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日成和他的中国同志们 日期:2013-06-02 11:34:18
金日成和他的中国同志们
张锦芳题:朝鲜伟大领袖金日成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但知道他名字来历的人恐怕不多。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本名叫“金成柱”的金日成被他的早期战友比作黑夜的一颗星星,称为“金一星”。由于“一星”和“日成”在朝语中为同音,有人便将“金一星”改称为“金日成”,以喻朝鲜光复的太阳。同样,大家都知道,中朝两国的关系是鲜血凝成的友谊,但您恐怕并不知道,金日成本人同几位中国同志患难与共、浴血奋战的动人故事。今年7 月8 日恰逢金日成90诞辰,我作为一名在朝鲜工作多年的中国记者想把这些故事讲给《环球》读者,以纪念这位在20世纪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伟人。
尚钺对金日成的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在金日成的早期生涯中,有几个中国人与他有不解之缘。其中,吉林毓文中学的语文教师尚钺对金日成的文学素养和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尚钺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搞农民运动被捕入狱,1928年由楚图南介绍到金日成所在的吉林毓文中学任语文教师。尚钺给金日成和他的同学们讲曹雪芹的《红楼梦》,讲“反对帝国主义”的特别课程。尚钺将自己的藏书向金日成开放,金日成因此而有机会阅读了高尔基和鲁迅的部分作品以及《陈独秀选集》。
由于共同的信念和爱国思想,金日成和尚钺都受到了来自警察当局的沉重压力。尚钺在关键时候保护了金日成,并为被开除的进步学生恢复学籍而斗争。他因此而被撤职离开了毓文中学。临行前,尚钺给金日成留下了一封信说:成柱你决心一生做祖国和民众的真正儿子。为了你的这一信念,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衷心为成柱祝福。
金日成与尚钺离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但他一直怀念毓文中学时代的这位老师。尚钺在离开毓文中学后,先后在哈尔滨、上海、北京和延安等地从事党务、教育、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授,1982年逝世。金日成在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有几句感人至深的话:“每当想念给我的青年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印象的尚钺先生的时候,我的心就走进了毓文中学的校园。”“一个人能一辈子时刻缅怀老师,那他无疑是幸福的人。那么我可以说也是幸福的人了!”
张蔚华为掩护金日成而牺牲
1984年5 月,我作为随行记者采访胡耀邦同志访问朝鲜。在那次访问中,胡耀邦向金日成转交了有位叫“张金泉”的人写的信。张金泉在信中介绍了他的父亲、革命烈士张蔚华牺牲的情况,并向金日成表示崇高的敬意。提到张蔚华,金日成感慨万千。金日成对胡耀邦说,张蔚华是他的中国战友,曾多次掩护他,最后壮烈牺牲。
原来,金日成和张蔚华是抚松第一小学时的同桌同学,共同的理想使他们结成莫逆之交。1928年冬,金日成因进行反日宣传被捕。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以社会贤达的身份竭力营救金日成出狱。1930年夏,金日成在火车上遭密探跟踪而处境危险。又是张蔚华挺身而出,掩护金日成躲过密探。由张蔚华安排,其父张万程在车站用带蓬马车接站,迅速摆脱了日本鬼子的追捕,使金日成转危为安。
作为中共抚松县地下党的领导人,张蔚华负责为抗日队伍筹集资金、武装弹药和药品,其中包括向金日成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提供物资。1937年10月,由于叛徒的出卖,日本鬼子软禁了张蔚华,并企图通过他找到金日成和其他革命同志,以便一网打尽。为了使并不知情的金日成和其他革命同志免遭劫难,年仅25岁的张蔚华毅然服毒自杀,以彻底粉碎敌人的罪恶阴谋。临终前,张蔚华对在场的人说:“我能为抗日而死,为保卫金成柱和他领导的游击队而死,感到光荣!”
金日成没有忘记以血肉之躯相助的张蔚华,先后两次派人到中国东北地区了解张蔚华家人的下落。当金日成50年代中期得知张蔚华牺牲的迟到消息,深感悲痛。很重感情的金日成以他特有的方式向张蔚华的妻子和儿女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哀思和怀念。就在胡耀邦访朝后的第二年,张蔚华的儿子张金泉及其妹妹等应邀访问朝鲜,金日成同他们亲切会面。金日成深情地说:“为了朝中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与张蔚华同志结下了历史性的手足关系。对此,我永远不能忘记。”
与周保中转战白山黑水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中,金日成与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柴世荣、冯仲云等东北抗联的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抗联主要领导人中,金日成与周保中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共同转战在白山黑水,一道进入苏联远东地区积蓄抗日力量。金日成与周保中多次会晤,共商抗日大计,开创了两国抗日队伍联合作战的新局面。
1945年朝鲜光复后,金日成与周保中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1946年,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援下,向东北地区调集数十万大军,妄图一举消灭东北民主联军。在严峻的形势下,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的周保中前来朝鲜会晤金日成,请求朝鲜方面提供支援。尽管朝鲜刚刚光复,百废待兴,但金日成仍然同意提供力所能力的帮助。
东北解放战争期间,经金日成应允,朝鲜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通道,撤转了大批起义部队、伤病员、家属和战略物质。金日成后来以“根深蒂固”来形容他同周保中的关系,说他们俩人是“以真诚的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为基础的同志关系、兄弟关系”。
金日成泪挽彭德怀和周恩来
桧仓是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总部所在地,也是中朝联合司令部所在地。当年,金日成和彭德怀住过的半密石室仍在,山洞中悬挂有金日成与彭德怀在一起的照片。尽管庐山会议后彭德怀遭难,但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内彭德怀的题词依然完好无损。金日成生前经常委托朝鲜党政官员给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和那里的毛岸英烈士墓献花圈,以表达他的哀思。
1979年5 月,周恩来总理的铜像在1958年2 月他访问过的朝鲜咸兴兴南化肥联合企业落成。这是金日成特为纪念周恩来而指示建立的。1976年1 月8 日周总理与世长辞,金日成闻讯悲感交加,含泪以挽。建立周恩来铜像,寄托着金日成对周恩来的怀念。金日成亲自陪同周恩来的战友、夫人邓颖超出席了铜像揭幕仪式。金日成向周恩来铜像献了大花篮,上面的缎带上写着:“朝鲜人民的亲密战友周恩来同志的高贵业绩永世长存!”邓颖超感谢金日成的深情厚谊。她说:“恩来同志有生之年和金日成主席有着深厚的兄弟般的战友情谊,……经常得到金日成主席和朝鲜人民同情和支持,这些对恩来同志都是很大的鼓舞和很大的荣幸。”
配文:金日成与中国话
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是朝鲜反日解放运动的早期领导人。在白色恐怖下,金亨稷带领家小将斗争的舞台转移到了中国东北地区。随父母在中国居住两年多后,年仅11岁的金日成奉父命只身回国求学。1925年2 月,获悉其父在中国被日本警察逮捕后,金日成离开了令他魂牵梦绕的万景台,重返中国东北,在那里战斗了整整20年,直到1945年朝鲜光复。
金日成在中国东北时,曾先后就读于临江小学、八道沟小学、抚松第一小学、以“华成义塾”命名的军事政治学校和吉林毓文中学。他与中国人朝夕相处,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国话。金日成在他的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穿上中国衣裳到街上去,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连那些嗅觉像猎犬一样灵敏的日本密探和满州(即我国东北地区)警察也辨别不出我是朝鲜人。”
我在朝鲜学习和工作了16年,作为新华社驻平壤记者,我常有机会接触金日成主席,他的中国话确实讲得好。每当我采访金日成会见中国代表团的活动时,常常能听到他用纯正的中国话说“你好”、“欢迎”。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在外交场合肯定要讲朝鲜国语。但在会见中国代表团时,他常常打破外交格式,用中国话直接交谈。即使中间安排翻译,金日成也会意地听中方人员讲的话,不时地点头微笑。
给金日成主席当翻译,必须翻译十分准确,否则他会给翻译纠正所翻的内容。有一次,金日成主席的翻译问我一个朝语词翻成哪个汉语词准确,我感到很惊讶,因为他如此高水平还这样孜孜不倦的学习。他解释,给金主席当翻译很难,汉语知识必须掌握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