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建生 日期:2014-12-04 14:16:10
明清晋商在积累了巨额财富后,受“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所驱使,他们大都选择回乡置地,营建私宅。因此,一座座气势崔嵬、布局精巧的晋商大院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向人们展现了山西明清建筑之美,也为人们讲述了晋商过往的荣耀,而其中蕴含的晋商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也值得人们思考。
本书从建筑的视角,阐释了明清晋商在发家致富后,在家乡盖造深宅大院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原因,为读者介绍了晋商大院的选址布局、等级规制、建筑风水、陈设装饰等方面的内容,并以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申家大院、常家庄园等几个有代表性的晋商大院为例,深入挖掘不同大院的建筑特色与民俗文化,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作者简介:
刘建生,男,1956年1月生,山西右玉杀虎口镇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省委联系专家。现任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兼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当代山西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学位委员会社科评审组成员,山西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山西省社科、软科学项目11项,共发表论著300余万字,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地方志》、《清史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代表著作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明清晋商信用制度变迁研究》、《山西典商研究》、《晋商研究》、《山西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稿》、《回望晋商》等。曾获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史志编纂优秀成果一等奖,省优秀社科成果应用推广二等奖,北方十五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曾获山西省优秀教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太原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光宗耀祖返乡建宅
第一节历尽艰辛不忘故乡
第二节乡土情结由来已久
第二章晋商遗韵文化大院
第一节等级思想根深蒂固
第二节五行风水寄寓吉祥
第三节方言谐音民俗奇葩
第三章巧夺天工艺术瑰宝
第一节空间布局多变复杂
第二节室内装饰美轮美奂
第三节家具陈设点睛之笔
一、陈设067
二、家具076目 录
前言
第一章光宗耀祖返乡建宅
第一节 历尽艰辛不忘故乡
第二节 乡土情结由来已久
第二章晋商遗韵文化大院
第一节 等级思想根深蒂固
第二节 五行风水寄寓吉祥
第三节 方言谐音民俗奇葩
第三章巧夺天工艺术瑰宝
第一节 空间布局多变复杂
第二节 室内装饰美轮美奂第三节 家具陈设点睛之笔一、陈设067
二、家具076
第四节 传承保护造福子孙
第四章大院拾遗精华采撷
第一节 申家大院晋商先河
一、潞商之后 方有晋商092二、盐铁申家 潞商典范095
第二节 常家庄园儒商风范
一、严谨持家 亦商亦儒106
二、门楼知稼 鬼斧造园110
第三节 曹家大院富可敌国
一、丛楼耸翠 垣宇蔽天115
二、奇珍异宝 琳琅满目125
第四节 王家大院民间故宫
一、选址布局 尽显王范 129
二、融南北风 博天下长 132
第五节 渠家大院晋商博览
一、以水为源 以木为本139
二、砖雕艺术 独树一帜146
第六节 乔家大院民俗瑰宝
一、古雅之风 雄浑之美149
二、山西民俗 尽在其中161
启示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跋 第一节历尽艰辛不忘故乡明清时期,山西自然环境恶劣,旱魃水害频发,一批山西人迫于生计,远走他乡。他们从山西的中部和北部出发,跋涉千山万水,进入蒙古草原,将起初“织席贩履”的小买卖做到“纵横天下”的大生意。这批山西商人驰骋欧亚,铸就了举世瞩目的商业传奇,但却始终难以割舍对故乡的眷恋。关键词:背井离乡乡愁商旅明嘉靖朝内阁大学士张四维出生于山西盐商世家,为蒲州豪贾,他的父亲张允龄是明代晋商中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张四维在其文集《条麓堂集》中曾深有感触地谈到其父早年创业的艰苦经历:“吾蒲介在河曲,土陋而民伙,田不能一援,缘而取给于商,计春挟轻资牵车走四方者,十室九空。”张允龄早年丧父,年幼时即开始掌理家政。生活的艰辛迫使他不得不在十五六岁时,就开始商旅生涯。他西度皋兰、浩璺(今青海省海东市),贩货张掖、酒泉,数年又南至淮、泗,渡江入吴,遂溯江汉西上菱峡,往来于楚、蜀间,足迹半天下,换来万贯家资。张四维的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它不仅谈到了晋商最初的经商动机,而且还向我们透露出晋商在当时是怎样做生意的。“挟轻资牵车走四方”,记录了当时晋商开创事业时的艰辛。山西没有多余的粮食,但与山西隔河相望的河南和山西东南的山东,却都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地区。于是,山西人开始推着小车、担着担子,将中原、江南的粮食运往中国的北部边镇。在这种贸易中,不利的自然条件、人口压力都开始转化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山高水长,转输困顿,在认准了目标的山西商人面前已变得无足轻重,而剩余的农业人口,又恰恰是在传统社会中从事长途运输所必需的条件。这是晋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并不容易。他们推着木轱辘小车,载着沉重的粮食和盐,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行路之人不但要忍受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难,还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了思乡之苦。有“走向富裕”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从始至终山西人都走得那么不可动摇,这一走竟然持续了四五百年的时间。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差,历史上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计困难。穷困和灾难,促使山西人必须走出去,而山西又地处农耕文明的中原地区与游牧文化的塞北边境的过渡地带,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山西人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和维系生存的广阔空间。就这样,当年的山西商人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翻山越岭,穿过道道关口,越过茫茫荒原,开始了走西口的漫长跋涉,构筑了五百年之久的辉煌商业帝国,也改写了明清时期中国商业的历史。纵然当年的晋商迫于生计弃农从商,但他们目光远大,团结进取,诚信为本,以义从商,甚至崇奉“学而优则贾”,成为他们称雄商界的立身之本。然而,晋商毕竟是封建商人,他们生活在具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无法摆脱的封建思想窠臼,“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严重束缚了晋商的发展。他们墨守成规,在发迹之后把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在明代已屡见不鲜。入清后,晋商购置土地、修建豪宅者更是普遍。“那儿(山西)土地瘠薄,人们被迫出外谋生,渐渐积了些财富。但他们仍旧逃脱不了封建农业社会的羁绊,无论是族训还是行规,都禁止他们携带家眷,又禁止他们在外面纳妾。于是积蓄的财富大量流回故土,可买的薄田又不多,只好起造住宅。它们围着高高的死墙,外表森严可怖,内部却精雕细刻,流露出炫耀的拜金主义审美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在谈到晋商大院时的如是说法,基本道出了山西商人们修筑深宅大院的心理原因。山西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物资交换的要冲,加之晋中南地狭人稠,外出经商谋生自然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勤俭、诚信、团结的作风,严密、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体系,一步步将晋商的事业推向高峰。晋商极少举家迁徙,往往一人在外苦心经营,留家眷在原籍,讲究的是“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于是便有了如此之多奇迹般的大院。晋商之所以在修造住宅时,做得比别的商帮更投入,更加不惜工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是所有离乡背井的游子中,走得最远、漂泊时间最长的一群人。他们中许多人从十几岁就离开家去商号当伙计、学生意,不论走到哪里,商号里的制度是三年才允许回家探亲一次。如此计算,当一个六十岁的山西商人告老还乡时,他在外飘零的时间大约是四十年。随着晋商的崛起,山西中部开始大规模修造房屋,数量众多的高墙大院密集地坐落于晋商的祖荫之地,既昭显着他们的身份、地位,又摆明各自的实力。外出经商致富后“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这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封闭文化心态的典型反映。使晋商在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资财后,最终回归点或者能够找到的精神依托,依然是一座座封闭而保守的高墙铁门、深宅大院。然而也正是在这种保守自闭、乐于守成,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传统思想观念支配下,晋商失去了由传统商业资本向近代资本转化的机遇,尽管晋商中少数有识之士也曾试图改组资本,但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和羁绊,再加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严重影响以及封建势力的重重压榨和盘剥,使晋商这个群体在叱咤中国商界五百年之后,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留下一个个富丽堂皇的大院见证着他们曾经的辉煌业绩,记录了他们陨落的历史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