坠毁事故中人们的生还几率。
项目工程师搭建了一个火箭滑车——一个金属框架,上面有一个座椅,下面则是轮子,整个设施后面固定有一个瓶装火箭。滑车可以在一段长长的笔直的轨道上滑动,且可以加速到90米/秒以上,之后再靠特殊的刹车系统在刺耳的声音中慢慢停止。
约翰?保罗?斯塔普是这个项目的军医官。他的医者仁心让他无法忍受亲眼目睹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滑车试验,于是他决定亲自上阵充当试验品。
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测量滑车撞向阻碍物停止后试验人员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但项目中还缺少一种至关重要的技术——一套可以测量加速度的电子传感器。
墨菲就是在这时出现在了故事中。幕洛空军基地的工程师听说在基地东边3000多公里外的俄亥俄州,有位墨菲上尉是电子学方面的专家。双方取得联络之后,空军基地的人员告诉墨菲他们需要怎样的设施,然后墨菲搭建好一套传感器并亲自送到了基地。
一名技术员安装好传感器后,火箭滑车也绑上了假人准备开始测试。测试了一次以后,工程师们看了一下传感器,读数竟然是0,就像完全没有进行过测试一样。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错。
墨菲检查了传感器,马上发现了问题。负责安装的技术员把传感器装反了。
于是,小爱德华?A.墨菲上尉感叹说……不管他具体说了什么,大意应该就是把眼前这种效应描述为“如果有任何方法在执行的时候是可能出错的,他们就一定会做错”。但没人把这句话记录下来。其实当时这只是一个沮丧的人随口评价了一下发生的事情。但很久之后当人们讨论到这个情景时,关于墨菲这话到底说的是制造传感器的技术员,还是安装传感器的技术员,还是并无特指某人只是说出一个普遍存在的哲学原理,众人莫衷一是。
之后,墨菲把传感器重新按正确方法安装好,观看了一次成功的测试后就回家了。他在故事里的作用也到此为止。
之后,火箭滑车项目全力进行。
约翰?保罗?斯塔普乘着火箭滑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速度越来越快停车也越来越猛。他承受了超过36gs——即平常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36倍——的巨大冲击。在那之前,工程师和医生们认为即使是这个数值的一半,人类也无法承受。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当时的飞机都建造的较为脆弱,安全带也不够合理,使得很多在坠毁事故中本可以生还的人遇难。
这在当时是个大新闻,引起轰动的还有约翰?保罗?斯塔普在火箭滑车上壮烈试验的照片。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人问斯塔普:“你们是怎样做到在试验中没人受伤也没有什么更严重的事故发生的?”斯塔普回答说:“因为我们一直按照‘墨菲定律’做事。”然后他解释说每次真正开始做实验之前他们都会非常谨慎仔细地考虑任何可能发生的事。
记者们被这番话吸引了。他们开始向全世界宣传“墨菲定律”。然后一传十,十传百。
当墨菲本人知道“墨菲定律”的时候,已经是十五年之后。那时候,“墨菲定律”已经成了固定用语——很多种语言中的固定用语。
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对于到底是谁发明了这个定律的说法都不一样,有时是斯塔普,有时是墨菲,甚至有人归功于乔治?尼克尔斯——约翰?保罗?斯塔普的挚友与仰慕者,滑车项目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