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白,学恒,曾伟 日期:2015-11-04 14:35:08
本书重点对《论语》“学而篇”“为政篇”进行了精读,并结合当下国情,提炼出45个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可谓既传统,又现代;既有所侧重,又关照全篇。
书中深沉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弘扬传统文化那份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尤令人动容。
本书简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书的三位作者,原本或从事经管领域的研究、出版,或从事管理实务的咨询顾问,皆为各自领域的学者专家,却因缘际会、投身名师,愤启悱发、转识成智,开始了对国学执着的精神追求。三人相邀共读《论语》,学而时习、交相砥砺的结晶,即为这本《圣人气象(一)——从为学到为政》。
本书既忠于原典、尊重史实,又能从问题入手、向现实依归,可谓当代国学爱好者《论语》研究的有益示范。唯愿读者诸君“择其善者而从之”。
作者简介:
虚白,本名徐广军,字弘则,号虚白。1963年12月生于北京,经济学博士,管理学教授。1981年9月至1989年6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读本科和历史系读硕士研究生;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并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化工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中国公共经济学会理事,国家信用标准委员会委员等。国学思想授业师为刘桂生、钱逊等知名国学大家。代表著作:《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周易如是说》《六十四卦通天下》等。
学恒,本名毛增余,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国资委《国资报告》杂志社社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过“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国家经贸委十大优秀青年”等称号。国务院国资委青年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专著有《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主编有《中国经济前沿问题丛书》《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对话》《百万庄财经评论》等系列丛书。
曾伟,禅宗沩仰宗第十一代传人,法号道同。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EMBA教授,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师从禅宗大师大愿法师。著有《苦中得乐》《解脱》《管理是项“笨”功夫》等20本专著,主导过400多家企业的管理变革,编辑整理过1000多个企业变革实操案例。
虚白,本名徐广军,字弘则,号虚白。1963年12月生于北京,经济学博士,管理学教授。1981年9月至1989年6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读本科和历史系读硕士研究生;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并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化工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中国公共经济学会理事,国家信用标准委员会委员等。国学思想授业师为刘桂生、钱逊等知名国学大家。代表著作:《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周易如是说》《六十四卦通天下》等。
学恒,本名毛增余,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国资委《国资报告》杂志社社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过“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国家经贸委十大优秀青年”等称号。国务院国资委青年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专著有《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主编有《中国经济前沿问题丛书》《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对话》《百万庄财经评论》等系列丛书。
曾伟,禅宗沩仰宗第十一代传人,法号道同。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EMBA教授,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师从禅宗大师大愿法师。著有《苦中得乐》《解脱》《管理是项“笨”功夫》等20本专著,主导过400多家企业的管理变革,编辑整理过1000多个企业变革实操案例。
目录:
学而篇
儒家修身真功夫
孔子悟到无我境界
圣德与教化
儒学的异化
为何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如何鉴别君子真伪
“自、我、予、吾”道破人的层次
内省三要事
管理与修身
修行由内而外
“信”字值千金
君子的威重与亲和
中国人怀祖情深
圣贤气象:温良恭俭让学而篇
儒家修身真功夫
孔子悟到无我境界
圣德与教化
儒学的异化
为何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如何鉴别君子真伪
“自、我、予、吾”道破人的层次
内省三要事
管理与修身
修行由内而外
“信”字值千金
君子的威重与亲和
中国人怀祖情深
圣贤气象:温良恭俭让
和美之礼
“近”字有深意
儒家修行的“好学”境界
子贡的通达之路
辨别心与分别心
为政篇
北辰之德
“思无邪”
德、礼为政
孔子得道图
心有慈悲,身能安在
孔子修行的“心路历程”
超凡入圣在世间
孝道兴,天下安
敬为孝之根
生命因“孝”而永恒
孔子与颜回
心净才能察
心安在“空”上
“故”是生命的种子
君子不器
“行”为中道
人走极端非君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求同得道,求异得器
人能无所不知吗?
为官者戒
理下有情情上有理
好管理从最小单元抓起
“无我”之人最温暖
人而无信何以行
百世可知的自由民精神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