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宛尼 日期:2015-11-18 13:19:40
推荐语
失联20个月,追踪采访18个月,610余天,《国家搜救:寻找MH370》带你走进搜救现场,发现新闻中看不到的故事、网络上看不到的图片,挖掘背后的“真相”、国家博弈间的“秘密”,慰藉失联乘客家属的心灵。搜救继续,真情抒写。
语:
一场突如起来的空难,牵动世界人民眼光。
一场紧急有序的救援,展现国家搜救力量。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
本书简介:
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失联,牵动世界目光。国家在第一时间,做出搜救部署,由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挥领导的救援力量在印度洋南部等海域奋战200余天。
2015年,在马航失联一周年之际,《国家搜救:寻找MH370》一书出版上市。书中忠实记录了事件的一个个瞬间,通过回顾搜救MH370事件,突出海事一线员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风貌。通过报告文学,向社会公众讲述中国搜救力量全力响应、迅速组织、全程跟踪、有力保障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搜救行动的人,有人离职,有人离世,但曾经的经历都是他们人生的经典。希望这本书可以为所有关注该事件的读者打开一扇窗,更进一步接近"真相",追寻那些不为人知的国家博弈和"秘密"。
作者简介:
于宛尼,工人日报社财经记者。从业11年来,一直关注交通运输行业、汽车行业、资本市场领域采访报道工作。2011年获全国人大好新闻奖;2012年获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二等奖;多次获得全国五一新闻奖。自2014年3月8日起,加入MH370失联航班的新闻采访、报道工作,获得大量一线采访资料,忠实记录了事件的一个个瞬间。
目录:
楔子
第一章突然消失的航班
第二章失联航班上的美丽"谎言"
第三章"我要找到你,我要找到你"
第四章不知路在何方的多国搜救
第五章一路向南,你可在远方?
第六章黑匣子里的秘密
第七章离别的规程
第八章失联百日的祭与记
第九章海底迷踪下的较量
第十章永不消失的希望
后记
楔子
他们因为一架飞机的消失而成为失联者。
这个古怪的名词,加在这些普通的乘客身上,让人觉得他们的生活被撕裂了,被抛出了原来的轨迹。
整整328天,盼着奇迹发生的亲属们一直苦苦等待,不敢从悲伤中醒来。因为担心“一旦没有了悲伤,失联者就会被大家遗忘”,那就没有人再去寻找了。
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总监阿兹哈鲁丁正式宣布MH370航班失事,并推定客机上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已全部遇难。
阿兹哈鲁丁使用英语单词“accident”,为这场旷日持久搜寻失联飞机的事件定性。
得知即将召开有关MH370的发布会后,一些乘客家属成员到场。
1月29日是马航MH370失联的第328天。在MH370官网上,马方公布了包含有关事故调查、搜寻努力、家属赔偿等31点内容的声明全文,坚称将继续搜寻飞机,并启动相关赔偿程序。
阿兹哈鲁丁表示,在国际公约之下,当正式的搜救工作结束之后,如一架飞机仍失踪,可以被视为已发生意外。
阿兹哈鲁丁解释说,最终确定的南印度洋搜寻区域,依据是卫星数据。“我们认为,飞机在飞至印度洋南部上空某特定区域时耗尽燃料,目前位于该区域附近的海底。这个区域位置偏远,远离所有可能的降落地点,且已知水深逾6000米,海洋条件恶劣。”
阿兹哈鲁丁的这番陈述,引起现场一些家属的哭声。
“基于现有数据和上述情况,该区域在327天后(截至2015年1月28日)仍有人员生还的可能性十分渺茫。”阿兹哈鲁丁说:“因此,我们怀着最沉痛的心情,代表马来西亚政府正式宣布,根据《芝加哥公约》附件12、13有关规定,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事,并推定机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已遇难。”
阿兹哈鲁丁表示,马来西亚政府保证,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会承担相应责任,保障家属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国内法并合理参照国际惯例所应享有的正当权益,包括通过协商或诉讼等方式完成赔偿程序。
“如各位家属已做好准备,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可立即启动赔偿程序。”阿兹哈鲁丁说,MH370官方网站为家属设立了一个专属版块,内容包括通报搜寻及调查工作、赔偿程序、回应家属质询及其他形式的协助。
“宣布失事绝不意味着结束。”阿兹哈鲁丁试图用这样的承诺,安慰乘客和机组成员的家属们。“我们将与中国和澳大利亚政府合作并在两国的协助下,继续推进有关工作。”
但是,阿兹哈鲁丁同时承认,由于缺乏实物证据,“特别是飞行记录仪”,关于MH370航班的调查会受到限制。因此,现阶段没有证据证实关于事故原因的任何猜测。
北京。几乎就在马来西亚方面宣布“马航MH370失事”后的第一时间,外交部发言人迅速发表谈话,“对机上人员遭遇的不幸深感痛心,对他们的家属表示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政府动用包括21颗卫星、19艘舰船、13架飞机等大量资源,参与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搜寻工作中,并派出专家深度参与事件调查。“我们深知,接受马航MH370客机失事的事实对乘客家属而言非常艰难。请所有中国乘客家属相信,党和政府始终挂念和关心着大家,始终与大家同在。”
更高级别的声音来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1月29日下午,在同来访的法国总理瓦尔斯共同会见记者时,李克强应询就马来西亚宣布马航MH370客机失事发表谈话,坦承“对于每个遭遇不幸的家庭和我们大家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在承诺中国政府将继续全力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李克强总理强调,希望马方履行承诺,做好事件调查、理赔、家属协助等工作,特别是要继续千方百计找到飞机和乘客下落。
从吉隆坡到北京,确凿无疑的是搜寻失联航班的行动不会停止。
25个国家,65架飞机,95艘舰船。这是自2014年3月8日MH370失联以后,国际社会动用的搜寻和救援力量。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中国政府派出的舰船上,有2500多名参与搜寻人员。
在南印度洋搜寻海域,常年5-6级的偏西风和4-5米的涌浪,强气旋来临时可造成高达十几米的巨浪。
面对广阔复杂的搜寻海域与极端恶劣的海况条件,中国的搜寻者不畏惧、不退缩,分秒必争、连续作战,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各方密切沟通与合作,始终不放弃一丝希望。
“如果只要不放弃,你就能回来,我永远坚持着。”失联乘客的家属们迟迟不愿开始新的生活,只求时间永远定格在2014年3月8日,仿佛这样就可以把曾经的幸福永远留下。后记
从筹划、集中采访、成稿、审查、后期制作历时8个月,《国家搜救--寻找MH370》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同样经历过515天,MH370航班终于有了一点儿音讯。2015年7月29日,位于印度洋的法属留尼汪岛海滩发现了一块飞机残骸。8月6日凌晨2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临时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国际专家小组已经有足够的物证,证明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MH370航班。
马航称,此次发现是MH370失联以来的一次“重大进展”,希望这些飞机残骸能帮助解答MH370失踪悬案。
残骸确定来自失事MH370客机,对于马航寻找没有更进一步的帮助,但至少确认MH370的搜寻地点和方向是正确的。目前,南印度洋上商业搜寻的船队已经开始进行另一段核心区搜寻,预计12万平方公里将于2016年完成搜寻。
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失联。早晨当我听到新闻后,心里咯噔一下,这是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我急忙跑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1年的记者从业经历,让我敏感地意识到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下落不明,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个灾难,对于一名长期在交通战线的记者来说,应该是我新闻生涯里很难遇到的新闻题材。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的人生和MH370交织在一起。
刚失联的几天里,我每天守着交通运输部希望可以“侦察”到更多的内部消息;每逢马航或相关政府机构在丽都饭店发布重大消息时,我都提前2个小时抵达,希望能抢到一手新闻。
在与失联乘客家属的采访接触中,我慢慢地融入了他们,近距离看见、听见他们泪水背后的无助,触摸到突如其来的生死离别。似乎,抢新闻只是插曲,帮他们更进一步了解真相、寻找亲人,成为我的使命。
而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始终关注MH370航班失联事件,采访参与搜救人员、相关部委决策者、执行者、军方、家属、行业专家、媒体人员、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等等。每一位被采访者的使命、执着、辛酸牵动着我,让我体会到生命的多舛与无奈,甚至让我更为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
采访中,海巡01轮上的姜龙、张博、张良,他们的业务素质、精湛技术、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南海救115轮上刚参加工作的窦甲甲,他面对国际救援行动冷静、从容;中国空军、海军在前方搜救时,所显现的执行力、国家力量等都深深地震撼着我。
于是,把家属“带到”搜救现场,让他们看到前方各国人员为他们寻找亲人所付出的努力,以告慰家属们的心灵,成为我筹划此书的动力。
书中,忠实地记录了事件的一个个瞬间。参与搜救行动的人中,有人离职,有人离世,但曾经的经历都是他们人生的经典。希望这本书可以为所有关注该事件的读者打开一扇窗,更进一步接近“真相”,追寻那些不为人知的国家博弈和“秘密”。
我知道,失联乘客家属们还在执着的等待、追寻真相,不愿走进新的人生。希望这本书可以慰藉你们的伤痛;希望有一天,你们的心愿能够达成;生死离别已经是人生的剧终,再留恋已然是徒劳和蹉跎,时间会愈合现在的孤寂,将悲痛留在人生的角落,把曾经的美好留在心中,好好过!
感谢所有接受我采访的人,以及为我采访提供帮助的人。应部分被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家属采用化名。感谢我的实习生张子鑫为我收集、整理采访资料,感谢帮我进行部分外文资料翻译的张皓扬先生,以及陪同我去澳大利亚采访的郑宇先生。最后,感谢为此书出谋划策的编辑和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