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因斯坦 日期:2015-06-11 10:33:35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是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之一。
这套丛书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
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不同于歌迷们所说的“经典”,也不同于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受歌迷欢迎的流行歌曲属于“当代经典”,实际上是时尚的东西,其含义与我们所说的代表传统的经典恰恰相反。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多是表现科学家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学家生活的话剧台词,它们可能脍炙人口,是否属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姑且不论,但基本上没有科学内容。并非著名科学大师的一切言论或者是广为流传的作品都是科学经典。
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伟大科学家。
杨润殷,著名学者、翻译家,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胡刚复,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首批庚款留美学生,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培养了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等著名物理学家。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教授。
目录: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导读
序
第十五版说明
第一部分狭义相对论
1.几何命题的物理意义
2.坐标系
3.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和时间
4.伽利略坐标系
5.相对性原理(狭义)
6.经典力学中所用的速度相加定理
7.光的传播定律与相对性原理的表面抵触
8.物理学的时间观
9.同时性的相对性
10.距离概念的相对性
11.洛伦兹变换《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导读
序
第十五版说明
第一部分狭义相对论
1.几何命题的物理意义
2.坐标系
3.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和时间
4.伽利略坐标系
5.相对性原理(狭义)
6.经典力学中所用的速度相加定理
7.光的传播定律与相对性原理的表面抵触
8.物理学的时间观
9.同时性的相对性
10.距离概念的相对性
11.洛伦兹变换
12.量杆和钟在运动时的行为
13.速度相加定理斐索实验
14.相对论的启发作用
15.狭义相对论的普遍性结果
16.经验和狭义相对论
17.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
第二部分广义相对论
18.狭义和广义相对性原理
19.引力场
20.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是广义相对性公理的一个论据
21.经典力学的基础和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在哪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22.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几个推论
23.在转动的参考物体上的钟和量杆的行为
24.欧几里得和非欧几里得连续区域
25.高斯坐标
26.狭义相对论的空时连续区可以当做欧几里得连续区
27.广义相对论的空时连续区不是欧几里得连续区
28.广义相对性原理的严格表述
29.在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解引力问题
第三部分关于整个宇宙的一些考虑
30.牛顿理论在宇宙论方面的困难
31.一个“有限”而又“无界”的宇宙的可能性
32.以广义相对论为依据的空间结构
附录Ⅰ
1.洛伦兹变换的简单推导
2.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问(“世界”)
3.广义相对论的实验证实
4.以广义相对论为依据的空间结构
5.相对论与窄问问题
附录Ⅱ
1.自述
2.自述片段
3.以太和相对论
4.物理学中的空间、以太和场的问题
5.相对性:相对论的本质
6.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7.关于统一场论前言本书的目的,是尽可能使那些从一般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对相对论有兴趣而又不熟悉理论物理的数学工具的读者对相对论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本书假定读者已具备相当于大学入学考试的知识水平,而且,尽管本书篇幅不长,读者仍须具有相当大的耐心和毅力。作者力求以最简单、最明了的方式来介绍相对论的主要概念,并大体上按照其实际创生的次序和联系来叙述。为了便于明了起见,我感到不能不经常有所重复,而不去考虑文体的优美与否。我严谨地遵照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玻耳兹曼的格言,即形式是否优美的问题应该留给裁缝和鞋匠去考虑。但是我不敢说这样已可为读者解除相对论中固有的难处。另一方面,我在论述相对论的经验性物理基础时,又有意识地采用了“继母”式的做法,以便不熟悉物理的读者不致感到像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路人。但愿本书能为某些读者招致愉快的思考时间。
爱因斯坦1916年12月第一部分狭义相对论
1几何命题的物理意义
阅读本书的读者,大多数在做学生的时候就熟悉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宏伟大厦。你们或许会以一种敬多于爱的心情记起这座伟大的建筑。在这座建筑的高高的楼梯上,你们曾被认真的教师追迫了不知多少时间。凭着你们过去的经验,谁要是说这门科学中的那怕是最冷僻的命题是不真实的,你们都一定会嗤之以鼻。但是,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们,“你们说这些命题是真实的,你们究竟是如何理解的呢”那么你们这种认为理所当然的骄傲态度或许就会马上消失。让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几何学是从某些象“平面”,“点”和“直线”之类的概念出发的,我们可以有大体上是确定的观念和这些要领相联系;同时,几何学还从一些简单的命题(公理)出发,由于这些观念,我们倾向于把这些简单的命题当作“真理”接受下来。然后,根据我们自己感到不得不认为是正当的一种逻辑推理过程,阐明其余的命题是这些公理的推论,也就是说这些命题已得到证明。于是,只要一个命题是以公认的方法从公理中推导出来的,这个命题就是正确的(就是“真实的”)。这样,各个几何命题是否“真实”的问题就归结为公理是否“真实”的问题。可是人们早就知道,上述最后一个问题不仅是用几何学的方法无法解答的,而且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我们不能问“过两点只有一直线”是否真实。我们只能说,欧几里得几何学研究的是称之为“直线”的东西,它说明每一直线具有由该直线上的两点来唯一地确定的性质。“真实”这一概念有由该直线上的两点来唯一地确定的性质。“真实”这一概念与纯几何这的论点是不相符的,因为“真实”一词我们在习惯上总是指与一个“实在的”客体相当的意思;然而几何学并不涉及其中所包含的观念与经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只是涉及这些观念本身之间的逻辑联系。
不难理解,为什么尽管如些我们还是感到不得不将这些几何命题称为“真理”。几何观念大体上对应于自然界中具有正确形状的客体,而这些客体无疑是产生这些观念的唯一渊源。几何学应避免遵循这一途径,以便能够使其结构获得最大限度的逻辑一致性。例如,通过位于一个在实践上可视为刚性的物体上的两个有记号的位置来查看“距离”的办法,在我们的思想习惯中是根深蒂固的。如果我们适当地选择我们的观察位置,用一只眼睛观察而能使三个点的视位置相互重合,我们也习惯于认为这三个点位于一条直线上。
如果,按照我们的思想习惯,我们现在在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命题中补充一个这样的命题,即在一个在实践上可视为刚性的物体上的两个点永远对应于同一距离(直线间隔),而与我们可能使该物体的位置发生的任何变化无关,那么,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命题就归结为关于各个在实践上可以视为刚性的物体的所有相对位置的命题。作了这样补充的几何学可以看作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现在我们就能够合法地提出经过这样解释的几何命题是否“真理”的问题;因为我们有理由问,对于与我们的几何观念相联系的那些实在的东西来说,这些命题是否被满足。用不大精确的措词来表达,上面这句话可以说成为,我们把此种意义的几何命题的“真实性”理解为这个几何命题对于用圆规和直尺作图的有效性。
当然,以此种意义断定的几何命题的“真实性”,是仅仅以不大完整的经验为基础的。目下,我们暂先认定几何命题的“真实性”。然后我们在后一阶段(在论述广义相对论时)将会看到,这种“真实性”是有限的,那时我们将讨论这种有限性范围的大小。
2坐标系
根据前已说明的对距离的物理解释,我们也能够用量度的方法确立一刚体上两点问的距离。为此目的,我们需要有一直可用来作为量度标准的一个“距离”(杆S)。如果A和B是一刚体上的两点,我们可以按照几何学的规则作一直线连接该两点:然后以上为起点,一次一次地记取距离S,直到到达B点为止。所需记取的次数就是距离AB的数值量度,这是一切长度测量的基础。
描述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或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都是以能够在一刚体(参考物体)上确定该事件或该物体的相重点为根据的,不仅科学描述如此,对于日常生活来说亦如此如果我来分析一下“北京天安门广场”这一位置标记,我就得出下列结果。地球是该位置标记所参照的刚体;“北京天安门广场”是地球上已明确规定的一点,已经给它取上了名称,而所考虑的事件则在空间上与该点是相重合的。
这种标记位置的原始方法只适用于刚体表面上的位置,而且只有在刚体表面上存在着可以相互区分的各个点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我们可以摆脱这两种限制,而不致改变我们的位置标记的本质。譬如有一块白云飘浮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这时我们可以在天安门广场上垂直地竖起一根竿子直抵这块白云,来确定这块白云相对于地球表面的位置,用标准量杆量度这根竿于的长度,结合对这根竿子下端的位置标记,我们就获得了关于这块白云的完整的位置标记。根据这个例子,我们就能够看出位置的概念是如何改进提高的。
(1)我们设想将确定位置所参照的刚体加以补充,补充后的刚体延伸到我们需要确定其位置的物体。
(2)在确定物体的位置时,我们使用一个数(在这里是用量杆量出来的竿于长度),而不使用选定的参考点。
(3)即使未曾把高达云端的竿子竖立起来,我们也可以讲出云的高度,我们从地面上各个地方,用光学的方法对这块云进行观测,井考虑光传播的特性,就能够确定那需要把它升上云端的竿子的长度。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看到,如果在描述位置时我们能够使用数值量度,而不必考虑在刚性参考物体上是否存在着标定的位置(具有名称的),那就会比较方便。在物理测量中应用笛卡儿坐标系达到了这个目的。
笛卡儿坐标系包含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这三个平面与一刚体牢固地连接起来。在一个坐标系中,任何事件发生的地点(主要)由从事件发生的地点向该三个平面所作垂线的长度或坐标(x,y,z)来确定,这三条垂线的长度可以按照欧几里得几何学所确立的规则和方法用刚性量杆经过一系列的操作予以确定。
在实际上,构成坐标系的刚性平面一般来说是用不着的;还有,坐标的大小不是用刚杆结构确定的,而是用间接的方法确定的如果要物理学和天文学所得的结果保持其清楚明确的性质,就必须始终按照上述考虑来寻求位置标示的物理意义。
由此我们得到如下的结果:事件在空间中的位置的每一种描述都要使用为描述这些事件而必须参照的一个刚体。所得出的关系系以假定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定理适用于“距离”为依据;“距离”在物理上一般习惯是以一刚体上的两个标记来表示。
3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和时间
力学的目的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如何随“时间”而改变。如果我未经认真思考,不如详细的解释就来表述上述的力学的目的,我的良心会承担违背力求清楚明确的神圣精神的严重过失。让我们来揭示这些过失。
这里。“位置”和“空间”应如何理解是不清楚的。设一列火车正在匀速地行驶,我站在车厢窗口松手丢下(不是用力投掷)一块石头到路基上。那么,如果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我看见石头是沿直线落下的。从人行道上观察这一举动的行人则看到石头是沿抛物线落到地面上的。现在我问,石头所经过的各个“位置”是“的确”在一条直线上,还是在一条抛物线上的呢,还有,所谓“在空间中”的运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前一节的论述,就可以作出十分明白的答案。首先,我们要完全避开“空间”这一模糊的字眼,我们必须老实承认,对于“空间”一同,我们无法构成丝毫概念;因此我们代之以“相对于在实际上可看作刚性的一个参考物体的运动”。关于相对于参考物体(火车车厢或铁路路基)的位置,在前节中已作了详细的规定。如果我们引人“坐标系”这个有利于数学描述的观念来代替“参考物体“,我们就可以说,石块相对于与车厢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坐标系走过了一条直线,但相对于与地面(路基)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坐标系,则石块走过了一条抛物线借助于这一实例可以清楚地知道不会有独立存在的轨线(字面意义是“路程——曲线“);而只有相对于特定的参考物体的轨线。
为了对运动作完整的描述,我们必须说明物体如何随时间而改变其位置;亦即对于轨线上的每一个点必须说明该物体在什么时刻位于该点上。这些数据必须补充这样一,个关于时间的定义,依靠这个定义,这些时间值可以在本质上看作可观测的量(即测量的结果)。如果我们从经典力学的观点出发,我们就能够举出下述方式的实例来满足这个要求。设想有两个构造完全相同的钟;站在车厢窗口的人拿着其中的一个,在人行道上的人拿着另一个。两个观察者各自按照自己所持时钟的每一声滴咯刻划下的时间来确定石块相对于他自己的参考物体所占据的位置。在这里我们没有计入因光的传播速度的有限性而造成的不准确性。对于这一点以及这里的另一个主要困难,我们将在以后详细讨论。
4.伽利略坐标系
如所周知,伽利略-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称为惯性定律)可以表述如下:一物体在离其他物足够远时,一直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个定律不仅谈到了物体的运动,而且指出了不违反力学原理的,可在力学描述中加以应用的参考物体或坐标系。相对于人眼可见的恒星那样的物体,惯性定律无疑是在相当高的近似程度上能够成立的。现在如果我们使用一个与地球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坐标系,那么,相对于这一坐标系,每一颗恒星在一个天文日当中都要描画一个具有莫大的半径的圆,这个结果与惯性定律的陈述是相反的。因此,如果我们要遵循这个定律,我们就只能参照恒星在其中不作圆周运动的坐标系来考察物体的运动。若一坐标系的运动状态使惯性定律对于该坐标系而言是成立的,该坐标系即称为“伽利略坐标系”。伽利略-牛顿力学诸定律只有对于伽利略坐标系来说才能认为是有效的。
5.相对性原理(狭义)
为了使我们的论述尽可能地清楚明确,让我们回到设想为匀速行驶中的火车车厢这个实例上来。我们称该车厢的运动为一种匀速平移运动(称为“匀速“是由于速度和方向是恒定的;称为“平移”是由于虽然车厢相对于路基不断改变其位置,但在这样的运动中并无转动)。设想一只大乌鸦在空中飞过,它的运动方式从路基上观察是匀速直线运动。用抽象的方式来表述,我们可以说:若一质量m相对于一坐标系K作匀速直线运动,只要第二个坐标系K相对于K是在作匀速平移运动,则该质量相对于第二个坐标系K亦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上节的论述可以推出:
若K为一伽利略坐标系,则其他每一个相对于K作匀速平移运动的坐标系K亦为一伽利略坐标系。相对于K,正如相对于K一样,伽利略-牛顿力学定律也是成立的。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推论作如下的表述,我们在推广方面就前进了一步:K是相对于K作匀速运动而无转动的坐标系,那么,自然现象相对于坐标系K的实际演变将与相对于坐标系K的实际演变一样依据同样的普遍定律。这个陈述称为相对性原理(狭义)。
只要人们确信一切自然现象都能够借助于经典力学来得到完善的表述,就没有必要怀疑这个相对性原理的正确性。但是由于晚近在电动力学和光学方面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经典力学为一切自然现象的物理描述所提供的基础还是不够充分的。到这个时候,讨论相对性原理的正确性问题的时机就成熟了,而且当时看来对这个问题作否定的签复并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有两个普遍事实在一开始就给予相对性原理的正确性以很有力的支持。虽然经典力学对于一切物理现象的理论表述没有提供一个足够广阔的基础,但是我们仍然必须承认经典力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真理”,因为经典力学对天体的实际运动的描述,所达到的精确度简直是惊人的。因此,在力学的领域中应用相对性原理必然达到很高的准确度。一个具有如此广泛的普遍性的原理,在物理现象的一个领域中的有效性具有这样高的准确度,而在另一个领域中居然会无效,这从先验的观点来看是不大可能的。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二个论据,这个论据以后还要谈到。如果相对性原理(狭义)不成立,那么,彼此作相对匀速运动的K,K,K“等一系列伽利略坐标系,对于描述自然现象就不是等效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相信自然界定律能够以一种特别简单的形式来表述,这当然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能做到,即我们已经从一切可能有的伽利略坐标系中选定了一个具有特别的运动状态的坐标系(K)作为我们的参考物体。这样我们就会有理由(由于这个坐标系对描述自然现象具有优点)称这个坐标系是“绝对静止的”,而所有其他的伽利略坐标系K都是“运动的”,举例来说,设我们的铁路路基是坐标系K。,那么我们的火车车厢就是坐标系K,相对于坐标系K成立的定律将不如相对于坐标系K。成立的定律那样简单。定律的简单性的此种减退是由于车厢K相对于K。而言是运动的(亦即“真正”是运动的)。在参照K所表述的普遍的自然界定律中,车厢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必然是起作用的。例如,我们应该预料到,一个风琴的大小和方向必然是起作用的。例如,我们应该预料到,一个风琴管当它的轴与运动的方向平行时所发出的音调将不同于当它的轴与运动的方向垂直时所发出的音调。由于我们的地球是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因而我们可以把地球比作以每秒大约30公里的速度行驶的火车车厢。如果相对性原理是不正确3。的,我们就应该预料到,地球在任一时刻的运动方向将会在自然界定律中表现出来,而且物理系统的行为将与其相对于地球的空间取向有关。因为由于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方向的变化,地球不可能在全年中相对于假设的坐标系K0处于静止状态。但是,最仔细的观察也从来没有显示出地球物理空间的这种各向异性(即不同方向的物理不等效性)。这是一个支持相对性原理的十分强有力的论据。
6经典力学中所用的速度相加定理
假设我们的旧相识,火车车厢,在铁轨上以恒定速度v行驶;并假设有一个人在车厢里沿着车厢行驶的方向以速度w从车厢一头走到另一头。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路基而言,这个人向前走得有多快呢换句话说,这个人前进的速度W有多大呢唯一可能的解答似乎可以根据下列考虑而得:如果这个人站住不动一秒钟,在这一秒钟里他就相对于路基前进了一段距离v,在数值上与车厢的速度相等。但是,由于他在车厢中向前走动,在这一秒钟里他相对于车厢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儿也就是相对于路基又多走了一段距离w,这段距离在数值上等于这个人在车厢里走动的速度。这样,在所考虑的这一秒钟里他总共相对于路基走了距离W=v+w。我们以后将会看到,表述了经典力学的速度相加定理的这一结果,是不能加以支持的;换句话说,我们刚才写下的定律实质上是不成立的。但目前我们暂时假定这个定理是正确的。
7光的传播定律与相对性原理的表面抵触
在物理学中几乎没有比真空中光的传播定律更简单的定律了,学校里的每个儿童都知道,或者相信他知道,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以速度c=300,000公里/秒传播。无论如何我们非常精确地知道,这个速度对于所有各色光线都是一样的。用力如果不是这样,则当一颗恒星为其邻近的黑暗星体所掩食时,其各色光线的最小发射值就下会同时被看到。荷兰天文学家德西特(DeSitter)根据对双星的观察,也以相似的理由指出,光的传播速度不能依赖于发光物体的运动速度。关于光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空间中”的方向有关的假定即就其本身而言也是难以成立的。
总之,我们可以假定关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恒定的这一简单的定律已有充分的理由为学校里的儿童所确信。谁会想到这个简单的定律竞会使思想周密的物理学家陷入智力上的极大的困难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困难是怎样产生的。
当然我们必须参照一个刚体(坐标系)来描述光的传播过程(对于所有其他的过程而言确实也都应如此)。我们再次选取我们的路基作为这种参考系。我们设想路基上面的空气已经抽空。如果沿着路基发出一道光线,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这道光线的前端将相对于路基以速度c传播现在我们假定我们的车厢仍然以速度v在路轨上行驶,其方向与光线的方向同,不过车厢的速度当然要比光的速度小得多。我们来研究一下这光线相对于车厢的传播速度问题。显然我们在这里可以应用前一节的推论,因为光线在这晨就充当了相对于车厢走动的人。人相对于路基的速度W在这晨由光相对于路基的速度代替。W是所求的光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我们得到:
w=c-v
于是光线相对于车厢的传播速度就出现了小于的情况。
但是这个结果是与第5节所阐述的相对性原理相抵触的。因为,根据相对性原理,真空中光的传播定律,就象所有其他普遍的自然界定律一样,不论以车厢作为参考物体还是以路轨作为物体,都必须是一样的。但是,从我们前面的论述看来,这一点似乎是不可能成立的。如果所有的光线相对于路基都以速度c传播,那么由于这个理由似乎光相对于车厢的传播就必然服从另一定律——这是一个与相对性原理相抵触的结果。
由于这种抵触,除了放弃相对性原理或放弃真空中光的传播的简单定律以外,其他办法似乎是没有的。仔细地阅读了以上论述的读者几乎都相信我们应该保留相对性原理,这是因为相对性原理如此自然而简单,在人们的思想中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因而真空中光的传播定律就必须由一个能与相对性原理一致的比较复杂的定律所取代。但是,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洛伦兹对于与运动物体相关的电动力学和光学现象的理论研究表明,在这个领域中的经验无可争辩地导致了关于电磁现象的一个理论,而真空中光速恒定定律是这个理论的必然推论。因此,尽管不曾发现与相对性原理相抵触的实验数据,许多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还是比较倾向于舍弃相对性原理。
相对论就是这个关头产生的。由于分析了时间和空间的物理概念,人们开始清楚地看到,相对性原理和光的传播定律实际上丝毫没有抵触之处,如果系统地贯彻这两个定律,就能够得到一个逻辑严谨的理论。这个理论已称为狭义相对论,以区别于推广了的理论,对于广义理论我们将留待以后再去讨论。下面我们将叙述狭义相对论的基本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