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文学文本解读学


作者:孙绍振,孙彦君  日期:2015-11-05 10:58:57



西方文论有追求哲学普遍性的传统,这使其在阐释上高度抽象,甚至出现了超验的演绎,从而牺牲了文学文本的独特性。这种传统发展到当代,还有了自称文学理论却否定文学存在的权威学说。西方文论陷入危机之时,正是建构中国文学文本解读学之机。
  《文学文本解读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从方法上看,被西方文论视为自身出发点的"定义"是从其对象的内涵着眼的,而内涵永远不可能全面,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外延之存在;
  第二,突破西方文论中传统哲学/美学主客二元对立统一的思维局限,以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分法为基础,提出文学文本乃是由主体、客体和形式构成的三维结构。进而提出建构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即揭示文学文本由表层的意象、中层的意脉和深层的规范形式构成的立体结构;
  第三,在文本的立体结构中,*能提升作品审美价值的是规范形式,它与原生形式有异。经典作品常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对规范形式形成冲击,并使其更加丰富。文学文本解读的任务,是借助多层次的具体分析,把文本因为文学理论的普遍化和抽象化而牺牲了的特殊性、**性的精致密码还原出来,从而实现文本解读**程度的有效性。
  
本书简介:
  《文学文本解读学》作者认为,西方文学理论对解读文学文本而言是低能甚至无效的,文学文本解读应该追求对审美感染力以及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的阐释。基本观点就是回到文本分析,回到文学审美。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提出:第一,微观直接分析:隐性矛盾;第二,微观间接分析之一:艺术感知的还原;第三,微观间接分析之二:情感逻辑的还原("无理而妙");第四,宏观比较:古典的情景交融和现代的情理交融;第五,历史语境的还原,等等。
  作者简介:
  孙绍振,1960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性讲演录》、《直谏中学语文教学》、《挑剔文坛》、《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怎样写小说》等。
  目录:
  序言1
  绪论西方文学理论的危机和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建构
  第一章文学文本解读学和文学理论
  面对文学理论和阅读经验为敌的困境
  文学理论的普遍性与文学文本解读的唯一性
  文学文本解读学“唯一性”的悖论
  文学的自律和他律:自转和公转
  “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
  第二章建构文学文本解读学的根本原则:唯一性
  理论的普遍性,并不直接包含文本的特殊性
  母题谱系还是知识谱系?通过现成可比性分析出唯一性
  第三章文学虚无主义在基本学术方法上的歧途
  把西方大师当作质疑的对手
  临时定义(准定义):作为研究的过渡
  准定义:从高级形态回顾低级形态序言1
  绪论西方文学理论的危机和文学文本解读学的建构
  第一章文学文本解读学和文学理论
  面对文学理论和阅读经验为敌的困境
  文学理论的普遍性与文学文本解读的唯一性
  文学文本解读学“唯一性”的悖论
  文学的自律和他律:自转和公转
  “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
  第二章建构文学文本解读学的根本原则:唯一性
  理论的普遍性,并不直接包含文本的特殊性
  母题谱系还是知识谱系?通过现成可比性分析出唯一性
  第三章文学虚无主义在基本学术方法上的歧途
  把西方大师当作质疑的对手
  临时定义(准定义):作为研究的过渡
  准定义:从高级形态回顾低级形态
  《隆中对》和《三顾茅庐》:史家实录和文学想象
  “意境”的定义:通过个案的分析积累
  第四章从读者中心论突围:文本中心论
  《诗无达诂》:无限意蕴和读者的有限理解
  读者决定论和“多元有界”
  “作者死亡”和“知人论世”
  “意图谬误”和“意图无误”“意图升华”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意图无误和升华
  多元解读:多个一元
  质的定性和量的统计
  第五章读者心理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心理图式(scheme)的同化(assimilation)和调节(accommodation)
  《愚公移山》:颂歌和反讽的统一
  马克思: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
  主流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霸权同化
  花木兰:是英雄还是英“雌”
  第六章文本的封闭性:意象、意脉、形式规范
  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
  意象:主体特征对于客体特征的主导性
  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真善美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三维“错位”的
  道德的善恶和艺术的美丑:繁漪、薛宝钗是坏人吗?
  周朴园是伪君子吗?
  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特殊的情感才有艺术价值
  意脉:隐性情感的动态起伏
  经典意脉:杜甫《春夜喜雨》、李清照《声声慢》
  原生形式和规范形式:形式征服、衍生内容
  诗与散文的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
  规范形式和亚规范形式
  宛转变化的功能:情致的瞬间转换
  绝句和律诗、古风:情感瞬间转换和长期情绪的概括
  最能体现绝句瞬间情绪转换的王昌龄《出塞》之二
  亚形式规范中的不同风格
  第七章文学感染力来自审美情志还是语言(上)
  非诗的陌生化和诗的陌生化
  陌生化和熟悉化的统一
  陌生化以心理情志为底蕴
  吴乔论诗:“形质俱变”
  情感冲击感知发生全方位变异
  中国古典诗歌神品和词语非陌生化
  海明威的电报文体:白痴一样的叙述
  第八章文学感染力来自审美情志还是语言(下)
  反讽向抒情转化的条件
  苏轼的“反常合道”更全面
  笼统的反讽和多元的文体
  “逻辑的非关联性”和中国古典诗话的“无理而妙”“痴而入妙”
  把情志艺术化的密码还原出来
  第九章叙事学建构: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
  苏联式的情节四要素教条的腐朽
  西方结构主义模式和叙事学批判
  对情节因果律的补充:假定的情境和特殊情感
  把人物打出常规的功能之一:深层心理的暴露
  情节:现代派——荒谬性因果
  打出常规的功能之二:人物情感错位
  非情节性的错位
  错位:内在深度的强化和外部动作的淡化
  在西方文论的盲点中进行原创性的概括
  中国当代小说大场面中的错位问题:以贾平凹和陈忠实为例
  第十章以直接概括冲击贫乏的散文理论
  现代散文审美“小品”的历史选择和中国散文审智“大品”的失落
  “真情实感”论:归纳和演绎法的局限
  真情实感,还是虚实相生?
  真情虚感在文体中的分化
  抓住现成理论不能解决的难题:审丑
  亚审丑:幽默散文
  审智:既不抒情,亦不幽默
  第十一章具体分析之一:隐性矛盾
  把潜在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发现差异和矛盾
  逻辑还原:理性逻辑和我国古典诗话中的“痴”的范畴
  中国古典诗话“无理而妙”
  中国的“情痴”和莎士比亚的“情疯”
  古典的情景交融和现代的情理交融
  第十二章具体分析之二:价值还原
  审美价值的自发的劣势
  把理性的“真”与情感的“美”的矛盾、错位揭示出来
  把受到消解的实用理性还原出来
  第十三章具体分析之三:历史语境还原
  作家精神史还原
  母题史的还原
  爱情母题史还原
  宏观:英雄母题史还原
  微观:话语(意象)的历史还原
  关键词还原
  第十四章具体分析之四:隐性矛盾的分析
  在客观意象中隐含着主观情致
  作品本身关键语句的矛盾
  艺术形式发展过程中的突破
  经典形象的深度矛盾
  第十五章具体分析之五:流派和风格
  风格、流派对形式规范的冲击
  新诗第一个十年的流派更迭
  第十六章具体分析之六:想象在创作过程中与作者对话
  形式征服衍生内容
  应该这么写和不应该那么写
  托尔斯泰:对话中的心口错位
  肖洛霍夫:肖像中的潜意识
  郦道元《三峡》完成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阅读提示:文学文本解读学的作者是孙绍振,孙彦君,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文学文本解读学下载地址

上一本: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下一本:如诗一般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