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班妮 日期:2015-01-02 22:19:31
是的,没错!你将在这本书里看到最真实的本土投行。小艳红用她信手拈来的众多细节将本书无限逼近真实的本土投行。从项目上的酒局与饭桌,到差旅中的行程与住宿;从前期承揽时的察言观色与可劲忽悠,到中期执行时的咬文嚼字与反复打磨,直至后期销售时的周密筹划与反复路演;从项目出不来、考试通不过、奖金拿不到的经典苦闷,到客户认可、老板褒奖、公司升职的个人喜悦。这些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广大本土投资银行工作者们看过之后都将会心一笑的细节。
作者简介:
班妮,在北京求学六年,于国内知名院校取得法学学士及硕士学位,随后来到上海,先后在律师事务所、投行、PE公司工作。她在国内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资银行部工作三年后,即从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升至投资银行运营管理部主管,负责投行项目质量控制、资本市场和后台运营工作。当年即领导资本市场部为公司投行赢得证券时报“最佳定价能力投行”称号。其文章《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在微博和微信上被各主要证券、财经媒体帐号广泛转载,因为这篇文章在微博上的传播和关注,她接受过彭博记者、丝路记者的关于中国投行业的采访。2013年下半年,她在香港大学完成了自己的MBA求学历程,期间持续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变化,写作此书。目前她在上海、香港两地从事跨境并购财务顾问和与证券公司相关的国际业务。兼职财经专栏作家,为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路透中文、《陆家嘴》、《智富》、《中国故事》等媒体撰写专栏文章。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当梦想遭遇现实——揭开中国投行的真相
我的投行之路
投行真的是金领吗
加班的真相
戎马生涯——长期出差的苦与乐
“荣大”的故事
投机分子的生存空间
第二章三人行必有我二师——从学徒到高手
谁是真正的忽悠高手
招股说明书的词与物
专业技能之外的“综合能力”
如何成为一个年轻的“老投行”
第三章上市靠包装还是价值发现
要折腾多久才能上市
目录:
第一章当梦想遭遇现实——揭开中国投行的真相我的投行之路投行真的是金领吗加班的真相戎马生涯——长期出差的苦与乐“荣大”的故事投机分子的生存空间第二章三人行必有我二师——从学徒到高手谁是真正的忽悠高手招股说明书的词与物专业技能之外的“综合能力”如何成为一个年轻的“老投行”第三章上市靠包装还是价值发现要折腾多久才能上市企业为什么包装上市发现企业的真相——魔鬼在细节里质量控制部是捣乱还是花瓶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第四章当投行遭遇金融危机中国投行不裁员我们要卖掉投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第五章在中国怎么卖股票——资本市场部的故事当外行踏入资本市场部华丽丽的路演如何给IPO定价谁能影响IPO定价——制度,市场还是定价参与者股票发行怎么赚钱第六章生活在别处——告别投行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态度决定高度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前行附录: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番外卷首玉照及其他——《亲历投行》背后的故事.我的金融职场路——班妮校园分享会演讲实录三十而立——一份年终总结职场女性应不应该“向前一步”.出家的投资银行家——评@百乐门小艳红新书《亲历投行》@朗润李大卫.告别投行原生态郑磊不再妖魔化的投行——推荐《亲历投行》的三个理由李磊一份不客观的读书报告@stephy-Z后记小艳红写的不少散文、游学记录和对投行的分析,深刻精彩……小艳红出了本书,名为《亲历投行——中国投行的若干传言与真相》,无意间奠定了她投行圈知性美女的地位。-《上海证劵报》时至今日,到投行工作仍然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但从来没有人详细记录过中国投行人士的真实状态。《亲历投行——中国投行的若干传言与真相》一书作者班妮用轻松的手法写就了中国投行的众多细节……相信本书能为有志进入投行工作的读者提供参考。--《法制日报》@悦己女性网:悦己专栏美女博主@百乐门小艳红出书啦,美貌与才华兼备的她讲述的是一个精英行业中精英女性视角的职场,绝对值得一读!亲历投行,改变了我的人生一年以前我从未想过《亲历投行》会成为一本畅销书。当我终于在出版合同到期前最后一天交了稿子,心中如释重负,仿佛出了考场的学生,暂时不去想成绩如何,只是觉得终于完成了一项艰难的任务。起初我和出版社都对这本书的销量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我是一个不知名的普通作者,也没有请名人给书作序,也没有太好的营销措施。意外的是,《亲历投行》在开卖一个月之后就准备加印了——因为第一次印得太少。《亲历投行》上架两周即在亚马逊经管类图书两个子类中销量排名第一,一个月的销量排名即与张化桥新书比肩。销售一个月后在北京新华书店系统实体店内财政金融类图书销售榜排名第二,仅次于《货币战争》。到精装版出版前,《亲历投行》一共印刷了7次。有朋友主动买了很多本《亲历投行》的书,送给刚入投行的年轻人;有朋友在读后认真地为我写了书评;有朋友告诉我说,一家拟上市公司的老板在IPO中介机构协调会上向各家中介机构推荐我的《亲历投行》,希望他们都能像我一样的态度为企业服务;还有企业家在读了我的书之后在微博上找到我,希望我能为他们提供海外并购的服务。因为《亲历投行》提及了我的微博(@百乐门小艳红),这一年来,我被数不清的网友在微博上@,大家都在微博上贴了我书的封面照片,表达了对这本书的喜爱,我给每一个人都回复了“感谢”,其实更是感恩。因为这本书,新浪财经的编辑说我是“投行中的白居易”,写出了大家都能看懂的投行,诚邀我在新浪财经上开专栏。后来,我的写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写作成了我的第二职业。现在我是给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路透中文、《智富》、《中国故事》、《陆家嘴》等媒体写专栏文章的财经专栏作家。也有人一度认为这本书不够专业,写的只是皮毛,我不服气,于是一改轻松的笔调,在媒体上写了许多严肃的财经评论,于是,质疑的声音没有了。我因此也受益匪浅,研究了许多案例和专题,也有了写下一本书的念头。在精装版付梓之时,平装版的《亲历投行》已经上架一年,中国的投行人还在艰难转型,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则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在《亲历投行》的结尾处相信并期待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到来,目前来看,道路依然遥远,新的时代尚未开始。如果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让朋友们对中国投行和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产生一些思考,那么这本书就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为了宣传《亲历投行》,我在北京、上海、香港的几大高校进行了校园演讲。并没有在现场卖书,讲座的内容是关于我的金融职场路,但我也因此思考并梳理了自己的职场生涯,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讲座似乎还算受欢迎,我又陆续收到一些讲座的邀请,可惜因为工作和路途的原因不能成行,为了与更多的人分享我的职场经验,我整理了自己校园演讲的内容,增加到这次的精装版里——我想,《亲历投行》的主要读者之一,还是那些渴望走上投行之路的年轻人。如果能因此给职业选择困惑中的年轻人带来些许帮助,就是我的荣幸。看过我的书,听过我的演讲就会发现,其实我选择的道路很曲折,缺少路径依赖,就像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中写到的,在竖着“容易”和“艰难”两个路牌的十字路口,我永远选择“艰难”的那一边。从小到大、数不胜数的每一次选择中,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干,一路这样沿着“艰难”的路牌走了过来。有时我也很困惑,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前几天,在旅行的途中,我意外遇到了一个读者,她给了我答案。她说:“你的经历真的很不一般,这么年轻就成为了畅销书作家,实现了别人50岁时才有可能实现的梦想。”我突然得到了莫大的鼓励——人生经历就是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