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窦学欣 日期:2014-10-04 08:19:01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和金融热点问题,用最有效的方法帮你搭建金融知识平台,快速理解当今充满活力的金融世界。
如果你需要了解金融学领域的基础知识,本书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作者简介:
窦学欣,金融管理学硕士,从事金融投资顾问多年,对金融、财经颇有研究,现为多个门户网站财经栏目撰写博文,传授经验,分享心得。
目录:
第一章
被货币绑架的世界——金融背后的猫腻
谁也逃不脱的“大萧条”/003
都是信用崩溃惹的祸/006
冰岛陷落的前车之鉴/010
挥之不去的“金融巨兽”/013
一场经典的泡沫危机/016
美元贬值,谁受伤谁得意/018
在机遇和风险中“淘金”/021
未来的“绿色淘金池”/024
第二章
一张纸币引发的动荡——你的钞票有多值钱
正确认识通货膨胀/031
通胀之后必然通缩/035第一章
被货币绑架的世界——金融背后的猫腻
谁也逃不脱的“大萧条”/003
都是信用崩溃惹的祸/006
冰岛陷落的前车之鉴/010
挥之不去的“金融巨兽”/013
一场经典的泡沫危机/016
美元贬值,谁受伤谁得意/018
在机遇和风险中“淘金”/021
未来的“绿色淘金池”/024
第二章
一张纸币引发的动荡——你的钞票有多值钱
正确认识通货膨胀/031
通胀之后必然通缩/035
CPI: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统计数据/038
复利:神奇的“数字魔法”/041
不要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044
生产力大于消费力/046
财产性收入是富裕的指标/050
第三章
企业经营的最佳筹码——永远稀缺的货币
融资:企业扩张的必由之路/057
资本结构:企业融资能力的标杆/062
将“危机”扼杀于萌芽状态/067
并购:企业合作共赢的典范/072
向社会大众融资的机会/075
有舍才有得的股权融资/079
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084
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投资/089
第四章
金融市场的诱惑——奇迹这般发生
钱生钱的交易场/097
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资本市场/101
资本市场的“孪生兄弟”/104
许多人的发财梦想之地/107
期待中的期权交易/110
利益共享,风险同担/113
“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116
天然的货币投资/119
最大的无形交易市场/123
第五章
躲在数字游戏下的工具——纷繁多样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金融体系的“神经中枢”/129
世界银行:全球范围的放贷者/13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超级货币管家/135
商业银行: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138
投资银行:资本市场的冒险家/141
证券公司:专门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143
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的地方/145
信托投资公司:代人理财的投资机构/148
第六章
钱是怎样“生”钱的——颠倒众生的利率“魔棒”
金融经济中的“调节器”/153
神奇的利率体系/156
人们的储蓄该如何打理/158
银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161
利率与债券收益的联动/163
第七章
引导资金流动的“神奇魔法”——国家的货币调控政策
银行信贷的“紧箍咒”/169
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援助/172
紧缩银根:经济衰退的“幽灵”/175
双赢的出口退税制度/177
超国民待遇的时代已经结束/179
基础货币:金融运行的出发点/181
原来央行也有公开市场业务/184
央行的再贴现政策/187
第八章
你不了解的银行常识——方便居民生活的金融服务
国内外银行名称的起源/193
世界银行的发展史/195
无限的信用=无限的货币/200
中国银行的发展史/203
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206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分类/209
第九章
无处不在的信用——金融市场的“灵魂”
货币:信用的起点/213
信用评级:绝不可以违反“游戏规则”/216
商业信用:企业的生存之本/219
银行信用:把钱存银行最放心/221
国家信用:一张纸片就可以买东西/224
消费信用:超前消费是时尚还是陷阱/227
个人信用: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信用/230
第十章
这是“钱”吗——虚拟货币是货币还是商品
网络虚拟货币——“货币”史上的飞跃/235
不受央行管制的“货币”/237
虚拟货币市场正在飞速发展/239
Q币是何物/241
虚拟货币也需加强监管/246
第十一章
存钱还是炒股——合理支配手中的钱
一夜暴富or一夜破产/251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253
不用排队,足不出户玩转银行/256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259
租房还是成为“房奴”/262
中国最传统的理财方式/265
社保、商保,双重保险更放心/269
第十二章
疯狂的投机时代——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股票、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的发家史/277
期货:风险和收益的“放大镜”/283
“无中生有”的金融衍生品/289
摸不着但看得见的虚拟经济/294
第十三章
热钱为何能自由游走——华尔街的繁荣与衰败
汇率变动:大国博弈的筹码/301
宝贵的金子——金本位制度/307
银行业恐慌催生美联储/313
美国人的如意计划/318
美元独霸的黄金时代/322
纸币的信用危机/331
美国人怎样争夺离岸银行业务/337
第十四章
环环相扣的金融“大家庭”——一张图读懂中国金融
政府:平衡市场的“调节器”/345
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的“心脏”所在/350
商业银行:资金融通的媒介/354
融通资金的市场/357
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投资者/361
企业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364
个人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367
许多事件的发生与金钱的流动有关,金融业成败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轨迹。
——茅于轼
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
——乔治·索罗斯
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沃伦·巴菲特
第一章
被货币绑架的世界
——金融背后的猫腻
受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过各种政策性调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并吸引了一大批短期性投资资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热钱”。热钱活跃于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哪国的外汇储备多,其就会流入哪个国家。然而快速增长之后的中国经济也面临通胀压力、房地产泡沫等风险,在这些风险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金融猫腻呢?
谁也逃不脱的“大萧条”
大萧条时期纽约流行的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金融常识
1932年,在当时被媒体称作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约有200万人到处流浪,其中16~21岁的多达25万以上,包括两手空空的佃农、背井离乡的农场主、刚毕业找不着工作的青年等。曾经意气风发的银行行长、知名作家等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此时却不得不过着在夜间敲门讨饭或蜷缩在城市排队领面包的惨淡生活。
这是自1929年以“黑色星期二”为标志的大萧条以来,美国人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据1932年9月《财富》杂志估计,在那样一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接近人口总数28%的美国人(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1500万以上的人没有工作。
这都是美国1932年前后的事,听起来似乎离奇,但却一点儿不假。而这一切都源自那个“黑色星期二”——1929年10月29日。当天,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指从之前的363点骤跌了平均达40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生的积蓄瞬间蒸发,所有人都陷入了这个旋涡之中。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它不仅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而且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从此美国和全世界进入了长达105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1929年10月29日这个星期二,被视为大萧条时期开始的标志,也被称作“黑色星期二”。
在金融史上,1929~1939年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深远。全球出现了大规模失业:美国约为1370万,英国约为280万,德国约为560万。据估计,在此期间,全世界的金融损失高达2500亿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大萧条呢?经济学界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何原因,它都是历史渐变引发的连锁反应,而不只是一个突发事件,大萧条的发生是几十年的金融危机这颗炸弹引爆的,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才能不重蹈覆辙。
1930年,这个非常艰难的时期,为了度日,美国的穷人可谓费尽心思。男人的刮胡刀片磨了再用;要不抽1角钱的香烟,要不自己动手卷纸烟;为了省电,改用25瓦的灯泡;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上面包店排队买便宜的隔夜面包;孩子们捡汽水瓶去店铺里退钱;许多人家把收到的圣诞贺卡保存起来,来年再寄给其他朋友。
在农村,农民的生活也极其惨淡,而农场主们也好不到哪儿,由于农产品价格暴跌,大量农场主破产。乡下人不得不吃草根、蒲公英、紫罗兰,以及以前喂牲口的野草。
这样的惨痛教训让全世界都时刻警惕着大萧条的再次爆发,各国也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世界金融危机进行防范。
2009年3月,G20伦敦峰会的主题就是为了应对当前面临的经济危机,如何制定一个国际相互协调协作的方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说:“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危机面前保持团结一致。”
奥巴马的话无疑传递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信心和团结协作。世界各地的人,无论是投资者亦或是消费者,一旦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都会削减开支,就像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那样。温思罗普凯斯在1938年写道:经济的复苏靠的是企业和个人愿意持续长时间的投资和消费。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老板对他的事业有信心;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工作信心满满。但是,这种信心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开始恢复,大萧条逐步得以结束。
除了信心,还有团结协作。1976年前的伦敦会议最终因美国的不合作而以失败告终,各个国家从此走向了“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道路,这加剧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动荡。而这次奥巴马显示了合作的意愿,这对伦敦峰会至关重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应对大萧条的根本措施是全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