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新港 日期:2023-02-07 09:27:21
常新港,生于天津新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迄今已出版长篇小说《青春的荒草地》、《青草的骨头》、《烟囱下的孩子》、《亦德的冬天》、《五头蒜》以及小说集《我亲爱的童年》、《逆行的鱼》、《麦山的黄昏》、《咬人的夏天》、《青瓜瓶》等八十余部作品。
四次荣获中国儿童文学最高奖一一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庄重文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重读物奖、最受学生欢迎的十大好书奖等多种奖项,并有多部(篇)作品被翻译至韩国、日本等国家出版,且是自一九八三年有“全国优秀儿童文学选本”始,唯一一位三十二年连续有作品入选的作家。
常新港的作品因全面解密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诸多无法回避的“成长问题”而被视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启示录”,其本人则因以纯正的文学标准在儿童文学创作园地里默默耕耘,并为之作出巨大贡献而被评论界誉为“隐藏的天王”。常新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作家,是那种可以被我称为“真正作家”的作家,可以说是成长小说的“天王”。他的作品触探到的,是人性的最底部、成长的最深处,是真正能塑造少年儿童性格、给他们的精神打底子的好书。我用最大的诚意向全国的少年儿童和家长、老师们推荐常新港的作品。他的作品,正是我说的具有高贵血统的“王书”。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没有被父母“看见”的孩子,都在寻找什么?
——黄晶
天下父母最擅长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我都是为你好”。
然而孩子们却始终在等待父母问一句“你现在好不好?”
家长认为自己在表达爱,而孩子接收不到,则这种爱的表达是无效的。在《冬天里的故事》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描述了这样典型错位的亲子关系。
在《一位少年对默片的补充叙述》这个故事中,尽管马顿妈妈为孩子做了很多事,但对马顿来说,妈妈的爱让他“怀疑”。
因为妈妈的爱是要求他学习、学习、再学习,给他找老师补课,关注他的成绩。同时,妈妈却把无条件的爱给了家里的宠物狗,于是马顿燃起了对一只狗的熊熊嫉妒之火。他一直在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在小狗身上,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其实也是在“呼救”……
像马顿这样没有被父母“看见”的孩子其实都在无意识地寻找,寻找一些可以让他们存放真实自我的空间,哪怕是一个梦。
《羽毛也幸福》中,主人公叫羽毛,这个名字就表示她“很轻”,她的自我在父母老师的眼中“很轻”,几乎不存在。她渴望找到自我。
她在这个故事里叙述了一大篇幻想,假设她有一间自己的房子,这个房子里都是她喜欢的东西,在这个房子里没有差生、优秀的学生之分,好朋友都在里面开party,自由交往……一个轻飘飘的、没有重量的“羽毛”,也许只有在为自己造的梦里才真实存在。
而在故事《狗标本》里,这种轻飘飘的孩子化成了一群,还拥有一个共同人格,叫作“讨好”。这些孩子在老师哭的时候跟着一起哭,在老师笑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跟着一起笑,对别人的表情尤其敏感。
他们因为觉得自己轻飘飘的,所以没有想法,老师、家长有什么情绪,他们也就有了那样的情绪。
久而久之他们不记得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他们都来到一条街上寻找“真的你”心理诊所,据说在那里有一条狗,它知道人的真实想法。青春期是孩子们确立“自我”的成长阶段,而自我却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感觉。
孩子们的自我,往往和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看法直接相关,换句话说,父母和老师怎么看他们,他们就怎样看自己,他们一直把重要的长辈对自己的看法,当作自己拼凑自我的材料。
如果父母和老师经常看不到孩子作为个体的存在,还一再告诉他们,你的所思所感不值得表达,不重要,符合我们的“要求”才重要,那么孩子会自然学会一种轻飘飘的活法——我可以让别人的表情决定自己的表情,再也不用看见自己的真实模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成了毫无个性的人,他们随波逐流,感觉不到真实的快乐,也感觉不到真实的悲伤,他们会习惯性地讨好权威,成为一个个人感受被外界控制的人。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老师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情绪的方法。家长最该做的其实是听,不是讲道理,不是去要求孩子学习。孩子不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而是无法做到,因为有很多情绪妨碍他去做正确的事。
家长能从理性层面和孩子讲道理,但是常常做不到在情感层面和孩子共情,归根到底,是因为家长和孩子在情绪处理方面都遇到了困难,于是都选择逃避。
但话说回来,是不是父母“看不见”的孩子都会出现心理问题,一定会成为坏孩子?也不一定。
家长都在学习如何做父母。孩子也有足够的生命力,他们也会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爱,寻求不到的,他们会自己学会创造。
《传染》中的孩子思思,也一样体现出了自我疗愈的旺盛生命力。她有一对过于谨慎的父母,在这个家庭中,孩子被保护过度,他们“看不见”孩子自己的力量,也不相信她有。
一次班里有同学咳嗽,思思又被父母担心地送进了医院检查。他在医院里遇到了一个做手术不打麻药的男孩,这个男孩样貌普通,但他内衣都湿透了,却能忍痛做手术。
这种血性、阳刚在思思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思思在家里用菜刀切破了自己的手指,在医院思思竟然骄傲地对医生说:“缝两针,千万别打麻药。”爸妈都用看怪物的眼光盯着思思。在一个过于小心、极度保护孩子的家庭里,孩子就会无意识想用流血事件打破这个“禁忌”,让父母看到自己压抑的力量,这是一种成长的微妙平衡。父母的所有言行,理论上都会指引孩子去寻找他们自己的发展途径。
当这个世界充斥着原生家庭决定论的时候,不妨更放松一点,成长并不是单线的。
即便是完美的父母,对孩子来说也未必是好事,因为若是完美的父母提供了孩子所需的一切的话,也会让一个孩子失去了主动成为自己的机会。
在完美的父母之外,我们有很多机会突破阻碍,正如那个不打麻药的男孩什么都没做,必然又偶然地被思思拿来当作了成长的镜像和素材。
完美的父母根本不存在,陪伴孩子的都是不完美的父母,但不完美的父母却可以构建相对完整的亲子关系。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生命对生命的全程陪伴,家长关心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