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绍学 日期:2021-11-28 03:29:15
再评日本京都龙安寺石庭
————剖析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
日本造园艺术中的“石庭”,其造园艺术手法来源于中国。在距今1200余年以前,日本奈良时代的一些僧人游学中国,传带了很多宗教、文化方面的东西到日本,经历了奈良时代、镰仓时代、吉野时代,再到江户时代,一直到近代日本,由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演化而成为日本独有的造园艺术理论及手法,其艺术上的成就不容置疑。但深层次地剖析日本“石庭”(又称“筑山庭”“枯石庭”)的历史由来及这种造园手法的理论以及它所包含的哲理,却不难发现,以“禅”为理论基础并结合人所共知的“岛国心理”,造就了日本这一极具特色的造园艺术,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双重性和矛盾性。
在我上大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日本的“枯山水”造园艺术,当时还不太懂,领会不到它的妙处。上世纪80年代,因为要设计一处风景园林,在图书馆看了一些有关中国、日本以及西欧的园林设计手法的书,越读越有兴趣。我还从视觉艺术规律的角度,专门以日本京都龙安寺石庭为例,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1988年第3期《世界建筑》杂志上。遗憾的是,当时我并没有去过日本,没能亲身到龙安寺去参观和体验。90年代,机会来了,我接连四次到日本出差和参观,在京都停留了三天,专门去参观了龙安寺,除了印证我以前的闭门造车式文章中的观点和构图分析是否正确之外,还有机会像日本人那样,在龙安寺石庭外廊沿木台坐了下来,默默地看着这个不大的白沙铺成的庭院,两眼直视,脑子里默念着一个“禅”字,想领会“坐禅”是什么滋味,结果是六根不净,杂念横生,静坐十几分钟还未入境,就被在各处拍照后回来的同伴催着起来。坐禅不成,我又转到各处拍了一些照片,然后打道回府。
但我心有不甘,因为总觉得从唐朝开始,日本便不断地引入中国文化技术,包括佛教、书法、儒学、道教、四书五经、宫廷治理制度,也包括建筑术、城市规划、造园术、印刷术、烟火制造、兵器制造、缫丝织绸、服装发饰等各类工艺技术,学得都有模有样,都还能看出源自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古建筑,在形式上尽管有个别部件及比例造型尺寸等掺入了一些日本的特征,但和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差无几,唯有造园手法却和中国大相径庭。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不论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中那种诗情画意、宗法自然的境界以及丰富多彩的空间处理和植物花卉配置,在日本庭园中都荡然无存,代之的却是高墙围起、空间固化、白沙一片,配上几块顽石,让人自己去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和隐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从日本回来后,我一直在琢磨这其中的道理,后来,我开始明白,我以前关于龙安寺石庭造园的文章内容和构图分析并没有错,但只是道出了它的“表”,仅仅说明了它的美学价值。但对石庭(枯山水)的“里”(即灵魂和哲理),却没有看透。直到最近,我看到2015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上一篇署名黄夏的文章《为什么禅就是日本民族的性格》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就是这个“禅”字道破了石庭造园手法的真谛。于是我产生了“再评”隆安寺石庭的想法,这就是我今日写本篇文章的缘由。
P236-238胡绍学,1936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14岁就读于杭州不错中学,17岁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9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建筑教学及建筑设计工作至今。1989年于英国牛津理工大学进修,1993年于美国哈佛大学进修。1993年至1997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1989年至2000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2000年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人,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家金奖、银奖及省部级奖项,发表专业著述3本及学术论文数十篇。