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颖 日期:2014-10-14 11:11:04
苏州可称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的首善之区,于全国有镜鉴之责。天堂在人间,同样有七情六欲,有烟火味,绕不开日落日出,是面多棱镜。本书由事与言组成,均为作者亲历亲为,不少鲜为人知,作者自称“野史”。作者申明,无意作为正史的补充,只想说点背景,本来是怎么样的,回过头来看看,能找到几个印记,为向前走,摸着石头过河,找到几块石头。影视大家杭州刘郎书联赠作者:“书卷浮生意,文章苦丁茶。”
本书大部分内容曾载苏州新闻网“秋末茶座”专栏,为秋末杂文随笔第十集。
作者简介:
徐颖,笔名秋末,曾任苏州市委办公室秘书、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市委政治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苏州日报》副总编,自诩终生小秘书。
目录:
目录:
序一秋末其球其文文文
序二秘书与野史秋末
01玄墓山上的将军
将军在玄墓山
丁群的先见之见与先为之为
刘鸿生留下一幢红房子
叶受和及其在苏州的后辈们
02玄妙观之春、现代化之始
南北两大院
今天是个好日子
基本现代化的确定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目 录
序一 秋末其球其文 文文
序二 秘书与野史 秋末
01 玄墓山上的将军
将军在玄墓山
丁群的先见之见与先为之为
刘鸿生留下一幢红房子
叶受和及其在苏州的后辈们
02 玄妙观之春、现代化之始
南北两大院
今天是个好日子
基本现代化的确定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玄妙观里第一春
土地规模经营第一声
“亿元乡”触到了科学发展
土地观的解放与土地的惆怅
“碧螺春”“后花园”与“东方之门”
从苏州制造到苏州创造
与秦振华说“样样争第一”
苏州负债建设有没有过度?
03 安阳之行、模式之争
尴尬的安阳之行
车子里的一次模式之争
想在个体与集体之间筑垛墙
一个苏州人30年的温州观
“只长骨头不长肉”的大争论
苏州与温州的输出
04 干将路、太湖水、吴山点点愁
姑苏城“内”寒山寺
鱼与熊掌:干将路上的得与失
从拆城墙到修城墙
水水水,水水水
别让吴山点点愁
从PM25到燃油助动车
问君何处觅乡愁
05 文化立市、洞庭商帮、双面绣
从文化立市到文化自觉
苏州精神的根在哪里?
为何要说“文化向后,经济向前”?
洞庭商帮、康熙谕旨与文化缺失
园林的圆与双面绣的两面
路失横塘与秋香不点唐伯虎
周庄的发现与《双桥》的原型
还是“北方的气概,南方的心灵”吗?
出使南特、格勒诺布尔
06 陆文夫、刘郎、鸳鸯蝴蝶
陆文夫与小巷文学
杨守松与昆山之路
叶弥与苏州男人
刘郎与苏州园林
鸳鸯仍戏水 蝴蝶仍在飞
吴王墓与孙武隐居地“认定”之争
《牡丹亭》一字一曲不能动吗?
《浮生六记》中的钓鱼岛与琉球
07 巴城、石库门、修棕棚
巴城之恋
石库门里人家
一条消失的巷叫东吏厍
半导体、童车、沙发与修棕棚
穿越时空的电风扇
结语 别太在意苏州的位罝
苏州观前街上,有多家百年老店,其中稻香村、采芝斋、叶受和是苏式糖果茶食的代表。可谓名扬四海。这些百年老店,其尘封的前世,以及今日生活中的后人,世人知之甚少。秋末与叶受和在苏州的后辈有些亲戚往来,因之,得以窥知苏州百年老店的一二印迹。
那个新村叫什么名字,没有去查,邻近苏州大学北校区。那幢房子虽属新村,却已破旧,墙壁剥落,楼道台阶上,刷满了各式广告。一间卧室,半间客堂,五十多平米,住着两位老人。进屋可见,没有任何装修,还是水泥地,家具都是旧的。给人以生气和书卷气的,是墙上挂着的一些自制的条幅。字是老人自写的,工整遒劲,可以看出非一日之功。男主人,年近九旬,面色红润,身材高大,腿脚已不很灵便,要扶着墙行走,慈眉善目,眉宇间透着精明。老人大名叶炳源,就是叶受和创始人在苏州的嫡孙。
老人口述了数万字的回忆录,由次子叶在壮整理成文。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对祖父叶鸿年很是崇敬,是他祖父创办了叶受和。多年前,秋末曾对苏州的百年老店做过一点剖析,发现这些老店大多是外地人来苏州开办的,本地土生土长的极少。如开采芝斋的金荫之是河南人,开鸿生火柴厂的刘鸿生是宁波人,叶受和的创始人叶鸿年是宁波慈溪人。想说明两点,苏州繁华、商贾兴旺,依赖于对外开放。士大夫、文人崇尚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不起经商,也不肯沾商字的边,苏州有文商分野的二元结构,是少有人道的奇特景象。
叶家在浙江慈溪乃大户人家,称得上名门望族。有资料说,叶鸿年生于1847年,慈溪鸣鹤镇人。叶姓为鸣鹤镇第一大族,叶鸿年之祖早年曾任清刑部员外郎,于乾隆三十一年在杭州创办叶种德堂国药店,先于胡雪岩的胡庆余堂112年。其族人在温州、上海等地创办了叶同仁堂、叶大昌等现今尚存的百年老店。叶鸿年由监生捐官同知。民国建立时,浙江省府委其代理鸣鹤场盐事长,后担任商会董事、水利局总理等。由于在家乡一直仗义疏财、赈灾办学,热心公益事业,民国4年8月,叶鸿年荣获孙中山赐予的“德高年劭”匾额。
叶鸿年是怎样在苏州开叶受和的,据说有个故事:光绪六年秋季的某一天,一个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在观前街玉楼春茶馆品茗,他的仆人被遣往附近稻香村购买茶食,半晌没有回来。中年男子等得不耐烦了,于是踱了出去,亲自前往稻香村,却见店中熙熙攘攘、顾客盈门,店中伙计只忙着招呼熟悉的大主顾,对零星散客置之不理。中年男子令仆人上前再三催促,店伙却冷然相对,讥讽道:“什么要紧的?有本事自己开店,那就样样称心了!”中年男子怒形于色,悻悻然掉头而去。这一幕让一个刚被辞退的稻香村店伙看到,店伙暗忖,觉得此人气度不凡,非富则贵,于是悄悄尾随,拦住他说:“先生您要咽不下这口气,就真的开一家店,跟他们比试比试,我可以助您一臂之力!”中年男子欣然应允,即刻委任这名伙计去打理一切。第二年,稻香村东邻新开了一家茶食糖果号,招牌上写着“叶受和”。但,叶炳源在回忆录中说:“我祖父在壮年时捐了江苏候补道台,住在苏州,娶我祖母,光绪十二年(1886年)投资五千两纹银,在观前街开设了叶受和茶食糖果店。”秋末问叶炳源,这个故事可真?他说,故事出于清人《醇华馆饮食脞志》。此书成于1931年,相隔四十余年,可信程度较高。宁波人做官也经商,有出外闯荡的传统,这是千真万确的。
叶受和是怎样兴旺、出名的,其发迹史是这样记载的:叶氏有此背景,与稻香村竞争自然不在话下,最初投资五千两纹银,并雇稻香村歇伙为“把作”师傅。由于首任经理是一位同乡的私塾先生,不善经营,起初连年亏损。叶鸿年又从浙江调资二千两入号,渐渐有了起色。叶鸿年将店取名“叶受和”,意在“和气生财”,要顾客们不再受气。同时提出开店宗旨:凡稻香村有的,叶受和也要有,没有而应有的,则加以弥补,并力创名牌,尤其是在质量上不惜工本,务必赶超稻香村。由于叶氏锲而不舍、励精图治,到1929年观前街拓宽之际,叶受和翻造三层店面,进入了全盛时期。叶炳源亦认为,“受和”二字,确是办店宗旨。1925年4月25日的《苏州明报》有文章说:从来同行开新店,最喜欢仿用名牌店的牌号,这个姓叶的不题什么香字、村字,别开生面用“受和”两字,加上一个姓,就见他有独立志气,后来竟然成功。秋末叹曰:这才是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商界有两大传统,一是和气生财,二是无商不奸,现今承继了什么,孰多孰少?
叶鸿年之后,叶受和一直掌控在外姓经理手里,如何经营、状况如何、收益如何,股东一概不知,一年分红多少,全凭经理说了算。叶炳源一家生活相当拮据,他父亲常去店里提前支取“分红”。这与“叶受和老板”的身份,很不相配。叶受和的经营,既说明家族制中委托经理经营的方式由来已久,而股东缺乏实际的掌控和管理,就会大权旁落,董事制名存实亡。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权大欺主”。叶受和的这种状况是不是“权大欺主”?今日私营企业可以从中得到点教益。
叶炳源初中未读完就辍学了。他说,“此时唯一可以自救的只有勤奋自学,充实自己”。外公的书房内有很多古今书籍,可供阅读学习。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外公的书房里看书练字,并学珠算。依赖初中学习的语文基础,他通读了《古文观止》,涉猎诸子百家,名人传记,以及鲁迅、茅盾、巴金、胡适、林语堂等现代文学作品。还涉猎了医学药学《本草纲目》等知识性书籍。抗战时期,叶炳源一家辗转于上海宁波之间,生活来源靠东借西凑。此情此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萌生进入叶受和内账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