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海龙 日期:2015-06-20 13:12:17
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作者简介:
金海龙,1956年9月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现任华北油田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系中国石油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企业(行业)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华北油田文联主席。曾在多家报刊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近百万字,出版有散文集《给我更多的灯》、《保持生活的痛感》。
目录:
放轻松就能浮上来1
放松是个很难放松的话题2
太在乎赢往往就会输5
太在乎得到往往就是失去7
过分追求是无法放松的祸根10
做一名猎手才能放松14
把自己的杯子放低18
善低者才能成大事19
会低头才是有智慧24
低头是昂头的开始26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30
学习是立身之本31
学习使人拥有力量34
学习使人心中充满阳光38
较真是一门学问42放轻松 就能浮上来 1 放松 是个很难放松的话题 2 太在乎赢 往往就会输 5 太在乎得到 往往就是失去 7 过分追求 是无法放松的祸根 10 做一名猎手 才能放松 14把自己的杯子放低 18 善低者 才能成大事 19 会低头 才是有智慧 24 低头是昂头的开始 26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30 学习 是立身之本 31 学习 使人拥有力量 34 学习 使人心中充满阳光 38较真 是一门学问 42 较真 是一种作风 43 较真 是一种态度 47 较真 是一门艺术 49 较真 要把握火候 50较劲 一种理性的选择 53 较劲 是一种境界 54 较劲 是一种挑战 55 较劲 有时是一个误区 59 较劲 是一把双刃剑 62较量 人生的必修课 65 突发的灾难 突然的较量 65 真正的较量 在于心理 69 敢于亮剑 死神就会走开 71抱怨成为恶习 则暗无天日 76 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 77 抱怨极易形成恶习 81 自己的心痛 只能自己疗 83不要忽略小事 87 小事不小 89 小事 可以坏了大事 92 小事大事 可以互相转化 95酒醉 心不能醉 101 酒 是青春热血 103 酒 是灌肠毒药 106 喝酒 要喝出一种精神 112 喝酒 要喝出一种文化 114人生 不能不讲修炼 118 学会宽容 119 学会微笑 121 学会沉默 123 学会淡泊 125 学会舍弃 127 学会拒绝 128人生 不能没有梦想 131 青春的梦想 天真和烂漫 132 中年的梦想 激情和无畏 135 现实的梦想 坦诚和安详 142 识人 是一种智慧 147识人 是一件大事 148 识人 是一种技术活 152 识人 识的是人心 156用心 才能把事做好 160 把事情做好 是一种境界 161 把事情做好 是一种能力 163 用心 是一种做人的习惯 165 用心 是一种生活态度 168 用心 是一种人生哲学 170选择太多 就没有选择 173 选择越多 诱惑越多 痛苦越多 174 选择越多 顾虑越多 失败越多 177 没有选择 有可能获得成功 179自命不凡 害人害己 183 自命不凡 是一个陷阱 184 自命不凡 是人性的弱点 187 自命不凡 往往遍体鳞伤 190遇事 多往好处想 195 往好处想 是一种自我救赎 196 往好处想 是一种世界观 198 往好处想 是一种方法论 202 往好处想 是一种修养 203 往好处想 是一种品格 205 往好处想 是一种智慧 207 往好处想 是一种胸怀 209 往好处想 是一种自信 211心灵 需要信仰 213 信仰 是一种力量 214 禅 是一种信仰 216 密林中行走 是一种禅 219没有永远的敌人 222 在政治上 没有永远的敌人 224 在情感上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228 在内心里 永远的敌人是自己 231精神 永远不要被打败 236 人 在失败中成长 237 精神上的失败 才是最大的失败 241 只有精神才会永存 244爱情 不会老去 248 爱情没有完美 249 爱可去 情可在 253 相信爱情 永远年轻 258前言序
关仁山
密林中行走,是金海龙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密林,自然是生活之密林,人生之密林,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之密林。密林中行走,这个譬喻很美,很妥帖,暗含一种自然起伏的律动,一种意绪安详的宗教气息。
欣赏《密林中行走》的文字,我感觉海龙先生在打扫生活的细节,清理思想的碎片,他陈述人事,测度人心,诚恳、庄重、有感而发,不空洞,不滥情,不流于形式和辞藻,丰富的生活积累,他随手拈来,自成文章。然后,我看到的是浑浊之后的清澈,世故之后的天真,欲望之后的淡定,丰富之后的简单,繁华之后的简约,所得之后的放弃,匍匐之后的高远……这是眼界,是通透,是活着的功夫。
金海龙先生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繁杂的工作之余,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比如他早期创作的报告文学《华北大劫案》影响广泛,比如他去年出版的散文集序 关仁山密林中行走,是金海龙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密林,自然是生活之密林,人生之密林,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之密林。密林中行走,这个譬喻很美,很妥帖,暗含一种自然起伏的律动,一种意绪安详的宗教气息。欣赏《密林中行走》的文字,我感觉海龙先生在打扫生活的细节,清理思想的碎片,他陈述人事,测度人心,诚恳、庄重、有感而发,不空洞,不滥情,不流于形式和辞藻,丰富的生活积累,他随手拈来,自成文章。然后,我看到的是浑浊之后的清澈,世故之后的天真,欲望之后的淡定,丰富之后的简单,繁华之后的简约,所得之后的放弃,匍匐之后的高远……这是眼界,是通透,是活着的功夫。金海龙先生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繁杂的工作之余,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比如他早期创作的报告文学《华北大劫案》影响广泛,比如他去年出版的散文集《给我更多的灯》被称为“适合全家一起阅读的书”,比如他的散文集《保持生活的痛感》、比如诗集《飞行的阳光》等等。现在摆在我案头上的是海龙先生的新作《密林中行走》。一个企业领导能够抽身关注文学并身体力行,是值得尊敬的。当下很多人都在讲中国的文艺复兴,在我看来,要实现文艺复兴,首先要学习好文学,文学若衰败,其他的知识领域,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科学的,必定也受到影响。因为文学关乎人心,连人心都荒凉了,还奢谈什么人文建设、科教兴国呢?另外,中国人在文化传承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自古以来,中国几乎没有一个恒定的、终极的宗教传统。正因为此,林语堂先生才说,“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钱穆先生也有一篇文章叫《读诗》,不长,但充满真知灼见。他说:“不懂文学,不通文学,那总是一大缺憾。这一缺憾,似乎比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更大。”钱穆先生主要是研究哲学与历史的,但他对文学有崇高的评价,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中国的文学参与了中国生活、中国人生的建设,同时,中国文学也准确地传达和阐释了中国的思想。中国思想里的儒、释、道传统,中国文化里的很多精髓,许多都是通过文学来传承和解析的。所以,文学比政治、比历史更久远。所以,我很高兴又多了一个文学朋友。散文集《密林中行走》与他的上一部散文集《保持生活的痛感》在体例和内容上保持着一致性和连续性,都是书写对生活或人生之事的体察、感悟、省思和发问,这些活生生的经验和感受,朴素亲切,发自内心。海龙的许多文字,与其说是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活出来的,活在当下,活在俗世生活中,活在一个有声音和色彩的世界里,让心灵有所感受,也让人在天地间有所行动。读这些睿智哲思的文字,如同与智者奇遇,这里有灵光的闪烁,有魂魄的悸动,有神奇的魅惑,有无以言说的感动,有灵魂的拷问,还有一种叫做“会心”的东西。海龙的《密林中行走》,是对他所经历过、打量过、思虑过的生活与事物的回望。《密林中行走》最大的特点,还体现在海龙先生那独特的思辨上。即使一个小话题或者一件小事情,他也有深刻的思考,那种切肤的,感同身受,同时又超越了小我的思辨,或者是思索,或者是反思,却是鞭辟入里,让我读出了一种人生与生活之“道”:关于轻松的话题,他说:太在乎输赢与得失,生活就会被绑架。遥远的旨意,其实就在近处,就在身边。关于抱怨的话题,他说: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疗治。如苦茶啜后,再饮白水,水是甜的。啖过苦瓜,再嚼素馍,馍也甘美如饴。关于人生,他用宽容、微笑、沉默、淡泊、舍弃、拒绝……去阐释、表达他的体验、认识、领悟。饱识人生之况味,只为心灵的安妥,人生的自信或许就在这里了。关于爱情,他说:爱可去,情可在。仿佛案头的一盏灯,独自微熹,发出热情的嗓音。还有关于较真的话题、关于酒的话题、关于识人的话题、关于选择的话题……都是人生的话题和生活的逻辑,既见内心,也省时世;似乎是常识,却耐人寻味;仿佛四处黑茫,心中有光。这样的散文是思想的,也是内心体验与认识世界的魔镜,以哲学的目光,穿透了事物的表象。它让我们以相对更为直接的方式对人生、生活、社会重新认识。同样,这样的散文在叙述和思考中,也不断完善着对这个世界的哲学认识,它把事物的表象,以生活体验的语言呈现出来,而在语言的背后又将社会现实的存在镜像,落实到自我内心,进行自我验证。这样的文字是从内心生长出来的。作家在观察世界的同时,如果也能观省自我,通过对自我的观省再反观他人,所达到的洞察力,会远远超过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作家所以不满足对真人真事纯客观的报道而诉诸文学,也因为通过文学的手段可以达到对人世更深刻的了解,哪怕这种观察出自于作家个人,有其局限,但记载的却是人真实的感受。在这部《密林中行走》,以及上一部《保持生活的痛感》中,海龙先生就是回到了观察者的身份,以一双冷静的眼睛看这人生百态,并同样清醒内省自己,让文字有更贴近真实的可能。这样的文字通常首先是写给作者自己看的。在私人日记中记录的通常都是真实的,除非想到有一天别人可能偷看,这才诉诸隐语。但要是通篇都是隐语,弄得连自己都看不懂,这日记也就不必再记。作家所以写作,而又不指望靠这文字谋生,总得确有所感,不吐不快,这样的写作当然不必去讨好读者,而这正是文学的初衷。一个人如果从文学中得到些感触,有所感动或醒悟,这就够了。文学倘若能唤起人思考,这文学就具有必要,而唤不起人思考,这文学也就可以结束了。当文学唤起人的感受又促使人思考之时,那就沉浸在这感受中去体会其中的意味——这时候,读者和作者大抵在相近的纬度上,有所沟通。一个个孤独的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而人与人之间要是达不到起码的理解,争斗和暴力就难以避免,当然也就谈不上宽容与怜悯。虽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如此难以理解,封闭在各自的经验里,借助文学却多多少少得以沟通。文学要是还有点意义,大概也就在这里:写作不再是凌空蹈虚,而是实实在在地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结盟;写作也不再是守护知识、观念、技术或形式,而是守护个人的内心经历对这个时代的经验与证词。《密林中行走》从个人的感受出发去认识人生,恢复一切渺小、卑微、琐碎的事物在作品中存在的权利,并使之成为生活意义的真正建筑者。这样的写作不如说是出自一种写作者的态度,也就是说他把自己切实作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并且把这种观察贯穿于写作的始终,保持观察所必需的距离,从而让我们的阅读获得一种启发和领悟,并在领悟中穿越纷繁的生活表象,在时间之中“看见”人生的通达,看到审美的多层次性。散文被称为是业余的文学,就在于它常常是一种生活偶得,难以制作,也拒绝虚构,如朱光潜所说,“心里怎么想,手里便怎么写”。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在《密林中行走》,他无所不谈,但“道”在其中。文章如行云流水,但似乎也还有些未过我瘾之处,如果能更迂回、更锋利一些,或能多一点如杜甫所说的“沉郁顿挫”,可能更好些。祝海龙先生再出大作!是为序。 2014年9月2日一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去威海。那几天,天气很闷热,大家就相约去了海边。看到许多人泡在海里,我们也情不自禁换上泳衣,一头扎进了水中。可能由于人较多,稍不留意就会感受到肌肤之亲甚至招致别人的白眼。在水里边呆了一会儿,我就觉得很不自在,心里不太舒服。正在犹豫之际,突然看到旁边的一块水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什么人,便高兴地一鼓作气游了过去。当时,全然忘记了自己连“二把刀”都算不上的水性,也没有去想,为什么人们不去那个地方畅游,而宁愿拥挤在这里彼此难堪。宽阔的水面游起来心里自然十分惬意,而且毫无顾忌,自由自在。但不一会儿,我就开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便想着在水中站起来。然而,当我双脚往下探的时候,不觉地浑身打了个冷颤:这里深不见底!“不好!”我心中一紧,连忙向外面划水。急急忙忙游了一会儿,然后再一探,脚依旧触不着地。“坏了!”我全力朝岸边游去,并大声向朋友那边求助:“快!这里没有底。”紧张立刻袭满了全身,恐惧的阀门随之打开。这时的我,两条腿开始变得无力,胳膊也像灌了铅似地无比沉重。我开始在水里挣扎……我感觉自己的身子在下沉,但求生的欲望使我拼尽全力,不停地手划脚踹,想要尽快离开那里。可是,还是没有见底。我已经没了力气,动作迟缓,身不由己,几乎是随波漂流。虽然已经看见朋友在全力以赴向我游来,但我恍惚间感觉到:距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我几乎绝望。这时,朋友在那边向我高喊:“放松,放松!不用动,只要放松……”声音仿佛从天边传来,竟是那么遥远,那么轻柔。我的意识已开始有些模糊。朦朦胧胧中,我终于停止了挣扎……也许是无奈的选择,也许是下意识的举动,我放松了手脚。结果,奇迹出现了。我的身体竟然慢慢地上升,逐渐在水中漂浮起来。在深深地吸了几口气之后,所有的惊恐渐渐散去,全身的气力又开始聚拢。我兴奋地冲朋友挥挥手臂,竟有了几分从容。终于,我回到了岸上。一位戴着红袖标的老大爷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小伙子,你没事吧?这可太悬了,那地方今天上午还淹死两个人呢,那里是个海沟!”一股冷气立即袭上心头,迅速传遍了全身。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疲惫瞬间笼罩全身。我为自己的死里逃生而窃喜,更因朋友的那一句“放松”而庆幸。后来我才知道,溺水而亡的人,其实大多数并非是死于“溺水”,而是死于求生。即在水中遇险的时候,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们拼命挣扎,而这样的挣扎只会越来越快地消耗体力和氧气,这样就会被死神迅速地拖入深水之中。其实,只要平心静气,就是躺在海面上也不会沉去。二十几年过去了,威海这座城市的模样我已记不大清楚了,但在海滨得到的那句话,却常常萦绕在耳畔:放松!只要放松就能浮起。这是救命的箴言,又何尝不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